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世界都在上演重复的故事——从次贷危机看今天可能的危机(三)

这篇文章是写给非专业人士看的,所以,专业人士千万绕道,因为这注定是一篇又臭又长的文章,里面在阐述次贷危机的发生和演变过程中,添加了一些我自己思考的可能性原因,很多也都是想当然的自己感慨的,不求严谨,也就求大概做个科普,让很多非金融人士也大概了解下,这次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背后的一些事情,然后顺便也看看目前中国如火如荼的金融创新背后所可能发生的一些事情。文章较长,共计三篇,此其三。欢迎拍砖,有什么问题的,可以加我的微信jn1535cg进行交流探讨。另外也欢迎大家成为我在杭州凤凰山脚下的互联网金融茶馆江南1535的股东,扫描文末的二维码或是点击阅读原文即可。

 

第八、次贷危机的行军演变图

 

在谈这个问题的时候,其实很多人会斩钉截铁的说根源在于向大量的不合格的借款人发放了借款,也就是所谓的高负债是核心点,这个观点,肯定是对的,因为这个是起因,大量不合格的人拿到了贷款,一定会出现各种危机,但是叶檀之类所谓历史系出身经济学家把他衍生到中国,说中国版的次贷危机随时会爆发,因为中国政府负债很高,随时可能会坍塌之类的言论,我个人感觉就比较扯淡了,都属于只比较了现象,而不是本质的结果。

 

其实,美国次贷危机看上去是次贷引发的,但是实际上次贷在美国的总体规模是有限的,在2007年8月份的时候,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还出来说话认为次贷按揭部分的风险,对美国金融影响非常有限,与此同时,大量的经济学家都保持比较乐观的姿态,不是他们不懂,而是实在因为次贷规模相对于美国庞大的资本市场而言,的确规模并不是很大。

 

2007年3月估计的次贷贷款余额存量为1.3万亿美元(2006年为6000亿美元),750万户,平均每户17万美元。2007年危机爆发时清算收回户数为130万户,2008年230万户,2009年280万户,合计640万户。爆发初期时估计会出问题的多以这些贷款证券化后的AA级以下的债券额度为限,大部分专家估计才2000亿美元。

 

所以,在美国第一阶段,即使发生了汇丰银行北美住房贷款按揭业务遭受巨额损失,减记108亿美元相关资产,2007年4月,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公司新世纪金融公司(New Century Financial Corporation)因无力偿还债务而申请破产保护,裁减员工比例超过50%。随后30余家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公司陆续停业。当年8月,美国第五大投行贝尔斯登宣布旗下两只对冲基金倒闭。在这种不好的消息出来之后,美国股市还一路冲高到14000点,突破新高。

 

所以,我个人感觉次贷危机真正的危机其实并非来自于次贷,次贷只是个导火线,他引爆了几个关键的弹药库,而这几个弹药库才是真正危险的地方,所以都是导火线,有的导火线接着的是水桶,有的是接着军火库,纯粹比较导火线没有意义的,所以,每次看到很多经济学家在说,中国银行业的坏账至少超过次贷多少倍多少倍,所以风险很大,我就感觉他们压根就是没有弄明白次贷危机的实质在哪里,因为引发全球金融海啸的是美国的次贷这导火线把几个超级大的弹药库给点燃了,而且关键的是不知道到底还有多少个弹药库已经被点燃了,这个可能比已经知道哪几个点燃了更可怕。就是这种虚弱的脆弱的信息,引爆了整个资本市场,引发了全球金融海啸。

 

贝尔斯登的被并购其实只是一场预演,让人们知道对一家公司丧失信心,会是如何的情况,而之后的两房危机、雷曼危机、美林危机、AIG危机,每一家公司都让投资人无法继续对这个市场保持信心,就像你如果知道你们家门口的菜市场有一个人得了非典,那么请问你,还愿意去这个菜市场么,当然就不愿意去,大家都不愿意去的地方,交易一落千丈,门庭冷落,然后价格不断下跌,自然危机就发生了,所以真正出现问题的地方,在于弹药库砸了。不在于导火线的规模,很小的一个支点,可以撬起一个地球,很小的规模可以让一个市场崩塌。美国的资本市场是个倒金字塔型的结构,在脆弱的次贷资产上构建了一个庞大的资本市场,如何构建的,前面用了很多篇幅解释了,中间链条很长每个链条都会有一堆人在玩,规模都很大,只要有一个环节出现问题,然后就牵一发动全身,能让他们连接在一起的核心要素就是我在第二段文章里说的所谓的证券化,通过证券化的方式让风险在不同形式不同阶段不同国家的金融机构里面游走,然后哪怕你们相隔万里不曾相识,也被风险捆绑在了一起。

 

