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源于民间,回归民间,传承在路上--赏石木座配制技艺非遗项目精品展圆满落幕

 2018普陀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小题大作·木石传尊——赏石木座配制技艺非遗项目精品展
 圆满落幕 

“小题大作·木石传尊——赏石木座配制技艺非遗项目精品展”已于2018年7月10日圆满落幕。此次展览由上海市普陀区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委员会指导,普陀区文化局主办,普陀区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普陀分中心、刘海粟美术馆分馆(上海市普陀区美术馆)、上海时时红文化艺术馆承办。



历时1个月的展期,展示了上海市普陀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陈时洪的木石艺术作品60余件,包括了观赏石、木雕、微雕、设计稿等,展览分为5大专题:赏石·意、赏石·动物、赏石·景、赏石·人、木雕。



此次展出的作品,赏石木座配制技艺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踏足高端美术馆,作品的赏石理念、雕刻技艺、置景艺术在本次展览中都得以完美的呈现,东方电影频道做了专题采访报道。自6月7日开幕以来,展览吸引了广大市民、众多观赏石爱好者和艺术界人士前往参观,为赏石木座配制技艺的传播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实现了非遗项目“源于民间,回归民间”的传承传播方式,让观众驻足于作品前,零距离的体验新时代的雕刻艺术之美。

赏石木座配制技艺在刘海粟美术馆(普陀区美术馆)展出的木石作品备受好评,见证了社会对高品质艺术品的审美追求,给普陀区注入了时代艺术风尚,展示了海派艺术、海派内涵的博大和宽广的发展前景。


指导单位:上海市普陀区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委员会

主办单位:普陀区文化局

承办单位:普陀区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普陀分中心

                    刘海粟美术馆分馆(上海市普陀区美术馆)

                   上海时时红文化艺术馆


展 品 欣 赏 合 辑




  赏 石 · 人  


题名:列宁(十月革命)

石种:沙漠漆

规格:17×12×33cm

创作时间:2012年

由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它的胜利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为世界各国无产阶级革命、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开辟了胜利前进的道路。此方作品形似列宁侧面像,鼻子、胡子及发型都十分符合他的特征。作者采用简单的人像底座处理方式,突出人物本身,让人一眼便能看出其中主题。


题名:醉卧仙台

石种:戈壁石

规格:30×21×24cm

创作时间:2014年

参展历程:上海市普陀区非遗项目展览

金黄的沙漠漆台桌上,座着一位貌似罗汉、形如神仙的人物,深色的宽袍与微红的头部形成巨大的反差,倒卧的酒坛道出了酒神的身份。波涛汹涌的海面上,漂浮的树根台桌,含蓄地告诉人们,唯有传说中的高僧仙道,才会游走于天地之间,如此逍遥洒脱。


题名:阿诗玛

石种:水冲石

规格:40×30×52cm

创作时间:2012年

此方作品形似彝族姑娘阿诗玛,绣花包头头上戴,美丽的姑娘惹人爱。典型的彝族少女头饰,“形”无旁骛地归属她的民族。底座则将少女婀娜的身姿展现出来。石如斯,阿诗玛的传说和她美丽的身姿都会留在我们心中。


题名:十八罗汉

石种:戈壁石玛瑙石组合

规格:60×28×23cm

创作时间:2017年

参展历程:上海大世界非遗赏石艺术展

此件作品为小品组合,每块戈壁石、玛瑙石造型生动,且都有圆圆的巧色脑袋,便将其组合在一起,变为佛教经典形象十八罗汉。或坐或站,形态不一,都围绕在如来的周围。左边,一块天然戈壁石的禅房屋顶和壁隔。松树和山石相映、人物和奇石相托,作品画面感极强,且带有故事性,这就是底座带来的作用,将原本散乱的奇石变为一个整体。


