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专家讲坛】也谈禅石与禅石欣赏
福建省观赏石协会会长、海峡赏石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三明市观赏石协会高级顾问
一、何为禅石?
虎纹蜡-金身

什么样的石头是禅石?目前,赏石界见仁见智,没有统一标准。从鉴典到专论,有所论亦有所限,但定义不一,有形圆色素说,有灰冷暗寂说,有无形无图说,有赞同形似佛僧说,有反对僧形说等。但大都还是强调能悟出禅意的奇石为禅石,对于禅石的涵义,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三种论点。一是禅意论,认为禅石的涵义应包含有禅宗的精神和思想内容,赏石最讲究的就是人”悟性”。二是心境论,认为禅石是一类能够激发人们自性美和大智慧的石头,是一类能够帮助赏石者进入淡泊、平静、豁达、和谐、喜悦等良好心境的石头。三是客体论,认为禅石是指奇石中无象无物,仅有质色、线条、光的,或有佛、菩萨、僧、禅师等的形象美石,认为禅意美存在美石中,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以上三种论点体现了当代中国赏石界禅石文化认同的两个基础:第一,禅石必须具有能表达出禅意和哲理的基本特性;第二,通过对禅石的审美和认知,可以帮助观赏者陶冶性情、改善心境、净化心灵。

当年佛祖在灵山会上登座,拈花不语,无人能解,唯有大迦叶尊者会心一笑,佛祖当下就将其“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微妙法门”,传与摩诃迦叶,自此有了禅宗。禅是心心相印的产物,全在那会心一笑之中。不需舌灿莲花,不需口若悬河,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禅不受任何知识、任何逻辑、任何常理所束缚,主张放弃用已有的知识、逻辑和头脑来认识世界, 强调用心悟入自己的真实本体。是看破放下、光明清澈、淡然豁达、平静祥和、无欲无贪,温暖舒泰和喜悦超脱的一种心境。禅意的基本点是无我、空性、超凡脱俗、明心见性,追求至真至善至美。禅修的目的是为了大彻大悟、证悟空性、最终获得大解脱大自在。据此理解,禅石就是能体现禅的这些精神和理念的石头,或者说禅石是蕴含禅意和哲理的奇石。当然,对它的审美和认知一定会反作用于赏石者境界的提升。

青青翠竹,无非般若;郁郁黄花,皆是法身。佛祖当年既可以拈花微笑,以心传印,如果他面对的都是奇石爱好者,自然也可以拈石传法。禅与大自然同在,禅并无隐藏任何东西。自然中到处充斥,俯拾即得。 禅尤如山中的清泉,荡涤心灵的尘埃;禅如天上的白云,随缘自在,不滞不碍;禅如大自然中的石头,悄然存在,无声胜有声。广义上,所有石头都是禅石。但只有我们的根性足够上乘,才能感知到每一块石头的佛性,才能有看每一块石头都是禅石的高超境界。由于我们大多数人根机粗劣,要看出万事万物总有禅性的显现,并不容易。因此在大众眼里,能作为禅石来审美的石头是相对有限的。

由此可知,观赏石里禅石是特定形态或具有特定图案的石头,是一类蕴含深刻禅意哲理的石头,是能够帮助赏石者进入平静、安宁、和谐、喜悦状态的石头, 是一类能够激发人们自性显现的石头。而不具备这种功用道力的奇石,比如美女图,一般文字石,一般象形图案石,动物石,一般的人物石,名人石比如像政治家、军事家、文化家和各种明星等石头,不容易激发起人们的禅观,禅意,也不容易助人禅修,禅定,就不好作为禅石来看待。

二、禅石特征

近年来,随着玩石人数的激增和石文化的兴盛,一些石友将自己收藏的形状像佛、菩萨、僧人之类的奇石,都称之为禅石并广为宣传,引发了石界的热议和争议。有些方家强调 “外不著相为禅” ,禅宗是外不著相,外绝诸缘,不言文字的内修、内省、内征、内悟,认为“一切具象物形均与禅无涉”。并进而认定“把那些以形似罗议佛菩萨像的藏石当作禅石是多么可笑!”