次贷危机首先趴下的是离次贷最近的公司,第一类自然是次贷按揭发放机构,最大的是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倒闭,这种机构倒闭了一百多家,新世纪金融最大而已,为什么倒,因为距离风险最近,自然第一个爆炸,第二类是购买这些机构的资产,将其证券化的机构,最典型的就是两房,两房担保了市面上45%的住房按揭证券类产品,是美国证券化市场举足轻重的地位,他的总共担保五万亿住房按揭里面有将近15%左右的次贷,这个规模足以让他死的很透彻了。但是他的死亡问题就来了,他只有15%是不好的,还有85%还是不错的,但是因为他出了问题,好的和不好的,也都跟着死,他自己死了就算了,那么他担保的85%的债券都跟着出了问题,评级下调,风险抬高,直接导致与这些债券相关的其他机构的风险陡然上升,他们不管跟次贷有没有关系,都被跟着受牵连。

 

资本市场以外的问题就不说了,例如,美国的住房问题基本上靠他解决,那是政府的事情,跟金融问题还关系不大。其实这里面还有个恶性循环的过程,因为次贷出现问题,所以导致很多房子都被收回,然后大幅度压低价格出售,最终导致本来没有问题的正常贷款人的价格也大面积下跌,导致了这些人也跟着出现了违约,本来只是次贷的问题,也直接影响到了正常贷款,直接牵连到评级更高的一些债券。美国政府一看,问题严重了,这个时候才提上议程要考虑救市了。

 

虽然之前,美国政府出手救过贝尔斯登,但是被市场广泛批评,认为那是用政府的钱替不负责任的投资银行家埋单,一片指责声,美联储虽然认为有出手的必要,但是民意难违,最后在贝尔斯登出事之后的雷曼,政府就没出手救助,当然这里还有个问题,就是所有的人都认为作为投行,毕竟涉及到更多还是机构投资人为主,像雷曼,还有大量的海外投资人,包括中国、日本、欧洲在内的很多投资人,都购买了雷曼的产品。政府为什么要用美国人的钱给这些投资人埋单呢?

 

保尔森说从来未考虑过救助雷曼,但是实情如何谁也不知道,因为从系统上来看,雷曼的倒闭破产的确会对美国金融市场雪上加霜,恶化投资环境,但是民众是不会这么认为的,他们考虑问题更多考虑的是单一直接因素,他们也无法认识到雷曼破产,会导致资本市场的投资人普遍失去信心,从2008年9月-2009年3月的股市大跌这个悲惨结果往回推,雷曼一破产,美国的金融市场中有大量基金特别是对冲基金都以雷曼兄弟为中介商——雷曼兄弟相当于美国金融市场的中介中枢之一(prime brokerage即优先经纪商服务)这下所有这些基金都“傻眼”,而这些基金很多又是从商业银行借了钱投资的(所谓高杠杆博取收益)。雷曼一破产,那些基金的很多以雷曼为义务承担者(对手方)的权利资产化为乌有,于是要这些基金被催缴抵押品(某种值钱的证券或其他资产),否则就要收回贷款,于是在雷曼破产前几天和破产后几天这些基金都发了疯的甩卖自己手中的证券(股票、债券)以满足还贷要求,由于只有卖家而少有买家,这加速了证券价格的跳水。过程中也出现了金融市场流动货币的大收缩。这是一种连锁反应。再如在危机爆发前,美国金融股身躯已经极其庞大,占了美国股市大盘的很大一部分,而危机爆发的时候,由于料到金融股要大亏,于是有人大量做空美国金融股,加速美国金融业公司股票下跌拉动美国大盘往下走,这又是一个连锁反应。还有由于雷曼破产,金融市场上货币大收缩,而实体经济里的企业原本靠日常发行商业票据(Commercial Paper,一种极短期债券)来筹资的,这个时候就没有投行和基金来认购了,于是实体经济也被迫停摆,这又造成实体经济的大量不必要的中断和紊乱。这些都可以算作是衍生连锁反应或人为加剧的反应,可惜民众是永远无法理解这个逻辑的,所以美国政府对雷曼的破产没有事实救援很难说是正确的,但是反过来说,救助了,就真能解决危机了么?流动性的衰竭过程中逆向收缩时,政府是否能通过救助改变,本来也是很难论证的问题。

 

与此相比,救助AIG的理由就显得充分的多,第一的确很重要很重要,这个不用说了,第二关系到民生问题,美国梦里的住房梦,基本上都是依赖两房解决的,这个梦想是富兰克林时代一直保持下来的传统,而且两房本身带有半官方色彩在里面。第三个其实是AIG的业务结构设计的相对合理,AIG里面出问题的是AIGFP,就是设立在伦敦的金融服务公司,这个公司亏损了几百亿美金,其他业务板块都是正常运作的,美国政府给正常运作的公司提供救助,于情于理都说的过去,但是雷曼显然就很难操作了,保尔森说从未考虑过救助雷曼,估计是的确腾挪空间不大吧。当然第三个因素我估计是雷曼当时的BOSS人缘真不太好,不太讨人喜欢,市场幸灾乐祸的也挺多。情商很重要啊,很重要。

