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重磅首发 | 第2篇:我国电动汽车Pack技术发展趋势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设计与制造技术》是继《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安全分析与设计》之后,系列丛书的第二本专著,由王芳、夏军等多位专家耗时一年联袂打造,内容涵盖动力电池系统的技术发展综述、系统设计、结构设计、BMS设计、热管理设计、结构仿真分析、测试验证,以及生产制造技术,全方位多角度为读者提供最佳的工程实践参考!



下文节选自《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设计与制造技术》第一章“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技术发展综述”,现已开始预售,欢迎广大读者预定。(预售链接请扫文末预售二维码或者点击“阅读原文”购买)



系列前文回顾:



电动汽车产品要走入千家万户,在运营市场和个人市场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必然要在续航里程、环境适应性、使用寿命、购置成本等方面能够追赶甚至超越传统的燃油车,这也给电池包的技术发展带来了更高的挑战。


4.1 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阶段


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阶段,从2009年开始算起,到2020年,可以大致划分为4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2009~2013年。这个阶段,是技术产品用户市场的积累期,这个阶段的特点是核心技术产品形态用户使用习惯等基本上都是空白,到底该怎么搞,大家都不知道。但是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就是一定要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这个产业,这涉及我国能源安全,事关我国汽车产业能否做强,也是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第二个阶段:2014~2015年。经过第一个阶段的探索,核心技术有了一定的突破,产品形态呈现多种多样的局面,用户也慢慢的接受了新能源汽车这个新鲜事物,最重要的是,由于中央财政补贴和地方财政补贴的双重刺激,吸引了众多的企业和资本进入了这个产业,从而造成了2014年和2015年的井喷式发展。


第三个阶段:2016~2017年(进行中)。我们把这个阶段叫做窗口期,或者摇摆期,是因为这个阶段是政策逐步让位于市场的阶段,但是由于政府对于监管的加强,以及消化前期政策所遗留的额问题需要一定的时间,客观上加剧了产业发展的波动,使得行业的发展在一年当中会出现大起大落的情况。


第四个阶段:2018~2020年(预测)。我们把这个阶段称作突破期,政府建立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补贴政策逐步退出,技术和产品取得重大突破,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化运作机制初步建立,从而一举奠定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全球的领先地位。


4.2 2020年的关键技术目标

不同的国家,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有各自的考虑,选择了适合自己的技术路线。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在产业目标、市场目标、技术路线等方面都有非常明确的规划,对整个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非常好的促进作用。这其中有三份比较重要的文件,对动力电池及Pack的技术路线会有很大影响,值得我们关注。


2012628 ,国务院下达关于印发《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的通知。这是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份纲领性文件,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提高了国家战略的高度,对市场产品技术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划。


20161026日,受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委托,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组织逾500位行业专家历时一年研究编制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正式发布,本项技术路线图描绘了我国汽车产业技术未来15年发展蓝图,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技术路线做出了更加详细的规划。


20173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 、科技部以及财政部四部委公布了《促进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行动方案》,以加快提升我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能力和水平,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这三份文件中,与动力电池及Pack相关的2020年技术指标,如上图所示。要达到上述要求,未来几年在工程技术方面需要有比较大的创新。


4.3     技术挑战及发展趋势


以纯电动乘用车为例,2020年的典型技术参数如下:

450km的综合工况续航里程,已经完全可以满足运营市场的需求,达到每天只充一次电的目标,也可以满足个人用户长途驾驶的需要,接近传统燃油车的满油续航里程。车辆使用温度范围广泛,可以适应我国90%以上的国土区域。在快充状态下,可以做到15分钟充满80%的电量,大大缩短充电时间。整车的整备质量小于1.5吨,百公里能耗在15度电以下,进一步提升电动汽车的能量转换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指标,充分满足市场对于插电式混动汽车和纯电动汽车的需求,Pack技术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明显的进步。


(一)系统集成效率的大幅度提升


按照电芯能量密度300Wh/kgPack能量密度260Wh/kg的目标来计算,Pack系统的集成效率要做到85%,而当前乘用车Pack的集成效率普遍在65%左右,这意味着集成效率需要大幅度提升,才能达成目标。

要提高Pack的集成效率,有两个可行的途径,一是优化Pack内部的结构设计,大幅度减少Pack内部的组件数量,将更多的组件和功能集成在模组和箱体上,从而减轻重量;另一个是采用轻量化的材料,如采用铝型材或复合材料代替高强度钢,采用塑胶件代替金属件等,也可以减轻重量。


(二)广泛的温度适应性


冬天可以在零下20℃,甚至零下30℃的低温下工作,夏天可以经受50℃的地面高温而不趴窝,同时还要承受3~4C的快充,这是电动汽车大范围推广的必要条件。要满足这一要求,高换热系数和快速热交换的液冷/液热系统将成为Pack的标配。


液冷/液热系统的设计目标是在-30~50环境温度和4C快充工况下,将电池单体的工作温度控制在15~45、电池单体间的温差控制在5以内。


综合运用仿真分析和测试验证等手段,达到液冷/液热系统的最优化设计,才能做到-30~50的使用温度范围,以及大倍率和长寿命使用。


液冷/液热系统的设计,必须与整车的冷却循环系统相互匹配,必须与Pack的结构设计高度集成,必须达到极高的热交换效率。


(三)3~4C的快充将成为标配



想象一下,我们开着电动汽车出门,在充电站需要花费1个小时的时间进行充电,如果碰上充电排队,可能需要花费2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没有比这更糟糕的体验了。家用慢充和充电站快充相结合,是电动汽车普及的关键因素之一,对于出租、公交、物流等领域的营运车辆来说,快充的重要性甚至要大于续航里程,因为充电的时间是无法载客或载货的,充电时间越长,意味着运营效率越低,损失越大。

比较合理的快充要求,是在15分钟内,充满80%左右的电量,这要求Pack达到3C以上的充电能力,在电芯的设计电连接设计热设计、安全设计、以及BMS的能量管理方面,都要做出非常大的技术突破。


(三)与车同寿命的Pack产品



因为电池包的成本很高,如果做不到与车同寿命,车辆的维护成本将非常高昂,用户显然不会愿意为这额外的成本买单。


以乘用车为例,如果是个人用户购买,通常需要达到8/12万公里的寿命要求,如果用于营运,寿命可能要达到5/40万公里。

要达到如此严格的寿命要求,除了电芯的循环寿命和日历寿命要达到目标,还需要电子、电气、机械组件也达到8年以上的使用寿命。除此之外,在电芯的成组技术、系统的热管理和能量管理、以及Pack的售后维护等方面,也都有非常高的要求。


(五)总结


Pack技术的发展,涉及到多学科多领域的知识,需要跨学科的技术融合,需要综合性的、系统性的产品开发思维,我们不能简单的把电化学电子、电气、机械等作为核心技术看待,还要看到Pack产品所涵盖的材料、热交换、电磁兼容等方面的技术特征。


要开发一个可以装车的Pack产品很容易,要量产一个寿命、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都完全符合汽车级要求的Pack产品,则需要大量的工程实践、理论计算、计算机仿真和测试验证,还需要基于足够数量的产品进行迭代设计,不断的优化和完善。


本书的目的,在于通过系统的工程方法和大量的工程实践,为广大读者展示Pack产品设计与制造的基本流程和关键技术,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技术进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锂电池模组结构和电芯自造工艺
新能源后市怎么走?这些正宗受益股在底部
未来动力电池的技术路线和发展目标
新能源汽车电池包(pack)壳体设计与选材
未来3~5年新能源汽车十大发展趋势
新能源汽车爆发式增长!未来产业格局将如何演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