题名:福禄寿喜财

石种:戈壁石玛瑙石组合

规格:28×18×38cm

创作时间:2017年

“福禄寿喜财”分别代表了对幸福、升官、长寿、喜庆、发财五个方面的人生希望,是我国民间喜闻乐见的永恒的吉祥题材。该件作品中的5方奇石似形态各异的老者,另有一方似元宝的奇石搭配。底座则将所有元素整合,雕刻祥云、铜钱等等元素,将主题突出。


题名:西游记

石种:戈壁石玛瑙石组合

规格:60×30×35cm

创作时间:2017年

参展历程:上海大世界非遗赏石艺术展

石界有不少以西游记为题材的小品组合,大多都以师徒四人来表现,而此件小品组合,不仅仅是四人小组,还融合了白龙马、如来、菩提老祖及其弟子等,完整的描绘了经过九九八十一难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场景。以故事来展现作品的生动形象,件件奇石栩栩如生,唐僧坐于蒲团之上,双掌合于胸前,像似念着“阿弥陀佛”,木座设计更是构思精巧,制作技艺巧夺天工。


题名:罗汉

石种:大化石

规格:20×16×35cm

创作时间:2017年

此方大化石质地坚硬细腻,玉化程度高;色彩艳丽丰富。以金黄间草花纹区将罗汉的衣袍区分而出。石肤细腻细润,有瓷器釉面的厚重质感,形状饱满厚实。底座部分采用莲花、祥云等经典佛教元素作为衬托,让人一看就能知道此件作品的主题。


题名:仙女散花

石种:沙漠漆

规格:20×12×39cm

创作时间:2016年

参展历程:上海市普陀区非遗项目展览、上海大世界非遗赏石艺术展

天女散花又叫仙女散花,寓意春满人间,吉庆常在。沙漠漆形似婀娜的散花天女。将其散花的动态表达地惟妙惟肖,却少不得底座的衬托。立体雕与写实雕的结合,利用俏色的花朵及云彩与沙漠漆完美的融合,成为一件完整且有故事性的作品。


题名:仙家玄境

石种:富贵石

规格:22×13×40cm

创作时间:2017年

得道凡百岁,烧丹惟一身。

悠悠飘峰顶,大漠石中承。

白鹤势云里,黄沙戈壁源。

始知世上客,不及山中人。

仙境若在梦,朝云如可亲。

何由睹颜色,挥手谢风尘。


题名:林冲雪夜上梁山

石种:戈壁石泥石组合

规格:62×33×26cm

创作时间:2017年

参展历程:上海大世界非遗赏石艺术展

仗义是林冲,为人最朴忠。江湖驰誉望,京国显英雄。身世悲浮梗,功名类转蓬。他年若得志,威震泰山东。林冲雪夜上梁山是《水浒传》中的故事情景,这组作品是一种创新的玩法,以奇石来描绘情境实为难上加难。天然的戈壁石,黄脸黑衣,背上附有包裹,以红木下身固定,头上草帽更是栩栩如生,再配上丈八蛇矛扎着洒葫芦,林冲形象深入人心。场景配以微雕摆件,置与泥石之上,如漫天飞雪,投奔梁山。


题名:观海尘莲

石种:玛瑙石

规格:23×9×28cm

创作时间:2015年

参展历程:北京国石第五届精品展、上海市普陀区非遗项目展览

磐石临海而立,拍浪云崖激越,婆娑批挂随风飘曳,佛立莲花禅心高妙,悟空尘如来。

此作品利用了两块天然奇石组合成景。上部观音人物石有黄、白、黑、红四色,人物头上披巾、身材比例协调。底座用莲花及天然奇石衬托观音的高高在上,水浪翻滚,南海波涛,佛光飞天的神韵。


题名:论道

石种:玛瑙石

规格:14×19×15cm

创作时间:2017年

跳出三界处,不在五行中。

六道轮回皆无我。

此件作品为二人论道,立于卷轴之上,一红一绿,一高一低。绿者,首浅体深,质地深沉,包浆浑厚;赤者,首深体浅,体态祥和,晶莹剔透。二者称得上绝配。木座加以云雾点缀,光环加持,巧夺天工。