 

雷曼其实是个第三个层面的传导了了,雷曼、美林都是这个层面的环节,他们购买了大量的证券化后的产品,也就是CDO的同时,他们还发售了大量的CDS,这个就是前面也花了很多的时间讨论的问题,雷曼大概最高的时候持有了4400亿美元的CDS头寸,这些都是地雷啊,随着不断出现CDO违约,这些都会随时爆炸。AIG其实在这个层面也挺大的,AIG出售了大概5000亿美元的CDS,赚了大概几十亿美元担保费,结果却要承担5000多亿的风险敞口。CDS层面是压垮了这两个机构的重要一个环节,这三个机构的危机出现直接就击垮了整个资本市场。

 

故事讲到了这个环节的时候,其实危机已经与次贷并不大了,市场变成了三家重要机构和他们对手之间的危机了,两房、雷曼和AIG,三家机构因为CDS、CDO受到重创,使得金融市场对他们产生不信任,商业银行不敢放贷给这些金融中枢,而这些金融中枢又不能完成正常的给实体经济的短期资金滚动供血的功能,进而这些金融中枢日常交易的基金们陷入恐慌开始抛售金融证券资产,而这些金融中枢自身的股票又被做空抛售,于是美国的股市陷入恐慌,信贷体系趋于瘫痪,金融危机由此大爆发。


与这个相比较的其实是美国银行和花旗银行都有受到次贷牵连,股价都暴跌了90%以上,但是并没有对市场造成致命的影响,而AIG和两房、雷曼却对市场的影响却近乎崩溃,这个时候,就知道你很大其实跟你很重要是两件事情。

 

第四个层面就是因为重量级公司的倒闭引发的投资巨亏,这个巨亏是分很多个层面的,因为围绕着雷曼、AIG、两房、美林等等机构实在是太多了,所以引发的问题也就非常的多,不但国内,国外也不少,欧洲,除了英国、西班牙、冰岛有着类似于美国的房贷违约问题之外,比较勤俭节约的德国主要是因为有一些商业银行认购了CDO和合成CDO这样的毒资产而受了美国的拖累,当了冤大头;日本既当了部分冤大头,又受到对美出口急剧萎缩的冲击,其他新兴市场国家如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巴西、印度,则是因为那些在本土遭遇重创的对冲基金(总部往往设在美国)急需偿还贷款,甩卖各自在新兴市场国家的分部持有的当地资产撤资所致;中国则在金融层面基本绝缘(仅有外管局、中投、中国平安、QDII在外所投资证券资产的一些损失,但这些损失都与中国内部的金融体系的健康运转无关),只在外向型出口经济上受到了短暂的4-6个月的冲击。这样,危机向全球蔓延。

 

但是总体而言,CDO产品大家前面说过了大量对外发售的CDO的评级是AAA级,相对而言,是风险较低的环节,都是前面别人死了,再轮到他们死的那部分产品,因此他们虽然遭受到了损失,但是并不会出现死透了的情况,但是次贷损失是实打实的,所以实际的情况来看,他们的损失额也不会太小,尤其很多在做了杠杆,多次购买的话,也就存在死透的情况发生。这里比较可悲的其实是合成CDO的购买者,这些人本来每个月都还有收入的,但是随着违约的不断发生,他们不但要把这些微博的利息赔回去,还要倒赔机构很多很多钱,估计很多人这辈子都还不了的钱,

 

第五个层面,其实就是市场信心的问题,所有参与和不参与次贷的投资人,只要在二级市场上玩的人,都亏损很严重,为什么,因为资本流动性危机是全球性的,这个时候所有的交易所股都大跌,也就是说没有参与次贷的毫无关系的投资人,也出现大幅度亏损,美国道琼斯指数14000点几乎直线跌倒了6000多点,中国跌了三分之二的情况下,其他市场也不例外,每个人都亏钱了,市场对谁都不信任,到处充满怀疑的情况下,正常交易都无法运作,使得财富缩水就变得很正常了,这个时候,不是政府出来喊话说,没事的,大家放心吧,就可以解决的。就像高利贷危机下的温州,做生意的时候,谁都不愿意相信对方,赊销交易的做不了,必须拿现金,连电子汇款单都怀疑你,这个时候,还做什么呢?别做了,回家睡觉吧。市场就崩溃了。

 

