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蔡睟盎:回忆父亲蔡元培的三段婚姻
字号:


编者按:本文为2010年5月,蔡睟盎老人发表于媒体上回忆父亲蔡元培的文字整理。蔡睟盎,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上海测试计算中心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毕业于上海交大物理系。至今,她还居住在上海华山路父亲的旧居。


絮语


以前,父亲的物品是由母亲看护的。母亲在1975年去世。东西就由我看护。父亲一生结过3次婚,有2个女儿和5个儿子。我是父亲的第三位夫人周峻所生。父亲在香港去世时,我就守在其身边。在我眼里,父亲是个很浪漫的人。


第一段婚姻:旧式婚姻


父亲的第一段婚姻是旧式婚姻,由兄长做主。因此很多专题片省略了这段往事,很少提及。我觉得很不对。父亲的第一位夫人王昭虽然是旧式女子,但是见识很广。


1889年,22岁的父亲考中举人后,娶了他的第一位夫人王昭。王昭有洁癖,什么都要弄得干干净净,凡坐席、食器、衣巾等都禁止别人触摸。每次睡觉前必须要求先脱去外衣,然后脱去衣裙之类,再用毛巾擦拭头发等等,而且花钱极节省。但父亲却生性豪放、不拘小节,他更有大男子主义,两人婚后经常发生口角。


这样的日子直到王昭为他陆续生下了两个儿子,他们才慢慢找到了夫妻生活的感觉。


王昭是旧社会的妇女,在父亲面前,总是谦虚地称他为“老爷”。为此,父亲嗔怪她:“你以后可不要再叫什么‘老爷’,也不要再称什么‘奴家’了,听了多别扭呀!”而王昭总是温顺地说:“唉,奴家都叫惯了,总是改不过来呢。”


1900年,王昭不幸因病去世。父亲在祭文里写过,王昭从来不跟官场太太往来,很淡泊。后来父亲因为反对清朝,辞去翰林院官职回到家乡教书,很多人都说他傻,但她带着两个儿子从北京回到家乡,支持他。当时很多人都劝父亲复职,唯独王昭没有劝过他。我父亲信奉男女平等,劝她放脚、不要迷信鬼神,她也听,准备逐步去实行。同时也尊重他。我觉得他们这段感情胜过新婚。


第二段婚姻:一画定情


王昭去世的时候,父亲33岁。很多人上门给他说媒,为得清净,父亲贴出了“征婚启事”:第一,不缠足。第二,识字。第三,男子不娶妾,不娶姨太太。第四,丈夫死后,妻子可以改嫁。第五,意见不合,可以离婚。


这份“征婚启事”吓跑了很多人。


直到1901年的一天,父亲在朋友家看到了一幅工笔画,线条秀丽、题字极有功底,此画出自书香门第黄仲玉之手。父亲爱美术,先看到黄仲玉的画,还没见到人,就托人去提了亲。


1920年底,父亲在欧洲考察的时候,黄仲玉病逝。他当即挥泪写下著名的祭文《祭亡妻黄仲玉》:呜呼仲玉,竟舍我而先逝耶!自汝与我结婚以来,才20年,累汝以儿女,累汝以家计,累汝以国内、国外之奔走,累汝以贫困,累汝以忧患,使汝善书、善画、善为美术之天才,竟不能无限之发展,而且积劳成疾,以不能尽汝之天年。呜呼,我之负汝何如耶!……


第三段婚姻:惟卿第一能知我


父亲55岁时,他又发出征婚启示:一、具备相当的文化素质;二、年龄略大;三、熟谙英文,能成为研究助手。


这时候,我的母亲周峻出现了,她是父亲成立的上海爱国女校的一位学生,母亲对父亲一直抱有敬佩与热爱的情感,以至于到33岁还没有结婚。两人在年龄相差22岁的情况下,在苏州留园举行了结婚典礼。


父亲是个很浪漫的人,和母亲订婚时,曾题词:“谨以最纯洁最诚恳之爱情与周峻君订婚。”


而在婚礼的宴席上,父亲则向大家讲述了他们的恋爱经过。“忘年新结闺中契,劝学将为海外游。鲽泳鹣飞常互且,相期各自有千秋。”父亲就是用这样的文字,记下了他的第三次新婚。


婚后10天,一家人便奔赴布鲁塞尔,母亲和姐姐进了国立美术学院。母亲还曾为父亲画像,父亲还在上面题了词:“唯卿第一能知我”。这是父亲给母亲周峻的赠诗:“惟卿第一能知我,留取心痕永不磨。”同时,父亲开始潜心编写《哲学纲要》。


黄昏,布鲁塞尔的林间小道上,有一对老夫少妻在散步,那就是我的父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名人家风家训」蔡元培言传身教的家风
蔡元培与婚姻观
蔡元培:签订《夫妻公约》的模范丈夫,两次痛失爱妻,三次成婚
郁达夫三次婚姻被骂渣男,蔡元培三娶为何却被称道?原因只有一个
北大校长蔡元培先生的三任夫人
蔡元培(10) | 他还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素食主义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