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感人肺腑的意思十篇
感人肺腑的意思篇1

《中医基础理论》是学习中医的入门课,藏象学说又是其中的核心教学内容。但是由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产生于二千多年前,内容古朴而抽象,而且其中一些概念与现今不尽相同,这些都令初学者难以掌握。如何提高学生对本章内容的感性认识,加深学生对中医藏象学说的理解,是我们在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就此,笔者结合个人教学体会,谈几点粗浅看法。

1 讲清西医、中医脏腑器官的区别

中西医学是在不同指导思想、思维方式影响下形成的不同医疗体系,由于看问题的方式角度不同,必然要产生不同的认知结果。因此,中西医学中所涉及到的脏腑或器官虽有共同的称谓,但本质上两者差别很大。所以,在给学生授课时,必须要将这一点强调清楚。以便同学在后面的学习中能够更好理解相关知识。我们可以举例讲解这个问题:西医中肝的本名应为Liver或hepar,西医学传入我国,借用了我们约定俗成的“肝”这一中文称谓来表述西医中的Liver这一器官。所以西医中的肝是一个消化腺,是人体的化工厂;而中医学中的肝则完全不同,它是具有主疏泄功能、可以调节血的蓄溢的一个脏。可见中医的肝不单纯是一个解剖学的概念,更重要的则是概括了人体某一系统的生理和病理学概念。虽然其与现代人体解剖学的脏器名称相同,但在生理或病理的含义中,却有很大差别。其余脏腑中西医概念的异同与之相仿。通过这样的讲解,可以使学生全面了解此问题的本质与核心。

2 以气为纽带,系统介绍各脏腑的生理功能

中医学中所讲的气,既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又是脏腑功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脏腑的很多功能活动都要依赖气的运动变化而实现。所以在讲授脏腑的功能时,可以初步讲授气的功能特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演各脏腑的功能,同时阐发脏腑生理病理与气的联系。例如在讲授肺的生理功能时,先讲肺气的运动特点:宣发、肃降,正是基于肺气的这些运动,才产生了肺的其他生理效应:主气、司呼吸、通调水道、辅助物质的输布代谢;脾气的运动方式是向上,所以脾才具有主升清、运化水谷、统血等一系列的功能;胃主通降,其气以降为和,所以胃气也助六腑传化糟粕。在藏象学说中,有很多方面都涉及到这些内容,所以在讲授时应以气的运动变化为主线,先讲清脏腑与气的这些联系,然后再讲解由气的运动变化所产生的生理效应—脏腑的功能,进而延伸到各脏腑的病理变化。这样的教学设计,可以使课程的内容更具有逻辑性,同时,也可以兼顾讲授内容的前后联系性。气的概念比较抽象,我们在这里讲了气与脏腑功能的关系,就可以增强学生对气的感性认识,在以后讲到气的概念时,学生就会觉得确有其物,而且这样做也能够使同学们充分认识到气的重要性。

3 以比喻方法讲述各脏腑的功能

每个脏腑的生理功能都是重点掌握内容,我们在讲授时都应该讲解清楚,而且我们应该反复向学生强调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只有各脏腑功能的相互协调才能共同完成人体的生理功能。那么,就五脏来讲,这个过程又是如何实现的呢?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在讲授时可以用比喻的方法来描述。例如:《内经》中对各脏腑的功能有这样的描述:心,君主之官;肺,相傅之官;脾胃,仓禀之官。我们可借用这一比喻对各脏腑在共同完成全身生理功能的情形进行阐发。相傅之官具有辅助君主治理天下功能,将其对应于心肺的关系:肺可以朝百脉助心行血,主治节,治理调节全身各个方面的功能;脾胃,仓禀之官,要保证粮食的收集,收集后还要输送给肺,肺为相傅,天下之财,用之于民,所以这些营养物质应交付给肺统一调拔,分发到全身各处,应于《内经》中“脾气散精,上归于肺”。这样的描述可使学生更加形象地理解晦涩难懂的脏腑功能知识。