这几个层面都是因为证券化这个交易机制而关联到了一起,而从证券化这个模式之所以能被良好的运转起来的核心其实是存在几个关键公司,这几家关键的公司的存在使得全球许多不相关的机构都能被关联在一起,穆迪、惠誉、两房、五大投行,AIG,都是这样的关键公司。任何一家出现动荡,都会让这个证券化的体系受到冲击,他们在市场中的地位太特殊。所以在很多人把矛头指向次贷或者指向某些金融工具的时候,我都觉得问题指向不对,真正该指向的时候这几家重要的系统性公司的监管如何得到有效监管的问题。

 

前面就提过很多人都在指责CDO基础上的CDS的公式发明者,但是他们都忽略了,CDS的背后其实是担保能力和资质,如果CDS是我江南愤青来发售的,傻逼才会来买,核心的关键其实还是担保能力,谁做的比做的是什么永远重要的多,就跟说话也是一样的,成功的人说的话永远是真理,放屁也是真理,没成功的人说的话,真理也是放屁。根本不在于到底是什么产品设计结构安排,而是谁来做的。所以,如果让我来反思这场危机的核心其实还是因为监管对于重要性机构的风险衍生业务的监管太过于宽松了,让他们的边际无限的扩张,从而某一部分出现问题,都使得相关的业务都被受到牵连。他们是八爪鱼,但是却不能跟八爪鱼一样的被砍掉某一只脚还能健康的活着,他们做不到,所以他们不该有八爪。我的观点就是这样。

 

危机从来不是因为次贷本身发生了什么,而是有人利用次贷做了太多衍生品交易,而且还不是一般人,很多银行业介入了这块,最坏的结果不过是破产倒闭重组而已,但是被一些具备影响力的机构介入,那就存在着扩散全球的威力,他们需要被限制,极端点说,比骄傲中国,我真没觉得中国不存在什么大而不能倒的公司,但是美国那真是存在,中国的金融机构倒闭掉个银行,哪怕美国倒闭一家商业银行,也都不是太大的事,对金融体系的冲击有,但是死不了,但是美国倒闭个AIG,倒闭个两房,整个金融体系都崩溃了,这个才叫大而不能倒,光大是没有意义的,关键是你要足够重要,重要到谁离开你都得死,那才叫TOO BIG TOO FALL。所以,具体到这场危机里来,与其说是次贷危机,不如说是衍生品危机,而衍生品危机的背后,其实是几家大投行过度投机带来的危机。他们彻底击垮了全球投资者的信心,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股市持续暴跌,欧洲的情况尤为严重,2008年9月下旬,总部位于西雅图的华盛顿互惠银行被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接管,成为美国有史以来倒闭的规模最大的银行。

 

金融市场遭受全面打击,流动性出现严重不足的结果是,极度依赖金融市场的美国经济也受到严重冲击。2008年第四季度,美国GDP下降6.1%,失业率节节攀升并于2009年创下50多年来的最高纪录。随后,美国政府在2009年出台了全面的经济刺激计划;美联储经过多次降息后,将利率降至接近于零的水平,并一直维持不变。除此之外,美联储先后出台了四轮量化宽松政策,通过购买大量的资产支持证券、出售国债,为市场注入流动性,一直到今天。

 

我们其实还可以从深层次去想下次贷危机的大背景,让我从宏观层面上阐述这个逻辑的话,我还是倾向于从货币超发的角度来阐述问题。美国在95年之后,由于各种原因,例如CDS最早的发明就是规避了监管,使得银行业可以不受资本约束,以较低成本发放贷款,解放了一批资金,银行业的派生存款大幅度上升,与此同时,美国在克林顿使得,让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的界限变得日益模糊,双方都可以全面金融业务,都通过各自不同的办法生产出很多的资金,与之相对应的是,美联储连续13次降息,这些都让市场资金极度宽裕,这个前提下,房地产升温,购房意愿大比例增加都是顺其自然的事情,以此为基础的证券化趋势,通过资本赚钱的趋势不断加强,期间产生了各种金融衍生品的结构设计的前提都是市场上钱在疯狂寻找出路的过程,美国的衍生品市场纯粹以MBS为基础资产的CDS就达到了62万亿,说简单点,都是钱多无处可去堆积出来的结果,衍生品这种市场,本质其实就是让钱从实体出来,找个去处而设计出来的地方,所以整体资金宽裕是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即使不堆积到次贷上,我相信凭借银行家们的出色忽悠技巧,也能催出另外一个故事来,所以根源其实还是在钱太多了四个字身上。

 

我总感觉,所有的金融危机回到最后更像是一场赌博游戏,大家都玩的很high的时候,市场就会来一场清零游戏,告诉你们今天游戏结束了,大家开始重新玩,他本质上就是一次洗牌,只是这个过程中有人赚大钱,有人亏大钱。


