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致敬一生所爱——母亲节诗词精读特辑

    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为“国际母亲节”,其最初起源于美国,后来发展成为国际性的节日。母亲与孩子之间血浓于水的情感联结,至深至纯,任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其中撼动人心的力量都不曾有分毫改变。今天,就让我们一同细细品味中华古诗词中对母亲的抒怀,一同致敬一生所爱。

1、《岁暮到家》【清】蒋士铨

《岁暮到家》

清·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回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译文】
母亲爱子女的心是无穷无尽的,我在过年的时候到家,母亲多高兴啊!她正在为我缝棉衣,针针线线缝得密,我寄的家书刚收到,墨迹还新。一见面母亲便怜爱地说我瘦了,连声问我在外苦不苦?我惭愧地低下头,不敢对她说我在外漂泊的境况。
【赏析】
这首诗用朴素的语言,细腻地刻画了久别回家后母子相见时真挚而复杂的感情。神情话语,如见如闻,游子归家,为母的定然高兴,“爱子心无尽”,此句虽然直白,却意蕴深重。“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体现母亲对自己的十分关切、爱护。“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二句,把母亲对爱子无微不至的关怀写得多么真实、生动,情深意重,让所有游子读后热泪盈眶。最后二句“低回愧人子,不敢叹风尘”是写作者自己心态的。“低回”,迂回曲折的意思。这里写出了自己出外谋生,没有成就,惭愧没有尽到儿子照应母亲和安慰母亲的责任。不敢直率诉说在外风尘之苦,而是婉转回答母亲的问话,以免老人家听了难受。

2、《别老母》【清】黄景仁

《别老母》

清·黄景仁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译文】

把帷帐撩起,因为要去河梁谋生故依依不舍要向年迈的母亲辞别,看到白发苍苍的老母不由泪下不仃,眼泪也流干了。在这风雪之夜不能孝敬与母亲团叙,从而开了这凄惨的分离的柴门远去,不禁令人兴叹:养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没有啊。

【赏析】

此诗的最大特点是用情极深,无论是缠绵悱恻抑或是抑塞愤慨之情,都写得深入沉挚,使人回肠荡气,极受感动。其次是语言清切,他善用白描,诗中扫尽浮泛陈旧之词,语语真切,而且一种清新迥拔之气,凌然纸上。其三是音调极佳,作者诗音调和内容紧密配合,悠扬激楚,也特别动人。 要离家远去的作者是站在老母亲的角度上来写这首诗,抒对母亲的不舍之情以及一种无奈的情怀作者。

3、《送母回乡》【唐】李商隐

《送母回乡》

唐·李商隐

停车茫茫顾,困我成楚囚。
感伤从中起,悲泪哽在喉。
慈母方病重,欲将名医投。
车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
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

【译文】

将车子停下来,茫然的回顾周边,感觉自己就像楚囚一般困顿窘迫。忧愁伤感从中蓦然升起,悲伤的眼泪如鲠在喉。慈母刚刚得了重病,我就想要送她去拜访名医。可是就在当车子急迫接送时,苍天就无情地带走了我的慈母!母爱无边,无所为报,那么人生在世还有什么可以追求的呢!

【赏析】

武宗会昌二年(842年),李商隐重入秘书省不到一年,母亲去世,遵循惯例,李商隐必须离职回家守孝三年。母亲的去世,仕途的坎坷让给了李商隐很大的打击。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李商隐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这首诗抒发了李商隐对逝母的怀念和懊悔。

4、《十五》【宋】王安石

《十五》

宋·王安石

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

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译文】

母亲在邗河沟上,十五的月亮倍儿圆,母亲听到月夜杜鹃的声音,想起了离乡在外的儿子,南北相隔,深深牵挂。

【赏析】

开篇讲述了母亲与自己的所在之处,一个在南一个在北,母亲留守在家,孩子漂泊在外,讲述另一种形态,所以母亲是留家白邗阴,十五月亮伴随着杜鹃的声音,空旷而寂寥,夜深时期思绪辽阔,不管多远的距离牵挂依然在。古代的人为了事业背井离乡打拼,王安石也一样,考中进士后就一直在异地为官,古时候的距离太过于遥远,古时候的书信太过于缓慢。人们为了生计,为了事业离开家乡离开父母,在外游子思念母亲思念家乡,在家乡的母亲何尝不是对于自己的儿子牵肠挂肚。

5、《慈乌夜啼》【唐】白居易

《慈乌夜啼》

唐·白居易

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

昼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

夜夜夜半啼,闻者为沾襟。

声中如告诉,未尽反哺心。

百鸟岂无母,尔独哀怨深。

应是母慈重,使尔悲不任。

昔有吴起者,母殁丧不临。

嗟哉斯徒辈,其心不如禽。

慈乌复慈乌,鸟中之曾参。

【译文】

慈乌失去了它的母亲,哀伤的一直哑哑啼哭,早晚守着旧树林,整年都不肯飞离。每天半夜都哀哀啼哭,听到的人也忍不住泪湿衣襟,慈乌的啼哭声仿佛在哀诉着自己未能及时尽到反哺孝养之心。其它鸟类难道没有母亲,为什么只有慈乌你特别哀怨?想必是母恩深重使你承受不住吧!

以前有位名叫吴起的人,母亲去世竟不奔丧;哀叹这类的人,他们的心真是禽兽不如啊!慈乌啊慈乌!你真是鸟类中的曾参啊!

注:曾参是孔子弟子中以孝心孝行著称的门生

【赏析】

慈乌,较小的一种乌鸦,有母慈子孝的美德,故称慈乌。笔者在以“慈乌”自喻,寄托“舐犊情难报,未尽反哺心”的无尽愧恨和哀伤,借物言志,以鸟喻人借慈乌鸟表达自己的愧恨和哀伤,又运用典故借吴起、曾参事,从反、正两个方面点明诗歌的情感。

6 、《思母》【宋】舆恭

《思母》

宋·舆恭

霜殒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

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

【译文】

霜打芦花泪水沾湿了衣襟,柴门处再没有母亲白发苍苍斜倚的身影。去年五月梅雨时节,我曾典当袈裟,籴米回家,奉养老母。

【赏析】

舆恭出家之后未久,其父见背,唯留老母贫苦独守。恭公虽系出家之人,亦不能有负亲恩。虽然自己过的也是清贫淡泊的生活,仍时时接济老母。现在母亲也走了,留下的只是满腔怀念。这首并没有华美的词藻,只是用极普通的词语,叙述极平凡的往事。然而,诗中流露的全是一片赤子之心,孺慕之情读来令人深为感动,惋叹不已。

      诗人舒婷曾在诗歌中写道:啊,母亲我的甜柔深谧的怀念不是激流,不是瀑布是花木掩映中唱不出歌声的枯井。

      母亲给予我们生命,开启了我们在这个世界的精彩之旅;母亲给予我们无私的爱,让我们总有信心和力量把生活的苦难都视作磨炼和风景。在这个属于母亲的日子,让我们不要吝啬自己的言语,向母亲——我们的一生所爱,深情地表达一句:我也爱你!

图文素材来源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颂母爱古诗词赏析
母亲节,10首诗词读懂母爱
母亲节,那些关于母爱的古诗词
报答母爱的诗句 60句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全诗赏析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全诗赏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