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场】6位业内专家共同探讨:借力“东数西算” 广电领域如何加速融合创新

今年,国家发改委、中央网信办、工信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文件,同意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了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至此,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完成总体布局设计,“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

《广播电视信息》杂志社特别邀请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盛志凡,作为本期《论场》主持人,与多位资深行业专家就“东数西算”工程的深远意义、广电行业算力网络建设和算力应用等话题进行充分探讨和深度交流,以期助力行业紧抓“东数西算”工程机遇,实现业务融合创新。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副所长 李洁



李巍

贵州省广播电视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

“东数西算”工程,是指通过构建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一体化的新型算力网络体系,将东部算力需求引导到西部,优化数据中心建设布局,促进东西部协同联动。简单地说,就是让西部的算力资源更充分地支撑东部数据的运算,更好地为数字化发展赋能。

贵州省广播电视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结合贵州省相关战略决策部署,在践行“东数西算”战略步伐中,助力实现“东数西算、云网一体”,目前已经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首先,聚焦国家算力增长,需要巨大数据传输量的需求。目前,贵州省广播电视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依托高速公路与高速铁路专用管网资源,以新建光缆基础网、OTN高带宽、高安全和可靠的传输网为主要建设内容,沿着高速公路与高速铁路建设一张直达全国八大算力枢纽节点的低延时、大带宽的高速直连互联互通光纤传输网络,优化通信网络结构,扩展网络通信带宽,减少数据绕转时延,降低长途传输费用,推动数据中心与网络高效供给和协同发展。正在推进的重点项目——城市直联网项目,分三期实施,可实现数据的交互、交换、融合、调度,将为“东数西算”战略发展提供高品质的算力网络。

其次,贵州省广播电视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在落实“云网一体”的总体框架下,拟在贵安新区龙山工业园建设广电大数据中心,承载中国广电西南区域数据存储及备份;为中国广电5G提供核心节点,为“东数西算”提供算力支持。同时,积极争取成为国家文化产业大数据存储及备份中心。

最后,贵州省广播电视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将深度参与“东数西算”建设,发挥云、网、算、用全链条优势,积极构建“云网一体”融合化发展的生态。积极参与贵州算力枢纽建设,提升贵州IDC上架率。积极建设骨干传输网,通过顶层设计、带宽扩容和运营保障提升传输效率。整合云、网、端、算、用资源与技术,积极打造“云网一体”融合化发展新态势、新业态。贵州省广播电视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还将深度结合贵州省关于贵安新区“强省会”招商引资若干政策,努力争取贵安新区支持性的奖励、高层次人才支持、项目用电和用地的相关支持,助力项目落地实施。

贵州省广播电视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国家文化大数据西南区域中心建设和运营主体,服务贵州、四川、云南、重庆和西藏五省区,已按照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数据中心建设的相关标准和要求,建设了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数据中心,并以统一架构、统一服务、统一API的广电云系统对所有的物理存储计算资源进行管理,为文化大数据提供存储、技术等服务。

未来,贵州省广播电视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将根据国家文化大数据的整体安排部署,在现有数据中心的基础上,按照《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数据中心设计规范》(GB 50174—2017)A级标准建设要求建设国家文化大数据数据中心机房及配套安全等系统。此外,公司还将根据业务发展需求建设2000个标准机架,布局具有模式识别、机器学习、情感计算等功能的西南区域集群式智能计算中心,构建一体化服务体系,为西南区域文化数字化建设提供低成本、广覆盖和安全的算力及存储能力。同时,综合利用中国(贵州)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政策、资源等优势,积极争取落地建设国家文化大数据全国备份中心。

