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国际悲歌歌一曲: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四)|张国焘

聚散皆缘(1935年6月—1943年6月)遵义会议创立了中国共产党自主决定领导人的先例。毛泽东成为中共领袖后,一扫党内左倾冒险、逃跑主义导致的失败阴霾,带领中央红军打出一系列翻身仗,成功甩掉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在最危急时刻拯救了党。他的功绩折服了党中央领导集体,获得了全军上下一致的真诚拥护。但是,此时中共作为共产国际中国支部的从属关系没有改变。一场没有国际代表在场会议决定的领导人更换,必定会埋藏隐患。对此,毛泽东非常清醒。虽然多位中央主要领导同志提出要他接替博古负总责,他仍坚持由留苏派张闻天担当该职务。这一决定后来证明非常有远见。正是从这时起,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开启了最后8年的缘分。而这最后一段缘,共产国际为毛泽东党内领导地位的确立提供了关键帮助。同时,随着中共的自主意识不断增强,共产国际主动调整了与中共的沟通方式,协助其完成了向一个成熟政党的转变,也让自身在我党发展的历史上留下了一个美好的背影。

﹡挫败张国焘分裂图谋由毛泽东领导的党中央很快迎来了第一个挑战者:张国焘。1935年6月,中央所在的红一方面军成功翻越雪山与张国焘带领的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会师。之后,中央政治局在两河口召开会议,决定会师之后红军的战略方针与行动方向。会议进行中发生了一个插曲:张国焘向周恩来打听中央红军的人数。周回答说遵义会议时有三万多人,现在可能不到了。张国焘一听脸色就变了。其实周恩来在报数时还是打了埋伏的,此时的中央红军人数不过一万多人。而张国焘方面则有8万多人。张国焘很快就动起了心思。而他之所以敢动心思,并不仅仅是手里的军队更多。熟悉党史的读者都知道,张国焘在我党早期很是一号人物。文章前面就曾提到共产国际代表来中国最早接触的人,李大钊是第一个,第二个就是张国焘。之后他是一大代表,搞过学运、工运,长期在中央工作,在地方与军队经历丰富,更重要的是他也留过苏。在陈独秀辞职之后,张国焘还曾临时领导过中央。无论是资历还是党内影响力,张国焘可以说是数一数二。以前的领导人是由共产国际直接指定,张国焘没什么话说。而这次的领导人更换并没有获得共产国际认可,他就不服气了。更何况手里还掌握着8万人马,张国焘决心要搏一把!张国焘与中央做出的北上决定频频唱反调。而为了避免刚刚会师的红军分裂,中央不断做出让步,安排他担任中革军委副主席。周恩来又让出红军总政委给他。但是当红一、四方面军混合编队,再分为左、右两路北上时,张国焘就开始做妖了。毛泽东和党中央所在的右路军走出草地后,迟迟等不到张国焘和红军总部所在左路军前来会合。不仅如此,张国焘还向右路军中的原红四方面军高级领导人发密电,要求他们带部队南下,“彻底开展党内斗争”。中央在获悉张国焘的阴谋后,当机立断,连夜带领原红一方面军部队北上,避免了红军部队骨肉相残。之后,张国焘变本加厉。他不顾朱德、徐向前等人的反对,另立“中共中央”,宣布“开除”毛泽东、周恩来、博古、张闻天中央委员及党籍,公然进行分裂党、分裂红军的活动。等到10月中央胜利到达陕北并初步站稳脚跟,期间一直坚持不懈给张国焘做工作,希望他抛弃错误想法。但张国焘始终置之不理。如果任其肆意妄为,党的分裂将难以避免。红军一路艰苦的长征中,遇到过数不尽的凶恶敌人。即使面对再凶恶的敌人,只要我党团结一致在正确的领导下总能找到克敌制胜的办法。但是到长征即将胜利之时,内部野心家将要带给党的打击,可能比所有敌人都要厉害。就在最危急的时刻,事情出现了转机。转机其实源自党中央在几个月前的一着布局,此时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那还是在6月初的时候,当时中央红军刚刚飞夺泸定桥,渡过了大渡河天险。就在泸定县城附近,中央开了一次会,会上做了两个决定:一个是决定翻越雪山,避开人口稠密地区;另一个是派政治局委员陈云去上海恢复白区党组织。为什么此时要派人去上海恢复党组织?除了上海是我党在白区工作的重要基地之外,还因为共产国际在上海设有联络处,通过联络处就可以向共产国际报告红军长征的情况。陈云一路斗智斗勇,于7月中旬到达上海。但是他发现上海地下党遭到严重破坏,并且叛徒中有许多人认识他,恢复上海党组织的任务已不可能完成。通过党的关系,陈云与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取得联系,受命赴苏。9月上旬,陈云抵达莫斯科。共产国际七大于8月20日闭幕。陈云到后,同出席共产国际七大的中共代表团成员王明等一起受到斯大林的接见。通过陈云的汇报,共产国际与中共代表团终于获得了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的准确情况。为了向正在长征途中的中共中央传达国际七大关于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会议精神,并尽快恢复与中国共产党的联系,共产国际与中共代表团决定派一位同志回国。