  赏 石 · 景  


题名:丝绸之路

石种:玛瑙石

规格:51×24×25cm

创作时间:2012年

参展历程:上海市普陀区非遗项目展览、上海大世界非遗赏石艺术展

此方作品名为《丝绸之路》, 追思千年文化历史古迹,重新踏上丝绸路,沙漠中一队骆驼驼声,一路又见胡杨林,仿佛就在不远处,你可听到那如泣如诉的羌笛声。沙漠戈壁石,大自然的造化,戈壁滩的意形,卧沙眠雪楼兰梦,曾挽长安客相逢。几经沧桑多变幻,寂寞沙洲冷苍穹。晓沐尘沙雨露浅,岁月残雕影瘦空。江南春来千里路,此出玉门不相同。


题名:彩毫记·乘醉骑驴

石种:戈壁石

规格:50×24×14cm

创作时间:2016年

参展历程:上海市普陀区非遗项目展览

枯树老屋、乱石嶙峋的山路、骑驴归家的人,这是一幅山村景色的作品。雕刻随形的山石树木,简洁却恰到好处。故事叙述李白骑驴过华阴县衙门而不下驴,门卒与之争吵,县官命唤李白进,问是何等样人。


题名:丝绸之路

石种:风凌石

规格:63×19×13cm

创作时间:2014年

参展历程:上海市普陀区非遗项目展览、《天工开物》第二届非遗精品展


追思千年文化历史古迹,重新踏上丝绸路,沙漠中一队骆驼驼声,一路又见胡杨林,仿佛就在不远处,你可听到那如泣如诉的羌笛声,看天路,荒漠变绿洲。大自然的造化,风棱石的意形,微雕布景的深入,胡杨林的色彩搭配,融合了作者的心韵意梦。


题名:风劲愁扬帆

石种:风凌石

规格:55×15×11cm

创作时间:2015年

参展历程:上海市普陀区非遗项目展览

“紫云压峰崖,纤夫挪江边。 山树笑春风,青波逐长川。”

绿风棱,属于典型的荒漠风成造型石。造型呈山石景观形态。更因其绿中带白的色彩,山水石韵风格独特。底座随其形雕刻山石草木、礁石平台,看似简洁却不失山水情景的韵味。搭配微雕纤夫拉船、农舍大树,整个作品更具有画面感和故事性。


题名:幽谷寻情

石种:风凌石

规格:42×21×19cm

创作时间:2016年

参展历程:上海市普陀区非遗项目展览、上海大世界非遗赏石艺术展


宋 王安石《次韵春日感事》:“潺潺嫩水生幽谷,漠漠轻寒动远林。”

大自然将此块风棱石,造出一隐幽谷,风蚀特征明显,神秘深邃。配合大方的圆底,大自然与手工的结合,浑然一体。


题名:姑苏城外寒山寺

石种:沙漠漆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题名:飞流直下三千尺

石种:绿松石

规格:56×25×84cm

创作时间:2017年




  赏 石 · 动物  

题名:东方雄狮

石种:木化石

规格:54×26×51cm

创作时间:2008年


参展历程:上海市普陀区非遗项目展览

硕大傲雄的狮首,怒目圆瞪的眸子,浑厚健壮的狮身,配以浓密披挂的鬃毛,一尊东方醒狮在怒吼声中脱颖而出。自然无目的的创幻,并不会按照人类的想象去设计,然如果石之形象只有三分且残缺过多,人为的补缺只会令赏者反感。但眼前雄狮,形已具足,体现狮之力量与威严的腿和尾,恰如其份地刻画,却是整方奇石的一大亮点。


