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德毅院士:人工智能冲击最大的行业是教育

2019年12月22日,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委员会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举行成立大会。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副部长鲁昕与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局局长严庆为工作委员会揭牌,并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揭牌仪式特别邀请了朵英贤院士、郭桂蓉院士、李德毅院士、倪光南院士、周寿桓院士共同见证。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任陈锋、教育部科技司副司长檀勤良、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主任郑浩峻等领导嘉宾出席并致辞。倪光南院士、李德毅院士在会上分别发表了以《人力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智能植根于教育》为主题的精彩报告。工作委员会近两百家会员单位的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李德毅院士报告的题目是“智能植根于教育”,报告从三部分展开,各部分概述如下:

一、人类最伟大的智能是发明了教育

人类智能与其它高等生物智能的最大区别,在于发明了教育,并与时俱进地改革教育。教育 = 传承学习 + 自主学习。

传承学习:显知识,适应生态文明,由上而下,带有强制性和引导性;自主学习:隐知识,反复实践,成为本能,由下而上,主体性强。教育≈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x 决策的能力x 创新的能力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和孕育学生创新的内生动力。

二、人类面临新一轮认知革命

人类进化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制造和使用工具的历史,工具拓展了人类的能力,改变了经济、生产和生活,甚至改变了社会结构,工具代表了人类进化的水平。未来智能的想象空间很大,我们对智能时代的全貌依然知之不多。从过去未去的信息时代,到未来已来的智能时代,人类才把更多兴趣转向人类自身智能,发明计算机、软件、互联网、手机、云计算等,以拓展人类智力的工具为主,利用数据、信息、知识和智能,未来更多的科学技术发展史将是人类智力工具的发展史。

三、智能时代驱动教育变革

人工智能冲击最大的行业是教育。直接冲击:当人类进入人工智能时代,教育需要新的手段,社会需要大量人工智能从业人员;根本冲击:人工智能倒逼人类认识自身的智能,认识人脑认知的规律,认识人工智能对人类认知的反作用,这就必然要重新认识教育和改革教育。

智能时代一定会更关注人类后天的群体认知——教育,更加崇尚教育,构建新的超越时空的带强制性的教育工程,将遗传基因和社会教育结合起来,将传承学习和自主学习迭代起来,将硅基智能和碳基智能互动起来,增强人类的经验知识和记忆认知,增强人类的沟通与交互能力,弥补人类自己的失误、偏见和局限,使得人类更俱新的创造力。人工智能可以反作用于教育,提升人的智能,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总体上已经进入世界第一方阵,人工智能学院如雨后春笋,人才总量位于世界前列,智能时代中国的教育变革要先行,我们有困惑,更充满期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德毅:让云计算、大数据助推并成就人工智能 | 李德毅 | 数据观 | 中国大数据产业观察
脑科学+人工智能:开启无限可能
李德毅院士:薛定谔 图灵 维纳 = ?
李德毅院士:探索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李德毅院士:希望智能驾驶成为我国继高铁之后又一张新名片
李德毅院士:要让人工智能在经济发展中发挥领头雁作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