再如讲六腑时,我们可以用做豆腐的过程与六腑对食物的消化这一过程作对比进行讲述,做豆腐时,首先要将豆子磨成细末,这一过程正像胃对水谷的腐熟;而用滤网将豆浆与豆滓分离的过程正像小肠分清泌浊的作用;至于在做豆腐时需要加入的关键物质——卤水,正如在消化过程中离不了胆汁的促进作用一样。这样就可以用大家熟知的磨豆腐与我们人体的整个消化吸收过程来对比讲授。这样既可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可增加其对所学知识的感性认识。

感人肺腑的意思篇2

第三节阳仪

燥热、刚强、明亮等,常称为阳。显示这种性质的思想、形态,称为阳仪。

在自然界里,阳光的热量将地表的水分蒸腾而起,在空中结成云,化为雨,滋养万物,这是阳气在人体内运行的形象写照。植物靠吸收水分生长,吸收阳光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因此,阳光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类亦不能脱离这个范畴独立存在。故《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当以日光明。”《内经知要》解释说:“天无此日,则昼夜不分,四时失序,晦冥幽暗,万物不彰矣。在于人者,亦惟此阳气为要,苟无阳气,孰分清浊?孰布三焦?孰为呼吸?孰为运行?血由何生?食由何化?与天之无日等矣。欲保天年,其可得乎?内经一百六十二篇,惟此节发明天人大义,最为切要,读者详之。”

如何才能体会阳气在人体内运行呢?可以从下面一个小实验体会阳气作用于人体时产生的一种感觉。将一根导线一端接在电压为36伏、电流为10毫安的直流电源的阳极上,导线的另一端接触人体,这时皮肤会产生一种发麻的感觉,特别是手背等敏感部位犹其强烈。但导线接在同一个电源的阴极却不会产生同样的感觉,这是因为阴极的电压与大地相同,为零值。

这种触电感还能在练习气功的过程中获得。在练静坐的时候,肌体会出现蚁爬、触电感、真气冲关、真气循经行走等现象,这是人体自身阳气于体内运行的真实体验。

人体内的阳气分为先天和后天两种。

先天的阳气,禀受于父母,故名元阳。它是人类繁衍后代的基本物质,推动胚胎发育生长。现代医学证明,男性的Y染色体秉承父系,代代相传。胎儿离开母体后,元阳藏于玉环穴,这个部位为仙家丹道的结丹之所,《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曰:“腠者,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脊柱与玉环穴相对的部位就是命门,元阳通过它表现为命门之火。若胎元不足,婴儿离开母体后必然发育迟缓、智能不全、头颈无力、言语不清、语声低微。

仙家常说:“先天之真元方能结丹。”故先天的阳气助长一身的阳气,推动人体生长发育,温煦脏腑经脉、四肢百骸、五官九窍。先天的阳气充足,则人体生长发育正常,生殖机能旺盛,脏腑功能谐和,免疫功能周全,生命力强劲,健康长寿,所以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后天的阳气由饮食和呼吸产生。此时人已离开母体,故名后天。它包括宗气、营气、卫气、脏腑经络之气,是功能各异的能量组合。人体通过正常的饮食补充水、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纤维、维生素、电解质和微量元素等,各脏腑器官组织按需获得能源生产不同的能量,这是一种生物电,不同的脏腑产生的生物电电压和电流各不相同,除了维系本脏腑的正常机能外,它们还通过经脉并联、串联组成的能量网合成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总能量,用祖国传统医学理论表述,它们就是宗气、营气、卫气、脏腑经络之气。

宗气由肺吸入的清气与脾运化的水谷精气结合而成,积于胸中。它有两个基本功能:一是走气道以助呼吸,二是贯心脉而行血液。故《灵枢》邪客说:“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它由肺贯入心脉,同时经肺的宣发、肃降,上出咽喉、鼻窍,下蓄气海丹田,由气街注入足阳明胃经散布全身,因此,语音、呼吸的强弱和嗅觉是否灵敏都与它的盛衰有关。在推动血液运行的过程中,它的盛衰亦关乎肢体的寒温和活动能力、视听的感知能力和心博的强弱以及节律等。

