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研发方式决定税务风险控制重点,如何分类防控?现在了解还不晚!
2016-12-23 马硕等 大企业税收评论

长城汽车通过独立研发、合作研发和委托研发的方式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取得显著成效。北京华税律师事务所主任刘天永认为,从实务角度看,研发方式不同,税务风险控制重点也不一样。无论哪种研发方式,企业都应该高度重视风险防控,否则因为高新身份带来的诸多税收利好都有可能“一夜成空”。

独立研发:

 确保研发持续多元

在整个采访过程中,长城汽车几乎所有的采访对象反复强调的都只有两个字:研发。 长城汽车副总裁胡树杰说,对于生产型企业,科技创新是决定产品销量和企业业绩的核心因素。基于此,他们在研发方面的投入逐年增多,持续形成了一系列科技成果。

胡树杰告诉记者,根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对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发挥核心支持作用的技术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规定的范围,是认定高新技术企业的一项重要指标。汽车相关技术,正是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因此,作为汽车生产企业,只有紧紧围绕技术研发这个核心,产品才能有市场,企业才有未来。长城汽车近年来全面加大了自主研发的力度。截至2015年底,长城汽车累计申请专利4655件,其中发明专利84件,实用新型176件,外观设计27件。得益于科研成果日益增多,长城汽车2011年2月被评为国家级创新型企业;2013年12月被评为院士工作站设站单位。

刘天永告诉记者,独立实施研发的高新技术企业,要特别注意知识产权的多样性。从实践看,越来越多的大企业意识到,要想长期保持高新身份,应该尽量通过原始取得的方式获取发明专利,并根据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兼顾知识产权的多样性。换句话说,企业不仅要通过独立研发取得发明专利,还要在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和著作权等多方面取得成果,以表明企业的研发活动是持续的,科研成果是多元化的。这样做了,无论是在高新认定环节,还是在高新维持阶段,才容易得到认定部门的认可。

合作研发:

 清晰核算各自费用

记者了解到,长城汽车长期与北京、吉林等地多所大学等科研院所合作,开发科研项目,通过合作,长城汽车不断创新,形成自主的技术、标准以及知识产权。同时,长城汽车坚持“走出去”,加强国际化的技术合作,精心筹备建设海外研发中心,与博格华纳等国际众多知名公司签署战略协议,针对其强势资源在相关领域展开合作。

2016年1月,长城汽车日本研发中心正式运营,这是长城汽车首个海外技术中心。通过引进日本车企在新材料、新能源等方面的先进技术,研发更加安全、智能和环保的汽车。胡树杰表示,只有全球化的研发才能为全球用户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日本汽车在车身轻量化和燃油经济性方面的研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拥有成熟的技术和高水平的专家级人才。依托日本汽车产业优势建立研发中心,将对长城汽车整合全球先进技术、提升自主研发水平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合作研发要特别注意哪些税务风险呢?刘天永介绍,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完善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15〕119号,以下简称119号文件)的规定,企业共同合作开发的项目,由合作各方就自身实际承担的研发费用分别计算加计扣除。依据以上规定,高新技术企业无论是与其他企业合作开发或者是科研机构合作开发,均应就自身实际承担的研发费用实施精细化管理。刘天永建议,企业在管理费用下设置研发费用一级科目,然后将所有费用分为自主研发、合作研发和委托研发三类,分门别类地实施具体管理,千万不要混淆。

委托研发:

从严掌握统计口径

在实践中,通过外包形式委托研发,是汽车企业常见的研发模式。相较于自主研发和合作研发,委托研发需要防控的税务风险更多。

根据119号文件的规定,企业委托外部机构或个人开展研发活动所发生的费用,按照费用实际发生额的80%计入委托方研发费用并计算加计扣除,受托方不得再加计扣除。委托外部开展研究产生的开发费用实际发生额,应按照独立交易原则确定。委托方与受托方存在关联关系的,受托方应向委托方提供研发项目费用支出明细情况。企业委托境外机构或个人开展研发活动所发生的费用,不得加计扣除。

刘天永表示,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和高新技术认定两个税收法规对委外研发费用的管理存在不一致的地方。前者对委托境外机构或个人开展研发活动所发生的费用作了限制,不允许该笔费用加计扣除;后者允许该笔费用计入全部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刘天永结合多年来服务高新企业的实践经验,建议高新技术企业在申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和高新技术申请时保持研发费用口径,从严掌握。也就是说,对于委托境外机构或个人开展研发活动所发生的费用不计入全部研究开发费用总额,以减少税务风险。

作         者:马硕   周子龙

本报记者 :张剀   王    曦

来源:《中国税务报》

(原标题:《三种方式税务风险控制重点不同》)

责任编辑:徐炜靖

审核: TILB秘书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3年高新技术企业注意!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风险你知道哪几个?
高新技术企业
税局要企业就未申报研发费用写说明,该怎么办?
答疑:对外接受研发实验取得的收入是否冲减本单位研发支出?
把风险管理理念融进日常管理每个环节
高新资格认定 上市公司初遇税务风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