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太牛了!收废品,年入近10亿!成立4年,勇闯IPO!
深交所官网消息显示,赣州吉锐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吉锐科技”)创业板IPO获受理。

发行人及本次发行的中介机构基本情况

资料显示,吉锐科技深耕新能源锂电池循环利用领域,专业从事废旧锂电池正极材料回收利用及锂电池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与加工服务,主要产品包括电池级碳酸锂、磷酸铁、镍/钴/锰盐等,主要用于制造锂电池正极材料的原料,最终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储能、消费电子等领域。

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董秘及财务总监

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为司马忠志。本次发行前,司马忠志直接持有发行人24.61%的股份,通过担任赣州锐展、赣州锐科执行事务合伙人间接控制发行人16.88%的股份,直接和间接合计控制发行人41.49%股份的表决权。

司马忠志先生,1965年出生,中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1990年毕业于江西理工大学(原南方冶金学院)有色金属冶金专业,本科学历,高级工程师。1990年7月至1995年7月,在赣州钴冶炼厂大余分厂历任职技术员、工程师;1995年7月至2001年10月,任赣州钴钨有限责任公司研究所技术所长;2001年10月至2003年10月,历任宁波新世纪化工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生产副总经理;2004年3月至今,历任中矿国际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董事、总经理;2019年5月至今,任吉锐有限、吉锐科技董事长、总经理。

袁伟佳先生,1984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2014年毕业于江西理工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历。2007年7月至2017年4月历任国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营业部业务经理、部门经理;2017年4月至2022年5月,任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赣州分公司负责人;2022年5月至今,历任吉锐有限、吉锐科技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

尹华凌先生,1994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2017年毕业于斯克莱德大学会计金融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历。2017年10月至2020年9月,历任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员、高级审计员;2020年10月至2022年5月,历任容诚会计师事务所高级审计员、项目经理;;2022年5月至今,历任吉锐有限、吉锐科技财务经理、财务负责人。

2022年,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其他核心人员在公司领取薪酬的情况如下:


发行人股权结构图

主要财务数据及财务指标

2020年-2022年,吉锐科技主要生产和销售产品为电池级碳酸锂、磷酸铁,2023年开始生产与销售镍/钴/锰盐等产品。从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构成可以看出,2022年,公司电池级碳酸锂收入7.74亿元,占比83.64%;磷酸铁收入4,479.60万元,占比4.84%;其他收入826.30万元,占比0.89%。

从总体业绩来看,2020年-2022年,吉锐科技营业收入分别为2,099.32万元、16,632.71万元和92,980.07万元,持续增长;公司2020年处于亏损状态,2021年和2022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3,693.69万元和11,070.21万元。近三年内,随着新能源汽车景气度持续提升,锂电池厂商加速扩张产能,碳酸锂的市场需求增长强劲,带动碳酸锂价格持续上涨并高位运行,叠加公司产能的持续提升、磷酸铁研发投产及客户结构的不断优化,公司收入和利润规模均实现了大幅上涨,经营业绩呈现良好的增长态势。

从客户方面来看,基于核心技术优势、丰富的产品布局和优异的产品性能,吉锐科技与新能源行业的领先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获得了客户的高度认可,主要知名客户包括国轩高科、厦钨新能、龙蟠科技、当升科技、长远锂科、容百科技、华友钴业、天力锂能、比亚迪、建发股份等。

吉锐科技分析,公司客户主要为正极材料行业先进企业,近几年下游客户扩产迅速,未来对镍/钴/锂盐等原材料需求增长较快,且由于公司是行业内少有的能够大批量提供电池级碳酸锂的回收企业,下游电池厂、正极厂与公司合作意愿较强,预计未来三年内公司现有产能将实现满负荷运营。在现有产能体系下,公司预计2026年及以后公司产能将呈现紧张状态,而电池循环综合利用项目建设周期一般不少于2年,公司有必要提前布局本项目建设以满足未来下游客户需求高速增长的需要。

吉锐科技IPO募集资金运用情况

(单位:亿元)

此次IPO,吉锐科技拟公开发行不超过5,908.0273万股人民币普通股(A股)股票,预计募资11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计划用于年处理30万吨锂电池循环综合利用项目(一期年处理11万吨磷酸铁锂电池)、锂离子电池材料循环制造研发技术中心项目。

其中,年处理30万吨锂电池循环综合利用项目(一期年处理11万吨磷酸铁锂电池)拟投资10亿元,利用约502亩土地,建设一座总建筑面积为196,770㎡的锂电池循环综合利用基地。项目建成后预计可以形成磷酸铁锂电池单体、磷酸铁锂黑粉两种废旧电池料共11万吨的处理能力。

锂离子电池材料循环制造研发技术中心项目拟在赣州高新区投资建设一个占地19.2亩的研发技术中心,主要用于动力电池再生利用技术以及前沿新能源材料的研发。本项目拟向上游延伸布局新能源汽车动力拆解技术,向下游延伸布局三元前驱体技术。同时,公司基于现有产业布局,拟通过本项目的建设攻克钠离子电池技术,提前布局新能源电池前沿技术领域,夯实公司基础研发能力。

4项发明专利,3项为受让取得

吉锐科技自成立以来一直注重对研发的投入。随着销售规模的扩大,研发投入逐年增长,2020年至2022年研发费用的复合增长率达274.88%。截至目前,公司及子公司拥有专利42项,其中发明专利4项;拥有软件著作权6项,作品著作权1项。

公司最近三年研发费用分别为329.08万元、1,637.44万元和4,624.75万元,且最近一年研发投入金额不低于1,000万元;最近三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099.32万元、16,632.71万元和92,980.07万元,最近三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为565.51%。报告期各期,发行人研发费用金额及占比情况如下:

发行人毛利率高于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

报告期各期,发行人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与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对比情况如下:


公司与同行业可比公司技术实力比较如下:

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毛利率对比分析


公司电池级碳酸锂产品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超过 80%,显著高于同行业公司。2020 年度,公司工艺尚未成熟,且未形成规模化生产,导致毛利率为负。2021 年度,受益于碳酸锂市场价格大幅上涨,公司毛利率高于行业平均值。2022年度,受碳酸锂价格影响,公司采购成本相应上升,导致毛利率回落,与同行业平均水平基本相当。

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未足员缴纳

报告期各期末,发行人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缴纳情况如下:


客户集中度相对较高

报告期各期,发行人前五大客户营业收入占比分别为 80.91%、79.05%和79.65%,公司客户较为集中与公司下游行业集中度较高有关。公司主要客户为国轩高科、厦钨新能、龙蟠科技、当升科技、长远锂科、容百科技、华友钴业、天力锂能、比亚迪、建发股份等国内锂电池产业链龙头企业,经营情况良好。

报告期内,公司存在客户与供应商重叠的情况,基于锂电池材料循环经济特征,部分锂电池制造企业、锂电池正极材料企业或贸易商既是锂电池材料的需求方,又是锂电池废料的提供方,因此行业内通常存在既是客户又是供应商的情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尚不满“4岁”的吉锐科技IPO:毛利率波动大,存货逐年急剧攀升
〖 聚焦•山木新能 〗70家企业发布2016业绩预告 谁是最赚钱的企业?
中报预计净利翻倍,当升科技能否依靠4680电池力压容百科技?
锂电池电解液行业分析
新能源上市公司
磷酸铁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