题名:金蟾

石种:沙漠漆

规格:35×16×14cm

创作时间:2012年


宝芝常在知谁得,好驾金蟾入太虚。玉宇琼楼闭早秋,金蟾银兔啼寒石。

金蟾的形象在我们中国由来已久,深入人心。一直以来,由于金蟾美好的寓意,各种金蟾造型的制品在人们身上、宅中,造福大众。此方沙漠漆形似金蟾,色泽金黄靓丽。


题名:鼠来福

石种:戈壁石玛瑙石组合

规格:75×25×39cm

创作时间:2018年


上堂蝙蝠云中出,玉苞米袋倚窗弦,铜钱秤砣灯台上,六鼠红果送福来。

此作品主题是十二生肖中的首肖:鼠。底座设计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经典的吉祥内容,鼠在米中称心如意,鼠在金钱上袋袋数钱,中间老鼠上灯台,代表上堂府贵,上面飞着蝙蝠就是天降富贵。树藤、盆景架上开满五颜六色的瓜果,各种雕刻技艺的展示更显作品的富贵之气。


题名:向天歌

石种:戈壁石

规格:22×12×19cm

创作时间:2008年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此件作品展示了水塘中长着一丛丛参差不齐的水草,一只白鹅昂首挺胸地站在露出水面的岩石上,昂起脖子欲曲项高歌的情形。底座采用巧色将水塘中的荷花、水草区分开来,使整件作品更加的生动和完美。


题名:蝶恋花

石种:沙漠漆

规格:17×12×32cm

创作时间:2014年


蝶懒莺慵春过半。花落狂风,小院残红满。午醉未醒红日晚。黄昏帘幕无人卷。奇石形似张开翅膀的蝴蝶,翩翩欲飞。


题名:幸福引路

石种:壁石玛瑙石组合

规格:60×15×20cm

创作时间:2017年


参展历程:上海大世界非遗赏石艺术展

此件小品组合由5块形似乌龟的戈壁石与玛瑙石组成,由大到小排列,看似一只大乌龟带着一群小乌龟前行。底座雕刻了水浪,衬托出勇往直、乘风破浪走向幸福的情形。


题名:鱼躍

石种:蛋白石

规格:18×12×27cm

创作时间:2015年


参展历程:上海市普陀区非遗项目展览、上海大世界非遗赏石艺术展

鱼躍代表向往,隐喻“鱼跃龙门”,这是经典的中国传统故事,此方奇石形似一条鱼,眼睛、鱼鳃都活灵活现。而底座使用立体雕、写实雕、深雕等多种技法精雕细刻出澎湃翻卷的浪花,鱼跃而出,浑然天成。


题名:绵羊

石种:盘丝玛瑙石

规格:23×16×27cm

创作时间:2010年


由于盘丝玛瑙石的特殊质地,展现出的纹路层层如丝,似云雾似棉花,在奇石造型上,犹如一只绵羊,乖巧动人,可爱活泼。木座采用镂空立体雕刻技法,配以祥云衬托,寓意吉祥。


题名:秋原牧归

石种:灵璧石

规格:22×15×18cm

创作时间:2008年


题名:松鼠

石种:灵璧石

创作时间:2008年


  赏 石 · 意  

题名:春笋

石种:戈壁石

规格:22×11×22cm

创作时间:2015年


《笋》 宋 蒋华子

头角崭崭露,江南四月时。定应孤竹子,未脱老莱衣。怒长搘苔石,旁行过棘篱。不来能几日,渐学翠鸾飞。

此方戈壁石,形似一株嘴尖皮厚,表面附着一层绒毛,色泽呈褐色的春笋,在雨后破土而出。竹笋的笋衣、笋芽都完美的展现出来。而作品的底座部分采用了衬托的手法搭配竹子根须,新竹嫩芽的展现方式,让人第一眼就能看出这方奇石的主题。


题名:犀角龙杯

石种:盘丝玛瑙石

规格:13×7×16cm

创作时间:2010年


参展历程:上海市普陀区非遗项目展览

最厚不知天在水,蟠龙犀神压星河。

此件作品纹理虬曲蜿蜒,漏透皱三种审美效果表达较为明显,皮子也属旧坑皮子,随型天然的东西与中国道家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相暗合,形状更是形似古代犀角杯。故作者随形雕刻一只缠绕的蟠龙,并搭配四方底座,彰显其龙杯的贵重之感。


