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戒瘾专家聊疫情与成瘾:危机过后成瘾的大脑遇到缺爱的心

成瘾行为的本质是指人们完全投入某种活动中,不顾其对于生活所产生的消极后果,而坚持继续为之。


成瘾的生理学机制

关于成瘾的生理学机制,目前公认的理论是大脑的奖赏机制。该理论认为:人类的欲望和动机来自于一种叫多巴胺(dopamine)的神经递质。多巴胺使原始大脑中的奖赏机制活跃起来。它使我们感受到欲望和快感,但是多巴胺会随着快感满足而很快下降,而那种快感记忆如此深刻,又促使我们去寻找那些能够带来快感的物质和行为。能够提升多巴胺的物质就容易让人上瘾,比如毒品、酒精,高度刺激的性行为、赌博、冲动性购物、网络游戏、运动,还有高热量、重口味的食物。这些物质和行为,根据快感刺激的强度不同,使人产生的依赖性也不同,刺激强度越大,越容易依赖。在自然状态下,刺激强度最大(也就是使多巴胺升高最快)的行为,是性高潮,会刺激多巴胺单次最大剂量释放。这是大自然给人类繁衍而准备的最好“奖赏”,以便于物种的延续。所以多巴胺又被称为“成瘾因子”。

英国伦敦大学Michael Bloomfield博士近一项研究结果表明:一生中长期遭受社会逆境困扰的人们可能无法产生足够的,应付急性压力情况所需的多巴胺。人们就可能不自觉地重复那些容易快速刺激多巴胺水平的活动去应对挫折和压力。这就容易形成成瘾行为。


像喝酒成瘾,赌博,吸毒,购物买买买等行为,为什么这么痛苦的行为,明明知道不对可是就是一再反复,无法控制呢?因为上瘾之后已经不是意识的,理性的行为,而是我们大脑多巴胺处于高位的浓度,如上图是多巴胺正常情况下如吃东西时的水平(左),当成瘾之后多巴胺浓度非常高,多巴胺受体也高(右),起到一个刺激的作用,受体在受到刺激如应激反应之后也会增多,如高压力状态下,遇到疫情担心自己会感染,危及生命,听到有人确诊有人去世了,会产生焦虑、恐惧、睡不着觉的传染病危机。

危机之后成瘾增多


如遇到车祸,自然灾难或暴力事件,这些事件不是由我们的意识去控制的,而是由我们的原始大脑为了生存活下去自己产生的多巴胺,促使我们采取行动,要么反击要么逃跑,如果反击不了,也逃跑不了那就缩成一团冻结,激励我们做一些保护生命避开危险的本能反应。大脑本身有想维持这种多巴胺峰值的情况,就会有成瘾的倾向,所以危机本身就有成瘾性。突然的下降之后我们已经体会过这种高浓度的多巴胺的这种警觉性状态,到下一次遇到危机我们到达这种浓度就会有点困难,可以通过反馈机制使我们多巴胺浓度更高,通过这种反复的危机刺激就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多巴胺始终处于比较高的状况人就更容易沉溺,还有一种是多巴胺升不起来了人就会非常疲乏无力沮丧抑郁。

我们可以理解危机之后的反应是为了寻求安全感。危机之后应激反应寻求安全感就会容易使我们放弃发展,所以很多人的生活受到了影响。他不再去想发展潜力,提高自己,因为我们的神经系统已经处在一个非常兴奋的水平,非常容易只顾安全不顾发展。当我们不断应对危机之后就会产生多巴胺的不足,这些都是比较近的研究,研究表明如果长期遭遇不幸或经常处于应对危机的压力之下,我们应对突发危机的多巴胺可能就不够了就会变得消极和沮丧,所以危机刚开始的一周我们会兴奋或紧张,也会有很多点子和办法,当过了一个月后,我们会慢慢疲劳觉得脑子不够了。

成瘾包括酒精,吸烟,毒品,药物,性行为,网络,还有购物,运动成瘾。

每天都进行体育运动的人可能会“锻炼成瘾”。过量锻炼是有害的,有一些非常频繁锻炼身体的健身迷,一旦停下来,就会出现沮丧消沉、睡眠质量不高和焦虑不安等症状。对他们来说,锻炼已经不是健身的手段,而是强制性的任务,锻炼的重要性超过了家庭、工作以及和朋友的交往。他们甚至在身体有伤病或者很累的时候,也不愿意停止锻炼,对朋友和家人的劝告置之不理。

