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议惩罚教育〖转〗

小议惩罚教育

〖转载〗

  前段时间,笔者在网上看到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老师去内蒙古呼和浩特的一所学校讲课,说到教育不能没有惩罚这件事,笔者和同事们聊起这个话题,老师们眼睛都直了,瞪大眼睛惊讶地说现在谁还敢批评、惩罚……在我们常熟,开学初有个小学生因为暑假作业没有完成,家长批评了,从自家六楼一跃而下;还有个平时各方面都比较优秀的初中生喝农药自杀,因为这个学生期中考试成绩不理想,被老师稍稍批评了一下。
  我们也常常能在一些新闻报道中看到,一些平时各方面都很优秀的学生,因为什么事被老师批评了,想不开,做出很极端的举动。而现在中小学教育中也并非没有惩罚,比如完不成作业,罚抄写课文20遍,罚去操场跑步之类。但是这样的做法是教育意义上的惩罚吗?还是我们没有弄清惩罚的含义呢?这引起了笔者的思考。
  一、什么是教育意义上的惩罚
  所谓惩罚是指“实施处罚使犯错误的学生身心感觉痛苦,但不以损害受罚学生身心健康”为原则的处罚方式。惩罚是一种权力而非权利,是教师用于惩处违反学校学习生活规范的学生的权力,是针对学生违反规范的行为。惩罚权首先来自学校,教师就是一个执行者。因此,我们认为惩罚是一种教育手段,是学生接受另外方式的教育。所以惩罚绝不等于体罚,更不是伤害,不是心理虐待、歧视,让你觉得难堪,打击你的自信心。所以笔者认为,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二、惩罚教育存在的必要性
  1、教育惩罚既是教师管理的需要,也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作为小学教师,更是责任重大,因为一个人的品格在很大程度上是童年时代形成的。如今教育界普遍提倡“赏识”教育,认为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要老师追求春风化雨般的教育效果。用爱心教育的方式培养孩子的自信固然是一种方式,然而,我们不得不关注这样一种现象,现在的孩子几乎都是独生子女,父母眼中的龙凤,小皇帝,百般宠爱。这样的生活环境造成一部分学生自私,缺乏爱心,个性脆弱,受挫能力差。教师是应当尊重学生,但是尊重学生并不是不批评学生。如果学生犯了错误连一句批评都不能有勇气接受,将来又如何面对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这种一味迁就、信马由缰、放任自流,看上去是尊重了学生,实际上是使得学生从小是非不分,弱化耐挫力。在这样的情形下,我们在提倡表扬、奖励、赏识的同时,不应该忽视“惩罚”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惩罚也需要尊重与信任,并不只有赞赏才能给予孩子自尊与自信,惩罚更需要尊重与信任,要特别小心地为对方着想,要顾及对方的承受力、尊严,不要让对方难堪。
  现代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是体验性,体验使学习进入生命领域,学习过程已经不仅仅是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是身心和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笔者认为,“惩罚”正是学生成长过程中身心发展必不可少的一种体验,没有批评和惩罚的人生是没有的,不能正确对待批评和惩罚的人生是不健全的。作为学生,只有从小接受恰当的教育惩罚,不断积累惩罚所产生的积极的心理体验,才能增强抗挫能力,才会成长为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有创新能力的现代人才。由此看来,教育惩罚既是教师管理的需要,也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2、教育惩罚的目的
