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罗小布问道】《禅悟破解广电困局的常识(16)》——修旧不如换新

人们常常有这样体验或生活常识,这就是“修旧不如换新”。例如,一个冰箱用了好多年,突然不制冷了;检修的结果是需要换一个压缩机,其价格与新买一个差不多,如何抉择呢?是继续修,还是干脆扔掉,再买个新的冰箱?扔掉似乎有点可惜,但已经用了多年了,完全可能压缩机修好了,其他部件又坏了,其他部件的维修成本也不低。如果在这种情况下,你还是选择继续修,在经济学上称之为“沉没成本谬误”。

“沉没成本”是一个经济学概念,指的是已经付出且不可能收回成本。例如,有线网络同轴分配网,已经投入了,这部分投入已经不可能退货,重新换成光纤到户,就是“沉没成本”。

什么是“沉没成本谬误”呢?一个足够理性的人,不会拿“沉没成本”作为未来参考依据;但绝大部分人是感性的,感性的人在决策时,会受到之前“沉没成本”的影响,往往做出不够理性的决策。对于有线同轴分配网而言,不仅DOCSIS升级成本昂贵,而且升级后还难以与光纤到户媲美;此外,同轴电缆本身也老化现象严重;理性的思考一下,继续采用同轴不如推倒重来,直接光纤到户。同样,IP化也是如此,原有基于频谱的QAM调制已经无法满足央视15套4K超高清传输的要求,与日新月异的IP TV相比正在逐步失去竞争优势,而且在技术上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也是“沉没成本”,也是“修旧不如换新”问题。

“沉没成本谬误”又称之为“协和效应”。大家是否还记得早已停飞的英法共同研制的“协和飞机”或“协和客机”;“协和客机”研制到一半时,参与者发现不仅未来市场不大,而且继续研制下去将大大超过预算;为了给前期投入有个交代或给“沉没成本”有个交代,英法两国政府硬着头皮继续研发下去,结果预算超出了8倍,只是生产了16架民用客机,就草草收场了。生活中的“沉没成本谬误”就更多了,如高位炒股被套,死活持有等待反弹,结果损失更大。

“沉没成本谬误”是多种心理现象的反映。首先是“一致性心理”现象,人们在心理上倾向于保持各种一致性;如初恋情人的影子现象,粉丝盲从现象;同轴就是有线的初恋情人。其次是“侥幸心理”,有线希望IP TV技术没有发展,继续保持时有停顿或延迟现象,殊不知IP在不断的改进,例如M-ABR等。第三是“损失厌恶效应”,也就是同样价值或价格的东西,认为损失的价值更大;也就造成了有线利用同轴改造比新建光纤到户网便宜的假象,而且这种假象往往只是对比广播电视业务和物理建造成本,没有对比未来业务扩展、维护成本等;这次被央视15套4K超高清倒逼,属于有线的“汶川地震”,不得不面对“修缮”或“倒腾”还是“重建”问题。因为,这次央视4K超高清也许就是压倒有线传统技术这只“大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有线针对同轴分配网和IP化会不会出现“协和效应”呢?会不会由于历史和技术发展缘故,继续“套牢”,而无望地等待反弹呢?

 分享到
 评论
 
发布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指定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有一类人越陷越深!这才是股市的“深水炸弹”
如何利用机会成本,让你的资产配置更合理?
别老盯着损失,多关注得益
6.8你认为狭路相逢,勇者胜还是智者胜——懦夫博弈|20几岁必须要知道的经济学常识|20几岁必须要知...
思维的误区:从“沉没成本谬误”到“损失厌恶情结”
三网融合之日,广电网络或会走进“末日”困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