对此观点,笔者以为有些言过了。因为再怎么抽象空灵的禅石,也都有形有像,也都与“具象物形有涉”。何况,禅的宗旨虽要破除对相的执着,但不是就此执着于空,若如此,佛祖当年也没法通过拈花微笑,将禅宗传于大迦叶尊者了。因为“花”和“笑”都有形有相。禅的精神核心是空性,明心见性。但空不离有,空非顽空,凡夫执着于有,颠倒梦想,故要先破除对有的执着,一旦破除有执,悟入空性,就要再入有界。升起妙用,达到真空妙有,任运自如的更高境界。故而才说,青青翠竹,郁郁黄花,以有导空。并非从空到空,或入空而不回有,终落于小乘境界。空有不二。离开空,不可能生出有,但离开了有,也找不到空。“空”正是通过无边无量的“有”或“色”,来展示其博大精深与丰富多彩。禅虽不立文字,却不离文字。强调色即是空,却又遍立寺院佛像。空有双运,福慧双修,追求大解脱大自在。这才是禅宗的精妙所在。故笔者认为,将形如佛菩萨和尚之类的所谓“僧形石”,纳入禅石一类,并无大谬。起码,有这些石头可以让人联想到佛,联想到禅,联想到解脱自在,联想清静菩提,联想到“空”。

基于以上认知,也为了更好的界定何为禅石,我们有必要对禅石的特征作些归纳整理。

1、大璞不琢的自然性。 本来这一要求是所有奇石的标准。但作为禅石的基础,更必须加以强调。禅石无论出自天南地北,山上水下,还是天外来物,只要它天然雕饰,未经人工,它就具备了禅石的必要条件,也是前提条件。现在石界屡见不鲜的,或刀刻斧劈,或拉纹打洞,或酸烧火烤,或激光上色等等,对天公造物,极尽人工造假之能事,不但让人感觉丑恶不堪,也根本违背了禅的精神,破坏了道法自然的禅石基础。

2、禅不可道的寓意性。蕴含特别的哲理或禅意,能让人产生禅的思维,禅的联想。这是界定是否禅石的基本标准。如果奇石的形状图案没有任何给人启迪和教育的寓意,又不能产生空灵和智慧的联想,这类奇石就不能叫做禅石。当然其寓意虽不好说,却可心领神会,亦可勉强说之。

3、淡泊宁静的清幽性。既为禅石,当然就应该带给人轻松宁静、超脱、放下、和谐、悠闲、开朗、定慧等等感受和启示,因此,其形状和图案必须舒张、柔和、圆润、简洁、空灵、深远、平和、清幽、方正、慢节奏,那些紧张、猛力、强势、堵塞、歪斜、混乱、快节奏等等造型和图案的石头基本应当排除在禅石之外。

4、大象无形的简洁性。大道至简,越是简单的东西蕴涵的道理越深刻,越具有普遍性。这条主要针对抽象禅石而言,并非绝对的标准。但凡抽象禅石,往往大象无形,或有非常简洁柔和的线条和简单图案,不像任何器物,却又吸引眼球,说不出个所以然,又让人爱不惜手,总感觉有深意其中,值得慢慢品味。

5、具象传神的宗教性。就是相状图案有鲜明的宗教特征。形图似佛菩萨罗汉僧人道士的,文字石有关宗教的,以及形图似宗教法器寺院的,如木鱼、莲花座、蒲团、寺庙、咒轮、钟鼓等等带有宗教色彩的都可归于一类。 这一条可单列,作为宗教性具象禅石的标准。