题名:圣果贡品

石种:葡萄玛瑙

规格:35×16×21cm

创作时间:2017年


参展历程:《天工开物》第二届非遗精品展

此方葡萄玛瑙石通体满布色彩斑谰、大小不一、浑然天成的珠状玛瑙小球,互相堆积,流珠挂玉,犹如串串葡萄。搭配上红木制作的宫廷果盘底座,其上的巧色叶子更是将整件作品完美的呈现出来。


题名:烂漫情花

石种:玛瑙石

规格:16×7×30cm

创作时间:2010年


参展历程:上海市普陀区非遗项目展览、《天工开物》第二届非遗精品展

此件作品是由玛瑙石组合而成的。其上的5块奇石形态似花,形态各异,有的蓓蕾初开,有的盛开怒放,多种形态交织在一起,构成一件别致新颖的浪漫情景。玛瑙色彩丰富,优美动人,所以自古就被人们所珍视。底座采用圆雕技法将每一片叶子和花朵枝干栩栩如生的展现了出来。


题名:智慧

石种:戈壁石

规格:34×35×45cm

创作时间:2016年


参展历程:上海市普陀区非遗项目展览、上海大世界非遗赏石艺术展

作品工艺主要体现在底座的腾龙上,采用了东阳木雕中常用的圆雕、高浮雕、镂空雕等繁杂的工艺技法,将底座中腾云驾雾的翔龙雕刻的栩栩如生,尽显霸气之感。


题名:袋袋送宝

石种:沙漠漆

规格:14×11×26cm

创作时间:2014年


参展历程:北京国石第五届精品展

此方沙漠漆色泽饱满、外形逼真似锦囊宝袋,皮色靓丽、漆面均匀,尤其难能可贵。底座雕刻上元宝,将作品主题更加凸显出来,再配上飘逸的飘带使作品平添几许魅力!


题名:素云

石种:英石

规格:13×12×48cm

创作时间:2018年


怪石嶙峋,自天而悬,险峻伟岸,劈崖突兀,变化陡巧,给人一种高处不胜寒的感觉,作者以传统底座托底,三维中尽显此石从天而降的滂沱气势,赏时有洞察秋毫,居高临下的气势。


题名:酒香古坛

石种:乌江石

规格:39×24×30cm

创作时间:2014年


参展历程:上海市普陀区非遗项目展览

露色凝古坛,泉声落井香。酒醇千日宴,忧物忘次泛。

器形圆润饱满,色泽沉稳厚重,惊绝之处在于坛之下部,凹凸互現、如雕似琢的立体纹线,彰显古陶韵味,石出神坛,匪夷所思。


题名:柿柿(事事)如意

石种:戈壁石玛瑙石组合

规格:23×17×32cm

创作时间:2017年


此件作品为小品组合,以《事事如意》为题,作品中的奇石皆形似柿子,色泽金黄,圆润饱满,漆面均匀,看上去令人食指大动。底座则雕刻了一只如意,被柿子藤蔓缠绕而上,意为事事如意之寓意。


题名:四季平安

石种:戈壁石玛瑙石组合

规格:21×14×31cm

创作时间:2017年


四季平安是中国传统吉祥主题。以色彩各异的花形奇石和木雕瓶组成。四季花在中国民间常把它作为四季幸福美好的象征,'瓶'与'平'同音,由于'瓶'与'平'同音,所以瓶子的寓意多取'平安'的祝愿。


题名:灵芝仙草

石种:孔雀石

规格:22×14×36cm

创作时间:2017年


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溪上桃花无数,枝上有黄鹂。

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祇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徽。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

