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比徐志摩更浪漫,比鲁迅更深情,他是世上最会写情话的人

因为常年写书评,总会被人问:哪个作家的书,是你相见恨晚的。

这时候,我总是会想起一个人。

他是中国百年一遇的大家。

因为早几个月去世,而错失1988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一生坎坷而落寞,让诺奖评委心生戚戚:

“我越是知道他的伟大,越为他一生的寂寞伤心。”

不到40岁,出了作品集,他却在书的序言上写到:“我和我的读者,都行将老去”。

意思是,不过多久,我和我的读者都将被遗忘。

庆幸的是,70多年过去,这句伤感的预言,并没有应验。

他的作品和他的读者,都红光满面,焕发着勃勃生机。

著名导演侯孝贤在访谈上说,因为读了他的自传,他知道了怎么拍电影。

贾樟柯说:正是受了他的影响,我拍出了聚焦小人物的《小武》、《站台》、《三峡好人》。

美学家蒋勋直言:他的力量,远远超过鲁迅。

是的,他就是以一己之力,让湘西之美闻名世界的——沈从文。

  △1981年2月沈从文在美国斯坦佛大学讲学

他是中国第一个乡土作家。

当五四时期几乎所有的作家,把锋利的笔锋,投向农村和底层。

这个真正来自农村的“乡下人”。

怀着悲悯和博爱,把一生的温情和诗意,给予了他身后的故乡。

 沈从文八十岁重访自己出生的凤凰旧居。

在他笔下,故乡那些最最寻常的“小人物”——

逃跑了的士兵、爱说野话的船夫、住在吊脚楼上的妓女、一生漂泊的水手……

不是愚昧落后的中国代表,而是自然、自在生活的普通人。

 △1983年北影厂拍摄的电影《边城》海报

他笔下的文字,也不是来自书本。

而是来自大自然。

在大自然里,他看到了花的开放,草的生长,牛的交配,看到了普通人的生活状况,懂得了生命的状态。

 △1982年,80岁的沈从文与妻子张兆和在凤凰沱江边的合影,这是他最后一次回到凤凰

贾平凹说:最伟大的作品,不是笔写出来的,是天地间原本就存在的。

沈从文的小说,便给人这样的感觉。

在他的作品里,你看到的不是书本的知识,而是生活的智慧。

就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斜坐倚靠在墙头旁,带着毡帽,抽着烟袋,娓娓道来逝去的故事。

读来让人格外平静而温暖。

沈先生一生创作500万字,生命的态度和智慧,全部凝结在了自己笔下的文字。

任何人,倘若能在经历一些世事后,走进他的文字,无论是做人,处世,还是寻觅内心的自由,都将终身受益。

在沈从文先生诞辰119年来临之际,读书君给大家至诚推荐这套《沈从文著作集》。

这套书的原版,出自20世纪中国最富盛名的出版机构之一——“开明书店”,曾绝版了70年。

 开明书店《沈从文著作集》原版封面

每一册,均由沈先生亲自编选、校订、拟名。是沈先生自认为最满意的作品合集。

多年再现,被许多沈迷争先入手。

 《阿金》包含名篇《三三》《丈夫》

全套13册,包含:

全篇无节选的《边城》

沈从文写给爱人和故乡的至诚情书《湘行散记》

蒋勋、侯孝贤、贾平凹等诸多名家的挚爱之作——《从文自传》

 《从文自传》目录

以及其他沈先生在小说、散文、书信方面的代表性作品:《春灯集》《黑凤集》《阿金》《黑夜》《春》《月下小景》《边城》《神巫之爱》《长河》《废邮存底》和《湘西》。

2021全新上市,函套礼盒,尺寸便携,纸张顺滑。

全套13册原价398元读书369团购价只要179元。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即可购买

 01 

他一生温润良善

以赤子之心,捍卫自由和人民

无论是生前,还是生后。

许多名家,都对沈从文做出了极高的评价。

但最令我动容的,是他的妻子张兆和的一段话。

1988年沈从文去世后,张兆和在1995年出版的《从文家书》写到:

“从文同我相处,这一生,究竟是幸福还是不幸?得不到回答。

我不理解他.....真正懂得他的为人,懂得他一生承受的重压,是在整理编选他遗稿的现在。

他不是完人,却是个稀有的善良的人。”

“他不是完人,却是个稀有的善良的人。”