文化宣传以及广播电视、网络视听行业对网络和算力基础设施具有海量的应用需求,广电网络公司应重点围绕大数据中心、文化专网、视听服务等方面,实施文宣领域算力应用创新。

一是激发文化数字化计算活力。将文化计算体系运用在文化资源的要素采集、分解重构、标识关联、数据索引、产品交易等场景,通过算网融合的建设和应用理念,为文化资源在元宇宙、空间计算、异构计算、3D采集及渲染、人机自然交互等多样化创新上提供强大的支撑能力,在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抢救文化遗产、保护知识产权的同时,探索构建新的商业模式,深入挖掘文化资源的价值,促进优秀文化资源的传播速度和广度。

二是创新千人千面的视听服务智能化推荐。通过智能感知算力网络,对全量的节目数据、用户数据、点播数据、观看数据、EPG数据和消费数据等进行多维度的关联计算,形成用户心理标签和用户画像,以海量的内容资源为基础,结合AI内容识别技术,为用户提供智能化接入和实时数据处理,协同大小屏媒资标签体系和全场景智能推荐能力,实现跨网、跨屏、跨终端视听内容的自动化编排、个性化推荐和智能化运营,打造连接、聚集和服务全国家庭用户的新入口、新平台、新生态。

智慧广电是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经济社会信息化、数字化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广电行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聚合各方面资源,推动智慧广电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是当前广电行业面临的历史使命。去年,贵州省广播电视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投资组建了东数西算(贵州)产业有限公司,旨在借助国家“东数西算”战略的发展契机,参与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贵州)枢纽节点的建设,充分发挥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中国(贵州)智慧广电综合试验区的优势,有效承接东部算力需求,真正实现“东数西算、云网联动”,构建贵州与粤港澳、长三角、京津冀等地区大数据中心集群的算力资源输送通道,实现跨区域、跨产业的算力协同探索,激发贵州数字经济产业创新发展,为加快推动贵州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开启智慧广电建设发展的新篇章。

张昊

中国移动研究院网络与IT技术研究所所长

“东数西算”工程,将我国数据中心的整体布局与整个国家和地区的能源、气候、经济发展情况、网络带宽等情况统筹来考虑,将有助于解决数据中心东西部供需失衡的状况,将推动我国数据中心差异化、互补化、协同化和规模化发展,同时有利于发挥区域优势,形成规模效应,避免重复投资,从而降低整体工程成本。“东数西算”具体体现为四大意义。

一是有利于提升我国算力整体水平,通过全国一体化的数据中心布局建设,扩大算力设施规模,提高算力使用效率,推动算力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避免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二是有利于促进绿色低碳发展,有助于缓解东部电力和土地紧张的情况。三是有利于扩大有效投资,带动产业发展,数据中心产业链条长、投资规模大、带动效应强。通过数据中心集群建设,将有力带动产业上下游投资,推动相关产业发展。四是有利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通过算力设施由东向西层次化布局,将带动相关产业有效转移,拉动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

在国家的宏观统筹规划下,地方政府、产学研各方积极布局,加快推进,算力网络热潮持续升温。算力网络在逻辑功能上形成三层两域的体系架构,横向分为算网基础设施层、编排管理层和运营服务层,纵向贯穿绿色与安全。

构建“东数西算”一体化的算力体系重点需从顶层设计、产业推进、应用孵化、配套政策等四个方面持续发力、系统推进。

其一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布局。从国家层面统筹“东数西算”总体布局,明确发展策略、目标与路径,做好对产业各方的指引。

其二加快推动配套产业成熟。推动异构计算产业链本土化、供应链多元化,确保异构计算产业安全稳定发展。建立算网融合标准体系,推动算网设备的交互接口、信令协议等标准统一,实现算网能力开放共享、资源统筹调度。

其三促进应用推广创新。加大普惠性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探索跨地域、跨运营主体算力资源交易新型供给模式,实现算力普惠。强化试点和政策推广,引导制造、能源、交通等多个领域加快打造典型应用,以应用创新促进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其四加快完善配套政策支持体系。加大基础资源倾斜力度;探索算力交易配套体制机制,打造集中化算力资源管理服务平台,为全国范围内的算力资源共享交易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健全数据资源流通应用机制,完善数据资源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流通应用机制和数据隐私安全解决方案,更好地支持应用创新。

