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创作故事:检验一下情节难题

  怎么从中选出故事的首要难题呢?这一步至关重要,因为我们知道,小说其实就是用一个难题把所有的事情弄复杂。你已经知道了小说内在的难题在哪里,也就是小说的第三条轨道。

  现在你要从一个外部问题切入,与第三条轨道连通,获得这个难题的终极力量。

  幸运的是,有两个测试可以帮你探测每一个难题的潜力。一个是从外部入手,另一个从内部入手。

  情节测试一:这个难题能从第一页延续到最后一页吗?

  这个测试设置了三道栏杆,每个难题都必须跨栏成功,才能通过测试。

  这个难题能建构起来吗?

  这个难题必须从第一页就马力十足,并有足够的耐力撑到故事的结尾,连通第三条轨道,加速前进带动情节。这个要求很高,所以万万不能随便抓一个寻常的外部难题就打发了事。

  有一点很清楚,小说的第一页未必就要石破天惊,因为重点不在于你的难题是否惊天动地,比如海啸、地震或飞驰的流星,而在于你的难题能否持续发展、不断升级并促进情节发展。传奇电影大亨塞缪尔·戈德温曾经给出过这样的建议:“我们喜欢这样的故事,它以地震开头,逐渐达到高潮。”换言之,即便故事的开头是宏大的场景,但关键在于它能否获得持续性的动力?所以你不能在开头只写主人公今天期望什么,要先定下小说的首要难题。

  小说的首要难题必须具备长久的阻力,比如你的狗、你的至爱,以及你腰间的游泳圈(这真是难以启齿啊),但很多老生常谈的难题都不具备这一点。当然,难题也不能轻而易举就被解决,虽然从第一页来看,对你的主人公来说,解决这个问题似乎易如反掌,也许确实很容易解决。但实际上,这个难题一定只是冰山一角,而主人公错以为它只是几个小冰块。或者对于那些喜欢火的人来说,不是一场接一场地扑灭了很多小火,而是只扑灭了一场小火,但这场火比其他的看起来要凶猛得多,破坏力也要大得多。所以,小说的开头可以只是一场小火,这完全没问题,很多小说都是这样。但重点在于,故事要着重讲述,虽然这场小火看起来微不足道,但在扑灭过程中,主人公不经意间把火扇得更旺,到最后,演化成了烈火熊熊的地狱。

  有个问题普遍存在,很多作家创作的情节只是几个相互孤立的难题,一个难题对应主人公内心矛盾的一个方面。这虽然看起来符合逻辑,但它会让读者成群结队地放弃阅读,迟早会放弃。原因如下:

  每次主人公解决了一个难题之后,读者就感觉小说已经结束了。小说的动力终止,因为没有悬念,所以读者找不到继续读下去的理由。

  每个难题在难度上接近,在意义上相差无几,所以给人感觉第二段与第一段的模式相同。接下来的第三段、第四段也是如此。

  虽然作者煞费苦心地设计一些难题,分别用来检测主人公在某方面的勇气,但因为太抽象,读者很难将其串联起来。另外,主人公在解决第一个难题时获得的经验,无益于解决第二个难题,读者难以理解作者要表达的要点是什么。

  小说一旦开始,用不了多久,作者自己就会开始思考这个问题。因为他很快就不知道接下来要写什么,这会让人感到极为沮丧。如果小说难题能不断得到升级,这个陷阱就能灵巧地避开。它给了你一个万无一失的准绳,可以借此测出什么与故事有关,什么与故事无关。它不再让你没头没脑地加进来一些莫名的巧合、夸张的事件,以及就为了给事情加点料而写的无关、零碎的背景故事,也包括任意添加人物。比如玛格丽特阿姨觉得,如果隔壁住一个会讲低级笑话的邻居,就像比尔叔叔(他也活该看见自己被写进这本书里),那一定很有趣。

  所以通读你的列表,划去不达标的难题,因为它太容易解决,或者因为它不够具体,难以对主人公产生挑战(最好能百转千回)。

  在检查自己列出来的难题时,珍妮还是觉得每一个都能作为首要的难题,除了戈德温所说的那种地震一般宏大的想法。这种感觉只是暂时的,也没有实际的意义。但是对于一个一直处于变化之中的情节难题来说,只有震撼力还不够,它必须是个难题,会造成一定的后果。因此,对于那些你决定展开的难题,它们要跨越的下一道栏杆即将出现。

  这个不断升级的难题是否具有真切的、具体的、直接的后果,使你的主人公无路可走,被迫去面对?