营气是脉中之气,起濡养的功能。脾胃消化吸收的水谷精微化生为营气,由脾上输入肺,与肺吸入的自然界中的清气结合,下行贯注于心脉,在心阳的作用下赤化而成血液。脾胃是血液化生的源头,所以被称为后天之本。

营气行经五脏六腑、大脑、生殖器官,输送和调剂各脏腑器官组织所需的阴津物质,协调各脏腑之间的气机,将各脏腑的精气输送到本经经脉所属的官窍、肌肉和皮肤。

卫气是“水谷之悍气”,行于脉外以保卫机体不被外邪侵犯,故而得名。《灵枢》本脏说:“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者也。”它有三大功能:一、护卫肌表,抵御外邪入侵;二、温养脏腑、肌肉、皮毛等;三、调节腠理开合、汗液排泄。卫气行于脉外,循经络贯通全身内外,一昼夜行五十周,昼行二十五周,夜行二十五周,周而复始,运行不息。又因肺主皮毛、脾主肌肉,卫气与脾肺二脏密切相关,故脾肺功能的强弱决定卫气的强弱。

营卫二气俱由水谷精气化生,《灵枢》营卫生会说:“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气为阳中之阴,卫气为阳中之阳;营气主营养,卫气主卫外,两者相辅相成,维持机体正常活动。若营卫不和,将导致机体出现各种病态。

脏腑之气由两者合成,一为脏腑自生之气,二为元气分布于脏腑及经络之气。脏腑之气细分为心阳、心气,肝阳、肝气,脾阳、脾气,肾阳、肾气,胸阳、肺气,胆气,胃气和膀胱之气。脏腑之气通过各自所属经络与五官九窍相连,可以由体表官窍诊察脏腑之气的盛衰。《灵枢》脉度说:“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香臭矣;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

脏腑之气充盈调和,则脏腑功能正常,各脏腑之间协调配合,内毒无法兴起,外邪不能相侵,人体各项机能正常,活动能力强,精力旺盛,官窍聪明,神采飞扬。反之则神疲力倦,百病丛生。

经络之气特指奇经八脉的阳气,由元阳分布于其中,是人体元阳的一部分。奇经八脉中,督脉、阳维、阳跷为阳脉,命门居督脉之中,元阳通过它表现为命门之火,命门为元阴的居所,命门之火就是水中之火即真火,所以,督脉为阳脉之海。阳维脉、阳跷脉是督脉的辅助,把元阳的作用向外延伸。

后天的阳气虽由水谷精微与呼吸化生,但须受先天的阳气助长方能强盛。而先天的阳气亦须得到后天的阳气滋养才不致枯竭,故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总而言之,阳气主宰生命的活动。而在阳气的组合中又有根本的分别,通常人体的元阳、心阳、肾阳、督阳相互协调,统领一身之阳气。元阳为先天阳气的根本,督阳为后天阳气之根,肾阳为后天阳气之本,心阳为诸阳之首。一般来说,阳气的盛衰与阴津密切相关,人体的阴阳相互依存、相互为用,只有在两者协调平衡的状态下,阳气才能发挥正常机能,所以阴津是阳气的能源。

第四节三奇

修真之士通过入定,将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阴阳两仪从互根、消长、转化这一系列运动中暂停,就连呼吸这种最基本的生命活动亦降至最低点,达到蛇眠龟息的境界,在“灭尽定”的状态下回到阴阳互根的原始无极状态,这种逆向的行为超越了《阴阳学说》的范畴,代之以“精、气、神”三奇为主导。这就是前人所说的“不事百草而事守一,不尚九候而尚三奇”。

父精母血合而为一,孕育生命。胚胎成形,始生一穴,藏太一之元阳真气,为一身脏腑之总俞,因其状如玉环,故名玉环穴。复生两穴,居其前后。一穴在其前,藏元神,谓神阙;另一穴居其后,藏元阴,谓命门。此即太一生两仪,合而为三奇,先天精、气、神也。

武家奉精、气、神为三宝,在武学修为中由始至终都想方设法使它们强盛不衰,“外练筋骨皮,内练精气神”是武家经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

