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劳咏春拳叠掌实用妙手

当年,我和师兄弟们练叠掌对拆时,赵赴继师讲了这么一件事:20 世纪50年代,赵师随冯廉师爷到广州教拳,同宾馆住有一泰国拳师,他看见我们打的动作“软手软脚”,要

与冯师比试。冯师爷见其有渺视之意而允之。冯师以上半步掌和三角马掌两次把泰拳师击倒在地,使其口服心服,后与冯师爷和赵师结为朋友。

古劳咏春拳之叠掌,是长桥手二管二的技法,既可直接击打也可间接击打,双掌落点在对方的中节或根节上。落点在中节多为防制手,击打的方法是以桥手管制(中 节)而掌(拳)击放出,即顾打合掌的接、跟、击放均有上、中、下三路手法变化。由于叠掌包含了本门技击心诀 “来留去送”、“你上我下,你下我上”、“高接低攀”的技法,所在技击中可以单独灵变运用。

要掌握叠掌技法,除要懂得本门技击心诀外,还须拆熟中桥手的碌桥。碌桥对折法即佛山咏春的一制一和一制二的重点黏手技法,对拆时要求动作准确、留制自如,通过

打寸劲。具备能制能出的灵活反应后,则以黑布蒙眼,自然反应地苦练一制一的先制后打技法,再练一制二的制打合一技法、连招带打技法,然后三种方法混合练习,使之达到灵变。古劳咏春拳练习中桥手之碌桥重点是桥手劲力和技击中的跟随意感,为练肘法对拆打基础。碌桥的制打动作可以运用到本门的实战中,但在技击时多以叠掌贯穿。原因是叠掌在攻防对拆中是以本门独有的身形

马步配合运用的,其目的是迎面而转,令对方背后进攻,使对方失重。这种手法与太极拳双推手中的挪、攔、挤、按十分相似:

双手出时一阴一阳,掌均管制对方中节,有划弧动作。掌的变化有推、伏、摄、击。桥手旋转而出,内紧外松。出掌横斜,可前后用力,掌、桥连制,发力应选择在对方换力、换势和失重的一瞬间,这是一种以弱胜强的妙法,通过转身形和马步在移动时仍能保持平衡。若中门直击面对面管制,则城要很大的功力,动作幅度要小,速度要快。技击中拳来拳往,千变万化,要想真正出手后以一手制死对方两只手不是一件容易事。正确的方法应是移动重心令对方背势,以一手反置在其手外侧。这样的一管二打法来得自然省力,对不甚了解本门技法的人非常有效,由于直线面攻速度快,也便于控制,习者可根据实际情况而运用。

叠掌对拆十分讲求劲力和技法。劲力先由碌

桥对拆而达于桥(叠掌亦同样有劲),再以圈手而达于桥掌(技法同时而练)。就技法而言,应先拆熟本门各种对拆再运用于叠掌对拆之中。手身步出自灵变反应,要求出手保中用中,以整体力和手法化解对方强大的来势(力),同时令对方有失重感。

击放对手时,双手齐发整体力,也可发连环二挣快打之寸劲,若不走侧而入中门,可三节击人。不论侧身来拳或正面来拳,或上、中、下横斜来拳,都能以掌灵变自如化解。

本门散手用力最难掌握的是掌,原因是其出

手难使身步自然协调。要达到双手平衡而斜横动作发整体力已经不易,再以本门技法贯穿其中就更难了。所以初练者练习起来感到十分吃力,外行人往往视其如女子跳舞,然而一旦掌握则变化无穷,故本门多以掌代碌桥。

叠掌离手对拆,主练发劲、接手、跟随、占位和制脚等技法。发力大小取决于速度,如果发力速度快则有益于筋骨,筋骨强则能生气,气盛则力猛。发力时如弓满之箭弹出,达击点而骤然一紧。到了这个阶段,发力应做到适度、自如,骗手对拆在实作中,通过皮肤感觉对方意图而作出反应,并手身、步配合才能见效,原因是在离手对垒中,对方有充分的时间作准备。所以,在叠掌对练中(离手)神意要迫人,步要占位,脚要制(打)人。始终保持自己的重心,我顺人背,打人放人才得法。掌还可结合本门各种手法灵活运作,并非一成不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劳咏春拳离手单操
【武术技法】传统武术中的技击打法(二)
查拳门上三路拳法:三路滑拳、三路腿拳、七路洪拳等
迷踪拳技击绝技实战之屈手撩海和劈山填海,一招制敌不二法门!
八卦掌拳学篇(三)
叶问留下的咏春口诀【穿心脚发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