那么谁赚了大钱,其实很有意思的,我好像忘记了是不是这篇文章里说的,因为写的太长忘记了前面的话了,很大程度上衍生品市场或者说资本市场更多是零和博弈的市场,部分人赚钱,一定是建立在部分人亏钱的基础上,我们看到了谁亏钱,那么谁赚了钱呢?真的很有意思,赚钱的其实还是对冲基金和投行,他们大概这次危机中赚取了大概三五百亿美金,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政府拿出来钱支付给他们的,这个也是为什么直接导致后面大规模占领华尔街运动的一个重要起因——政府拿了大量纳税人的钱给了华尔街上的那些战胜者。

 

我们先翻开在本轮危机中的损益座次表,就会发现首当其冲受损的全部都是大型保险公司(AIG)、大型商业银行(花旗银行、Washington Mutual、Wachovia,以及欧洲的瑞士银行、德国工业银行、英国汇丰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等等)和部分在CDO等业务上进取的十分猛烈的大型券商(雷曼兄弟、贝尔斯登、美林证券),除了直接在次贷一线放款上奋斗的汇丰银行美国分部之外,其他都和CDS、合成CDO有所沾染。

 

相反,从中大赚其钱的,主要是对冲基金(以保尔森公司为代表,最有可能接近巴菲特的人哦)和“及时转手做空”的投资银行(高盛)等。而如果将受损和受益的金钱数额翻开一看,AIG、花旗等企业接收美国财政部的援助额均为上千亿美元,而保尔森公司和高盛的获利也分别在150亿到数百亿美元不等。考虑到这种以系统紊乱为代价牟利的方式必然是社会损失大于个人收益,这个数字是匹配的上的。也就是说,经过这轮危机,西方金融机构原来有不少猎食者并没有受损,反而更加壮大,在美国社会更能呼风唤雨。全身而退的JP摩根、贝莱德,趁乱发财的保尔森公司、高盛都是这样的赢家。

 

第九、总结和回顾

 

前面扯淡了四万多字,真是扯的我累死了,因为其中可以讲的问题太多了,光一个公司都可以前前后后扯淡很多东西,我自己写的时候,也是写了后面忘记了前面,所以显得会很啰嗦,大家就将就点随便看吧,很多数据因为都没有怎么找出处,凭印象大概写的,肯定不严谨,但是我觉得这些都不重要,梳理逻辑,比抠准数据有价值。数据是服务逻辑的,逻辑对了,数据也就没什么太大的意义,很多人都来指责我写文章,很随意,问题是需要那么严谨干什么呢?历史是一条奔腾向前的大河,我们不可能记得每个拐弯处去向何方,我们只要知道我们一直在往东去就可以了,大的节点给把握住了,小细节就随它去了吧

 

启示一、了解为什么比知道怎么了更有价值,怎么了更多是一个阐述过程,当然弄明白一个事物的过程客观反映有他的价值,但是我还是觉得了解为什么会更有价值,怎么了的事情,很少会重复发生,历史从来都是不一样的。以前用刀杀人,现在用枪杀人,未来可能意念杀人,所以怎么了,只能还原当时的情况,例如本文里提到的合成CDO,这个架构非常的复杂,你把他阐述明白了,估计这辈子也可能不会再有第二次出现的机会,未来不再有这样的东西了,即使有,也不会发生一样的悲剧。所以,你弄明白怎么了,其实回到最后,最多就是学到了一种知识,而这个知识,你这辈子可能都用不着,所以知识是无用的。

 

但是学习本身是有价值的,学习是什么呢?学习是知道怎么了之后,能明白为什么会怎么了,这个就是学习了。这个世界上你要成为一个爱学习的人比成为一个知道很多知识的人更有价值,你可以记住明朝的太监是谁,你可以知道美国第一个总统是谁,都只代表你知道更多的东西,但是毫无用处,你要知道为什么会是这个太监这么牛逼,为什么第一个总统会是他,这个就是需要学习了。从学习的角度看历史,你会发现,历史从来都不曾变过,几千年的历史,其实讲的故事不一样,表现的特征不一样,但是他们的本质从未发生过变化,为什么呢?因为人性从来未曾改变。

 

所以,我第一个启发就是想告诉每个人时刻知道学习比什么都重要,市场狂热的时候,要保持本心,耐住寂寞,坚持独立思考,人性永远未曾变过贪婪和恐惧,都是主导我们投资过程中的两个敌人,所以,多看看别人,多看看自己,多看看过去,多想想未来,都是让你能在这个市场里活下去最重要的因素吧,做一个独立思考爱学习的人,哪怕你一分钱都没有,我也相信你迟早会变得富足而快乐,如果不坚持学习和思考,仅仅只是人云亦云,那么哪怕再有钱,也将失去,千万记得,没有人能为你的投资做决定,除了你自己。相信别人的人,本质都是喜欢追求不劳而获的人,这种人,被收割是迟早的事情。

 