祖国传统医学体系将精列为阴、气分为阳,神则不知列在哪里。《素问》天元纪大论曰:“阴阳不测谓之神。”故武家医道将阴阳不能囊括之神,列为阴阳之外的第三类物质。

神亦有先天与后天之分。

先天之神,又称元神。元神同样禀受于父母。《灵枢》本神篇曰:“两精相搏谓之神。”人出生后,元神藏于神阙。元神统摄后天之神,主宰人生命活动的整个过程,当元神耗尽时生命就走到尽头。所以,元神充足,人的生命力就旺盛,不过度损耗元神是养生保健的根本。

人出生后,心识逐渐成长。《灵枢》天年篇曰:“血气已和,荣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这种以心为舍的神就是后天之神,又称识神或欲神。它其实是一个完整的精神系统,由神、魂、魄、意、志、思、虑、智组成。这个系统的主从关系就如《灵枢》本神篇曰:“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

古人说:“夫神者,有元神焉,有欲神焉。元神者,乃先天以来一点灵光也。欲神者,乃后天所染气禀之性也。”元神与识神的关系犹如一对父子,在母体时只有元神活动,出生后在元神的统摄下识神渐长,如父携子;识神成长后,蒙蔽元神,犹子侮父。如果识神不懂得为人子之道,任由元神衰亡,则识神亦不长久;若明白反哺之理,行“炼神还虚”之道,如孝子供养父母,则元神日壮,长寿可期。

这是一个逆向的过程,所以需要修炼。修炼的步骤即“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虚”的状态,类似处于母体时元神独一的状态,只有在这种状态下元神才能日益壮大,这是武家之医由术入道的途径。正如《武术汇宗》所说:“此神亦谓之本性,亦谓之真意,其必要清清朗朗,浑浑沦沦,无一毫觉知,则空洞之中,仿佛似见元神悬照于内,斯时殊觉五蕴皆空,四体皆假,而我有真我也。”

由“两精相搏谓之神”可知,神由精所化生,所以组成精神一词,故武家有“精足则神完,神完则气充”之说,《易筋经》更加肯定“精乃壮之本”,也就是说元精化生元神,后天之精化生后天之神,先天和后天是两个不同的循环系统,它们的交汇点就是“精”这种基础物质。

后天之精由饮食水谷在先天之精的推动下与吸入的清气共同作用所化生,先天之精亦需后天之精的供养才不会枯竭。这个过程是如何进行的呢?古人说:“元神见而元气生,元气生则元精产矣。”由此可见精、气、神三者之间的关系,故《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精则养神”,《素问》六节藏象论说:“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

人体的神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的盛衰是可以通过神态表现出来的。在望、闻、问、切四诊中,辨神被列为望诊第一要诀,通过眼神可以审察五脏六腑之精气是否调和、充盈。《灵枢》大惑论说:“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精。”这些精气与眼神结合,就是精神的表现。脸面的神态同样反映五脏六腑精气的盛衰,@是因为心之华在面。《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之宫,神明出焉。”《灵枢》邪客篇还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

《中医学基础》认为:“心神主持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并统领协调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和气血津液的运行。心神的作用,实际上是大脑的机能,是大脑对机体的统帅作用和对外界事物的反映。”这里所说的心神当然是后天之神,即识神。现代医学史上不乏病人脑死亡后依然可以在浑浑噩噩的元神驱动下生存一段时间直至完全死亡的记载,亦有报道称个别长期练气功者在不吃不喝的无意识状态下可以生存一段时间。

