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该如何去收藏?


  中国作为一个古老的文明古国,“收藏文化”源远流长。然而,今天众多民众广泛参与的“收藏”确是空前的,并且让我们感受到尚有更多的人在观望,跃跃欲试,也想加入这个行列。由此引发我们一些思索:究竟为什么收藏,收藏的意义何在?能在收藏上获得一些指导吗?我们采摘了一些拍卖从业人员、艺评人的职业分析,也撷取了一些收藏家们的亲身经历。为此,进行了系统性地梳理后,提供给各位读者,希望您能对“收藏”有多角度的思考以及更多或更新的认知。

  

  缘何收藏?

  

  藏家如是说——

  

  收藏的最直接参与者自然是藏家了,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做着不同的职业,完全不同环境的人,却又有着一个共同的爱好,那就是——“收藏”。相信每一位藏家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收藏历程。当一个人开始收藏,就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他收藏的物品背后可能是一个故事、一段历史。收藏家在谈收藏的时候,不免带有很多的个人色彩,但正是这份主观,更让人感到真实。收藏的道路,不会是一帆风顺的,藏家也是在挫折中成长的,他们对收藏的理解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听听别人的收藏经历吧,想想你怎么收藏?

  

  不因投资而收藏

  

  出于投资目的的买家就不要宣称自己是收藏家。

  

  祖父是瓷器收藏界大名鼎鼎的仇炎之,表弟是苏富比(微博)中国艺术部主管仇国仕,仇浩然的艺术收藏,从一起步就被他定位于传承家族收藏的历史。

  

  从采访一开始,仇浩然就明确提出,不会透露自己收藏品的具体数量和名目,更不会以投资专家的口吻来指导新晋收藏者买什么或者不买什么。收藏并非要达到比较富裕程度,与囤积和投资都没有直接的关系,仇浩然更愿意从学术和文化的脉络来收藏中国当代艺术和亚洲艺术。他的收藏中各种类型的艺术家都有,并非大而全的仓储式收藏,而是选择那些“能够表达当时的社会状态,对社会状态的关心并且了解,能体现当下当地的艺术状态的艺术家”作为收藏个案,一旦锁定目标,就深入研究系统购入。这种收藏要求决定了收藏者必须深入跟踪和研究每一位艺术家,收藏速度既不会太快,也不一定能“捡漏”。

  

  家族越是有丰厚的艺术品经营和销售的经验,仇浩然越是对于艺术品的投资炒作不感兴趣。他评价如今一些投资方式“太老土”,他不否认自己曾经将藏品送拍,但种种原因没有成交,为了表示自己对艺术家的歉意,他将这件流拍作品捐赠给北京大学法学院,现在还悬挂在法学院四合院会议室中。仇浩然也不看好种种名目的艺术投资基金,“投资没什么不好,但是要老实。”中国的收藏发展需要不同的人来推动,没有投资者,中国当代艺术不会有现在这样繁荣的情景,但是“出于投资目的的买家就不要宣称自己是收藏家”。

  

  收藏体现文人价值观

  

  所谓真正的收藏家,他是不在乎少吃一点,少住一点,或者少用一点,但他希望能有一个好的艺术品收藏在他家中。

  

  人们收藏的意识还没有真正步入正轨。好东西是以它的艺术价值,包括它在中国美术史上的风格、地位而确定它的好坏,不能说一件东西进了宫就是好的。

  

  好多人进来都不懂,他希望快速地赚钱,而且能快速得到保证——既然乾隆帮我担保了,收错了也没关系,反正皇帝收过了就有它的价值。而对于我们来说,如果是好的作品而且进过宫那当然很好,但如果是一般的作品或者是假的,即使是乾隆收藏过的我们也不会动。

  

  现在市场的投资倾向比较重,还没有冷静到收藏的层面,因为真正的收藏家,他会不遗余力地去花钱买好东西,他不是为了马上赢利而为之,他是热爱绘画艺术的。所以以往的收藏家,像吴湖帆、徐邦达等等,他们不是想买了马上能赚到多少钱,如果总是把钱和价值放在第一位,就很难成为一个好的收藏家。