  如果主人公失败了,或者更糟糕,他坐以待毙,那么就要有一个清晰、明确的后果发生。这个后果不能含糊、抽象或者不确定。

  看到这个问题之后,珍妮的第一反应是:“你确定我不能把绑架狗的那个桥段加进去吗?肯定能通过这个考验!”她只说对了一部分。当然,一旦鲁比抓来这只狗,全世界都会去找,无疑,后果就会立刻显现:在未来某个时刻,要么他们找到了狗,要么鲁比放弃了,她要去面对一个烂摊子。

  的确。但这不是我们所说的立刻显现的后果。为什么?因为虽然出了点小岔子,但是它的关注只在零散的情节上,而不是故事本身。它与鲁比的悲伤有什么关系?与她极力摆脱爱情、回避与人交往的错误信念有什么关系?与第三条轨道有什么关系?关系并不大。

  所以珍妮继续思考,这次她把注意力集中在列表上最有戏剧性的事件:亨利突然去世。这总是板上钉钉的事吧(多有震撼力)!鲁比猝不及防地要面对一个持久的难题:失去了最亲近的人,她被迫要一个人生活,她的人生再也回不去了。这必然会造成很多的后果随之而来,鲁比只能选择面对。乍一看,这样的想法很完美。直到珍妮撞上了第三道栏杆,也是最后一道。

  在时钟“嘀嗒滴嗒”的倒计时中,后果的降临是否有一个明确的时间限制?

  珍妮再次认识到,那些看起来完美的答案,其实并不完美。因为如果亨利在小说开始时就已经死了,那就意味着他生死攸关的时刻已经过去,所以尽管会因此产生很多后果,但对鲁比来说,没有具体哪一项迫在眉睫,也都没有时间期限。“好吧,”珍妮说,“那么从小说开始就让亨利躺在医院病床上,他已时日不多,比如,大约一周?”

  不,还是没找到关键之处。因为珍妮很快意识到,不管亨利的去世造成了多么痛苦的后果,没有具体的细节可以去平衡这个后果,没有要去满足的要求,在亨利临死之前,鲁比也没有迫切要去解决的难题。唯一确定的后果就是鲁比会悲痛欲绝。但亨利的去世并没有迫使她马上要去完成什么事,她不必做出行动。这里有一条黄金法则:如果你的主人公可以轻易放弃,即使什么都不做,后果也不会让他肝肠寸断,那么你就没有抓住故事。因此,在这个情境里,鲁比尚未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不必继续展开。

  记住这一点,珍妮回到列表,寻找能越过三道栏杆的情节难题。她放弃了亨利决定与其他人一起写作的想法,确定了亨利的去世是唯一能让鲁比悲伤的因素,而且悲伤的程度也恰好符合自己的预期。接着珍妮就要处理列表上的一个难题。尽管鲁比伤心欲绝,但这个难题要迫使她必须采取行动:不能更改的截止日期。下面是她的进一步完善:

  回到我一开始对鲁比的初步设定,假设在小说开头之前的几个月,亨利决定他们的热播电视剧必须结束,因为他接了一个大剧本,但没有让鲁比参与。突如其来的打击让鲁比一时难以接受,她即将失去两个人每天亲密无间的写作生活。二人关系紧张,电视剧最后一季的写作也变得格外困难。

  在鲁比开始行动的前一周,演员和摄制组已经在拍摄最后一季,这时工作室负责人,也是电视剧制片人,坚决让他们重写剧本。十天之内完成重写,不容商量。亨利与鲁比就如何改写结尾发生争吵。因为争吵,亨利出事了,比如车祸,他无法继续写了。可能是颅内出血,在生死边缘挣扎。

  现在鲁比既要面对亨利的生命危在旦夕,又要在极短的时间内,独自写完最后一季的结局。也许写作的意义不仅是完成这部电视剧,而是她写了什么,她如何设定结局。可能在这个过程中,鲁比向自己和亨利透露出内心,也许是向全世界透露,她究竟是谁。

  也许还有来自外界的威胁;也许一些死忠粉想着鲁比可能精神崩溃,一个个摩拳擦掌、心急如焚地等着改写结局。所以即使她悲痛万分,这是她唯一让生活能恢复正常的机会。问题是,她遭受的打击太大,眼下一个字都写不出来。

  很好!对于这个外部需求,如果鲁比要想置之不理,就必然付出巨大的代价。这背后涌动的戏剧张力呼之欲出,仿佛就在眼前。当然,鲁比依旧可以选择置若罔闻、无动于衷,但是这会造成严重后果,影响到她后面的重大时刻。

  比如?

