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966年,周总理开会时看一个女学生眼熟,学生犹豫后并未相认

前言

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开展的大会上,周恩来无意间看到了一个女孩,觉得有些眼熟,似乎在哪里看见过。

但在得知女孩名叫贝璐瑛后,又兀自摇头笑了笑,说自己认错了。但这个女孩,在听到周恩来的话后,似乎是想要说什么。

但贝璐瑛犹豫了一下,还是没有说出那句:您没有认错。

那么,周恩来为什么会觉得眼前的学生贝璐瑛十分眼熟呢?而贝璐瑛又为什么犹豫与周恩来得相认?他们之间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包办婚姻,投身革命

贝璐瑛与周恩来的相识,还得从她的父亲龙潜来到上海读书时讲起。

龙潜(曾用名龙高轩、徐维平),1910年出生于四川省云阳县。在封建家庭的禁锢下,龙潜被迫迎娶了一位夫人。

在封建思想的洗礼下,那位夫人坦然接受了“包裹小脚”和“女子无才便是德”思想的灌输。

而接受了新思想的龙潜,与家中那位具有传统思想的夫人大相径庭。

每当龙潜与她进行交流的时候,那位夫人也只是在一旁聆听,不给予回答,还时不时地拿出针线修补衣服。

日子久了,龙潜便对这位夫人心生厌烦。他想要一个能够与他有思想共鸣,一同探讨新思想的人共同生活。

不久后,龙潜被上海的一所大学录取。满怀期待的他,终于可以逃离封建家庭的牢笼,来到外面闯荡。

于是,龙潜便抛弃了家中的妻子,孤身一人来到上海读书。

来到上海后的龙潜,在新思想的熏陶下,很快便投身于革命。之后,龙潜便在校园里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参与学生运动。

1932年,参与组织活动的龙潜,在叛徒的告密下,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入狱。

在狱中,龙潜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依然坚定信仰,没有向敌人屈服,与敌人抗争。

一年后,龙潜在狱中结识了一位中共地下党员。这位党员十分敬佩龙潜,在面对敌人残酷的逼供下,依然坚定信仰。

在这位中共地下党员的帮助下,龙潜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

不久后,龙潜在组织的营救下,平安的从监狱中出来。

出狱后的龙潜在组织的安排下,来到延安担任中共中央长江局党训班主任。

几年后,辗转多地工作的龙潜,跟随李克农来到重庆。

之后,在组织的安排下,龙潜来到中共中央南方局组织部,担任周恩来的秘书。与此同时,龙潜在武汉结识的妻子贝海燕,跟随龙潜一同来到重庆。

父母爱情,机关秘书

龙潜与贝海燕的相识,是在龙潜出狱来到武汉工作的时候,在武汉友人的介绍下,结识了同为中国共产党党员的贝海燕。

龙潜与贝海燕有着共同的信仰与目标,两人在不断地交往中心生爱恋,不久后便在武汉结婚。

相比于龙潜的生活,贝海燕在成为中国共产党员之前的生活,可谓是十分艰辛。

幼时的贝海燕在父母双亡后,便由外婆照顾长大。

在贝海燕六岁的时候,家乡发生自然灾害,贝海燕与外婆一同来到上海生活。

为了解决温饱和住所问题,年仅6岁的贝海燕,跟着外婆一同来到上海卷烟厂做童工。迫于生计的贝海燕,没有接受外婆让她进学堂读书的建议,而选择继续在工厂里工作。

在工厂里的生活十分艰难,但年幼的贝海燕从来没有向外婆抱怨过,在空闲的时候还会给外婆捶背。平日里,贝海燕除了日常工作外,也会帮助外婆做些家务事。

随着外婆的年龄越来越大,身体也逐渐变得越来越差。贝海燕的外婆已经干不了工厂的工作了,只能依靠贝海燕一人赚钱过活。

过了一段时间后,贝海燕为了让两人生活得好些,决定留外婆独自一人在家中,自己去工厂打工赚钱。

然而有一天,年迈的老人在家中摔倒后,因为没有得到及时的抢救而离世了。

在外婆离世后,孤苦伶仃的贝海燕在友人的帮助下,接触了革命思想,不久后加入了共青团

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后,贝海燕来到武汉,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

