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好邻居再融资数千万美元,估值2亿美元,未来3年在京将开到1000家

作者:李又寻欢

来源:灵兽 ID:lingshouke

这是灵兽第536篇原创文章

(一)

踏实经营的头部企业,似乎不会缺资本的钟爱。

《灵兽》获悉,好邻居便利店日前再度成功融资数千万美元,估值达2亿美元。本轮融资的投资方之一是旷视科技FACE++。这距离其去年10月29日被鲜生活、绿城服务、易果三方以8400万美元收购后刚好一年。

作为一个在北京市场上稳打稳扎的便利店品牌,一年时间估值翻番。有意思的是,与鲜生活一样,旷视科技也是一家为传统行业赋能的解决方案提供商,合作着合作着就成为了股东,也可以从一个侧面体现出好邻居的价值不虚。

寒冬中总有暖阳,金子到哪都发光。就算是便利店领域也同样如此。尽管像邻家和131便利这样的企业倒下,但有价值的企业仍然能够在逆市中获得垂青。好邻居算是一例。此前,便利蜂亦被传腾讯和高瓴资本投资,估值16亿美元。

不过,这并不代表其他便利店企业也能像好邻居和便利蜂一样能受到资本的宠爱。也就是说,仅考虑投资回报,便利店业态不是一个好标的;而且,零售业最需要的是持之以恒,稳健而长线。从便利店本身的角度出发,这个业态也不应该成为资本的玩物之一。

据了解,去年被新股东收购后,好邻居的股权结构为鲜生活占股50%,绿城持股35%,易果持股15%。鲜生活创始人肖欣告诉《灵兽》,本轮融资金额除了投入好邻居的未来发展(除了门店改造,未来AI和技术也将再投入数千万元),同时鲜生活通过和绿城的交易,增持了好邻居的股份。

(二)

新股东进入后,好邻居一系列升级与发展动作不乏亮点。

1)2017年12月21日,好邻居绿标店——农科院店以“便利+生鲜”的形象升级后亮相。除了常规的便利店商品,200多个品项的水果、菜肉、半成品、冷冻海鲜肉类等来自本地和全球直菜的生鲜商品也出现在这家只有120平米的小店里。

2)好邻居便利店在北京的300余家门店通过鲜生活的流量、履约配送及系统赋能等,线上线下打通,形成了天猫超市一小时达服务的店仓一体网络,订单峰值时达到一天600单。

3)好邻居门店从1.0升级到2.0,除了数字化改造外,门店新开辟了鲜食、餐饮休息区,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服务功能属性明显增强。鲜生活提供的数据显示,与去年相比,好邻居门店低温日配产品数量增加了60%;面包销量增加了60%。现制速食与2016年相比,销售增加了230%。据了解,新一批的面包和自有饭食、面食预计11月也将陆续上市。

4)好邻居在2018年5月正式进入杭州市场,并推出五种新店型——黑科技商圈店、生鲜社区店,绿橙商圈店、封闭社区店,无人店。目前,好邻居在杭州有近40家门店,覆盖多种店型。

好邻居还与旷视科技Face++合作,将AI技术应用于便利店业态的改造,打造了智慧便利门店,以杭州矩阵店为例,当消费者走进便利店,部署在店内的智能终端能全时段捕捉消费者的行为轨迹,并通过用户、商品、选择行为等属性,分析到店客群的动线趋势、区域热力分布和商品消费偏好。也就是说,由传统的通过会员卡+商品动销来猜测用户喜好,实现了精准的用户从识别到购买决策的全链条画像。

肖欣称,随着AI深度学习功能的介入,用户行为数据的不断更新,再通过分析、计算,最终会形成一个不断升级的数据闭环,让门店真正懂得自己身边的用户。同时,好邻居还会结合鲜生活合作的线上流量平台天猫、饿了么等大数据,通过算法提出优化的运营方案。

根据他的介绍,好邻居的升级改造已有明显效果,与传统门店对比,日单量同比平均增加了130%;库存周转率提高了110%,复购率提高了100%,产品的上新率提高了70%;同时,门店货损率下降了70%,毛利率上升了30%。

(三)

“技术驱动零售,在我们这里不是口号。“好邻居总经理陶冶告诉《灵兽》,好邻居已经启动了AI应用到店内物联网层面的方案。未来好邻居的重点发展区域是北京和杭州,并会顺着长江沿线寻找新的城市进入机会。

技术让好邻居除了变得更智能,还有效率的提升和成本的下降,比如每家店至少可以减少一名员工。而自助收银的比例达到了近30%,门店基本实现了自动补货(以前需要店长订货,现在系统可以根据门店销售情况自动下订货订单,店长只需复核即可)。这种智能辅助经营决策系统,可以让传统便利店提升管理和经营能力,对店长的能力要求也相对会降低,有助于便利店这种小业态的快速拓展。

陶冶介绍说,好邻居的店型已经明确为绿标和红标两个系列,红标(都市商圈店)已开始了2.0的升级改造,绿标店升级到了第三代。同时,供应链平台化建设也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除了鲜食这个品类,已开始朝生鲜和深加工方向拓展。好邻居在杭州设立了生鲜冷藏库、加工车间,具备了覆盖全城生鲜供应及加工能力。

肖欣表示,好邻居未来2~3年在北京的门店将达到1000家。

2018年10月,北京市商务委、市发改委、市财政局等7部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便利店发展的若干措施》,鼓励大力发展便利店,并对企业给予最高500万元的补贴和奖励。根据北京市的规划,未来三年左右,全市连锁便利店门店数量将达到6000家以上,原则上实现每个社区有2个连锁便利店的目标。

有媒体统计,2017年北京便利店的数量仅有1500家左右。也就是说,平均每年北京市还将增加1500家左右的便利店。从这个角度来说,北京的便利店似乎迎来一个更好的发展机遇,好邻居正好赶了这个机会,便利店本身是一个规模效应更显性的零售业态,关键问题在于,如何平衡好成本与盈利能力之间的关系,不要为了速度而盲目扩张。


生鲜是未来,11月17日,期待与您一起去深入研究一下这条赛道!

肖欣是便利店业态的坚定看多者,”便利店在中国才刚刚开始。“他说,但中国便利店不能再走日本便利店的老路,因为移动互联网的普及重构了这个业态,日本便利店洗衣、票务、缴费等各项服务,中国的消费者已经不需要便利店提供这些基础服务了,所以中国便利店必须做成流量入口,成为带仓储流量运营的协同网络。

同时,便利店也要尝试更多的跨界合作,肖欣称,双十一天猫货架会现身好邻居门店,出售的是天猫精选商品。肖欣认为,便利店的比拼在一定时间内,不是靠数量多少,“好邻居在北京300多家,已经是门店最多的便利店企业了,所以我们不拼店数,而是拼内功。”他说:“别人开店的地方你不敢开就没戏,如果能做到别人开店是烧钱,我们开店是挣钱的,那机会总是我们的。”(灵兽传媒原创作品)

寻求报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改造100家店 日单量增长130% 鲜生活的便利店转型逻辑是什么?
这是便利店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聚焦】你肯定想不到,这些小店,正在逆袭!
社区生鲜火了,想要做好它不容易,需破解规模不经济之难题
不用急着唱衰便利店
【便利观察】它重新定义了便利店,全时便利因何能被估值15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