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揭开滑县城关南关村古会'背后的秘密'!

一通石碑,揭开城关镇南关村古会的前世今生!

文/白马一布衣

昨日,公众号檀心书事上的一篇文章引起了我的注意。
这是一篇由笛舞清韵老师撰写的《迁移的石碑》。文章介绍了一通被遗忘在道口镇大王庙的石碑。这通石碑的发现是比较重要的一个发现,与县志中关于南关金龙四大王庙的记载可以互为印证,同时也纠正了县志中关于金龙四大王庙“清顺治间创建”的时间错误。

石碑的内容是这样的:

特授滑县正堂①加三级纪录六次②,记大功二次,吕文光为勒□□约,以杜霸占,以护神祀,以垂永念,专授得。

清邑南门外旧有金龙四大王神庙一座。始自明季年间,原系道士杨冲电募□,盐行众商秦克正等,以及信士生员□宜中寺,各捐资财置地,创建庙宇,立有碑记。每岁九月十七日进香大会,四方商贾云集,贸易庙墙内外。其在庙地基,历系住持杨冲电相传于今。伊徒孙胡礼明等,搭盐铺而出资得价,以为奉供神前香火、长明灯油、完纳正赋,以及养膳之用,香火不绝,余则记贮盐行□商店,以备修葺墙垣之需。
现在庙貌一新整齐。至大清康熙三年间,旧商歇业,商人郅隆接运盐防以至于今。所积余资,又于大殿之□建造客房五间,以为客商坐歇之处。各有碑记。但今郅隆□资,又有印诚、履泰二商,复接盐务,理应照旧承办,随商修葺,得以庙貌巍峨,金碧辉煌,香烟永远。余今两商交割之际,恐有无义之人,将庙视为无主地基,以而公业在被滋事,或至会期强搭铺面,朋比渔利争居奇货,深为未便,合行勒石,禁约嗣后。如有前项不法之徒恃符强梁,在被搅扰不遵禁约者,许该住持声知甲地,扭禀以凭按法究惩,决不宽贷。各宜凛遵,毋须至碑者。
 大清乾隆二十年岁次庚辰拾月念四日吉 同行盐新商  柳伯魁  杨七时 
计开庙南外□基按老册数共二□□柒厘柒毫。
————以上粘贴于公众号檀心书事《迁移的石碑》一文
①滑县正堂,滑县主官。当时滑县主官是吕文光。
②加三级纪录六次,是清代官员的政绩考核制度,不懂的可以问百度。
③吕文光,当时滑县知县,山阳人。
搭盐铺而出资得价,应该是九月十七日大会时,庙里在较好地段搭设铺面,出租给盐商使用,得到租金或者是劳务费,用于维持神庙的日常运行。

(以上是以我不理解和不清楚为参照所做的注解,仅供参考)

(放置于道口镇大王庙的南关金龙四大王庙盐铺契约碑)

熟悉滑县地方志的人,一眼就能判断出这通石碑不归道口镇大王庙所有。但为什么置身于此,默默站立了这么多年却无人察觉,其中之离奇遇合或自有一番故事,一段不为人所知的传奇。
这些都是题外话,书归正题。
这通石碑的出现解决了我诸多的疑问。困惑我许久的问题从而得以解决。
我近日曾写过一篇《南关九月会竟然是金龙四大王庙会》(点击查看详情)的文字。在那篇文字中我通过南关古会神棚中供奉的是金龙四大王的神像,得出南关村九月会是金龙四大王庙庙会的结论。但南关古会因何而起,始自何时却仍然是我不能解答的。而这通石碑的出现,完美的解决了我的疑问。
这通石碑我把它称作《南关金龙四大王庙盐铺契约碑》。之所以这样称呼,原因有四,一,这通碑本属于南关金龙四大王庙所有。二,碑文内容就是为了确认庙产地基和盐铺所有权。三,确认了盐商和神庙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四,确认了双方违约的处理手段和后果。因此名之。
通过碑文我们可以明确的知道,神庙建于明代,由道士杨冲电募捐,盐行众商以及信士生员共襄盛举,创建了滑城南门金龙四大王庙。并且定在每年的九月十七日为进香大会。每至会期,神庙内外商贾云集,人群熙攘为一城盛事。另据明代著名画家徐渭的《金龙四大王庙碑记》中说,“九月十七日,为其诞辰,祭赛尤胜”云云。可知,九月十七日为金龙四大王谢绪的出生日期。这样,进香大会就具有了纪念和信仰的双重意义。
由碑文可知,城关镇南关村九月古会始自明代,其前身是神庙九月十七日的进香大会。至于日期的不同,或应该是中间因建国后发生的一些动荡,致使古会中断。再加上庙宇被毁,碑石或毁或者散佚不知所踪,会期记载不可考,从而导致会期与碑文记载不同。
通过这通碑文,我们还了解到神庙其他石碑的一些资料。第一个是明代的神庙创建碑记,第二个是康熙年间的神庙客房修建碑记,第三个碑或者数个碑是历代盐商的重修神庙碑记碑。我们或可想象当时古碑林立的情景。惜乎神庙不存,其余石碑去向成谜。另外这通碑文最后数字的残缺,让我们不能知道神庙占地多少,否则的话我们或可一窥神庙的规模。
关于这通石碑,还有一件事情也是很有趣的。
道口镇金龙四大王庙庙会以前好像是没有的,但是他们通过这通不知因何流落至此的《南关金龙四大王神庙盐铺契约碑》碑文中的记载,最近几年开始于九月十七日举办大王庙庙会。笛舞清韵老师《迁移的石碑》中描述千人饺子宴,就是其庙会活动之一。
南关村的金龙大王庙庙会因中间的断续,日期已经更改,而新起的道口镇大王庙却延续了历史的传统,庙会办得有声有色。其中的延续和传承,或是一桩美谈。

(道口镇大王庙)

物是人非,换了人间。
这通石碑原来的家早已经轰然成土,再无踪迹。就连原来的庙会也在传续中,日期更改,不复旧日模样。赶会的人只知赶会,起会的人只知道按照旧例供奉金龙四大王,却已不知谢绪是谁,古会因何而起了。但这种民间世代传承的习惯,这种古老的仪式和习俗,却是一把打开历史之门的钥匙。当你用它解开历史的密码,所得到的真相也往往会让我们大吃一惊。
中国的许多文化就是通过这样的一种惯性,一代一代的传承下来。

新家新气象。
偏安在新家的《南关金龙四大王庙盐铺契约碑》是幸运的。我们虽然不知道它在旧家被毁之后经历了怎样的遇合,但他幸运的被人发现,并被带到了新家,安身于运河之畔,站立在道口镇大王庙一个角落。旧时的时光淡去,新的生活向它挥手致意。
汤汤运河,袅袅香火,川流不息的人群,装饰一新的大王庙,一副华丽绝美的盛世画卷,一一展现在它的面前!

2019年10月22日
白马文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700多年前的书生,没有治河经历,死后被封为河神,排名李冰之前
大运河畔 大王庙
运河对沿岸居民性格形成及祭拜习俗的影响——以德州地区为例
隋唐大运河永济渠滑县段大王庙和古代粮仓
山西运城:1940年12月,你不曾见过的盐运之城
任洪建 || 我所了解的卫辉沿淀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