也就是在这时,贝海燕在组织安排的工作中结识了龙潜。在友人的撮合下,贝海燕与龙潜结为夫妇。

之后,在组织的安排下,贝海燕与龙潜一起来到重庆工作。

来到重庆后,因为龙潜成为了周恩来秘书,贝海燕结识了同样在武汉参加工作的邓颖超。邓颖超与贝海燕一见如故,两人很快便成为了好友。

贝海燕虽然没有出生望族,但有着一双心灵手巧的手。每当邓颖超参加对外活动的时候,都会让贝海燕帮她设计衣服并修改不合身的部分。

在不断的来往中,邓颖超与贝海燕越聊越投机,逐渐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邓颖超还送给贝海燕一条十分漂亮的裙子,告诉贝海燕要在得空的时候穿上它,学会欣赏与装扮自己。

不久后,贝海燕在组织的安排下来到延安。

当时的延安正处于相对艰难的情况,在邓颖超的建议下,希望有知识经验的母亲去当保育员,帮助那些有小孩子的母亲带孩子,然后让这些母亲可以放心的进行工作。

但面对邓颖超的号召,大部分的女性干部都不愿意去。因为她们更倾向于干部的工作,害怕自己当了保育员之后,她们的身份就不再是干部而是一名工人。

在许多人犹豫拒绝的时候,只有贝海燕首当其冲,来到延安做起了保育员的工作

在此之后,邓颖超对贝海燕更加赞赏。

然而,当龙潜从重庆回到延安工作,发现贝海燕去了保育所后,十分生气。回到家后,便和贝海燕争吵了起来。

邓颖超知道龙潜因为此事与贝海燕争吵后,对他进行了思想教育。

婚姻变故,随母离去

解放战争后,龙潜来到湖南担任湖南省委宣传部第一副部长,以及湖南大学党组书记的职务。与此同时,贝海燕也在组织地安排下来到湖南大学进行工作

来到大学后,从来没有上过学,没有接受过系统教育的贝海燕,觉得自己文化教育程度太低,不适合在大学里担任职务。于是,她向组织上提出了建议。

之后,贝海燕便来到湖南长沙“裕湘纱厂”担任党委书记。

来到自己擅长地方进行工作,贝海燕十分开心。之后,她便一门心思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

