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哲思 | 越活越好,从停止精神内耗开始

有时候,我们会觉得人生很累,无论是工作上还是生活中,总会有许多矛盾、心结,很少能顺心如意。

当我们被这些压力所累,感到疲劳、迷茫之时,我们可能是进入了一种“不顺”的状态,即“主观愿望”与“理性选择”相分离的状态。

01

你的疲劳来自内耗

任何人和事都能引起你的内耗,明明和自己无关,却总是能在深夜里陷入无限自责。

可怕的是我们不光是在社交关系中容易内耗,就连对自身的成长和成就也如此。

我们会因为被同龄人赶超,陷入自我否定的状态;会因为邻居家儿子26岁买房而自责自己一事无成;也会因为30岁了还没成家立业就觉得自己这辈子要完蛋了。

能引起我们内耗的事非常多,如果不趁早学会拒绝内耗,便会阻碍我们前进和成长的步伐,活得没有方向和动力。

很多焦虑都是来自急着要结果,我们给事情设定的期限越来越短,一个月要出成绩,半年要盈利,丧失了长期主义思维,殊不知最终把自己逼上了死胡同。

舒服自在的人生,往往是从拒绝内耗开始的。

人的行为都有两个驱动力,一个是感受,一个是理性。

感受负责愉悦冲动,而理性则负责权衡利弊。

在弗洛伊德的结构理论里,这两个部分被称为“本我”和“超我”。

感受就是本我的驱动力,是用来体验愉悦的,而理性就是超我的驱动力,是用来正确决策的。

感受和理性很多时候是不一致的。

当你在决定是否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你的内心正在进行一场恶战,两个小人儿在打架,这种纠结会很大地消耗人的心力。

即使最后本我赢了,超我也会一直责怪你,让你非常自责,休息也也没办法安心,享受也享受得不彻底。

即使最后超我赢了,本我也会一直拖后腿,制造困难,这时候你做事就会效率低下、思维迟缓、创造力低,也很容易感到倦怠、疲惫。

很多时候,累是因为精神内耗,而非外在事多。

拖延就是内耗的结果,做事情不在状态上也是内耗的结果。

一个人之所以会累,就是因为他过得很纠结,内在一直在撕扯;

他的内心明明不想做这些事情,大脑却非要强迫他做。

所以,如果你被内耗所困,感到累、压力大、迷茫、麻木,你可能需要作出一些改变。

一方面是调适自己的欲望和理性,尽可能选择让自己满意又符合理性的那条道路。

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一些方法,在心理上缓解纠结和内耗。

02

减少精神内耗

作家李尚龙曾分享过这样一个故事。

当时他还是英语老师,为了实现当作家的梦想,每天都利用空余时间努力自学。

有位朋友深受鼓舞,说自己从小就想当摄影师。

过了一段时间,李尚龙问朋友:“摄影的事,你做得怎么样了。”

朋友坦承还没开始,问及缘由,便回答说:“还没准备好。”

李尚龙好奇:“那怎么才叫准备好呢?”

朋友支支吾吾地说:“要么不做,要么就做到最好嘛,总不能稀里糊涂就开始吧。”

几年后,李尚龙写出了畅销书,成功改变了命运。

那位朋友,则仍然停留原地,酝酿着所谓完美的开始。

人生最可悲的,是有过跃跃欲试,却拿时机不成熟做借口。

如果不能做到精神上的自律,就无法提高自己的行动力,最后一事无成。

《认知突围》里有一个“成长-机会”曲线,表示每个人生阶段,都要经历漫长的积累期。

当你的成长积累到一定程度,触发相应的机会,才可能跃升到下一个阶段。

可如果你连成长的第一步都没有踏出,就永远达不到触发机会的条件,只能一直停留在原有的圈层里。

作家铁凝曾说:

“我们都太喜欢等,固执地相信等待永远没有错。

而美好的岁月就这样一日又一日被等待消耗掉。”

人生不像做饭,不能等到万事俱备了才下锅。

在这瞬息万变的时代,前一秒和后一秒的世界就是不同的,而每个没有抓住的当下,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所以,趁着还有大好年华,别再把精力浪费在反复纠结的内耗上了。