感人肺腑的意思篇3

【关键词】 小儿;五脏;情志

情志活动属于心理活动,是人体为反映客观事物所进行的一系列复杂的内心体验。中医理论将人的这一心理活动称之为心神。《素问·灵兰秘典论篇》谓:“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除心主神明之外,《内经》还将精神情志活动分属于五脏,即《素问·宣明五气篇》所云“心藏神,肝藏魂,脾藏意,肺藏魄,肾藏志”。[1]并认为情志活动是五脏对外界事物的一种能动反映,是各脏腑机能活动的一种表现。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小儿的致病因素“惟较之成人,无七情六欲之伤,外不过六淫,内不过饮食、胎毒而已”。然小儿虽少七情伤害,但并非无情感。钱乙早在《小儿药证直诀·变蒸》中就指出:“小儿在母腹中,乃生骨气,五脏六腑成而未全。自生之后,即长骨脉,五脏六腑之神智也。”明·万全亦认为“儿性执拗,凡平日亲爱之人,玩弄之物,不可失也。失则心思,思则伤脾,昏睡不食;求人不得则怒,怒则伤肝,啼哭不止。此忤其心也,谓客忤成病也。平日未亲爱之人,未见之物,不可使之见,见则惊,惊则伤心;凡未见之人,不可使之近,迫近则恐,恐则伤肾,令儿成间 。此皆客忤病也”。[2]《温病条辨·解儿难》亦有“小儿但无色欲耳,喜怒悲恐较之成人更专且笃,不可不察” [3]之说。本文仅从五脏机理的角度对小儿情志致病因素作一粗浅探析。

1 情志活动的生理基础

情志活动作为人体对外界事物的内心体验,它的产生是以五脏精气为物质基础,诚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五脏之精气又有赖气血之濡润,同时气血的运行又有赖于气机调畅,恰如王冰说的“气和则神安”。血液充盛和调,则精神充沛,思维敏捷,情绪稳定[4]。由此可见只有在脏腑、气血功能正常的情况下,人的情志活动才能正常。

2 情志活动与五脏关系

不同的情志变化,会产生不同形式的气机变化,进而对内脏有不同的影响。而情志为病多是由于精神刺激过于强烈或过于持久,以至于个体不能调节适应。如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等[5]。故情志为病时不仅会有精神情志的改变,亦会有五脏功能的改变。小儿一方面为纯阳之体,生机蓬勃,发育迅速,好比旭日初升,草木方萌,蒸蒸日上,欣欣向荣。另一方面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脏腑娇嫩,形气未充,万全喻之为“草头之露,水面之泡”。由于出生前母体失养,或分娩过程中对胎儿损伤,或婴幼儿时期喂养调摄不当以及不良的家庭环境和教育方式等,均可影响小儿的脏腑功能,进而对其情志健康造成损害。

2.1 “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2.1.1 心

心主血脉,主神志,为脏腑之大主,生命之主宰,故有“君主之官”之称。《素问·灵兰秘典论篇》谓:“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由此可知心在五脏系统中居统治地位,为人体的调控中枢。故“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舍也”。心主神志功能正常,则精神振奋,神志清晰,思维敏捷,对外界信息反应灵敏而正常。而心主神志功能异常,不仅会出现意识、 思维和情志活动的异常,而且还可影响其他脏腑的功能活动,甚至危及生命。诚如《素问·灵兰秘典论篇》谓:“故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此外《素问·六节脏象论篇》谓:“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根本发荣之谓生,变化不测之谓神,心主藏神变化之原也[6]。

2.1.2 神

《素问·宣明五气篇》云“心藏神”,《灵枢·本神》谓“心藏脉,脉舍神”,《灵枢·本神第八法》指出“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有生命的形体方可称“精”,“积精全神”,进而有志、意、魂、魄以及动作行为等表现谓之“神”。在病症方面,《灵枢·本神》谓:“心休惕思虑则伤神,神伤则恐惧自失,破炯脱肉,毛悴色夭,死于冬。”[7]

2.1.3 喜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谓“心在志为喜”,是以因事遂心愿或自觉有趣而心情愉快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积极性情绪。《素问·举痛论篇》谓“喜则气缓”,喜则气缓有两方面的涵义。一方面在正常情况下,喜能缓和精神紧张,使心情舒畅。如《素问·举痛论篇》谓:“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故气缓矣。”喜则徐缓和顺为正常。另一方面暴喜过度则气过于缓,又可使心气散而不收,神无所归藏。“乐极生悲”,喜乐无极,火克金,害肺伤魄,出现精神不集中,甚至失狂乱的症状,恰如《灵枢·本神》谓:“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

