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圈·杂谈】感痴奇石

欣赏奇石自古就是一种很好的修身,净气,养神的方式。通过欣赏大自然那鬼斧神工,千奇百怪的石头,来感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坚毅胸怀,来感悟“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宁静旷远。从古至今,大凡品德高尚后世赞颂的仁人志士多爱赏石。从陶渊明到李白,再到明清时期赏石成风。几千年来奇石成为了这些文人雅士,士儒大家提高自己精神修养的良药,成为了他们感悟天地,参透哲理的源泉,成为他们摆脱官场上尔虞我诈,钩心斗角的世外桃源。




大自然独具匠心,经过成百上亿年的精心雕琢造就了不同品种,形色各异的奇石。说到奇石,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如何赏石。从古开始,赏石就是与山水画,奇花异草等欣赏联系在一起的。赏石尤比水墨画,水墨画中墨客们给出的意象譬如:苍山,劲松,傲竹,嬉虾,孤舟等均是神似而非形似。这其中包含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一种隐喻文化,寓情于物,更容易引起他人的共鸣。苍山给人以豁达乐观的感受;劲松,傲竹则代表了一种不趋炎附势,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情操;嘻虾则给出墨客们热爱自然,天真烂漫,童趣无邪的一面;孤舟则是仕途不遇,壮志难酬,从而归隐于世的一种隐匿情节。所有的这些都是意象带来的感受,赏石亦是如此,我们不必过度追求一块奇石是什么或像什么,也不必过分修饰或加工,否则便成了雕塑而非赏石艺术。奇石的收藏者只需根据自己的亲身感受给出一种意象,从而表达自己的情怀。所谓石不可言但可人,形色各异的奇石给人的想象空间是无穷无尽的。




奇石,不仅给了我们美的感受,而且隐含着许多尚未被人了解的地球的秘密。一块奇石的形成经历了沧海桑田,地质变迁,风吹日晒,埋没与再现,直到最终被人发觉。奇石因其特异的色彩,惟妙惟肖的神态,常被看成是大千世界的缩影。每块奇石的形成都经历了不同的环境变化,它本身就是一种地球的语言,一本辞藻华丽却不失深奥的大自然的历史书。等待着人们去发掘去解读。




古人云:“石可破也,不可夺其坚。”石因其坚固的本性往往与坚毅的品格和不放弃理想的执着联系   在一起。赏石,修身养性,净化人的心灵。正如在夜深人静的桌灯下独自欣赏一副泛黄的碑帖一样,你似乎能闻得到那墨香。当你静静凝视形色各异的奇石,你看到的也许是雄鹰翱翔的霸气,也许是孤舟独钓的寂静,也许是重峦叠嶂的雄伟,也许是登高望远,一览众山小的豁达。正所谓一石一树木,一石一天地,一石一世界。这就是赏石,一种无言的却让人身临其境,如痴如醉的艺术!


(完)


【转发和点

是最好的支持与赞赏!】

文章来源:景文石迷的博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玩石、赏石、觅石
【赏石天地】奇石欣赏(二十六)
看完这些奇石,真是醉了
杨万里的《春尽感兴》,开篇直抒胸臆,颈联乃传世名句,耐人寻味
收藏奇石,更是收藏一种心境!
赏石十三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