需要强调的是,禅石的寓意性是判断一方奇石是否成为禅石的基本要求或核心条件。没有这一条,就不成为禅石。其他条件则是基础条件和辅助标准,可帮助我们做更进一步的判断。其次,我们不能把这些特征看成死板的规定和标准,是否是禅石还要与石头的命名和赏析密切配合才能有最好的效果。如一方似像非像脸部的石头,藏者据其表情似在发问而命名为“我是谁?”,就给人以心灵的震撼和悠深的禅思。如果将其命名为喜怒哀乐之脸谱,就丧失了禅意。又如一方竹子图案石,若就平直的命名为“竹”,就不能算禅石,若命名为“虚心有节”,则体现了禅意,可以看作禅石了。所以,是否禅石,与赏石者本身的文化素养和对禅的领悟有很大的关系。所以,禅石的界定有一定的伸缩空间,需要灵活掌握。而且从观赏石审美的角度看,禅石,不但要有禅意,还要有视觉上的美感。要求讲究色与质的高贵脱俗。这样的禅石,才能真正高端,大气,上档次。否则一块“烂石头”,自己敝帚自珍,把玩之间,禅意迭出,自然无可厚非。但拿到石界共赏,则必不受欢迎,更不要说其市场价值了。

三、禅石分类

简单划分下禅石的种类,对大家认识禅石或有帮助。依据禅石的特征和层次,笔者以为大致可以分为:形象禅石,抽象禅石;哲理禅石,佛理禅石。前二类从特征上分,后二类从层次上分,故互相穿插。

1、形象禅石:即生动形象具体的禅石,象形石或图案石都有。很容易看出像某个哲人或宗教人物,或笑或言,或喜或思,或静或动,或威或慈。当然气韵非凡,形神兼备,既能给人美感,又能让人如沐佛光的为佳,或如花草,或如枝叶,或如云彩,或如流水,或如远山等等,让人心灵宁静、安和、禅思的花草景观。或有文字佛、悟、禅、道、法、空等等,应归一类。

2、抽象禅石:即形或图简单抽象的禅石。似有似无,若隐若现,或简单空灵,或高远深邃等等,既不好命名,又让人深思,同时又富有美感。这类禅石,因其曲高和寡,且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相对而言,对色质形的要求就要高些,否则不易为大多数人认同,更不易在市场上有所建树。

3、哲理禅石:是可以折射出种种给人以哲理启迪的奇石。比如可以让人领悟到一分为二;对立统一,前途光明,道路曲折;激情与宁静,时空的无极,阴阳变化,矛与盾,高与低,大与小,快与慢,明与暗,美与丑等等哲理美。数量当不在少数。

4、佛理禅石:是可以体现出高深佛理和禅意的奇石。当属禅石最高境界,广义的佛理可以包含儒家、道家的思想精华。其又可分为二类:其一为直观佛理的禅石,是可以让人直观感受善与恶、因与果、生与死、轮回、佛光、修行,菩提路,天堂地狱……等等的禅石。其二为抽象空灵的禅石,是可以启发人的智慧,感受空性,虚无,返璞归真,大道自然,非空非有,即空即有,真空妙有,即心即魔,即心即佛,心生万法,无欲无我,超凡入圣的境界的……幽谷,荒寺、白云、月夜 、寒松、远山 、暮雨、寒江、秋山、夕照、小桥流水、明月松间、清泉石上,蒲团、木鱼等充满和谐,朦胧,恬美,平淡意境的奇石都可以是这类禅石的表现形态。

需要指出的是,不管何种类的禅石,寓意性都是它的基本特征。品位较高的抽象禅石和佛理禅意石,寓意性更为突出和深广。其神韵主要表现为大道至简,大巧若拙,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大璞不琢;安定平衡,和谐自然;简朴流畅,寂静对称,清幽闲逸,淡泊宁静等等。这种意境产生的平和神韵,悠远深长,既给人高端禅意美的享受,又能激发人的本性智慧,提升人的定境。实是观赏石中的上上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观赏石选石二十八字诀-奇石鉴赏,奇石鉴赏方法, 赏石知识
云南省怒江石农捡的彩陶石
那些精美奇石的美好寓意
捡到什么样的奇石才值钱?
奇石品种千千万,一石在手值万千
搜奇猎异,谈谈那些神奇的图案石、文字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