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活得好不一定活得久,活得久不一定活得好
userphoto

2022.06.06 山西

关注

有读者追着问一个问题,豪门的继承问题。

读者问我的这个问题,就是说,豪门为什么要生很多孩子,比如十个八个的,是为了优中选优,继承家业么?

在这个读者眼里,之所以富不过三代,是因为继承人不行,所谓人不行,啥都不行。换个角度,人行了,自然事业长青。

这个看法,我认为是错的。而且我大致清楚,你为啥这么看问题。

说到底,人打工打久了,会过于看重个人能力。

有句话讲,三个人在电梯里,一个全力跑,一个拿大顶,第三个躺平。电梯上行,三个人都起来了。

你去问第一个人,你为什么成功,第一个人说,我很努力,我一直有很努力的在奔跑。

你去问第二个人,你为什么成功,第二个人说,我方法正确,我一直都是拿大顶的,坚持拿大顶。

你去问第三个人,你为什么成功,他说我也不知道,我不是很明白自己做对了什么。

答案很可能就是第三个人说的。

我这么说是有道理的,不信你试试,把所有的富豪都清零,钱清零,人际关系清零,脑子当中的信息也重置,给他恢复到他白手起家最初的那时候。

你让大家再来一次,看看有多少人还能回到成功后的位置上。

我相信有,但是很少,确切的说,是很少很少。

像史玉柱这种,万物皆史玉柱的掌握了终极的人性奥义的人,他曾经做到过跌倒了再爬起来。

跌倒了再爬起来仅仅是钱清零,人际关系可没有清零,信息也没有清零,甚至还能继承此前研发过的产品。

这样都是非常罕见的,在富人群体里万中无一的难度了,何况全部清零,推倒重来。

所以无论你愿不愿意承认,事实就是时势造英雄。没有马云的时代,只有时代的马云。

每个时代总会诞生每个时代的马云。运倒黄金失色,时来顽铁生辉。我很小的时候,在看《三言二拍》的时候,看到这句话,就明白了上面的这些。

如果你也看过,就省得我好些笔墨。

所以别说富人生十个八个,他哪怕像文王一样,生一百个,从中择优录取,对于他事业的帮助,也有限得紧。

不仅有限,而且有害,恐怕害处远大于益处。

这点事儿,《春秋公羊传》已经讲清楚了。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就是说,在选择继承人的时候,有大儿子选大儿子,而不是选那个聪明优秀的儿子;有大老婆生的儿子就立大老婆生的,而不是立那个岁数大的。

两个合起来就叫做嫡长子,先选嫡子,嫡子里面选岁数最大的那个。

这就是财富长久传承的秘诀,古人早就摸索明白了。

你不要说古人是傻叉,傻不傻要看干什么。

如果讨论火箭发射到底要用精选煤还是水洗煤,他们肯定不如你我。但是反过来,在富贵传承这个话题上,我们和人家完全没有可比性。

今天的人,富过三代,那就妥妥的old money了,富过八代那是传说。

这点事儿,在春秋时代的人看起来,都是人家玩剩下的。人家的富贵动不动都是几十代起。

请相信大数据。反正我相信,因为我是理科生。

数据跑出来的,实践验证过的,就是最先进的,没有数据支撑的,那都是胡说,异想天开。

有句话我们很多人听过,电视剧里出现过。

夷狄之有君,不如华夏之无也。

这句话并不是剧本里写的,清代文人专门用于骂乾隆的,或者用于骂他爸,骂四爷的。

不是的。

这话孔子就说过,而且也不是清宫戏里解读的那个意思。

孔子说的话,要站在孔子生活的历史背景下去看。

在孔子的认知里,华夏才有分封制,夷狄是没有的。

换句话说,如果夷狄也有了,那么夷狄就不是夷狄,夷狄就成了华夏的一部分,被同化了。

孔子的世界观里,华夏就是这么建立的。

他没有汉人的概念,他生得早,他生那会儿,汉朝还没出现呢。

在孔子之前,我们的文明认同感实际上就是通过分封制建立起来的。

周天子生了一堆儿子,大儿子当天子,剩下的都发配出去当诸侯。诸侯不停的打夷狄,或者通婚,或者怎么样,反正慢慢的吸纳。

只要你认同我们分封的方式,进入这个游戏规则里,你就是一家人,这就是宗族天下。

他们用宗族的方式不停地扩张地盘,最终形成了华夏文明的共识。

那么也就是说,孔子眼里的夷狄,就是还没有被分封制纳入体系的那部分。

他们是什么生活习惯呢?或者说这些部落是什么继承制呢?

就是择优,谁牛,谁来当部落的首领。

这种方式的好处很明显,如果有一个大牛,超级牛,像项羽那么牛,大家服气的不要不要的,他来做部落首领,自然是兴盛一时。

可是这个天降猛人死了之后呢?他的路线能够得到继承与发扬么?

很难很难。

我们要知道人性。别人有一碗水,你有一碗半,你觉得别人会服你么?

不会的。正确的答案是,别人有一碗水,你得有一缸水,人家才会服你。

就是说,除非这个部落里,每一代都能诞生一个天降猛人,他的实力远远的碾压剩下所有人,否则他们很快就会彼此谁也不服谁,很刻就会分行李,散伙,该回高老庄回高老庄,该回花果山回花果山。

那这样的夷狄,就算他们有君,有一个天降猛人,又有什么用呢?