中国移动作为信息通信领域的领先运营商,积极承接国家“新基建”和“东数西算”战略,提出了以网强算,发展“算力网络”的全新理念,已经开展了多方面工作。

在算力基础设施方面,持续完善数据中心布局,推进边缘算力覆盖,加快泛在算力基础设施构建。

在网络基础设施方面,构建以算为中心、无所不达的智能网络,提升网络确定性能力,其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的工作是网随算动,优化网络布局,并在以下几个方面实现转变:架构调整,网络架构从以地域为中心布局调整为以算力为中心布局,打造骨干20ms、省域/区域5ms左右、地市1ms三级时延圈网络;带宽提升,骨干网从100G的互联链路提升到400G的超宽互联;结构优化,以数据和算力为中心,构建多跳互联的扁平化网络结构。另一方面的工作是提升算网服务能力:利用SRv6/G-SRv6构建自智网络,提供网络切片/随流检测等相关能力,保障算力互联,满足确定连接服务;打造新一代SD-WAN,为用户提供融合云网服务、高效分发算力服务。

在算网编排管理方面,构建融数注智的“算网大脑”,实现对算网资源及多要素能力的统一编排、统一调度。一方面向下实现泛在算力的跨层跨区域融通和算网的跨域跨专业拉通,另一方面向上实现多要素融合能力供给和算网一体化服务支撑。中国移动从能力开放、融合编排、智能化、跨域调度和数据感知五个层面系统设计“算网大脑”架构,已经完成了“算网大脑”原型系统的构建,并在省公司开展了试点验证。

在技术创新方面,加强新技术的探索和实践,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一是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对现有技术的融合创新突破,进一步提升算网效率。全面布局存算一体、算力原生、算力路由等创新技术,推进相关标准制定和开源生态构建。二是启动算力网络创新试验示范网建设。以构建国家算力网络大科学装置为目标,构建“1+9+9”多节点互联的双平面引擎,验证新技术,孵化新应用,探索新模式。

李洁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副所长

“东数西算”工程的提出,源自于目前我国算力基础设施、数据中心分布的供需矛盾。

从整体上来看,“东数西算”工程的提出,对促进我国整个产业数字化转型,推进我国整体数字经济发展和提升国家整体算力水平是非常有利的。

从西部角度来看,一是有利于促进西部地区数据中心发展,带动西部地区数据中心集约化、规范化、绿色化发展,打造西部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二是有利于促进东西部地区算力均衡发展,带动东部地区产业向西部地区转移,提高西部地区算力发展水平;三是有利于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投资和商业生态建设,带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目前,八大算力枢纽节点都已启动建设工作,各地均在加快数据中心建设布局,包括用户的引入和整个生态的发展,但仍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快和完善政策和机制支撑。

一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算力是数字时代的核心竞争力,加快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推动我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激发算力与更多产业融合,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二是提升数据中心整体技术创新水平。通过提高我国自主创新技术水平,加快核心技术的创新突破,从而提高我国核心竞争力。加强算网融合技术布局,推动算力产业向高质量方向发展。三是引导算力赋能行业。加快算力产业发展,推进算力产业应用新模式、新业态,引导算力在更多行业中的应用,提高算力在各行业的应用水平。算力只有赋能更多的行业,才能体现出算力对于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四是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培育专业性人才,有利于克服我国算力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人才短缺难题,进而提高我国算力水平。

参与“东数西算”工程,对于广电行业推动智慧广电建设发展有以下四方面的意义。

一是推动智慧广电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东数西算”工程的实施,有助于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推动数字化发展;广电参与“东数西算”工程,将有利于聚合各方面资源,推动智慧广电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促进广电业务发展。

二是加快智慧广电基础设施建设。“东数西算”工程为广电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加快了智慧广电基础设施建设,激发了智慧广电在多领域、多层次、宽范围的应用,促进了智慧广电快速发展。

