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因欲而刚与无欲则刚
《论语·公冶长篇》第十一章: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
这一章的要点是“刚”,单说这个字的时候,大家可能更多的会想到刚强、刚毅,这么理解没有错,不过可能很难和这几篇的要点“仁”联系起来。在后边的《子路》那一篇里,孔老夫子说:刚、毅、木、讷,近仁,也就是说这几种表现都是接近于“仁”的表现;子思在《中庸》里说,发、强、刚、毅、足以有执也,这里的有执的对象,其实就是“仁”,就是“中庸之道”。
这一段大致的意思是说,孔子说,我没见过真正刚毅的人。有人回答他说,申枨是啊。孔老夫子说,申枨的欲望太多,也就是说他貌似“刚毅”,实际上是欲望在牵引和引导,所以说他这算不得是真正的刚毅不屈。
我们再后过头来看的话,就会发现,这里实际上探讨的是因欲而刚和无欲则刚的问题,他们看起来是都很有毅力,都很能坚持,但是又有着根本的不同。
什么是因欲而刚呢?用我们现在的情况,打个比方的话,就是一门心思发大财,如果我们的这种欲望特别强烈的话,实际上我们可以做到极度的省吃俭用,能够做到很强的自我约束,也特别能吃苦,这和无欲则刚看起来确实非常的像,甚至比无欲则刚的状态还能更加的自苦。但是,这样的人,如果是这样的一种心态的话,最终一旦得偿所愿,有点地位,有点钱以后就会极力的报复,报复下属,甚至是报复社会,这样的人大有人在。
前些年,我们有些公司特别喜欢使用那些出身特别艰苦的人,因为这样的人肯努力,愿意多干活,很有上进心,其实,这就是典型的“因欲而刚”。所以,很多传统的解读把最后一句“枨也欲,焉得刚”解读成申枨的欲望太多是不准确的,而指的是他因为欲望特别的强烈,看起来很刚毅。
无欲则刚,我们比较好理解,实际上就是我们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而不是被贪婪、欲望、恐惧说裹挟的状态之下的,毫不退转的践行“仁”的原则,闻见思行圣人之道,这才是真正的无欲而刚。
曹传虎精讲《论语》38讲
山东大朴文化
299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无非欲品自高
见爱无欲
无欲则刚
怎么样让自己变得精明些?
无欲品高
人生禅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