2.1.4 心常有余

就小儿体质特点而言,“小儿心常有余”一方面指小儿发育迅速,心气旺盛有余,呈现生机蓬勃之象,故《万氏家藏育婴秘诀·五脏证治总论》谓:“心属火,旺于夏,所谓壮火之气也。”另一方面,由于小儿脏腑经络柔嫩,精气未充,感邪后易化热化火,引动肝风以及由于肾阴不足,心火易炎。此外由于心火亢盛,心神不宁,加之火盛灼津,炼液成痰,痰滞血涩,淤阻不行,就容易导致痰瘀互结,形成恶性循环。故现心神不宁、失聪健忘等情志异常。

2.2 “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2.2.1 肝

肝主疏泄,藏血,喜条达而恶抑郁,体阴而用阳,故有“将军之官”之称。《素问·灵兰秘典论篇》谓:“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肝者壮勇而急,故为将军之官;肝为东方龙神,龙善变化,故为谋虑所出。《素问·六节脏象论篇》谓:“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筋劳曰罢,主筋之脏是为罢极之本,肝主藏魂[6]。

2.2.2 怒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谓:“肝在志为怒。”怒,以性情急躁易怒或无故善怒为主要表现,是一种积极性情绪。郁怒则是一种极不愉快的情感。怒动于心则肝应之。《素问·举痛论篇》谓“怒则气上”,愤怒过度使肝的疏泄功能失常,肝气横逆上冲,血随气逆,并走于上。《素问·生气通天论篇》云:“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苑于上,使人薄厥。”同时发怒又可抑制正常的思维活动,以致出现急躁激动、神思烦乱。《灵枢·本神》中云:“盛怒者,迷惑而不治。”盛怒不止,土克水,害肾伤志。

2.2.3 魂

《素问·宣明五气篇》云“肝藏魂”,《灵枢·本神》谓“肝藏血,血舍魂”,《灵枢·本神第八法》指出“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魂”是建立在神气活动基础上的较高级的精神心理活动,具有兴奋性、主动性,是后天逐步发展、完善的精神心理活动。在病症方面,《灵枢·本神》谓:“肝悲哀动中则伤魂,魂伤则狂妄不精,不精则不正,当人阴缩而挛筋,两胁骨不举,毛悴色夭,死于秋。”[7]

2.2.4 肝常有余

就小儿体质特点而言,“小儿肝常有余”一方面主要指小儿时期肝主疏泄,具有升发疏泄全身气机的功能,如《幼科发挥·五脏虚实补泻之法》谓:“云肝常有余,盖肝乃少阳之气,人之初生如木之方萌,乃少阳生长之气,以渐而壮,故有余也。”另一方面小儿肝常有余,有余则易升发太过而横犯脾土,脾土受制,运化不及,最易生湿生痰,痰气交阻,又易致气血营运不周而血瘀,也可形成痰瘀互结。由于气血不能上荣髓海,或痰瘀攻于心脑,故现性情急躁、学习困难等情志异常。

2.3 “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

2.3.1 脾

脾主运化,统血,升清,输布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素问·灵兰秘典论篇》谓:“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胃可受纳,脾可运化,皆为仓廪之官,五味入胃,脾实转输,故曰五味出焉。《素问·六节脏象论篇》谓:“脾胃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皆受水谷,故均有仓廪之名,血为营,水谷之精气也,故为营之所居[6]。

2.3.2 思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谓“脾在志为思”。思,以思绪不宁、烦闷不适为主要表现,是一种积极性情绪。思动于心则脾应之。一方面思可以凝神定志、意守中宫、唤起欲情,另一方面思虑劳神过度,伤神损脾导致气机郁结。诚如《素问·举痛论篇》云:“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过度思虑,则暗耗阴血,心神失养。同时气机郁结阻滞,脾的运化失常则见脘腹痞胀、纳食不佳、甚则泄泻等。思虑过度致病以脾运不健之变为主。休惕思虑,水克火,则害心伤神。