无论是宽阔平原,还是荆棘小路,人生就像脚底的路,走下去才会有延伸。

03

减少内耗的小方法

1.冥想

冥想可以帮助你学会聚焦于当下,让大脑和身体充分放松。

定期冥想,有助于减少内耗,觉察情绪,把今天的精力留给今天,学会体察和照顾自己。

2.学会说“不”

不会说“不”是讨好型人的通病。

是违背自己的心意,满足别人的需求。

既然是违背心意做事,整个过程中很难不带情绪,会懊恼自己为什么揽了那么多事,会心疼自己付出的时间和精力。

学会说“不”,在该拒绝的时候拒绝,把时间和精力留给自己,生活会变简单,情绪消耗也会少很多。

3.与人沟通

一个人想问题的视角容易局限,也容易钻牛角尖,

多沟通,有助于获得多视角的建议,避免一个人想来想去,进入死胡同。

别人的建议,不一定能够帮你做决定,但会最大限度地避免你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做无意义且消耗的“思考”。

有时候沟通多了,目之所及的世界变大了,你会发现,原来那么纠结的问题其实根本没那么重要。

4.停止自责

习惯性自责,聚焦于自己的错误,只会让自己陷入内耗,失去前行的力量。

学会及时止损,在问题中找答案,在错误中自省,方能避免二次自责,也能日益精进。

遇事,要有翻篇的能力;做人,要有更新的勇气。

5.拒绝拖延

拖延得到的快乐其实并不是快乐,因为它完全是不劳而获的。

这会带来内疚、恐惧、焦虑、自我憎恨,这是所有拖延者的感受。

人们常说:“行动是治愈恐惧的良药。”

给所有要做的事情确定截止日期。细分目标,从易至难。

立即行动,每一次尝试,都是在向成功靠近。

把情绪当回事,减少内耗

卡耐基说过:“学会控制情绪是我们成功和快乐的要诀。”

此话不假。

很多时候,决定一个人走向的,不是能力和学问,而是情绪控制力。

真正强大的人,不会被负面情绪所干扰,静心处理各种纷杂问题。

前段时间,一位网友发文称:“有个情绪稳定的老公,感觉真是太棒了。”

原来,这位网友的丈夫第二天出差,但前天晚上喝酒,于是她开车送丈夫去机场。

不料路上车子追尾,待处理完赔偿,赶到机场时,却发现忘带身份证,导致不能登机。

一早上状况不断,妻子顿时心态崩了。但丈夫安慰她:“要是昨晚不喝酒就不用你来送了。赶不上飞机,撞车都是小事,只要你开心就行。”说完改签了机票。

丈夫的举动让妻子大为感动,觉得这个男人靠谱。夫妻俩决定择日不如撞日,索性过二人世界。

他们看了日出,吃了早茶,餐厅优美的环境让妻子灰暗的心情豁然开朗。夫妻俩的感情也直线升温。

妻子也在丈夫的影响下,改掉遇事浮躁的毛病,每天感受着生活的乐趣。

有时候,情绪稳定可以把一场疾风骤雨般的危机,轻松化解。

《庄子·德充符》中有句话:“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唯止能止众止。”

一语中的。

湍流不息的流水无法照出人影,但在平静的水面却可以看见自己。

同样,稳住情绪,才能“止”住咆哮翻腾的心绪,看清内心,做出正确决定。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至暗时刻,焦躁情绪如同暗疮一般,腐化人心,摧毁意志。

其实,一个人脑容量有限,负面情绪过多,就难以盛下太多快乐。唯有让阳光照进内心,才能一扫阴霾。

没有如愿的生活,只有看开的人生。如此内心才会“窗明几净”,人才会幸福快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正视“精神内耗”,学会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减少精神内耗的10个方法[12P]
总是很累?不停止内耗,再多努力都是徒劳!【转载】
自然疗愈冥想:停止内耗,助眠安神
拒绝精神内耗!一个人最高级的修行,是向内生长
忽而断想(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