  这个问题提得好,珍妮可以开始回答了,因为它很具体。只要一想,就能展开一些想法:鲁比将不得不去面对一个事实,她会让粉丝失望,让参与这个剧的人失望。此外,可能一个恼羞成怒的女粉丝提出由她来写结局,这会让鲁比精神崩溃,因为如果她写不出结局,粉丝和同行会更坚定他们的揣测,认为亨利才是创作的主力,而鲁比只是个跟班。就没有人再去相信鲁比的那些光辉成就,她将名誉尽失,没人再雇她写剧本。也就是说,很多精彩、有用的细节会瓜熟蒂落,等待撷取。

  最终,尽管珍妮选中的大多数难题都设定了时间期限,但只有这个能迫使鲁比立刻采取行动,并且这个行动与她在讲的故事直接相关。有趣的是,其实这个有效的首要难题是由珍妮之前原创出来的很多想法组成。在鲁比采取行动之前,尽管亨利没有去找别的搭档,但是他决定自己单独写,那么接下来发生的事,会威胁到他的生命。所以珍妮所做的一切准备都没有白费,除了地震。

  情节测试二:这个难题能促使你的主人公发生内心变化吗?

  小说要讲述的其实正是这个变化

  虽然那些潜在的情节难题都在“嘀嗒嘀嗒”倒计时,但你的计时器选得对吗?意思是,这个计时的钟表所代表的情节难题始终可以与第三条轨道连接吗?这不容小觑,因为它将让你的外部难题具备充分驱动小说的力度与能量。要判断哪一个情节难题与第三条轨道连接最紧密,你需要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这个难题即将显现的后果能迫使主人公去反抗他的错误信念吗?

  啊(这一声惨叫是珍妮发出的)!

  到目前为止,答案是,没有迫使她去反抗。至少,尚未迫使。尽管这个场景的草稿里有好几处能连通第三条轨道,但是这种连通并不是直接的、持续的,不能为整部小说提供动力。只是因为眼下事情发生了,鲁比的写作搭档出了事故,她不得不做点什么。所以,在很大程度上,这个难题还是外部的。

  下面,珍妮进一步促使场景连通到第三条轨道:

  假设这部电视剧,包括他们之前合写的剧本中所展现的生活——基于真正的人际交往建立起来的生活,恰恰是鲁比在真实生活中所嘲笑的,那么很显然,这只是她的幻想与错觉。因为她与亨利一起写作,所以剧本就是展现他们之间的亲密关系最有力的方式。

  因此,她并未意识到她的整个写作生活正是她的私生活所千方百计回避的。在小说中,她必须面对一切,因为不能抛开这个电视剧,转身走掉。结局需要重写,她意识到唯一有效的办法就是看她能够勇敢地写出一种爱情,一种她一直以来拒绝接受、竭力回避的爱情。电视剧不能放弃,所以她必须直面自己的错误信念。

  非常棒!珍妮的首要情节难题与第三条轨道之间建立起了深层联系。改写电视剧的结尾迫使鲁比迎面对抗自己的错误信念,这让她感到莫大的压力。

  但是还有一个问题要考虑。

  无论我的主人公能否实现目的,紧接着到来的后果都会给他带来巨大伤害。从情感上讲,这个伤害指的是什么?

  最终,对于鲁比来说,伤害是毫无疑问的!接下来,跟所有的小说一样,情感上的丧失感将会造成一种后果:击碎主人公的世界观。记住,你的情节难题必须能够残酷无情地打击你的主人公,迫使他发生改变,或者不做出改变便誓不罢休。

  完成!珍妮现在知道了小说首要的情节难题:鲁比能否按时重写完结局?这便是那座进行倒计时的钟,“嘀嗒嘀嗒”,我们可以根据这个时钟确定她的故事从哪里开始。

  秘密在这里。小说有个主要时钟,故事中其他时钟依据它而设定,由它赋予其他时钟意义。小说中的其他难题都要能够让首要情节难题分解并延伸开来,保持活跃并逐渐复杂化,这样才能将小说层层推进。在珍妮的小说中,亨利在生死线挣扎;情绪激动的女粉丝想自己写电视剧结局;鲁比想拥有小狗一两个小时,却引发了全球搜索,这些难题都达到了这个要求。

  练练笔:

  带着你剩下的情节难题通过测试二,直到选出那个唯一的、最重要的难题,连通第三条轨道。像珍妮的故事那样,这通常需要进一步挖掘、修改、调整,才能做到。这些调整可能看起来吹毛求疵,可有可无,但其实至关重要。这一步不要省!

  坚持住,找到首要的情节难题。它必须顺利跨越三道栏杆,通过两个测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写小说有多难?6W原则引导灵感转变为故事!
故事写作从确定难题开始,逐步推进难题的持续升级
短篇小说写作指南(五)
小说的传统结构与现代结构
《最后的常春藤叶》课堂教学实录
最后的常春藤叶 (高二上教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