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物理学读曾国藩(2):曾国藩的做与不做

曾国藩名言:“尽一分心,做一日事,不计成败。”

这句话正解为:

做事要计算事情的最终结果,只有在最终结果的基础上,自然而然做到知行合一!知,知的是最终结果。

做事之前,我们应该对事情进行评估:

1、表明事情在某一天会形成反效果

这种事就不应该做,也不应该尽心。

事例:面对部下劝进,曾国藩拒绝自己做皇帝。

2、表明事情做了白费功夫

这种事就可做可不做,可尽心也可不尽心。

3、表明只要时间受得了,就一定成功

这种事就一定要做,必须尽心做!

事例:基于“确定性”只以“打呆仗结硬寨”的必胜之法,平定太平军。

4、总有收益的事情

只要有时间,就应该去做,而且做的时候应该尽心。

事例写日记。

5、过犹不及的情况

就应该谨慎,此时不要尽心做,甚至不做,激流勇退!

事例:交出兵权。

以下为数学化计算过程:

我们用数学化,来读透 曾国藩的这句名言(不喜欢数学的,主看红字)。

1、数学化为:

Z= ∑(i=1,n) Zi.

Z为做事处理的总事务。Zn表示第n天处理的事务。

H= ∑(i=1,n) Hi.

H表示在这件事上总的尽心程度,或者所费的全部专注力,或者说是采取办法总次数。

Hn表示第n天的尽心,或者专注力,或者说是采取办法次数。(计件,计时,计心)

Fn=Zn*Hn

Fn表示在第n天,付出的努力。

F=∑(i=1,n) Fn

F表示截止第n天时,个人总的投入心血和处理的事务。

T(F)=[-1,1] 表示事情的成败,取值为-1到1,-1为形成反效果,0表示白费功夫没有成功,1表示成功。

推论1:T(F)=-1,表明事情在某一天会形成反效果,这种事就不应该做,也不应该尽心。

推论2:T(F)=0,表明事情做了白费功夫,这种事就可做可不做,可尽心也可不尽心。

推论3:T(F)=1,表明只要时间受得了,就一定成功,这种事就一定要做,必须尽心做!

推论4:假如,T(∑(i=1,n+1)Fn )>T(∑(i=1,n) Fn) 恒成立,这种事情,只要有时间,就应该去做,而且做的时候应该尽心。

推论5: T(∑(i=1,n+1)Fn)< T(∑(i=1,n) Fn), 求相应情况的n取值。这是种过犹不及的情况,就应该谨慎,此时不要尽心做,甚至不做,激流勇退!

推论6: 努力方向不对,事倍功半。

推论7: 凡事需要时间来变化。

公理化:

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又与5国发生过10场战争,最终结果又是如何
曾国藩修身十二法,值得所有人学习
曾国藩修身十二法
六爻可以用来预测什么事?
曾国藩修身12法
毛主席:把各种人的长处结合起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