这最后一句,可谓是沈从文人格的一生注解。

 △晚年的沈从文和张兆和

1923年夏天,沈从文从——湘西,来到北平追求知识和理想。按他自己的说法,那时的自己,是“乡下人”。

刚到北平,有人便对他说:“既为信仰而来,千万不要把信仰失去,因为除了它,你什么也没有。”

他把这句话记在了心里。

艰难困顿中,为了维持生计,他一面在北大旁听,一面在霉湿的小屋里,没日没夜地伏案写作,以换得一点稿费。

 △晚年的沈从文

但沈从文只读到小学四年级,连使用标点符号都问题,投稿的结果可想而知了。

不仅没通过,还被出版社编辑公开羞辱、嘲笑。

但他不气馁,一篇接着一篇地写。

挣扎了两年后,接连发了170多篇作品。

他还很庄重地给破旧的小屋取了名字“窄而霉小斋”,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大家,就在这个小斋里起步了。

 △青年时期的沈从文

而因为学历问题,他的名声越大,受到的讥讽越大。

几年以后,成为西南联大教授。他依旧遭到同行讥讽。说他“不是正途出身”。

这些经历,让作为教授和日后做编辑的他。

对学生和作者,是耐心温和、循循善诱。

 看他留下来的照片,也总是一副笑脸盈盈的样子。

而他的温润,良善,还不止是顺遂岁月的柔情。

更是艰难岁月的乐观和从容。

有一次,他和表侄黄永玉遭到批判,两人在一条胡同相遇,却不能互相言语。

可是,在转弯的时候,他把背挺直,头扬老高,长长地说了句:要从容啊!

这一句话,一字千斤,黄永玉的眼泪瞬间就夺眶而出了, 他知道即便在这种时刻,表叔也关心着他,也依旧和他在一起。


△沈从文与黄永玉在“罐斋”家中

这种暖流流进黄永玉身体后,迅速化成了一股温暖的力量。

混沌已久的黄永玉,在自己房子的墙上画了一个两米多宽的大窗子,窗外是绚丽的花草,还有明亮的太阳,顿时满屋生辉……

正如其妻妹张充和所评,沈先生一生,“不折不从,亦慈亦让;星斗其文,赤子其人。”

 02 

文风清新,人物绝妙

沈先生的文字,读一次而爱一生

如果说中国现当代文坛,有许多作家是被高估的。

那么沈从文,属于那极少数被低估的。

在大师辈出的五四时期,他是胡适眼中“中国最好的小说家”。

他对汉字的贡献,被冯唐评价为:胜过所有中文博士。

他对文字的驾驭,让学生汪曾祺臣服:每一句都 '鼓立 ’饱满,充满水分,酸甜合度,像一篮新摘的烟台玛瑙樱桃。”

一部《边城》,更是被誉为“一部田园诗的杰作,一颗千古不磨的珠玉”

画家蒋勋常年把沈从文的书带在身边旅行。

谈及理由,他说:一是沈从文的文笔非常优美,二是读他的东西,心里的感觉是美好的。

这话说出了许多人的心声。

他的文字,有《诗经》之美,纯然原生,读来让人心生美意。

“在青山绿水之间,我想牵着你的手,走过这座桥,桥上是绿叶红花,桥下是流水人家,桥的那头是青丝,桥的这头是白发。”

——《湘行散记》

他笔下的景物,又似桃花源的风貌,让人心生向往。

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为大片石头作成。静静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

黄昏时天气十分郁闷,溪面各处飞着红蜻蜓。天上已起了云,热风把两山竹篁吹得声音极大,看样子到晚上必落大雨。

△多少人不爱看写景的文字,却醉在了沈从文笔下的凤凰城。

而他写人也是一绝。

随手拈来两句,一个鲜活人物,立现眼前。

《边城》里的翠翠在灯光下跑来跑去的身影,让人一眼难忘。

《湘行散记》里的水手,也是一妙人。

能骂人,能玩笑,做事也有干劲。

“遇到天气较差,讨得酒钱喝几杯,倒也能让船飞起来,一辈子在和水和石头做斗争,纵使天上落刀子,也得做。”

用读者的话说:他笔下的人物,更像草木,在阳光水土合适的时候生长,风雨里坚韧不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在他的笔下 文字可以这么美!不妨欣赏一下
沈从文笔下美到极致的36个句子,文字细腻清透,每读一次都有收获
我们相爱一生,一生还是太短
沈从文: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
一脚踏三省,这里才是沈从文笔下的边城
今年我最喜欢的古镇,太舒服了,这里才是沈从文笔下真正的边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