之前我们看到回国避疫跑步的女士有可能就是运动成瘾,据保安说每天要跑几个小时,她为什么会那么不理智呢,其实成瘾的时候人们只会关注那些快感的行为,如果她不那样跑步,她那一天是无法过去的。

运动成瘾会非常需要多巴胺带给她的感觉,所以有些人的行为不是她自己能够控制的,因为我们控制自己的行为来自大脑的高级皮层,但是成瘾是原始大脑导致的,所以有那么多人不顾社会规范和防疫措施,因为这些社会规范和防疫措施是大脑的高级水平,到了道德和社会规范的范畴,那么对她来讲跑步是第一位的。

运动成瘾是比较隐蔽的成瘾行为,不像烟酒毒等那么危害身体,社会,所以我们认为是一种轻社会成瘾,就像工作狂也是轻社会性成瘾,还有些助人狂,当我们帮助别人时也有一些利他基因被激活,利他基因也会产生多巴胺,会让我们产生一种轻快愉悦的感觉,都会让人上瘾的。所以不管外在表现如何,是会给人造成伤害还是给自己造成伤害的,从生理角度看成瘾就是多巴胺一下子上升,那么当它下降之后你就去不断的找各种刺激产生快感。网络成瘾也是一种,那些网络成瘾的人自己都控制不了他自己要穿着尿不湿连厕所都不上就要上网。所以成瘾的治疗是一个非常难的事情,因为它无法用我们的意识和坚强的意志力去克服。

瘾疾如何戒除?

我知道有一位专门戒毒的医生,他很难理解为什么成瘾这么难戒除,他自己就用冰毒试一下结果根本无法控制,所以瘾疾根本不是意志力可以控制的。只有去拒绝,只有说不,只有早期预防,只有在压力来了警觉到成瘾行为,在早期发现后把这个苗头压下去,用一些更健康的方式替代,让我们培养更良好的行为。比如说在疫情来临之后我们拿着手机不停的看,我们已经知道这些信息毫无价值,都是负面的信息,这个时候我们要警觉不要让自己成瘾。我们只能做瘾疾的奴隶,不能做它的主人,我们做主人的机会只有在早期快要成瘾时进行阻止,或者用一个曾经戒毒十多年的企业家的话说,他说我现在就是用一种积极的成瘾去代替一种消极的成瘾,他说瘾根本戒不了,我之前吸毒成瘾,我现在戒毒成瘾。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人群中有一半会发展成瘾行为。我们想一想越南回来的老兵,那些有心理创伤的人,他们是不是借酒浇愁,他不喝酒你会觉得他是非常好的人,他一喝酒就不是人了,所以我们在早期的时候就要有一个自我防范。

这个奖赏机制好像没有办法控制了,任由多巴胺在神经突触里增加,任由它高兴增加就增加,少起来就少下去,那么是不是我们对成瘾就没有办法了呢,也不是的。我们虽然不能用自己的意志力来控制,如我们对于一种甜食的渴求都很难控制。咖啡茶都难以控制更不用说瘾性更强的东西,如网络成瘾,酒精依赖,毒品,我们更是没办法用意志力控制,但是英国一位记者发现瘾是戒不断的,戒瘾是一种补偿行为,需要用生活中无条件的爱和支持来化解。

他举了很多例子,在越南战争中有20%的士兵使用可卡因来化解痛苦,当他们回到了美国,脱离了孤独的,高压的战争环境,有了正常的生活,开始了社交,享受家庭的关爱和社区的这种正常生活之后,他们大部分人没有再上瘾。在生命的重建这本书中也提到当我们无法爱自己,当我们越是焦虑,越是不知道怎样对自己好,越是没有关爱的环境的时候越容易上瘾,所以这和英国记者的研究是一致的,无条件的爱,正常的生活以及对个人的定位可以让我们走出瘾疾。

在戒酒互助会里有非常著名的戒酒12步,它首先要求戒酒者承认自己对酒精是无能为力的,要靠更高的力量,有时候家人的爱也是不牢靠的,也是有条件的,要靠社区的关爱来脱瘾。有些戒酒的热线电话都会有人值班因为帮助别人也是戒瘾的一种疗愈方法。戒毒所里一个小社区,身体脱毒很容易,关键是心理脱毒依靠小社区,大家一起戒毒,相互倾诉,写心得体会,相互理解与支持。

