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开诊所,春雨和丁香园各自说了啥?

李天天和张锐尽管个人风格气质差异很多,但是对移动医疗“靠谱”化的选择确是殊途同归。


【健康点】中国移动医疗“第一梯队”的两个公司,本来在各自的细分领域占据着头把交椅,但在“线下实体化”的过程中终于殊途同归,走上了开办诊所的道路。


6月份的上海,由清科集团主办的“第五届医疗健康产业投资与并购大会”和由中欧商学院主办的“第十一届中国健康产业高峰论坛”两场活动仅隔一天,巧的是春雨和丁香园的负责人两次被安排在同一个讨论环节中,这两场活动中,他们对自己的诊所之路会做出了什么样的解释?


回顾两家的布局,去年10月,在宣布腾讯7000万美元战略投资后一个月,丁香园宣布计划在杭州开设全科诊所。今年5月7日,春雨移动健康公布了其雄心勃勃的“春雨诊所”计划。在这份计划中,春雨医生宣布,将在全国五个重点城市开设25家线下诊所,到了2015年底,将会扩容到300家。




为何做线下


2000年就开始做网站,2006年就开始商业化运作,在遍地“新贵”的移动医疗行业,李天天创办的丁香园堪称“恐龙”级别的公司。在医生端,丁香园几乎无人望其项背,为何现在要来做诊所?


李天天表示,“患者这一块我们之前一直没有去碰,因为我们觉得医疗是非常严谨和认真的行业,对患者这一块一直在观察。在一年前我们开始了对患者端提供一些服务的尝试,包括在医疗服务本身。丁香园的第一个线下诊所在今年的9月份开出来,所以我们也想通过这种医疗服务试一试线上跟线下的结合新模式。”


肿瘤免疫学硕士专业背景、自己做过医生的李天天认为,所谓移动医疗可以开发利用医生碎片化时间的假设并不成立。医生每天也只有24小时可以分配,医生的碎片化时间没有办法真正像很多人想的那样集中起来,回答问题或者简单和病患交流几句。即使能做到几句交流,但交流太浅,带来的效果很低。所以丁香园选择做线下,让医生用真正大块的时间提供有安全保障的医疗服务,并且能把诊前、诊中、诊后的服务流程结合起来。




李天天说花钱做诊所是他解决医疗“移不动”的方案之一。李天天放弃了从体制内试图做优化的尝试,直接入手体制之外。“我们必须要在体制外建立一套市场经济之下的,有科学管理,有循征医学支持的真正的医疗系统,在这个系统当中我们去摸索一套适合中国情况的管理流程。”说到这,李天天引用了一句歌词——“总得有人做点事,可是无比苦逼的是,这个人就是我们自己”。


在春雨参加的两场讨论环节中,无论是春雨的副总裁毕磊还是春雨的创始人张锐,都被问及在一个互联网平台上如何界定“咨询”和“诊疗”的界限。身份标示的软肋也许就是春雨决心从线上走向线下的重要原因。张锐大大方方地说:“一开始我们做的时候,把医生接到互联网上和病人做互动,我们叫互联网咨询,今天我们叫远程诊疗,因为有法规的问题。所以我们现在在收地面的医院,入股、参股、并股、收购医院,因而我们有资质了。”


张锐在讨论中反问那些质疑他如何保证诊疗质量的人,“我是搞互联网的,我怎么保证?现在法律上不允许我负责,政策上没有给我们政策空间,我就挂靠医院,比如说我在上海开一家云医院,然后让医生迁到云医院里,(医疗问题)让医院负责。这样我就负起责任来了。”


如何做线下


同是建线下诊所,丁香园和春雨医生选择了完全不同的路径。


丁香园建诊所之路要“重”得多。李天天说,“目前中国绝大部分的诊所太脏,质量太差,品牌太差,坑蒙拐骗谋财害命的事太多,我们看了一圈收购的成本还不如自己建。”当然,白手起家总是不那么容易,李天天表示,“我们去申办诊所的时候,面临一个巨大的挑战是你的牌照、资质的审核,不像开酒店那么容易,这个是做这个行业之前的心理准备。”