  

  我们将来大众化的收藏应该是沿着博物馆的路线走的。这样会让收藏者的思想不同,这不单单的是赚钱,收藏家会想着要大家知道文人画是什么东西,文人崇拜的是什么东西。这是个过程,我们希望收藏风尚沿着对艺术的欣赏和崇拜的方向走,收藏对于平常百姓的影响可以体现在方方面面,艺术因为它的完美无缺而被人们欣赏,人们可以用这样的欣赏角度衡量生活中的其他事情,这才是艺术的真正价值所在。

  

  “喜欢”就收藏

  

  我并不觉得收藏家需要太过明确的定义,对于收藏家来说当然喜爱和理解自己的藏品最重要。

  

  收藏家分很多种。自己的收藏通过美术馆的方式或者是捐赠的方式回馈给社会,分享给更多的喜爱艺术的人,这种可能是最顶级的收藏家;也有一些是因为喜好,有一些带有投资概念或者是以藏养藏的概念也是没有问题的,周大为说:“我并不觉得收藏家只有一种或者必须要怎么样来定义收藏家,喜好最重要。如果完全为了炒作,不去理解自己收藏的东西,就不能称之为收藏家,只能说是投资者或者是炒家。”

  

  缘何收藏?

  

  拍卖从业人员如是说——

  

  上世纪90年代开始,艺术品拍卖市场在大陆兴起并迅速发展。资金的诱惑开始使“收藏”逐渐摆脱其传统观念,投资的意识开始逐步强化,艺术品投资继股票、房产之后成为新的热门品种。今天,有部分文人学者对以投资/投机为主导的收藏观提出批评,也有学者认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投资眼光介入收藏是可以理解的。拍卖从业人员与艺评人,作为从业人员,他们自身并不参与收藏,但收藏却与他们息息相关。他们会站在职业的角度,放谈自己一管之见。

  

  “奇迹”几乎不会发生在收藏爱好者中间

  

  在收藏入门之时,不要去幻想拥有什么‘天价藏品’。喜欢收藏,应该看博物馆,或者你买一点真实东西去把玩,体会这个艺术品所对应的那个时代的物质文化生活。

  

  甘学军先生不避不讳,认为目前的艺术品市场以投资为收藏目的的成分太大,艺术拍卖难以体现艺术品真正的艺术价值或文化历史价值。公开亮明自己对当下艺术品市场的看法:收藏的最重要意义还是在于传承文化。

  

  当今社会多有观点认为目前的艺术品市场以投资为收藏目的的成分太大,艺术拍卖难以体现艺术品真正的艺术价值或文化历史价值。甘学军先生在这一点上持赞同态度。他认为现在国际上却有此潮流。现在的艺术市场已经不是传统收藏的感觉,已经成为一个投资的市场,甚至是投机的市场。毫不讳言地说,现在中国的高端部分——亿元部分,就是投机市场而不是收藏市场,相反在一些中端或偏低的部分倒是收藏的市场,有一些文人化的东西,有一些历史人文价值的一些东西,倒是得到很多人的爱好、收集、研究,我觉得这样就很好。

  

  从根本意义上讲,什么是收藏?其实,仔细想想,不管你出于什么目的去收藏,客观上都实现了一种“传承”,是一种公益行为。不论什么性质的收藏,都客观地促进了人们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也让很多人因此对我们国家的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

  

  现在艺术品市场中,很多是刚入门的藏家,他们在这个领域里的经验太浅,很容易被误导。面对那些收藏爱好者,我会说奇迹之所以不会发生在你们中间,因为奇迹是寻常状态下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才叫奇迹,要不然怎么叫奇迹呢?一般的收藏者没有这个机遇、没有这个条件。所以在收藏入门之时,不要去幻想拥有什么“天价藏品”。喜欢收藏,应该看博物馆,或者你买一点真实东西去把玩,体会这个艺术品所对应的那个时代的物质文化生活,而不是把收藏作为投资,以小博大,拿一千块钱博十万块钱,这是不切实际的事情。

