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战国前期各国的改革图强——申不害在韩国的改革

在三家分晋的瓜分中,韩国所得的土地较小,又处于山间贫瘠地区。

张仪说:"韩地险恶山居,五谷所生,非菽即麦,民之食大抵饭菽藿羹。一岁不收,民不餍糟糠。地不过九百里,无二岁之食。"韩国的政局也很混乱,韩列侯三年(公元前397年),他的国相侠累因与严仲子政见不和,严仲子逃到齐国,收买刺客聂政将侠累刺杀。到韩哀侯六年(公元前371年),国君哀侯又被韩严杀死。由政局的动荡,致使政策法令前后矛盾。韩非子在《定法篇》中说:"韩者,晋之别国也。晋之故法未息,而韩之新法又生;先君之令未收,而后君之令又下。"

统治阶层内部矛盾尖锐,政策法令无定准,国力本不强的韩国,就更加弱了,在对外战争中连遭失败。如韩懿侯二年(公元前369年)在马陵(在今河南长葛东北)被魏军战败。九年在浍邑再次被魏国打败。

韩昭侯元年(公元前353年)被秦国在西山打败。二年,宋国占领黄池(今河南封丘县西),魏国又攻取朱邑。在这内忧外患交加的形势下,韩昭侯的第八年任命法家申不害为相,实施改革。

申不害是原郑国京邑(今河南荥阳)人,是"故郑之贱臣",因"学术以干韩昭侯,昭侯用以为相。"申不害在韩国相位上实行"内修政教"的改革措施,主要有:

1。明法察令

申不害认为,国君治国的主要方法就是"明法察令"。他说:"尧之治也,善明法察令而已。圣君任法而不任智,任数而不任说。黄帝之治天下,置法而不变,使民安乐其法也。""智"是指以个人的政治素养、品德施政。"数"即是"法度"、"法律"。他曾说,人君"失之数而求之信,则疑矣。"这里的"数"与上引文中的"数"所指是相同的,即是国家的法律。"信"与上文的"智"、"说"义同,是指凭个人的行为。

申不害认为君主只有用法才能使群臣的行为统一起来,只有用法的标准来衡量群臣的行为,才能使国家的义正。他把法比作称量物体的权衡,用来考察群臣的行为:"君必有明法正义,若悬权衡以称轻重,所以一群臣也。"用"法"来治理国家,用"法"的标准来检验官吏的行为,国家才能够得到治理,官吏的行为才有一个正确的检验标准,封建统治秩序才能巩固。

2。实行法治

申不害建议韩昭侯实行法治,而法治在用人上就要"见功而与赏,因能而授官。"如果国家己建立了法度,却不遵守,在用人上只"听左右之请",任用亲信,托人情,走门路,这样要推行法制就很困难了。

韩昭侯听从申不害的建议,他说:"吾自今以来知行法矣,寡人奚听矣!"申不害的建议,在韩昭侯时期是确实推行了的。《韩非子·内储说上》记载一个故事说韩昭侯让人把他穿过的衣服收藏起来。侍奉他的人认为国君不行仁义,连穿过的衣服都不分赐给身边的人。韩昭侯却说,我一定要等待有功劳的人,才赏赐给他们。所以现在将它收藏起来,不随便赏给一般人。

申不害劝韩昭侯在用人上要"因能而授官",不要听"左右之请",即裙带关系。这一条韩昭侯也是认真做到的。一次,申不害向韩昭侯请求给他从兄一个官职,韩昭侯不许。申不害为此不高兴。韩昭侯对他说:你这种做法不符合我从你那里学来的道理。我是同意你的请求,从而抛弃你的主张呢?还是实行你的主张而拒绝你的请求呢?你曾经要我在用人上"循功劳,视次第",现在你有所请求,这样我将听从你什么呢?

申不害自知做得不对,向韩昭侯"辟舍请罪"。并称赞韩昭侯说:"国君真是一个执法的人啊!"