第二个启发,注重资产负债表,比简单的看利润表要重要。JP摩根大概用十亿多美元就把这家拥有85年历史、在美国排名第五的投资银行收到麾下,光贝尔斯登那幢总部大楼据说就值12亿美元。他们之所以能够拣到这样一个便宜除了美国政府部门拔刀相助之外,更主要还是因为摩根大通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较强,在前年开始的次债危机中没有伤筋动骨。我们常说,机会总是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这次,摩根大通就是那个有准备的人。那么反过来看贝尔斯登之所以在48小时内迅速崩盘,并不是因为它真的需要崩盘,而仅仅是因为人们怀疑它可能要崩盘。这正是这件事最可怕的地方。

 

有本书叫谣言害死熊,里面提到基于对贝尔斯登的不信任,在两天时间里,贝尔斯登的客户和交易对家因为对它的履约能力产生怀疑而一股脑提走了170亿美元的现金,导致它几乎是按照字面含义在“一夜之间”径直滑到了破产的边缘。这完全就是一部关于现代金融体系的教科书,它无比生动地阐释了1个道理:支撑现代金融体系最重要的基础不是物理世界中的实物资产,而是人们对于这个体系本身的信心以及这个体系中参与者在其他参与者心目中的信用。一旦信心动摇,一旦信用不再,再高的大厦也会在顷刻之间轰然坍塌,速度甚至比911中的世贸中心还要快。

 

贝尔斯登的市值最光鲜的时候为200亿美元,在和中信谈判参股之际为135亿美元,上周初跌倒了80亿美元,上星期五收盘之际降至34亿美元,然后仅仅过了1个周末等到星期七摩根大通报出收购价之际已然只剩下血淋淋的2.4亿美元。谁说资本市场靠谱贝尔斯登跟谁急,只是急也白急。问题的实质是:金融机构为了博取高额利润近年来过度地通过金融杂技为本来不应得到贷款的人提供贷款,由此而产生的风险通过层层包装被隐藏起来,没有人能够真正看懂包装纸下面的东西,直到有一天忽然有人意识到包装纸下面可能是一堆没有价值的垃圾、甚至是1个一触即发的地雷区,并且很快地把这种担心在市场中传播出去。你当然可以说是上星期三开始的市场传闻谋杀了贝尔斯登,但是从根本上说还是去年以前的贝尔斯登谋杀了今年的自己。我们或许可以得出1个结论,那就是金融机构的价值评估在很大程度上不能只看它的税后利润,也不能只看它的账面价值,同时还要看它所持有的金融资产的风险系数,无论同这些资产对应的账面价值是多少。

 

今年,其实全面的资本市场危机,又有了再度爆发的倾向,而银行业陷入危机在中国已经很明显了,而在此之前,几乎所有的人都在指责银行业的暴利,都觉得金融业太他妈的好赚钱了,无数人前赴后继跑进了金融,但是这两年的结果来看,参合金融的很少有太好的下场,而且会越来越难有好下场,前后反差之大,让人感慨,所有做互联网金融的人都期望通过分享银行业的暴利来成就自己,实现逆袭,到了今天发现其实这个就是个坑,银行业不是暴利机构,从长期来看,银行业一点也不暴利,相反,甚至很悲催,这个是风险极度不稳定的行业,所有的好和不好,都只是静态的,而我们要学习的是动态的看问题。而不是自己跟自己意淫,有一次在香港演讲,我前面一家支付公司的老总说中国银行业的垄断造成了银行业的暴利,我说扯淡呢,十几年前银行业普遍亏损,难道当时不是垄断么?现在银行业利润不断下滑,难道现在不是垄断么?

 

从银行业角度来看,其实利润都只是某一年的反应,真正要关心的其实是你的资产负债表,有很多归属你的资产,到最后可能都会面临敞口风险,简单的关心当下的利润,最终只是会让你在长远的时候丧失未来,次贷危机倒下的很多机构,其实根本原因还是在经营层过于短视,追求短期绩效,拼命的把某一块最具备盈利能力的业务做到了极致,却忽视了长期来看存在的潜在的风险,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的绩效是一年发放一次的,而风险来临的时候,他们已经不需要关心这个绩效了,都到手的东西,何必在关心呢?这种短期和长期的矛盾,在金融公司里普遍存在,风险是未来的,潜在的,不确定的,而业务则是当前的,可见的,确定的,如何平衡?需要你读懂你的资产负债表来权衡当下和未来。其实这个又何尝是银行业呢?每个个人也要平衡好自己的资产负债表,你很有钱是看上去很有钱,还是真的很有钱,其实是两个概念。

 

第三点启示是,对于系统内的重要性机构一定必须重点监管,AIG的危机,并不在于AIG能不能倒的问题,而是现实的情况不允许AIG倒下,他在系统内太重要了,对于这样的机构,从事高风险的业务,如何重点监管,是政府必须考虑的问题,因为他们的风险偏好,使得整个社会承受极大的代价,本身就是有很大问题的,次贷危机之后的各种反思不绝于耳,其中很大一条就是金融体系里,纯粹的一致性的监管本身也不合适,因为重要性不一样。