  

  一定要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做基础

  

  我更重视以收藏为主要目的的藏家。艺术品市场长久的发展,真正的基石还是这些藏家。

  

  在谈及收藏的本质时,董军表示,其实每个人有意无意都在做收藏。小的时候,小孩子喜欢的东西,像是好看一点的石头放到自己的口袋里边,舍不得给别人,洗干净一直留着,这就是收藏。其实收藏是一个很纯朴的需求——人性本身的需求。只不过今天大家讨论的是艺术品、奢侈品的收藏或者我们把它叫做高端的收藏。其实从情操等方面来说,他不觉得所谓的高端收藏真的一定要比收藏“好看的石头”高尚多少,但是,艺术品收藏确实复杂得多,一定要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做基础。

  

  就艺术品收藏而言,董军说:“我觉得它的门槛还是比较高的,除了资金以外,还需要具备多种类型的知识。我常常会遇到一些为投资而收藏的买家。很多专家、学者对此不屑一顾,但是作为这个行业的从业者,我的态度就是:尊重!因为在我们的拍卖游戏规则里边根本没有这样一个条文:如果你是出于投资的动机你就不要来参加。但是,这也不影响我更重视以收藏为主要目的的藏家,这是一定的。艺术品市场长久的发展,真正的基石还是这些藏家。”

  

  董先生给初涉收藏的朋友一点建议:要想真正的收藏,就是需要“做功课”,换句话说你需要具备比较坚实的美术史、考古等与之相关的知识。尤其是你想收藏一些主流的东西,比如说近现代中国书画或者古代书画,或者是明清瓷器。这都需要你的专业基本功,有一些东西是有争议的,还有很多艺术品是有共识的,这些都需要学习。把自己定位在一个比较宽广的知识层面上,另外又带有一些自己的观点和自己的品位。

  

  提倡文人情怀的收藏

  

  我一直很反对把投资、投机跟收藏严格分开来,它们是一个紧密的结合体。

  

  “我想说一个市场只要存在就必定有其合理性。在很多人的观念里‘涨’才是合理的,但其实调整也是合理的,调整是为了以后发展得更好。很多人都把‘涨’看成是是市场‘好’的一个标准。我认为市场是一个结合体,不涨不行,不跌也不成,‘涨’和‘跌’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市场总会有市场的规律。”

  

  “同时我想强调的是,这个市场有别于其他市场,艺术的最高追求和最高享受是精神层面的东西,这也就使得艺术品市场固然受经济大势所影响但是又相对独立。只要有人类存在,对精神的需求就永远是存在的。这种特性决定这个市场是永恒的。”

  

  “我一直很反对把投资、投机跟收藏严格分开来,他们是一个紧密的结合体。资深的、专业的收藏家也可能将藏品放入市场不断地流通,从而来收藏自己更为喜爱的艺术品。很多人在开始进入市场的时候都是投资、投机行为,但是这个过程中他逐渐对书画、杂件产生了情感,随着对艺术品的不断认识,他们会把一部分自己喜欢的艺术品留下来把玩欣赏,这就表明他们成熟了,已经进入到收藏的阶段。”陆镜清认为。

  

  他的建议是,首先,在喜欢的基础上进入这个领域。喜欢不一定要多深入,可以是多方面的,比如喜欢它的颜色、造型,喜欢它包含的让你感兴趣的一些元素。第二,懂一点,当你懂一点以后无论对投资或者投机,还是对收藏都有利。所以建议大家多学一些相关艺术知识,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提高的过程。这种提高对一个人自身乃至整个民族都有积极作用。不管以什么心态进入这个市场,都要学习,做到收藏投资两相宜。

  

  我们一直提倡文人情怀、文人雅玩,其实是倡导一种生活方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市场调查]徐政夫:真正的收藏家是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亿万富翁!
中国史上有五次收藏风潮,当下就是最好的收藏时机!
论收藏
收藏家需要什么样的经纪人
中国当代艺术收藏的下一站
古董经纪人有别于当代艺术经纪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