3。不准官吏侵权

申不害要求各官职责分明,做到"治不踰官。"

"治不踰官"的目的有二:一是专心做好本职工作;二是防止因干预他官事务,造成行政混乱。

"治不踰官"的主张,韩昭侯也是加以实行的。他对那些"踰官"的行为,无论出于什么用意,都要加以责罚。古书上记载韩昭侯处罚侵官的两则故事:一次韩昭侯出去打猎,驾车的马缰绳长短不齐。韩昭侯在车上对驾车的人说,拉车的绳子不齐吧?赶车的人说:是的。到达打猎地,随从都同韩昭侯去射鸟,他的武士车右却将长的一根绳收结使两缰绳长短相齐。打猎结束,韩昭侯乘车而返,上车不久,见缰绳已齐,就问为何现在长短一致了。车右从后面回答说,是他把缰绳弄齐了。韩昭侯回到国都宫中,批评了负责准备车马的车令的失职和车右的侵官。

认为这是"擅为妄意之道,虽当,贤主不由"。

还有一件事是韩昭侯酒醉后顺便躺在床上睡着了。负责国君帽子的"典冠"看见,担心他受凉,于是就给韩昭侯身上加一件衣服。韩昭侯醒来后很高兴,就问身边的人是谁给他加盖的衣服,回答说是"典冠"。韩昭侯于是惩罚"典衣"并将"典冠"杀死。因为"典衣"官失,"典冠"官越职侵权。韩昭侯"非不恶寒也,以为侵官之害甚于寒。"失职和越权都不准许,而对越权的处罚更严厉,以此整顿官场风纪,以防止造成"一妇擅夫"、"一臣专君"的破坏国家局势的形成。

4。主张建立集权制的君权至上的国家,集权于国君一身

他要求国君要"独视"、"独听"、"独断",他说"能独断者故可以为天下主。"他把国君比作人的身子,臣下比作手脚,又把国君比作车毂,臣下比作聚于车毂上的辐条,他说"明君使其臣并进辐凑",臣下要像辐条绕着毂转动一样,围着国君的意志行动。要达到这一目的,就要"君操其柄",这个"柄"就是"生杀之柄",即能够制臣民于生死境地的"独断"权力。国君具有这样"独断"的权力,就能达到"君若号,臣若响"的上下协调一致。

5。对官吏实行考核制

申不害说:"为人臣者操契以责其名,名者天地之纲,圣人之符。张天地之纲,用圣人之符,则万物之情无所逃之矣。""契"就是权柄,"名"就是法度。此即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建立治国的法度。"责其名"就是考查众官的行为是否合于法度,此即所谓的"循名而责实"。

6。提倡用"术"驾御臣下

申不害主张建立中央集权的国家,一切权力集国君之手。如何达到这一目的,就是要讲究统治的"术"。这个统治"术",申不害认为要靠机密手段,即"倚于愚","藏于无事","示天下无为"。就是说,做国君的要装傻,遇见什么事都装作无事一样,这样才能了解臣下的真实情况。他说:"何以知其聋?以其耳之聪也。何以知其盲?以其目之明也。何以知其狂?以其言之当也。故曰:去听无以闻则聪,去视无以见则明,去智无以知则公。"申不害的用意是要人君不暴露自己的想法、智慧和观察力,知道的要装作不知道,不知道的要装作知道,要搞得别人莫测你的高深。使臣下无从猜测到你的意图,无从讨好,无从隐藏自己的错误、缺点。

申不害的"术"是用来考验臣下、驾御臣下的一种统治手段,是"帝王南面"的统治术,是一种玩弄权术的阴谋。

申不害在韩昭侯时期任相达15年,他的改革取得一定的成就。司马迁说"申不害相韩,修术行道,国内以治,诸侯不来侵伐。"当时人对韩昭侯、申不害的评价也颇高,《战国策》中载"昭-侯(即韩昭侯),一世之明君也;申不害,一世之贤士也"(《孔丛子》卷中《论势》"贤士"作"贤相")。后人或以为申不害只用"术",没有把法放在首要的地位,更有说申不害只是一位讲权术的"术家",皆非确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申不害
指导皇帝怎么收拾大臣的法学家
战国雄主之韩昭侯落日照大旗
韩非子的法、术、势与古代帝王统治术(二)
《韩非子·定法第四十三》白话译文
管子:明法解篇(十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