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朝篡改多少古书?

中国历史上的图书典籍,发生过多场浩劫,其中罹受火烧居多。一提到火烧,人们往往会想到秦始皇的“焚书坑儒”。然而,秦始皇的焚书并不是规模最大的一次,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毁书是发生在清朝时期。

顺康雍乾时期,是华夏文化的浩劫,是文字狱的巅峰,所销毁和篡改的书籍不计其数。

清.龚自珍诗云:

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

译文:书生们中途离开,是因为怕听到有关文字狱的消息和议论,著书写作只是为了养家糊口保安宁而已。

鲁迅曾说:

活着的文人诛灭了,还不放心,还有死人的文字,也要篡改,“四库全书”花费数十年时间,羁縻大量的文人来搞这个篡改历史文献的“文化工程”。全国图书都要进献检查,不仅不利于满清的文献被禁毁,连前人涉及契丹、女真、蒙古、辽金元的文字都要进行篡改。查缴禁书竟达三千多种,十五万多部,总共焚毁的图书超过七十万部。“全毁、抽毁、 剜去之类的也且不说,最阴险的是删改了古书的内容”

鲁迅考证的《嵩山文集》中被删除和篡改的内容:

1.旧抄本:金贼以我疆场之臣无状,斥堠不明,遂豸突河北,蛇结河北。

(四库本改为“金人扰我疆场之地,边城斥堠不明,遂长驱河北,盘结河东。”)

2. 犯孔子春秋之大禁,

(改为“为上下臣民之大耻”)

3.  彼金贼虽非人类,而犬彘亦有掉瓦怖恐之号,顾弗之惧哉!我取而歼焉可也。

(改为“彼金人虽甚强盛,而赫然示之以森严,顾弗之惧哉?”)

4.  太宗时,女真困于契丹之三栅,控告乞援,亦卑恭甚矣。不谓敢睥睨中国之地于今日也。

(改为“太宗时,女真困于契丹之三栅,控告乞援,亦和好甚矣。不谓竟酿患兹祸以至今日也。”)

5.  弃上皇之子于胡虏乎?

(改为“弃上皇之子于异地乎?”)

6.  何则: 夷狄喜相吞并斗争,是其犬羊狺吠咋啮之性也,唯其富有最先亡。古今夷狄族帐,大小见于史册者百十,今其存者一二,皆以其财富而自底灭亡者也,今此小丑不指日而灭亡,是无天道也。(此段全删除)

7.  褫中国之衣冠,复夷狄之态度。

(改为“遂其报复之心,肆其凌辱之意。”)

8.  取故相家孙女姊妹,缚马上而去,执侍帐中,远近胆落,不暇寒心。

(改为“故相家皆偕老襁幼,弃其籍而去,焚掠之余,远近胆落,不暇寒心”)

9.《三朝北盟会编》里面在讲述金女真的殉葬习俗的时候原文描述是:

贵者生焚所宠奴婢,所乘鞍马以殉之

(四库本则改为了:贵者焚所乘鞍马以殉之)

10.岳飞《满江红》:“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四库本改为:“壮志饥餐飞食肉,笑谈欲洒盈腔血”。)

11.张孝祥名作《六州歌头·长淮望断》描写北方孔子家乡被金人占领:“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

(“膻腥”犯忌,改作“亦凋零”。)

12.陈亮的《水调歌头·不见南师久》词云:“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

(“耻臣戎”犯忌,改作“一个半个挽雕弓”。)

13.明初刊本《清江贝先生文集》:自周之迁,历春秋战国,则既昏而白于汉。自汉之亡,历南北六朝,则既昏而白于唐。五季大乱已极,至宋始白,而礼乐文物为近于古。宋迄而中国复沦于夷狄,君子于此盖深伤之,必有继宋之白于百年之后者越二十年而大明肇兴,四方万里莫不瞻其景气之新。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清江文集》改为:自周之迁,历春秋战国,则既昏而白于汉。自汉之亡,历南北六朝,则既昏而白于唐。五季大乱已极,至宋始白,而礼乐文物为近于古。宋自靖康而降偏安江左,君子于此盖深伤之,必有继宋之白于既衰之后者。越二百余年大明肇兴,四方万里莫不瞻其景气之新。)