2.3.3 意

《素问·宣明五气篇》云“脾藏意”,《灵枢·本神》谓“脾藏营,营舍意”,《灵枢·本神第八法》指出“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大多与注意记忆思维和推测等心理活动有关,亦是情感欲念赖以萌生的前提。在病症方面,《灵枢·本神》谓:“脾愁忧而不解则伤意,意伤则悗乱,四肢不举,毛悴色夭,死于春。”[7]

2.3.4 脾常不足

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小儿发育迅速,生长旺盛,对营养精微需求较成人相对为多,但小儿脾胃薄弱,饮食稍增,即易引起运化功能失常,故曰脾常不足。故脾运失职,则精血无源以生,神失所养;或痰浊内生,蕴而成热,痰热互结,扰动心神;或气失调畅,血运受阻,瘀于脑络。故现心神不宁、行动不协调等情志异常。

2.4 “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2.4.1 肺

肺主气、司呼吸,助心行血,通调水道,主治节,故有“相傅之官”之称。《素问·灵兰秘典论篇》谓:“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肺为华盖,位高近君,犹之宰辅,故为相傅之官。肺主气,气调则脏腑诸官听其节制,无所不治,故曰治节出焉。《素问·六节脏象论》谓:“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肺统气,气之本也,肺藏魄,魄之舍也[6]。

2.4.2 悲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谓“肺在志为悲”。悲,以心境凄楚为主要表现,是一种消极性情绪。悲动于心则肺应之。《素问·举痛论篇》谓“悲则气消”,是指过度悲伤,造成肺气抑郁,意志消沉,进一步使肺气损伤。《素问·举痛论篇》云:“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营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故悲动于心而应于肺。动于心则心系急,应于肺则肺布叶举,是为气消。悲忧不解,木克土,则害脾伤意,出现心急肺举病证。《灵枢·本神》谓:“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

转贴于

2.4.3 魄

《素问·宣明五气篇》云“肺藏魄”,《灵枢·本神》谓“肺藏气,气舍魄”,《灵枢·本神第八法》指出“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出入者谓之魄”。“魄”,是较低级的神经精神活动,具有抑制性、被动性,是与生俱来的本能。在病症方面,《灵枢·本神》谓:“肺喜乐无极则伤魄,魄伤则狂,狂者意不存人。皮革焦,毛悴色夭,死于夏。”

2.4.4 肺常不足

肺主一身之气,外合皮毛腠理。肺脏娇嫩,则卫外不固,而易为外邪所侵。肺之气赖脾之精微而充养,脾胃健旺,则肺卫自固,而小儿脾亦不足,故肺气亦弱。由于小儿肺常不足,卫外功能薄弱,邪气不论从口鼻吸入或由皮肤侵袭,均能影响肺的功能,肺虚不足,易感外邪,引动内风,升降失调,以至诸脏不平,阴阳逆乱,气机不畅,气滞津亏,痰浊内结,郁而化热,涉肝动风,犯及神明。恰如《灵枢·大惑论》在谈及记忆病证时所言:“上气不足,下气有余,肠胃实而心肺虚……故善忘也。”[8]故现神情郁闷、胸闷不舒等情志异常。

2.5 “肾者,作强之官,技巧出焉”

2.5.1 肾

肾主藏精,主水液,主纳气,为人体脏腑阴阳之本,生命之源,故称为“先天之本”。《素问·灵兰秘典论篇》谓:“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肾处北方而主骨,宜为作强之官,水能化生万物,故曰伎巧出焉。《素问·六节脏象论篇》谓:“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位居亥子,职司闭藏,犹之蛰虫也,肾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精之处也[6]。由于肾脏所藏的精气,参与脑的构成,是构成脑的基本物质。肾中精气的盛衰,必然直接影响到脑的功能。肾精充足,髓海满盈,脑得其养,则耳聪目明、思维敏捷、精力充沛、记忆力强;反之若肾精不足,髓海失充,必然会影响到脑的功能。

2.5.2 恐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谓“肾在志为恐”。恐,以过度惧怕、胆怯恐吓为主要表现,是一种被动性情绪。恐动于心则肾应之。《素问·举痛论篇》谓“恐则气下”,恐惧时气机收引于下焦,则胸中空虚,心无所主,畏惧不安,惕惕然如人将捕。血随气下,气不摄津而见面色苍白、冷汗淋漓。《灵枢·本神》云:“恐惧者,神荡惮而不收。”