 

另外,我倒是在美国次贷危机里看到很有意思的一点就是,美联储用了将近2000亿美元拯救了这么一家机构,其中帮助其兑付了大概700亿美金的CDS,这里包括了大量的投机分子,这些钱都属于纳税人的钱,在美国这样的国家里,尊重每个既定的规则和逻辑,哪怕在被重组的时候,政府国有化的过程中,还按照既定的规则发放了大量的绩效和奖金,也支付了做空的投机者的违约赔偿,这种尊重市场规则的精神,是一个成熟而自信的国家所应该具备的,与此类比的是希腊违约的争议,使得大量购买希腊CDS的投资人怨声载道,最终市场如果不尊重规则,那么最终将没有人跟你玩,市场永远无法快速恢复,可以在制定规则的时候尽量争取对自己最有利的规则,但是在规则一旦设定之后,按照既定的游戏去玩,将是一个是否成熟的游戏参与者的主要标准,一个不懂得遵守规则的玩家是很难让人跟他放心的玩耍的

 

第四点,中国有没有类似危机的可能?我很早前有一篇文章提过一个观点,目前世界基本上两类金融模式,一种是以银行为代表的信贷化模式。它的本质是通过制度安排,利用中介机构的规模优势和期限错配,让风险在经济运行的长周期中被化解。这种制度安排其实是银行能活下来的根本原因。总体而言,当银行达到一定规模后,个人能力在银行体系内不再起主导作用,会不断分化和瓦解。也只有如此,银行才能稳定地发展到一定规模,凡是依赖个人能力的商业模式都是无法持续扩张的。

 

另一种就是证券化模式。证券化的本质是让核心风险在市场中寻求自我定价和平衡,最终让风险在不同的市场主体之间转移。证券化不是承担风险,而是让风险通过市场得到合理的配置。采用证券化模式的机构最终比拼的是风险定价能力,而并非承担风险的能力。

 

这两种模式各有利弊。我国是典型的信贷化主导的国家,信贷规模全球第一。这种间接融资占主导性地位的优点,是政府在经济活动中具备极强的控制力,而且在有效计算信贷总量的情况下,也可以有效防止发生系统性风险。缺点是因为无法通过证券化来分解和分摊风险,有可能会被倒逼产生极大的系统性风险。总体归纳,信贷化模式是总量可测下的风险不确定性。

 

证券化的优点,是让风险在自我承担和自我定价中不断分解和暴露。但由于证券化是个风险流动的过程,会因为各种原因导致风险在市场中出现总量不可测量的情况。如果市场堆积了太多的风险,而又无法进行测定,一方面会加剧投机成分,一方面则会形成比信贷化模式更可怕的风险。因为每个主体都可能承担了超越自我承受能力的风险,最终形成的风险会更高。

 

美国其实就是典型证券化的市场,他这种链式传导的机制,把一个病毒带到了全球所有的开放市场,他的本质其实是基础资产出问题带来的链式传播的过程,美国通过风险不断的转移和对冲,将市场上几乎所有的投资人都捆绑到一条线上去,源头出现问题,整个国家的所有人都息息相关,中国其实是不具备这样的条件的,中国显然会有传导,但是并没有把所有的风险困在一条链上的可能,虽然这两年具备了一些基本链式传导的情况,但是已然不具备出现证券化的特征。前几天财新有一篇文章说是大资管硬着陆,提到目前将近有90万亿元资管市场。

 

截至2015年底,银行理财规模已经逾23万亿元,信托资产规模逾16万亿元,保险业总资产规模逾11万亿元,保险自己发行的资管产品规模为1万多亿元。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证券公司、期货公司、私募基金管理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总规模约38.2万亿元,其中券商及基金子公司的资管规模分别都在12万亿元左右。

 

怎么看这个问题,还是回到我在前面说的,其实判断一个风险是否会传播的核心就是A出事跟B出事是否有关联,关联度有多高的问题,在中国每个资产管理产品之间的关联度是很低的,你死了不代表我也死了,甚至也不代表你死了我就会赚的更多的情况。美国大部分都是捆绑的,你死了,我也跟着死,个别之间存在博弈,你死了,我就赚你的,无论怎么算,都是关联性非常高的,但是,但是中国谈不上任何的关联性,各个资管机构都在自己熟悉的领域里找饭吃,结果会是怎样呢?结果无非几种,都挺好的,或者都挺不好的,或者有的挺好,有的挺不好。

 