三是在关键技术上取得保障与突破。智慧广电最核心的技术保障就是广电网络建设的突破升级,而参与“东数西算”工程,有利于广电网络高质量发展、建设升级,保障智慧广电建设发展,实现全网智慧融合。

四是完善智慧广电生态体系建设。加快智慧广电生态体系建设,推动广播电视功能转型升级,满足人民群众不同的需求,实现智慧广电高质量、数字化、信息化等服务应用场景。

黄韬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紫金山实验室未来网络中心主任

当前,算力已成为信息社会的核心生产力。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元宇宙等新兴技术、新兴业务和应用场景带来的数据量持续增长,各行各业对算力和网络提出了更为迫切的需求。在算力需求方面,2020年我国算力总规模已达到135EFLOPS,同比增长55%,超过全球增速约16个百分点。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数据资源大国,“东数西算”工程也成为继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等跨区域调配工程后的又一国家级战略工程,建设算力网络对于优化国家算力资源布局、推动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结合广电业务的未来发展,对面向广电行业的算力产业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加快面向未来的新型广电业务需求与发展趋势研究,包括超高清、沉浸式视频、AR/VR/MR等高新视频业务,以及面向行业的文化大数据等新兴业务需求,系统梳理相关业务需求并围绕算力网络、“东数西算”提出相应的技术指标,同时重点分析和总结网络数据量、网络传输时延、网络丢包率等需求指标。

二是推动突破面向广电行业大带宽、低时延业务需求的相关核心技术,面向未来算网一体化发展趋势,亟需持续攻关算力感知、算力路由、极简组播、算网存融合调度、边缘算力网络、无损数据中心、跨广域无损传输协议等核心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技术创新试验。

三是从技术侧和需求侧进行深化梳理,探讨相关创新技术在落地过程中,如何与业务需求相匹配,如何与现有网络环境相匹配。面向未来行业发展趋势,持续夯实算网一体化基础设施,并按照算网融合架构思想,实现广电网络与多维度云计算、边缘计算的深度融合,实现跨广域云网边端的统一调度和管理,将广电网络打造成高速、泛在、智能、灵活的“连接+计算+安全”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最终为用户带来网、跨屏、跨端的视听服务新体验,服务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

此外,随着“东数西算”工程的启动规划,以及广电行业对算力产业发展的需求日益迫切,建议将相关技术进行成熟度分级,并根据相关需求紧迫程度,有节奏地推进相关成果的应用落地工作,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林福宏

北京科技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教授

“东数西算”充分利用西部地区绿色能源,实现集中式的大数据处理,一方面可力助国家实现“双碳”目标;另一方面提升了西部地区的信息化、数字化水平,实现了东西联动,加快了我国西部经济建设。因此,“东数西算”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重大工程。今年2月,“东数西算”工程全面铺开,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中国移动、腾讯、阿里巴巴等企业已在“东数西算”算力枢纽节点地区布局或运营数据中心,表明“东数西算”网络体系进入了大规模建设阶段。相信经过这大半年的建设,“东数西算”基础设施已经基本完善,可赋能各产业。

“东数西算”为广电网络实现高速发展带来了良好机遇。我国正处于文化数字化建设的高峰时期,多媒体技术飞速发展,尤其是视频业务的急速增长,要求网络基础设施必须提供相适配的服务能力。“东数西算”恰好采用了分布式的网络架构,可通过多媒体分布式的存储、计算进一步赋能相关行业。

本文为(节选)

更多观点请参阅《广播电视网络》

2022年第10期《论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推荐】“东数西算”布局全面启动!广电网络数据中心迎来新机遇?
贵州省发布大数据产业发展引导目录
第二十八届北京国际广播电影电视展将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老馆)举办
【精选】智慧广电生态体系建设思考
贵州伯克利大数据创新研究中心在贵阳揭牌
贵阳·贵安新区推进大数据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出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