那时,从苏联回国有新疆、东北、蒙古3条路线。新疆路太远,东北已被日军占领,回国只能走蒙古路线。但这条路线要穿过荒无人烟的大沙漠,危险性很大;而且要闯过白区的重重关卡,就不能携带文件,只能靠脑子记忆。因此,必须派一位立场坚定、斗争经验丰富的同志。经过反复考虑,选中了林育英。林育英,是我党早期优秀的工人运动领导人。他的堂弟读者更为熟悉,叫做林彪(族名林育容)。林育英从1933年起即作为中国总工会驻赤色职工国际代表常驻莫斯科,同时担任中共中央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成员。面对艰巨挑战,林育英毫不迟疑地接受了任务。9月底,他化名张浩,装扮成商人模样,与在苏联受训的密电员一起踏上归国的征途。一路上,他俩历尽千辛万苦,于11月初到达陕西定边县,通过当地党组织与中央取得联系,最终到达当时中共中央所在地——瓦窑堡。毛泽东、张闻天等中央领导人饱含热情地接待了张浩一行。随后在12月17至25日,中共中央在瓦窑堡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即著名的瓦窑堡会议。会上,张浩传达了共产国际七大的会议精神和在莫斯科制定《八一宣言》的经过。这次会议确定了建立最广泛的国际反法西斯和国内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路线、方针和策略,为我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抗日斗争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张浩的到来,不仅使我党和共产国际恢复了联系,其特殊身份也为挫败张国焘的分裂图谋带来了助力。瓦窑堡会议后,毛泽东与张闻天先后与张浩进行谈话,将张国焘的分裂行径如实相告,希望他以共产国际代表的身份做工作,争取张国焘回心转意。张浩表示为了维护党和红军的团结,愿意全力配合中央的工作。1936年1月16日,张浩以共产国际代表的名义,给张国焘发去电报。电文中说他奉共产国际委派,回国解决一、四方面军发生的分歧,并带有共产国际七大对中国问题的意见和密码,可以国际直接通电。张国焘收到了张浩的电报,但他仍心存侥幸,不愿意带部队北上。1月22日,中共中央召开了政治局会议,通过了《关于张国焘同志成立第二“中央”的决定》,并去电责令张国焘立刻取消他的“中央”。配合这个决定,张浩又于24日给张国焘发去了电报。电报中说:“共产国际完全同意于中国党中央的政治路线。并认为中国党在共产国际队伍中除联共外是属于第一位,中国革命已成为世界革命伟大因素,中国红军在世界上有很高地位,中央红军的万里长征是胜利了。”他建议张国焘取消伪中央,关于张国焘和中央之间的原则争论,“可提交国际解决”。张浩的电报在南下的红军中引起极大的震动。朱德、徐向前等同志趁机加紧了对张国焘的规劝。此时的张国焘已经陷入孤立。他之所以敢挑战中央权威,就是想趁着中央未获得共产国际认可的间隙,依靠掌握的部队打下一个较大的地盘,以此逼迫共产国际接受既成事实,实现其登上党内最高位置的野心。但是,南下红军在不利环境下遭到国民党军重兵进攻,伤亡极大,由原来的八万人锐减为四万多人,给养困难,前途渺茫。而在得知毛泽东领导的党中央已经获得共产国际的支持之后,张国焘为欺骗红四方面军编造的谎言已经完全破产。如他再一意孤行,势必要背负“违背共产国际指示”的罪名。在这种情况下,他不得不开始考虑张浩和中央的意见。1月27日,张国焘致电张浩、张闻天,表示“在原则上完全同意”瓦窑堡会议决议,又提出“由国际代表团暂代中央”。之后,红二、六军团在任弼时、贺龙等率领下将前来会合。这股新生力量不可能接受张国焘的主张。张国焘不得不在6月6日宣布取消他成立的第二“中央”。经过反复的斗争,当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一、二、四方面军终于全部胜利会师,结束了创造人间奇迹的长征,同时战胜了张国焘分裂主义错误。张国焘抵达陕北之后,虽然党中央不断争取挽救,但他始终不能真正认识自身错误。最终,张国焘于1938年4月初借机逃出陕甘宁边区,投靠国民党。张国焘这样一位威名赫赫的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因为其对权力地位的过分企图与对革命理想的背叛,最终化作历史天空的一道流星。张国焘的分裂行径,是毛泽东领导的党中央遭遇的第一次严重挑战。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党中央最终成功战胜了这次挑战。而接下来的挑战更为严峻复杂,因为这次挑战就是由共产国际送来的:他们决定把王明派回中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促成三军大会师的张浩
一起读红军战史32—张浩回国与瓦窑堡会议
他是林彪堂哥,立下2件大功,去世后毛主席朱德为他抬棺
55年张国焘托人请求中央:让儿子到中山医院学习,周恩来作何回复
遵义会议后,张闻天想辞去总书记,毛主席:我一定是在哪得罪了你|诗人|书法家|科学家
红军长征途中,一封神秘的遗失启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