无非这三种,这三种的结果其实都不会是让中国出现金融危机,因为他的链式传导机制很单一,中国的资产管理机构最多三层传导,第一发行机构,第二层销售机构,第三层投资人,撑死了三层,这三层的情况来看,那层死了,都不会出大问题。最多的情况是什么呢?倒闭几家银行?引爆几个地雷?前面说过了,你倒闭一个银行跟我倒没有必然关系,你倒你的,我做我的,大家不关联,这种重要机构之间不会链式传导的体系,很难形成系统性风险,撑死了的局面就是很难看,东出一个事件,西出一个事件,只会节点性爆发,可能关键的问题只是在于,多少节点会出问题?一个两个,还是十个二十个,一百个两百个,不得而知,每个点出现一次问题,波及的就是几百上千人,最终可以相对乐观的看,从国家角度看,未来几年区域性的高发性的金融小危机将是不断出现的结果,要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应对,但是大危机我并不认为会存在。

 

第五点启发,去杠杆一定是长期而艰巨的过程,美国次贷危机的拯救,美联储虽然被诟病很多,但是至少美联储做对了一件事情,不是疾风暴雨,快刀斩乱麻的处理,在把关键公司给稳住之后,他给了市场足够的时间去调整去适应,政府的参与有强势,有协商,有探讨,有讨价还价,不是一纸命令,强制要求。毕竟,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治病一定是缓慢的,不能指望一招鲜,三天见效,几乎是不可能的,市场修复需要时间去修复信心,不是一个政策下来,明天市场就好了,那压根就是扯淡的事情,即使好了,也是假好,强撑着,随时会在出事。

 

其实,我们过去几十年经济大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我国出现大型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几乎没有,而且政府也有足够的资源掌控力,这种情况下,要有绝对的信心和底气,让市场释放风险,修复信心,不要急于一时,尤其是当前实体经济受全球影响所带来的金融局部性危机的出现,更别指望堵着,让他释放,自发的去杠杆,总比强制命令式的去杠杆要好很多,引导和协商,探讨和妥协都比命令要好,浙江的金融目前面临双链困境,所谓担保链和资金链压力都很大,要一下突围解决,牺牲的代价一定很大,不如徐徐图之。

 

第六点启发,从个人角度来看,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记得三个重要的结论,第一个就是天下没有不可能的事情,越是共识认为不可能的事情,就越可能发生,远离这种不可能。第二个就是千万千万千万不要碰风险无限收益有限的事情。所谓CDS,所谓合成CDO的本质都是收入非常有限,但是风险却是无限的产品。谁做谁傻逼的事情,这个世界其实风险错配是普遍的,很多人说的高风险高收益,低风险低收益在很大程度上是错误的,世界上最普遍的其实是高风险低收益,其次是低风险高收益,最后才是匹配风险收益。第一种最典型是借钱,你借出去钱,你所获得的收入最多是利息收入,当年借给马云五十万块钱的人,最多收益也就只是五万的利息而已,马云发大财了跟他屁关系都没有,但是如果马云跑路了,他损失的就是五十万,天下所有的借贷很大程度上都属于风险收益不匹配的事情。好了跟你没毛关系,不好了你本金受损。第二种低风险高收益的事情,其实是什么呢,是投资,你投资最大的损失是你的本金,但是你的收益可能就是本金的许多倍,风险是恒定的收益却可能是本金的无数倍。一定要分享未来的成长的商业模式才是值得参与的商业模式。第三种匹配风险收益其实很难确定,因为风险是无法量化的,能量化的只有收益,所以回到最后往往也是要么第一种要么第二种。

 

第三个要记住的结论是看不懂的东西,不要碰,金融里面如果不能简单的告诉你一件事情的本质,那么就不要碰。我在写这篇文章的过程中深刻的感受到了这点,越是我都讲不清楚的东西,就越是带来的风险极大,我最难写的就是CDS和合成CDO,这两个东西,为了写好他,我差不多打了十几个电话,看了大概三本专业书籍,才整理出那么点文字,连我这么智商卓越表达能力极好的人都无法表述清楚的东西,那么隐含的风险会是多大呢?所谓复杂,本质就是用来使自己把握更多主动权,让对方陷入被动的一种方式,面对复杂的你几天都想不明白的事情,最好的办法,就是说NO,压根不用听其他的东西了。复杂的本质是为了让信息更加的不对称,然后让你更容易被欺骗的方式,为什么很多教授讲的话很多人都听不懂,说白了他就要通过把简单的事情给复杂化了,然后才能维持他在你们心目中牛逼的形象,可以继续骗钱。

 

好了,不扯淡了,收工祝福大家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点击阅读原文或者扫描二维码

即可加入我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美国政府“改写资本主义”是为了什么?
江南愤青:十篇文章看懂次贷危机(九)
金融危机再反思:天威重返
【世界金融简史】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
三分钟看完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监守自盗》
AIG能否置身次级抵押贷款危机之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