  惩罚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和目的,应该是让学生对自己的过失有足够的认识,让孩子为自己的过失负责,是让孩子去承担错误引起的后果,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成长。用中医之说比喻教育惩罚最形象准确,那就是扶正祛邪。教育的艺术是爱的艺术,作为教育的艺术之一,教育惩罚与更是出自博大且浓浓的爱。一个人的成长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必然经历坎坷,一个人在其成长的道路上,有时会走入歧途,最需要人去帮助,去训导,去惩罚。此时,教师要责无旁贷地担负起惩罚学生的任务。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有了规矩,必须有违背规矩后的惩罚,就要让孩子为违规付出成本。由于孩子是成长中的人,可塑性极强,必须让孩子从小明白:每个人获得的自由应该是相对的,当你侵害到别人的自由时,就要以限制你的自由作为惩罚条件,每个人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其实,当一个人知道自己犯错的时候,内心都有一种要接受惩罚的准备,这是一种心理需求,为自己的愧疚承担责任,取得心理平衡。只有那些年纪很小的孩子,或是社会化程度比较低的人,才会选择逃避责任。回想我们自己长大的过程,一定有一些惩罚是让自己终生难忘的。一般来说,孩子犯错的时候,恰恰是教育的良机,因为内疚和不安会使他急于求助,而此时明白的道理可能使他刻骨铭心。这时就需要教师的大智慧,要善于捕捉教育时机。因为此时的惩罚是必要的。笔者曾看到这样一个事例:有一个12岁的少年,在院子里踢足球,把邻居家的玻璃踢碎了。邻居说,我这块玻璃是好玻璃,12.5美元买的,你赔。这是在1920年,12.5美元可以买125只鸡。这个孩子没办法,回家找爸爸。爸爸问:“玻璃是你踢碎的吗?”孩子说是。爸爸说:“那你就赔吧,你踢碎的你就赔。没有钱,我借给你,一年后还。”在接下来的一年里,这个孩子擦皮鞋、送报纸、打工挣钱,挣回了12.5美元还给父亲。这个孩子长大后成了美国的总统——里根。这是他在回忆录中写到的一个故事,他说正是通过这样一件事让我懂得了什么是责任,那就是为自己的过失负责。
  3、古今中外,惩罚从来就是教育的一部分
  俗话说:“严师出高徒”、“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这些都说明了惩罚教育的重要性,当然不是说动辄就是棍棒相加,而是要有必要的惩罚,使人免除不良习性,知道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对这些话可能很多人会大不以为然,因其与时下流行的教育观大相径庭。的确,这些话都不全对,但其中所蕴含的一些道理却是我们不能忽视的。对学生不敢批评,更不敢惩罚,结果是使教师们心理压力增大,无所适从,思想品德教育的效果也降低了。
  笔者还查阅一些资料,发现一些教育专家也认为在必要时可以给学生以处罚。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说:“假如某些人没有受到温和方法的影响,就必须求助于比较粗暴的方法,要到用尽一切方法之后,才能宣布一个学生不堪造就。”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认为:“没有处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杜克先生在《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人的发展》中断言:“考虑到今日学校的规模和世界范围内的学生向权威挑战的这种似乎是日益增长的趋势,一概废除惩罚也是不现实的。”
  我们还可以看看其他国家教育中也存在惩罚教育。黄痊愈博士的《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中谈到,在美国,如有学生将不允许带的东西带进学校,如传呼机、手机,学校一律没收,并不再还给学生。而在澳洲,一些公立学校的处理很简单,每个学校都设有两个警戒室,学生要是犯错误了,老师就请你到警戒室去,由专门的教师依照心理问题或行为问题的不同情况,与学生进行交流,然后采取赔礼道歉或写检查等不同的处治方式。最严重的惩罚是开除,在停学的日子里,家长是法律监护人。如果再不起作用,该学生就会被收到特殊学校去。
  三、正确的运用教育惩罚
  惩罚是把双刃剑,是一种危险的、高难度的教育技巧。这一点必须意识到,弄不好会伤害人,必须要因人而异、适度。那么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如何去正确实施惩罚教育呢?