然而贝海燕与龙潜的婚姻生活,却在来到湖南后发生了变故。

来到湖南工作的龙潜,受到了许多部门的欢迎与赞赏。其中,有一位文工团班的女学员,对龙潜产生了爱慕,在她的插足下,龙潜与贝海燕的婚姻逐渐走向尽头。

由于龙潜与女学员“地下恋情”地展开,周围出现了一些不好的舆论。

一时间,龙潜在湖南的风评逐渐下降。在众人的指责和控诉中,龙潜选择离开湖南。

不久后,龙潜便对贝海燕提出了离婚,结束了多年的夫妻关系。

很快,龙潜离婚的事情便被周恩来与邓颖超知道了。之后,周恩来便对龙潜的行为进行了深度的批评与教育,邓颖超更是对他进行了指责。

然而,面对周恩来与邓颖超的批评和指责,龙潜将全部的不甘转到了贝海燕身上。

龙潜向贝海燕送去一封怒气冲冲的质问信。

在信中,龙潜先是承认了自己对婚姻的不忠,向贝海燕道歉。然后便开始责怪贝海燕不顾他的面子,向周恩来与邓颖超告状,让他在周恩来面前抬不起头,失了面子。

面对龙潜的污蔑指责,贝海燕深感无奈,她不想再和龙潜有一丝的牵扯,也懒得向他解释,于是便没有向龙潜回信。

多日后,众人才知道这件事的真相。

原来,周恩来和邓颖超之所以得知龙潜与贝海燕离婚的事情,是通过龙潜与第一任妻子的儿子口中得知的。

在龙潜抛弃第一任妻子,离开家乡后,留在家中的她才发现自己已怀有身孕。但她随即便被龙潜家中的亲人赶了出来。无家可归的她,便开始带着刚出生的儿子在外面流浪。

龙潜的原配,凭着自己熟练的纺织技术来到了一家工厂工作,解决了她与儿子生活的困难。

而龙潜被国民党反动派抓到监狱后,也一直是这位被他抛弃的原配,向狱中的龙潜传递一些资金,让他用来在狱中生活。

然而狱中的龙潜,将原配给的钱交给了监狱的地下党组织人员,让他们用这些钱来买通和狱卒的关系,将他们被关在狱中的消息透漏出去,最后再将剩余的钱给外面的难友治病。

龙潜做的一切事情都被儿子看在眼里,他憎恨父亲抛弃自己和母亲,憎恨他对婚姻的不忠。

这个儿子为了报复龙潜,将龙潜与贝海燕离婚的消息透漏给了周恩来,想要用这个消息来断送龙潜的前程。

得知真相后的龙潜,为了补偿贝海燕,没有再向贝海燕争抢贝璐瑛的抚养权。

来到北京,首次见面

而和母亲一同生活的贝璐瑛,在经过母亲的同意后,来到北京看望父亲龙潜。

1963年,暑期放假的贝璐瑛来到北京。

而正是这一次来到北京,贝璐瑛才第一次见到了周恩来和邓颖超。

来到北京后,贝璐瑛与龙潜一起观看演出。

在演出刚开始的时候,贝璐瑛就看到了周恩来。

当周恩来走到剧场的时候,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此时的贝璐瑛感觉自己就像做梦一样,居然离周恩来这么近。

面对大家的热情,周恩来亲切的转向观众席挥手问好。

演出结束后,邓颖超看到了龙潜,于是就和周恩来一同往贝璐瑛与龙潜所在的位置走去。

龙潜见到周恩来和邓颖超之后,便向他们问好,然后向他们介绍贝璐瑛。

龙潜欢喜的说:“这是我女儿(龙潜没有介绍贝璐瑛的名字,因为她跟随母亲姓“贝”)。

周恩来听后先是惊讶,然后亲切的摸了摸贝璐瑛的头,仔细的看了看眼前的女孩。

而一旁的邓颖超本来是十分慈祥可亲的,但此时却突然严肃的说:“你妈妈贝海燕是上海工人,是个坚定的革命者,是个好干部,非常好的干部!你要好好向你妈妈学习!

贝璐瑛听到后,很是喜悦,她本想告诉邓颖超现在的她就是在和妈妈一起生活,而且跟随妈妈的姓氏。

但当贝璐瑛看到龙潜十分尴尬的面容,以及苦涩的笑容时,她就不忍心说了。

等到周恩来与邓颖超走后,龙潜还是呆呆的站在原地,然后拉起贝璐瑛的手匆匆走出剧场。

贝璐瑛与龙潜分别后,便回到了母亲贝海燕的身边。

回到家后,贝璐瑛欢喜的向贝海燕讲述了自己在北京的经历。当她讲到自己见到了周恩来与邓颖超的时候,贝海燕愣了一下,但很快就恢复了。

之后,贝璐瑛又向母亲贝海燕讲述了邓颖超在北京告诉她的话。贝海燕听后十分激动,眼眶也逐渐湿润了起来。然后,她向身旁的贝璐瑛讲述了自己与邓颖超的故事。

贝海燕还将邓颖超送给她的裙子拿给了贝璐瑛看,并且告诉贝璐瑛,她从来没有穿上过这个她十分珍视的裙子。

之后的日子里,贝璐瑛去北京陪伴父亲的时候,再也没有看到过周恩来。直到贝璐瑛长大后,在学院的活动上再次见到了周恩来。

再次相见,没有相认

贝璐瑛在母亲贝海燕的陪伴和教育下,凭借自己优秀的成绩,顺利被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录取。

来到北京外国语学院读书,是贝璐瑛最大的心愿。不过并不是因为这所学校是在周恩来的关怀下创办的,而是因为贝璐瑛真心的喜欢这个学校,她的梦想就是能够成为一名出色的翻译官,为国家效力。

1965年,贝璐瑛来到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读书

第二年,贝璐瑛便见到了周恩来。

周恩来这次来到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主要是和其他中央首长在学校参加重要的会议。

而被选为学院副主席的贝璐瑛,担任这次在会议上倒水的任务。

当贝璐瑛在会议上见到周恩来的时候,心里十分激动

贝璐瑛走到周恩来的身边,微微曲身帮周恩来倒水的时候,颤抖的胳膊让水从水杯里满了出来,倒在了外面。

旁边的人看到了,立马大声斥责贝璐瑛。贝璐瑛害怕极了,脸和脖子立马红了,眼睛也在学院负责人的责怪下,微微变红。

周恩来听到后,立马摆手让人停下责难。然后慈祥的笑着,拍了拍贝璐瑛的肩膀,这才缓解了贝璐瑛内心的紧张与恐惧。

当周恩来看到贝璐瑛面貌的时候,脑海中立马浮现出了龙潜昔日担任他秘书时情景。

周恩来看着眼前的贝璐瑛,实在是长的太像龙潜了,以至于在看贝璐瑛的时候,停留了很长时间。

随后,周恩来若有所思的询问身边的人:“这个孩子叫什么名字?

