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茅山派法主:活了126岁,五代皇帝尊崇,传承86代道法有多神

提起茅山道法,立即眼前出现香港电影的道士角色,驱鬼捉邪斗魔头。

其实真正的茅山道士不是这样的。

我在茅山道院学习道术的时候,师爷们常常聊起一位本教第九代宗师的故事。

他是一位茅山大法主,活了126岁,受五代皇帝尊崇,唐朝的大国师,

他以道法神通左右了朝代的更迭、发展,至今上清茅山派传承了86代,

他就是茅山派第九代宗师---王远知。

茅山宗师王远知

王远知(509-635年),字德广,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市)人,后随父迁扬州,唐朝道教上清派茅山宗道士。

王远知生于官宦世家,父亲是陈朝扬州刺史王昙选。外祖父济阳丁超,南朝梁时的驾部郎中。

据说其母梦见凤凰后怀孕,且孕育期间胎儿发声,时有呜呜哭泣,后求助于高僧宝志,被告知是“神仙之宗伯”。

王远知年少时天赋聪敏,在接受儒家教育的同时,博览群书,广泛涉猎。拜宗道先生臧矜为师,学习儒道文化。臧矜当时是国师,他观察事物幽深微妙,思维深邃,空灵多变。平时大力倡导道教。所以,在他的影响下,王远知开始修炼道家功法,辟谷断粮,日服松子等。

经过一段时间修行,王远知决定离开老师,去深山修行道法。

大约十五岁时,王远知来到了坐落在丹阳境内的茅山,这里是道教圣地,十大洞天的第八洞天。

茅山曾有上清派祖师杨羲等,及东晋炼丹家葛洪,在此修炼得道。

上清派茅山宗第八代宗师陶弘景就在此修行,王远知早就心向往之,慕名而来。

陶弘景是著名的山中宰相,梁武帝时有关朝政大事都来山中询问,足见其修为法术非常高超。

王远知仰慕陶弘景,就来到茅山拜弘景为师,修行丹道符箓经法。

经过多年的勤修苦练,修为境界飞速提升,很快就在业界名声大振。

公元557年,陈武帝废梁敬帝后建立陈朝,听说王远知修道有术,远近闻名,就在重阳殿召见王远知,详询修道成真之术,道法治世之方,礼敬有加,问道之后,送王远知回茅山。

到了隋朝开皇十二年,晋王杨广镇守扬州时,特派长史王子相、咨议柳顾言,多次到茅山诏迎礼请。

王远知盛情难却,只好出来会见杨广,一起谈古论今、论道说法,王远知的智慧学识、道法精湛深深折服了杨广,几乎是五体投地。

杨广强意挽留王远知,常驻扬州。当时的杨广虽以仁孝闻名,但是王远知的慧眼早就看出他王袍里掩盖的兽心。所以施展道法,在数日后竟然须发全白,老态尽显,杨广恐惧,便命人送回茅山。

大业七年,已经弑父杀弟占母的隋炀帝杨广,听说王远知的须眉早已转黑如漆,乌发童颜。便再诏请王远知。

并派御船将他接到涿州临朔宫,亲自以弟子礼下跪相迎,请教仙道修行及内丹法术,王远知稍显神通,轻施符术,满朝文武,举座皆服,隋文帝便在长安建玉清玄坛,请王远知入驻传道。后来陆续建立了10座道观,道众颇多,促使道教的内丹术迅速发展。

后来隋炀帝挖运河,下扬州游玩,王远知诚挚上奏:陛下不宜远离京城。隋炀帝执意要去,果然不幸命丧扬州。

王远知静坐慧观,预知隋炀帝此次离京,天下必乱,有一人可以治天下。就是太原留守李渊,可登天子之位。恰好李渊偷偷来到洛阳玉清观,向人人称道的活神仙秘密求教。

王远知顺应天道,用鹤扇掩口,向李渊秘授一道“符命”,此后,李渊便如愿登基大唐第一任皇帝。

唐高祖不忘符命之恩,建国后,授王远知为朝散大夫,赏赐金缕冠和紫丝霞帔,声名震动朝野。

唐武德年间,李世民为秦王时,在洛阳平叛王世充。有一天,跟房玄龄一起假扮平民,微服私访拜见王远知。

见面后,不等秦王说话,王远知立即就说:你二人中必有一人是圣人!秦王就如实告知了身份。

王远知告诉秦王:您可做太平天子,愿好自珍重啊!李世民跪拜祈请,受三洞法,做了王远知弟子。

后来,李世民玄武门之变,用最低的代价挽救了初唐的危机,迎来了数百年的大唐盛世。

李世民刚登上皇位,不忘受洞法之恩,就礼请当时已99岁高龄的王远知出任朝廷高官,可王远知早已看破红尘,

快活似神仙,哪还贪恋红尘虚荣富贵,他要求重回茅山。于是太宗恩准,准备资财船只,并亲赐法服,又在茅山建造了一座极为著名的太平观,让王远知居住。

朝廷不断赠送茅山香油与龙壁,太宗还曾亲笔写给王远知一封玺书,不但盛赞他道行超过任何道门的前辈,还诉说当年问道之后,便无时无刻不思念他的道德风范。

王远知摒弃尘杂,栖身山水烟云之间,吐故纳新,炼丹书符,食饵服芝,虽年过百岁,依然面貌如青年之人。

王远知回茅山后,将爱徒潘师正谴往中岳嵩山,让上清派在中原开花结果,广为传播。

唐宋两朝,上清茅山派一直是朝野上层人士信道的首选,以致“帝师”级的高道层出不穷。

贞观九年,王远知126岁那年,他预知时至,跟弟子说:我马上就要升仙了,仁少室伯的神职。

然后,沐浴更衣,焚香就寝,于睡梦中羽化登仙。他成了道教史上的一大奇迹。

道教上清派迄今已传承八十余辈,只有第九代宗师王远知被恭称为法主,所谓法主,是指掌握本门道法最多,最有成就的宗师。

王远知升仙后,高宗调露二年,追赠“太中大夫”,封号“升真先生”。

武则天嗣圣元年,追赠“金紫光禄大夫”,改号“升玄先生”。太平观在唐代被朝廷所赐土地达6300余亩。

王远知早年曾对儿子王绍业说:你六十岁这一年能见到天子,七十岁这一年能见到女皇帝。

高宗调露二年,王绍业上奏追述了这件事,高宗十分赞叹王远知的预见。

唐玄宗天宝年间,下诏在太平观建造影堂,绘出王远知遗像,用来旌表对王远知的永久纪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华道法协会权威评介之当世道教十大高功法师排行榜
茅山宗:唐代道教最大的宗派
茅山派道法的渊源
道教历代人物寿命统计(一)
道教门派
认识了解中国的道教门派及源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