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20年,四川黑熊高智商作案袭杀3人,放“熊”归山后果有多严重

2020年5月17日,四川省江油市马角坝镇沉水村发生了一起严重的黑熊伤人事件,此事件的经过即便是今天再次提起,黑熊给我们留下的印象依然令人恐惧。

事发当天,是学生回城返校的日子,47岁的妇女唐某像往常一样在护送7岁的儿子下山返,在途经梯子岩时,一头黑熊突然窜出,身为母亲的唐某在关键时候拖住了黑熊让儿子得以逃生,而她却直接被黑熊拖走。

受惊过度的孩子一路狂奔呼救,恰巧被孩子的姑父苏某听见,苏某二话没说只身前去梯子岩寻找被黑熊拖走的唐某,可是一去如石沉大海,再也没了音讯。

稍后,村民和赶来的警察组成了紧急搜救队进山搜索失踪的人员,沉水村8组组长朱某怎么也没有想到,面对如此来势汹汹的搜救队,伤人黑熊不但没有远遁,反而伏击了身为领头人的朱某,一击致命。

短短的几个小时之内,最初遇害的唐某,加上搜救过程中被袭的朱某,以及后来发现已经遇害的苏某,3条人命全部命丧黑熊之手,这样的恶性动物袭击事件在我国实属罕见,虽然在18日凌晨2点,搜救队在案发地附近击毙了一头黑熊,但从体型上来看,这头黑熊明显只是幼雄,而真正具有巨大威胁的母熊并未搜索到。

为什么一定要寻找出伤人黑熊并击杀

很多人在听闻黑熊伤人事件的第一反应都是如何处理涉事黑熊,黑熊属于国家保护动物,在保护动物的原则下,直接击毙伤人黑熊是不是有点不符合动物保护的原则?

在此有个很明确的答案,只要是存在袭杀人类行为的野生动物,其处理方式只有击杀一条路。

而且,在野外如果遭遇了保护动物的生命威胁,是完全可以采取必要的防卫措施的,即便是在防卫的过程中将动物杀害,就算它是保护动物,也是免于追责的,毕竟法律保护的是“守法”的动物们,再怎么珍贵的动物,与人命比起来,还是以人为重的

在此事件中的伤人黑熊,原则上是一定要找出来并击杀掉的,大家可能听说过日本非常有名的“三毛別羆事件”。

1915年北海道有一头饥肠辘辘的棕熊,在偷吃玉米的时候被当地的村民击伤遁走,不过这头棕熊并没有跑远,等到村里的男人们都外出伐木的时候,袭击了村里的妇女。由于这头棕熊异常巨大,当地村民即便是找回了尸体,也没有想到要把棕熊杀死,而是想办法把棕熊吓走,尝过人肉味道的棕熊自然不再害怕人类,反侦察能力也变得非常强,村子里先后7人遇害,黑夜中村子随时都会被棕熊造访,全村都被恐惧所笼罩,直到派出600人的队伍上山将棕熊击杀。

对于这些多次袭击人类的野生动物,在它们的思维里,人类已经不是那个存在未知威胁的“强大”生物了,而是含盐量低、脂肪丰富的美味食物,我们常说“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原本是没有人吃这些全是壳的甲壳动物的,直到有个人尝试了以后,才发现螃蟹的美味,对于螃蟹来说自然灾难随之而来,换言之,在熊这些大型动物面前,人类不也是我们所说的“螃蟹”吗?

在袭击过人类以后,比起其他野生动物,这个新添进食谱的“食材”显然更加美味也更加容易捕获,除此之外,野生动物特别是带幼崽的动物,会将自己的捕食策略传授给下一代,届时人类在它们面前就以“食物”的身份存在了,袭击人类的概率将大大增加,由此可见放任袭击人类的野生动物存活下去,所带来的后果非常的严重。

为什么伤人母熊一直没有被找到

黑熊,在我们印象里一直是动物园里那种“憨憨”的形象,不过在伤人黑熊事件里,我们算是真正意义上见识到了黑熊的智慧。

首先,黑熊在寻找下手目标的时候,选择的是护送孩子的落单村民,对于捕食者来说,这种弱势组合是最容易下手的目标,也是成功率非常高的捕杀目标。

其次,在搜救队上山搜救的时候,黑熊并没有依照本能被嘈杂的噪音吓得逃窜,也没有看见人就贸然攻击,避过了前面全副武装的青壮年之后,把袭击目标放在了放松警惕且年纪较大的领头人朱某身上。

更令人意外的是,或许黑熊当时不算饥饿,袭击过后黑熊没有恋战也没有撕咬“猎物”,而是径直消失在了树林中,让回过头来的搜救队扑了个空。至于被击杀的幼熊,大概还是难以控制自己的本能,被激了出来或者是想回头吃几口。

一旦黑熊第一时间逃走,对于搜救队来说,想再找到伤人黑熊就无异于大海捞针了,因为江油地区的地形太复杂了。

江油市位于四川盆地北缘,属于岷山山脉,是地形错综复杂的丘陵地带,周边环境多是深山老林,与江油市相邻的平武县,一直是野生大熊猫保有量最多的县,有着“大熊猫第一县”的称号,而且直接与唐家河自然保护区接壤,这一整片区域野生动物资源丰富原因,是与山多水多的自然环境离不开的。

多山的地方交通也不会便利,在江油市人口大多聚集在城市区域,农村村落不仅分散,人口也非常少,一个村子只有几十户人家且分散在不同山头的情况很多,这也是当时唐某要护送儿子返城上学的原因,他们所在的村子居民非常少,大部分人已经迁入城市,人少了野生动物自然也就活跃了起来。

错综复杂的原始森林加上人手不够,想搜索出伤人黑熊的踪迹注定非常的困难,而且这头黑熊的智商还非常高。所以在追捕黑熊的同时,当地的政府也在积极筹划生态移民的事项,防止再有人被野生动物袭击。

结语

黑熊伤人事件中,让我们不得不开始重视生态恢复之后,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关系,保护环境的最终目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而如何做到和谐共处,将会是以后环境保护工作不能忽视的问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四川黑熊伤人事件后续怎样了?幼熊被击毙,母熊至今无迹可寻
你还认为这种动物很无害?在它憨厚的外表下藏着的是颗狠毒的心!
教会你在面对6种野生动物袭击时,如何生存下来的小技巧
黑熊袭人致死,让人震惊却并不少见,其实人类一直在熊的食谱中
熊科和猫科之间恩怨情仇
遇到熊,打又打不过,逃也逃不走,装死到底有没有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