  1、尊重的惩罚
  笔者认为越要惩罚,越要尊重。我们惩罚教育的目的是教育人,培养人、塑造人。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哪怕是几岁的孩子,在他性格形成的童年,也许老师的一次武断的教育就有可能造成他永远的伤痛。因此在实施惩罚教育时一定要注意技巧方法,更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对学生冷嘲热讽。
  美国著名的解剖学家麦克劳德上小学受的一次惩罚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麦克劳德上学时岁什么都好奇,一天心血来潮,想亲眼看看狗的内脏是什么样的,便于同学偷偷把校长的爱犬杀了。校长知道后,非常的恼火,决定对他们实施惩罚。怎么惩罚呢?校长了解到麦克劳德是个好奇的孩子,好奇心促使他犯下这个错误,他十分尊重孩子的好奇心,决定:一个星期内画出两幅图,一幅是狗的骨骼图,一幅是狗的血液循环图。在这样一个惩罚措施下,麦克劳德认真的研究狗的内部结构,查阅了很多资料,终于完成了两幅图,并交给了校长,校长对他进行了高度的表扬。杀狗事件就在这样一个结果中结束了。而麦克劳德却从此对解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发奋于解剖学的研究,最终成为世界著名的解剖学家。想当初如果校长不尊重麦克劳德,只是狠狠训斥了麦克劳德,让对方难堪,反而扼杀了他的好奇心,这会直接摧毁孩子的自尊自信,由此厌恶学习,厌恶学校,甚至厌恶生活也不会引起他对解剖学的兴趣了,更没有他后来的成就了。
  2、爱心的惩罚
  教育不是改造人,是唤醒人,唤醒人内心中沉睡的巨人。当一个孩子犯了错,要惩罚他,不管我们采用什么样的惩罚教育措施,爱心是不能丢弃的原则,毕竟爱心教育是社会教育的主流教育方法,作为教师应该创造一种宽容、轻松的教育氛围。当学生犯错时,更多的应该是在一种宽松的环境中实施惩罚教育,首先要肯定他是一个好孩子,再指出他的错误。比如,对他说你确实很优秀,但是今天这件事,你伤害了别人,你是怎么想的,你怎么办……
  使惩罚升华到一个更高的崭新境界是需要通过一定的教育艺术和艺术的教育来实现的。例如几个小孩正在扯着一棵小树拔河,一位女老师跑过来大声呵斥到:“撒手,小树被你们弄死了!”随后她又吼道,“下午罚你们劳动,给小树浇水培土,听到没有?”几个孩子吓得低下了头,其中一个胆小的孩子还抽泣起来。而我们的老教育家孙敬修老师却是这样惩罚的,他也是看见几个小学生摇一棵小树,孙老沉思片刻,走过去把耳朵贴在了小树上。孩子们莫名其妙,问他干什么。孙老说:“你们听,小树在哭呢,你们把它的命根快摇断了。”孩子们听了后,惭愧的低下了头,孙老继续说:“那么我们去拿铁锨和水桶好吗?”孩子们飞快的拿来了水桶和铁锨,孙老和他们一起给小树浇水、培土。以后,孩子们还当上了小树的“卫士”,为小树培土、浇水。同一件事情,不同的“惩罚”方式,很可能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结果。教育惩罚成为教育艺术,就不会给孩子们留下心灵的创伤,心理体验就能够给孩子以“良性刺激”,形成正确的心理价值趋向,从而达到一个崭新的教育境界。
  3、自然的惩罚
  如果一个人从没有体验过、也没有看到过别人被烧红的铁灼伤过,他是不会相信烧红的铁会灼人的。他只有亲自体验过或者见到过别人烧伤过,他才不会去碰的。惩罚正是为了使人不再犯重样的错误,并养成良好的习性的,避免一再被烧伤。笔者曾看到这样一则故事:孩子去夏令营,妈妈问,东西都准备好了吗,孩子说,都好了,你就别管了。这个妈妈一看,衣服带得不够,手电没带,就问孩子,那边的气候你知道吗?衣服够不够?晚上活动的东西都准备了吗?孩子答,没问题。这位妈妈就没再说什么。第二天,孩子背着包就走了。一个星期后,孩子回来。妈妈问,玩得开心不开心?开心。有没有什么麻烦?哎呀,冻死了,没想到山里这么冷。还有呢?晚上活动没有手电很不方便,那怎么办呢?以后得像爸爸一样,出差之前拉个单子,好好咨询一下。这就是自然惩罚法,让孩子体验到自己过失的后果。因为孩子冻一点,晚上麻烦一点,没有危险,但经过这一次他就记住了。
  教育本就是十八般武艺,表扬批评奖励惩罚,什么都应该有。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教育的秘诀是真爱。专制不是爱,把人家不需要的爱强加给别人,是专制;溺爱不是爱,溺爱对人是不尊重,明明你行我觉得你不行。在信任了解的基础上,给孩子充分的成长空间,其实孩子就是在磕磕碰碰中长大的。要相信,孩子的能力,永远超出大人的想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惩罚的技巧
【一线原创】教育“惩罚”的技巧
师者如蚌
浅析学校教育中惩罚的艺术
对学生“处罚”不可“伤其心”
聪明的惩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