14.《明太祖实录》卷七三:是月,诏天下曰:“(前略)天下大定,礼义风俗可不正乎!……(1)尔臣民曩者兵乱……因而为人奴隶者,即日放还·…··(2)古者邻保相助,患难相救……孤寡残疾不能生理者,官为养赡……(3)乡党论齿·……(4)婚姻古之所重,近代以来独于习俗,专论聘财,有违典礼。丧事以哀为本,葬祭之具称家有无。……(5)……流民各归田里,其间有丁少田多者,不许仍前占据他人之业……(6)中国衣冠坏于胡俗,已尝考定品官、命妇冠服及士庶人衣巾、妇女服饰行之中外,惟民间妇女首饰衣服,尚循旧习,宜令中书颁示定制,务复古典。(7)僧道之教……己令有司严加禁约。(8)福建两广等处豪强之家,多以他人子闹割役使名……。于戏!用夏变夷,风俗之所由厚,哀穷赈乏,仁政之所当施。因时制宜,与民更化。”

(《明史》卷二《太祖本纪》:是月,诏曰:“天下大定,礼仪风俗不可不正。(1)诸遭乱为人奴者复为民。(2)冻馁者里中富室假贷之,孤寡残疾者官养之,毋失所。(3)乡党论齿,相见揖拜,毋违礼。(4)婚姻毋论财,丧事称家有无,毋感阴阳拘忌,停柩暴露。(5)流民复业者各就丁力耕种,毋以旧田为限。(6)僧道斋酿杂男女,恣饮食,有司严治之。(7)闽、粤豪家毋阁人子为火者,犯者抵罪。”)

第6条删除

15.王伟如《时斋嘉靖刊本《王忠文公文集》:元既有江南,以豪侈粗戾变礼文之俗。未数十年,熏渍纽狎,胥化风成。而宋之遗俗,销灭尽矣。为士者辫发短衣,效其语言容饰,以自附于上,冀速获仕进,否则讪笑以为鄙怯。非确然自信者,鲜不为之变。

(四库本《王忠文集》改为:近时江以南竞尚豪侈,一变淳朴之俗。未数十年,熏渍狂狎,胥化成风,而古之遗俗,销灭尽矣。为士者亦皆雕几绩绣,习为容饰,以趋附于时,冀速获仕进,否则讪笑以为鄙怯。非确然自信者,鲜不为之变。)

16.嘉靖刊本《逊志斋集》:处士生元中,世俗沦于胡夷。天下皆辫发椎髻,习其语言文字,驰马带剑以为常。处士居虽近市,然恬冲坦静,不乐芬华。长衣危帽,徐言雅步,操儒生礼不变。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逊志斋集》改为:处士生元中世,群盗已竞起。天下皆尚勇好斗,不乐言语文字,驰马带剑以为常。处士居虽近市,然恬冲坦静,不乐芬华。长衣危帽,徐言雅步,操儒生礼不变。)

17.郭翼:送卢公武应召北上(节录)

《列朝诗集》甲集:

前朝图史已全收,诏起丘园重纂修,

用夏变夷遵礼乐,大书特笔法春秋。

四库本《林外野言》:

前朝图史已全收,诏起丘园重纂修。

一道同风遵礼乐,大书特笔法春秋。

四库本《耕学斋诗集》:

前朝图史己全收,诏起丘园重纂修。

治定功成遵礼乐,大书特笔法春秋。

数字之差,意思却已天差地别。

这不能说话的毛病,在明朝是还没有这样厉害的;他们还比较地能够说些要说的话。待到满洲人以异族侵入中国,讲历史的,尤其是讲宋末的事情的人被杀害了,讲时事的自然也被杀害了。所以,到乾隆年间,人民大家便更不敢用文章来说话了~~~~人是有的,没有声音,寂寞得很。——人会没有声音的么?没有,可以说,是死了。倘要说得客气一点,那就是:已经哑了。”(鲁迅《无声的中国》)

“清朝不惟自掩其凶残,还要替金人来掩饰他们的凶残。即此数条,已可见“贼”“虏”“犬羊”是讳的;说金人的淫掠是讳的;“夷狄”当然要讳,但也不许看见“中国”两个字~~~我以为这之后,则清人纂修《四库全书》而古书亡,因为他们变乱旧式,删改原文。”(《鲁迅 病后杂谈之余》)

日本学习我们上千年,清末我们却又向日本学习,昔年的小弟,骑在我们头上了,不得不感叹,这是华夏的悲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琚小飞丨《四库全书》早期编纂史事新探——基于《四库全书馆校档残本》的研究
《大明会典》版本考述
由四库馆《花王阁剩稿》之争论馆臣纪昀的复杂心态
《四库全书》功过谈——古书谭荟六
吴国武 | 略议《四库全书总目》与中国古典学的成立
常征江:对四库馆臣删削《三朝北盟会编》的考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