面对周恩来突然的询问,那人感到十分惊讶,停顿一会儿后,说:“这孩子姓贝,叫贝璐瑛。

周恩来听到姓氏后,眼神流露出了一丝失望。

贝璐瑛看到失落的周恩来,想要告诉他,自己就是曾经在剧场的小女孩,自己就是龙潜的女儿。

但贝璐瑛还是压抑住了内心的激动,因为贝璐瑛从小便受到良好的教育,不能随意的炫耀自己的家世和父母。所以,贝璐瑛没有说出自己想说的话。

然而,贝璐瑛将水倒到杯子外面的事情,很快便在学校里传开,甚至传的越来越离谱。最后,学校里甚至开始流传贝璐瑛怠慢周恩来的言论。

第二天,周恩来来到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进行审查工作。

当周恩来看到校园里贴着贝璐瑛的大字报及通报信息后,连忙向旁边的人询问。

“贝璐瑛是谁?这个学生犯了什么事情吗?”

旁边的人说:“就是昨天给您倒水的学生。”

周恩来了解到贝璐瑛因为倒水的事情,而受到了一些不好的言论时,十分生气:“这是怎么回事?她昨天不是给我倒水了吗?

旁边的人听到后立马不吭声了......

随后,在周恩来的指示下,澄清了这件事情,也终于平息了校园里的不属实言论。

总理逝去,留下遗憾

1970年,社会上逐渐出现周恩来身体欠佳的消息,但始终没有被证实。因此人们也都不相信,认为这是个不实的谣言。

直到1972年,周恩来被诊断出患有膀胱癌症之后,人们才相信了这个言论,开始为周恩来担心。

1974年,毕业多年的贝璐瑛来到科学院工作。这一年的国庆当天,她为来华访问美籍华人陈省身担任翻译工作。

贝璐瑛来到陈省身身旁后,发现陈省身可以说流利的汉语,也可以顺畅的与他人交流。因此,陈省身看到贝璐瑛还在跟着自己,就有点不耐烦了:“你觉得我需要翻译吗?”

贝璐瑛还未回答,科学院的处长听到后,笑眯眯说:“就让她陪着你吧。”

陈省身听到科学院处长的话之后,便不再多说,默许了贝璐瑛的跟随。

在招待会开始之前,人们便开始议论纷纷:周恩来总理会不会到达现场?

贝璐瑛与招待会的人有着共同的疑问,她也好奇周恩来总理会不会来,毕竟她也十分关心周恩来的健康,想知道他现在是否还一切安康。

过了一会儿后,周恩来出现在了这次招待会上。

招待会上的人在周恩来出现时,屏住了呼吸。紧紧的盯着眼前这位虽然已经变的非常消瘦,但依旧精神饱满的周总理。

当周恩来坐在招待会的椅子上,面对记者的时候。全场都响起了掌声,欢迎着周恩来的到来。

贝璐瑛见到周恩来后,眼眶逐渐变得湿润。这时的她,已经将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周恩来总理的身上,完全顾不得身旁的陈省身与所谓的外交礼仪。

而贝璐瑛身旁的陈省身,则是更加激动,在周恩来出来后连忙起立,激动的将桌子上的茶杯都碰掉了。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总理在北京逝世。贝璐瑛再也没有机会可以见到周恩来了。

1981年,贝璐瑛来到美国克萨斯州理工学院进修。在语言表演课上,她选择了一首纪念周恩来的诗。

贝璐瑛用英语向课堂上的所有人,讲述了周恩来在中国人心中的崇高地位,然后带着对周恩来的思念,用中文将这首诗朗诵了出来。

贝璐瑛的朗诵,让班里的学生与老师在听不懂的情况下,被她饱含深情的朗诵所感动。

一时间,教室里充满了抽泣的声音......

主考教授听后,赞誉贝璐瑛说:“这就是真正的朗诵,最好的朗诵。

或许,语言是有国界的,但是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共鸣与传染力是没有国界的。虽然在座的师生都听不懂贝璐瑛讲述的中文诗,但他们都感受到了贝璐瑛对周恩来的怀念与敬爱。

那么,对于“贝璐瑛与周总理相见后,却没有相认”的故事,大家在读完后有什么感受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966年,周总理到二外视察见一大字报:她看不起我就不给我倒水了
周恩来 :只要我当一天总理,邓颖超就不能到政府里任职
周恩来、邓颖超在广东重逢后合影
周恩来请电影演员做客,不料邓颖超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发牢骚
周恩来夫人邓颖超罕见的照片曝光
1940年,周恩来和邓颖超访问苏联之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