他们能持久么?持久不了,不还是要被分封制的华夏慢慢的吞噬么?

这就叫活得好不一定活得久,活得久不一定活得好。

你注意时代,孔子讲这句话的时候,确实是那么回事。

咱们聊王昭君的时候,聊过匈奴。这里顺便回答下,汉人为啥往死了打匈奴?

按说不至于呀,你看秦代之前,草原部落也存在,农耕部落也存在,赵国李牧也经常出去揍揍匈奴,揍揍就得了,至于死磕么?

那我告诉你,此匈奴非彼匈奴。

把刘邦围在白登的那个冒顿单于,他可不是什么简单的部落首领,他是草原上的秦始皇,或者更准确一点说,他是草原上的周公旦。

周公分封这个游戏,被冒顿单于学了去,在他之前,那就是部落。无论出多少猛人,其实都没法持久。

问题是,自从冒顿单于开始了分封制,他搞那个什么左右贤王,左右谷蠡王,左右大将,左右大都尉,左右大当户,左右骨都侯,骑长,千长,百长。

这一堆东西你以为是临时官位?不,不是的。这玩意就是草原上的诸侯,士大夫,士。

这太可怕了,这说明他们从奴隶制进化了,他们开始在草原上打造共同的意识形态。

按照孔子的定义,他们也是华夏了。

分封嘛,越来越大,越来越大,通过分封的方式像周朝一样,吞并各个部落,打造同样的共识。

所以这时候的匈奴单于是什么?是草原上的天子,受命于天,左右贤王受命于单于,接着往下分封。

这太可怕了,华夏比谁都明白华夏的潜力。你说遇到这样的对手,汉武帝能不打他么?

你今天不打他,等到明天,还能说清楚到底谁是华夏么?

幸亏有了秦始皇,建立了郡县制,汉代调动资源的能力得以大大地加强。

否则,都是分封制,农耕打游牧,没得打。

人家有骑兵,相当于冷兵器时代的坦克集群,你拿什么打?

所以没有秦汉,就没有我们。就和印度一样,文明就被吞并了。

说到底,得亏农耕文明先进入郡县制,大规模提升了资源调度能力。

所以那天讲,汉匈之战,就是文明的主导权之战,这是华夏内部的战争,并不是华夏与夷狄的战争。

汉人为什么非要按着南匈奴的单于,迫使他们承认,受命于汉,就这个原因。

分封制的核心在于受命于天,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大夫受命于诸侯,士受命于大夫。你只有把人家的根给掐了,让匈奴的天子受命于汉,才能消除隐患。这就叫只有一个华夏。

进入郡县制之后,汉人依旧没有改变分封制时代留下的嫡长子继承制,就是为了尽量地避免内耗。

你注意,仅仅是尽量,没法彻底消除。

周为啥能有八百年,因为分封制这东西,太能活。老大当天子,老二可不是没出路,他还是有出路的,他可以去当诸侯嘛。

有出路就使得人尽其才,内耗很小。

郡县制虽然总体调度能力超强,但是,老二们没有了出路。当不了天子就啥也干不了了。

所以郡县制之后,矛盾要比分封时期尖锐得多。什么外戚,权臣,宦官,各种新问题就都冒出来了,这是周朝所不需要面对的。

当然了,好处大于坏处,所以历史在前进。

古人讲,胡人无百年国运,实际上还是冲着他们的继承制度去的。

有人要说清代,清代只是运气好。

运气要是不够好,四大贝勒那会儿就完蛋了。或者再往后,多尔衮与豪哥,两黄旗,两白旗之争,也该完蛋了。

只能说汉人的运气太糟糕了,吴三桂都要投奔李闯了,临时变卦。而清代运气爆棚,有惊无险地度过了两次继承难题。

再后来我们都知道,康雍乾,连续三个神级的船长,光这仨人,带队伍就带了130年。

到乾隆的时候,他已经意识到满人的继承方式是个缺陷,他开始特别中意于嫡长子,就是这回事。

他想要从制度上弥补这个缺陷。

再后来,就进入近现代了,管你怎么努力,现代国家要诞生了。

扯远了,回到我们的话题。

你说的有些有钱人,喜欢生十个八个,跟什么选择优秀的继承人,毫无关系。

他们只是为了个人的感受。

垄断之下是没有服务态度可言的。如果你有十个孩子,为了继承家产,才会争先恐后地讨好你。

如果你只有一个孩子,无论你多有钱,他都不会鸟你。

这一点很容易理解,90年代只有电信局的时候,想要装电话?初装费都要5000块,可以买半套四合院。

就这,你还得半夜起来排队,申请号子。说不定要等几年,还要塞条子,请托。

自从有了移动,才有人跟你说,充话费,送米送油。

其实就这么点事儿,没你想得那么复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精读系列第七篇:西汉荣光
初一历史复习提纲(上册)
姬发,刘邦和司马炎,相同的分封制,为何导致王朝不同的命运?
七上历史教材知识点分类
郡县制与分封制的比较
敬天祭祖有律法,匈奴人的宗法礼乐有何奥秘,可维系游牧帝国统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