与丁香园从无到有开设诊所不同,春雨诊所采用“轻资产”模式,在这种模式之下,由与春雨合作的医院提供闲置资源,包括场所、硬件设备,春雨则通过网络调配提供医生及服务。刘成平表示,春雨诊所与丁香园的实体诊所是不一样的。一个实体诊所的开办,从审批、办照、选址、建设、装修,到最后的验收,他对整个流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麻烦感同身受,“这样的诊所,没有一两年肯定搞不定。”


张锐说,“我们等不及了,所以我们先做了。”也正是因为“轻”,张锐敢喊出“年内要在50个城市开出300家诊所”的目标。


春雨首席市场官刘成平认为,作为一个互联网公司,只能在现有的环境下,通过更加有效和便捷的方式,解决用户的需求,更好地配置资源,而不是去改变政策。“我们要按照我们的方式,更好地使用政策。”


如何吸引病人


5800万的用户,作为中国最大的移动问诊咨询平台,这就是春雨和张锐手中“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王牌。张锐说,他自己的感觉是“分级诊疗层下面应该还有一个互联网层”。春雨在线平台上每天发出的8万个问题当中,那些需要到线下进一步解决的,就是春雨诊所希望吸引的对象。




没有如此庞大的用户群,李天天则希望能将“流程标准”和“品牌认同”贯穿在丁香园的线下诊所之路。说诊所的时候,李天天先解释了为何要花大量的精力去做“丁香医生”这种费力花钱的健康科普。因为“我们希望线下的形象,给大家这种健康的权威的可靠的健康科普信息员的形象,这种品牌可以同时移植到线下。否则我家旁边突然出一个诊所,我确实不敢去看病。”


即使大家认识你了,敢不敢去你的诊所看病依然是有选择顾虑的。于是李天天强调“服务错位”,即丁香园开诊所一定是和公立医院错位竞争的。李天天并不讳言,如果和公立医院正面交锋“我们是竞争不过他们的,他们太强大太强势了。”但是李天天认为公立医院目前一定有“做不好或者是做不长远的业务。”这就是丁香园诊所的切入点——比如慢病管理。


因此,李天天说丁香诊所在选址上一定是在离公立医院最近的地方选,这有两个好处。公立医院的医生方便出来多点执业,第二,诊所搞不定的可以立马转院。李天天说丁香诊所和资质优秀的公立医院是合作的关系而不是竞争。


向公立医院抛出“橄榄枝”的李天天却对民营医院摆出了“嫌弃脸”。在被问及是否会跟民营医院合作的问题,李天天说“我自己心里面也是有问号的。”因为大部分的民营医院提供的服务仍然比较差,质量也不佳。只有当民营医疗市场廓清明了后,丁香园才会考虑和他们合作。




北京嘉和美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市场总监朱杰说的好:“在开始的一段时间里面,互联网可以模糊‘医疗咨询’和‘医疗诊断’之间的界线,甚至发明‘轻问诊’这样的名词来临时搪塞一下。但是任何有责任心的医疗工作者都知道:仅凭着键盘交流给人看病,是比‘悬丝诊脉’更不靠谱的事情。”


李天天和张锐尽管个人风格气质差异很多,但是对移动医疗“靠谱”化的选择确是殊途同归。虽然步履轻重缓急不同,但是好歹这二人已经带着各自的企业上路了。


来源:健康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张锐医疗就是“数据 保险”的生意
丁香医生诊所正式落成,要填补国内市场家庭医生诊所的空白
盘点互联网医疗的几种诊所布局形态
丁香园创始人李天天:互联网医院变现不靠商保、药品、医保
互联网医疗逆袭线下
吴帅:诊所开业第一天起,我就担心没有人来看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