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鲁迅对中国人的十个批判,今天仍未过时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出自鲁迅诗作《自嘲》,作为一位从不怕树敌的文人,他说中国人怯弱、懒惰、巧滑、多疑、委曲求全……


百年前中国的种种黑暗,他一一指出,毫不留情,而如今再看,许多弊病却依然存在,今天是鲁迅诞辰134周年,让我们再回首看看,鲁迅对于中国人的批判,是否有所改变?


——国馆君按



一、“迂腐折中”


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来调和,愿意开窗了。——《无声的中国》一九二七年




二、“凡事寄望将来”


中国大约太老了,社会上事无大小,都恶劣不堪,像一只黑色的染缸,无论加进甚么新东西去,都变成漆黑。可是除了再想法子来改革之外,也再没有别的路。我看一切理想家,不是怀念“过去”,就是“希望将来”,而对于“现在”这一个题目,都缴了白卷,因为谁也开不出药方。所有最好的药方即所谓“希望将来”的就是。——《两地书》一九二五年




三、“怯弱,懒惰,巧滑”


中国人的不敢正视各方面,用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来,而自以为正路。在这路上,就证明着国民性的怯弱,懒惰而又巧滑。一天一天的满足,即一天一天的堕落,但却又觉得日见其光荣。在事实上,亡国一次,即添加几个殉难的忠臣,后来每不想光复旧物,而只去赞美那几个忠臣;遭劫一次,即造成一群不辱的烈女,事过之后,也每每不思惩凶,自卫,却只顾歌咏那一群烈女。——《论睁了眼看》一九二五年



四、“麻木者是胜利者”


中国各处是壁,然而无形,像“鬼打墙”一般,使你随时能“碰”,能打这墙的,能碰而不感到痛苦的,是胜利者。——《碰壁之后》一九二五年




五、“拒绝改变”


我独不解中国人何以于旧状况那么心平气和,于较新的机运就这么疾首蹙额;于已成之局那么委曲求全;于初兴之事就这么求全责备?——《这个与那个》一九二六年




六、“多疑”


中国人不疑自己的多疑。——《我要骗人》一九三六年




七、“幸灾乐祸”


在中国,尤其是在都市里,倘使路上有暴病倒地,或翻车捽摔伤的人,路人围观或甚至高兴的人尽有,有肯伸手来扶助一下的人却是极少的。——《经验》一九三三年




八、“唯强者是从”


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见胜兆则纷纷聚集,见败兆则纷纷逃亡——《华盖集·这个和那个》一九二五年




九、“说话不算数”


说过的话不算数,是中国人的大毛病。




十、“个人主义”


从生活窘迫过来的人,一到了有钱,容易变成两种情形:一种是理想世界,替处同一境遇的人着想,便成为人道主义;一种是甚么都是自己挣起来,从前的遭遇,使他觉得甚么都是冷酷,便流为个人主义。我们中国大概是变成个人主义者多。——《文艺与政治的歧途》一九二七年


图片来源网络

◎本文由国馆编撰,转载请注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放开自己
鲁迅经典名言
更年期的女人为何多疑
人生哲理,识人不必探尽,探尽则多疑;知人不必言尽,言尽则无友
与多疑人共事, 事必不成
要读懂中国的人和事,还是要读鲁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