多巴胺不仅是一种成瘾因子,也是一种安全感因子。研究多巴胺的诺贝尔医学奖得主卡尔森发现人在拥抱时产生的多巴胺数量正好是安全感所需要的。太高的多巴胺是容易成瘾的,容易让我们神经衰弱,处于警觉状态,兴奋,容易睡不着觉,只顾生死,恐惧又害怕的成瘾的快感。太低的多巴胺容易使人情绪低落。

行为学家华生认为安全感缺失是因为恐惧感被泛化了。比如我们在疫区,即使我们经常洗手,戴口罩,消毒等进行了各种措施依然担心是不是被感染了。恐惧感不是由理智决定的,也就是我们不能理智的告诉大脑我们没有被感染。如果安全感被剥夺,整个恐惧感占领大脑,我们大脑皮层就会产生很多消极的信念,所以安全感是大脑产生的多巴胺不是太高也不是太低。我们要一次次摸索让我们的大脑处于安全感的状态,成功是成功之母,每一次让我们获得成功的反馈会促使积极改变的动机越来越强。

多巴胺不仅是快感因子,成瘾因子也是安全因子,也是让我们变得更好的动机因子。怎么样去修复呢,除了建立一种关爱的支持的环境,还有拥抱,一种被需要被关注的感觉,安全感是一种人文环境,就像现在为什么大家都想回国呢,因为国内给人一种安全的感觉,国内每日下降的感染人数,政府治疗的决心和采取的有力措施,透明的播报都给人一种安全安心的感觉。

总结:危机应激本身容易产生高强度的多巴胺,还有危机之后我们产生多巴胺水平又不够,它就会让我们在成瘾与低落之中反复徘徊,而这种低落又让我们找一些让我们获得愉悦的事情做,就容易找到提高多巴胺浓度的事情做,有些活动是积极的,如跑步,工作,帮助他人等,有些是消极的,如吸毒,酗酒,吸烟等伤害自己和他人。即使是轻社会的行为我们也要适可而止,我们要意识到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我们不是只有原始大脑,不是只为了安全和生存而活着的,我们要活的有意义,有价值,有自主意识。

人类之所以为人是我们有意识,这个意识水平不只是停留在要生存和安全的水平,不能只是被生理的多巴胺去控制,我们要多去为他人服务,还要有一个觉醒,当我们意识到自己快要上瘾时,我们可以学一些知识和技能,这些知识和技能帮助我们识别成瘾问题,也不会过分的批评自己,如果越是责备自己,越是有压力,越是寻找一些快速提升多巴胺的活动,如抽烟喝酒,越是进入危险活动,又进入应激状态,多巴胺分泌增高。

成瘾是一个复杂的行为,跟心理学,脑科学,社会,法律,家庭,人类学等有关系。我也只是根据自己成瘾辅导的经验来和大家分享。目的只有一个:我们要意识到危机之后,由于安全感的相对的缺乏,应激之后生理、心理反应会有一个成瘾的行为。

有些人工作成瘾,运动成瘾,烟酒成瘾,有些青少年网络成瘾,甚至连觉都不睡,家长这时要理解孩子这是压力大。越是压力大,孩子为了减轻压力,越是抱着手机甚至连觉都不睡,家长这时候很容易情感爆发,家长要意识到我们不只是批评他就可以了,因为这个时候孩子是控制不了的,多巴胺的需求远远大于自己好好学习努力成功的需求,我们得让孩子放松下来,我们得有一个理智的认知,我们就不至于情感爆发,只顾批评,酿成很多冲动的行为。

包括很多医生,一线警察,社区工作人员在危机中每天晚上都会喝点酒抽烟来缓解压力,熬夜之后缓解一下又继续去熬,这样接二连三,心脏就会出问题,这都是有关联的。我们要意识到压力大,危机之后为了缓解压力而做的一系列可能成瘾的行为,并及时发现成瘾苗头并及时制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为什么会上瘾?生理上的瘾和心理上的瘾有什么不一样吗?
屏幕后有几千个人在研究,怎么破坏你的自律
从科学阐释色情成瘾与戒除方法
刷手机成瘾,怎么办?
134思维模型:上瘾模型——解构上瘾背后的生理机制
什么是“性成瘾”?患者自述:比烟瘾、酒瘾难戒,就像大脑磕了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