我为灵芝仙草,不为朱唇丹脸,长啸亦何为?醉舞下山去,明月遂人归。

孔雀石的绒毛翠绿晶亮,灵芝的象形预示着身体健康和吉祥。


题名:蝠(福)送金元宝

石种:沙漠漆

规格:18×16×19cm

创作时间:2011年


色黄如金、形似元宝的沙漠漆,质尊意祥,自然不经意留下的缺憾,以栩栩如生的蝙蝠补之,运用中华民族讨口彩的习俗,蝠、福谐音,顿时提升了石之文化内蕴。层层叠叠的铜钱底座烘托出主题,这正是石与座、红花与绿叶的魅力所在。


题名:玉如意

石种:和田玉


题名:绿松石韵

石种:绿松石


题名:出淤泥而不染

石种:孔雀石


题名:传承

石种:孔雀石



  木 雕  

题名:收获

材质:红豆杉

规格:58×24×48cm

创作时间:2010年


参展历程:金华市第四届工艺美术精品展、海市普陀区非遗项目展览

传统东阳木雕大多采用浮雕手法,陈时洪将立体雕与之结合,在较窄的原木上雕刻出空间立体感、透视感。麦穗、小孩、鸭子栩栩如生,再用酸枝木底座衬托,整体作品协调统一。


题名:水浒·狮子楼

材质:大叶紫檀

规格:71×53×160cm

创作时间:2001年


参展历程:普陀区文化馆浙江东阳工艺美术2013杭州大展(金奖)、金华市第四届工艺美术精品展(金奖)、第二届浙江磐安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银奖)

在陈时洪设计雕制的上万件作品中,其经典的屏风木雕作品《水浒·狮子楼》,化了整整六个月的功夫,单基座的回纹线就雕了12天。作品中,围观武松拳打西门庆的场景人物,神态各异,栩栩如生,令人惊叹不已。整体作品,均神韵活现,呼之欲出。—— 摘自纪实片《东阳木雕的传人》解说


题名:牡丹如意花开富贵

材质:檀香木

规格:53×9×6cm

创作时间:2010年


清代赵世学《牡丹富贵说》:“牡丹有王者之号,冠万花之首,驰四海之名,终且以富贵称之”。以如意为原型,牡丹素有花开富贵的美好愿望,配以比翼鸟倾诉爱情的甜蜜。作品使用立体雕刻技法配以镂空处理,使作品富有生机,形象生动。


题名:绝境宜栖独角仙

石种:檀香木

规格:27×13×13cm

创作时间:2003年


“绝境宜栖独角仙,金张到此亦忘还。”作品主要使用的是圆雕技法,圆雕又称立体雕,是艺术在雕件上的整体表现,观赏者可以从不同角度看到作品的各个侧面。不仅如此,陈时洪还在此基础上运用了深雕、浮雕、写实雕等多种技法使得整体作品极富立体感,生动、逼真、传神。



  捐 赠 作 品  





题名:天下和合—和谐

材质:黄杨木、紫檀木

规格:21×21×40cm

创作时间:2016年


参展历程:上海市普陀区非遗项目展览、上海大世界非遗赏石艺术展、《天工开物》第二届非遗精品展、第十八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杭州展(金奖)

《和谐》正面是一位和尚形象,和,为三界统称,尚,乃至高无上之意,正面即释迦摩尼佛祖。左侧,头后挽发髻者则是道教学派创始人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右侧,头戴方巾者为儒教学派创始人孔子,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


 历 史 报 道 

预告丨小题大作·木石传尊——赏石木座配制技艺非遗项目精品展将在刘海粟美术馆分馆开幕
2018普陀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小题大作·木石传尊——赏石木座配制技艺非遗项目精品展开幕

上海市普陀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赏石木座配制技艺

时时红赏石木座配制技艺精品展——「赏石·人」专题作品

 时时红赏石木座配制技艺精品展—「赏石·景」专题作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阿拉善珺琛石馆
【每周一赏】戈壁玛瑙
小鸡出壳(中国奇石)
【石中漫步】包头张保生藏石欣赏【4】
【圈·分享】圈中石友藏石精选
花丝镶嵌——王树文指尖上的传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