2.5.3 志

《素问·宣明五气篇》云“肾藏志”,《灵枢·本神》谓“肾藏精,精舍志”,《灵枢·本神第八法》指出“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志”,主要指有着明确目标的意向性心理过程,即动机和意志,亦与伎巧有联系。在病症方面,《灵枢·本神》谓:“肾盛怒而不止则伤志,志伤则喜忘其前言,腰脊不可俯仰屈伸,毛悴色夭,死于季夏。”[7]

2.5.4 肾常虚

肾为先天之本,肾中元阴元阳为生命之根,关系到人的禀赋体质与成长,各脏之阴取之于肾阴的滋润,各脏之阳依赖于肾阳的温养。小儿生长发育和功能的完善都与肾有关。小儿初生正处于生长发育之时,肾气未盛,气血未充,肾气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充盛,此即小儿“肾常虚”之义。由于肾虚,则脑髓不充而发育迟缓,肾精不足,不能上济于心,心火上亢,不能下交于肾,以致心神不宁,故现动作笨拙、协调性差等情志异常。

伴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与发展,人们在获得日益丰富的物质体验的同时,也正困惑于日益激烈的内心情感体验。尤其是近年来小儿情志病亦有日渐增多之象,究其原因恰如《内经》所云“时势异耶”。可以说现今的孩童正处于一个非常不同于以往任何一个时期的社会环境中,如独生子女受到纵容娇惯,情志心理防线异常脆弱,但却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社会竞争,从而使孩子很小就背负上了难以承受的心理压力,离婚率的不断上升更使孩子成为直接的受害者。凡此种种,均可引起其情志的异常变动[9]。所幸中医历来强调身心统一,重视情志与健康的关系,并早已认识到情志变化对疾病的发生、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中医学对情志病的独到见解以及具有中医特色的综合治疗体系,必将能更好地提高小儿的生活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尤永超.如何看待中医的“心主神明”理论[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7,29(3):8-9.

[2]万全.幼科发挥[M].北京:出版社人民卫生,2006:64.

[3]刘昌玉.儿童情志病中医治验3则[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7(7):1063-1064.

[4]金曦,金冬.论情志病发病机理[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1,7(7):20-21.

[5]杜怀钢.谈中医情志病[J].中国医药导报,2008,5(9):67-68.

[6]李念莪.内经知要[M].北京:出版社人民卫生,1982:33.

[7]阎兆君.精神行为病中医论治:诠释志意辨证[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30.

感人肺腑的意思篇4

关键词: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穴位贴敷;疗效观察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2012 年 3 月至2015年 3月在本科住院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随机分组,其中男 42例,女38例,年龄55-79岁,病程最短 3年,最长 25年以上。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0例)。对照组男34例,女6例,年龄64~95岁;治疗组男32例,女8例,年龄65~93岁。2组病例性别构成、年龄、病史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选取大椎、 定喘、肺俞( 双) 、肾俞( 双) 、脾俞(双)、膻中、天突 等穴位。贴敷中药配方及制备: 将白芥子、苍耳子、半夏、公丁香、肉桂、麻黄等药按一定比例研制成细末,再配以生姜汁调匀,操作方法: 将调好的药放在敷贴上置于所选穴位上,每次贴敷 4-6小时,皮肤敏感者酌情缩短贴敷时间; 贴敷期间,若局部疼痛或起泡可随时取下,贴敷当天忌食生冷辛辣食物,忌吹对流风。

1.3 疗效观察

临床控制:咳、痰、喘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显效:咳、痰、喘症状明显改善或其中一项消失。有效:咳、痰、喘症状有好转。无效:咳、痰、喘症状减轻,但未达上述标准,或无改善,甚至加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采x2检验,p

2结果

表180例慢性支气管炎急发作期穴位贴敷治疗结果

表2两组治疗结果比较

注:p

3讨论

本病属于祖国医学“咳嗽”“喘证”“痰饮”等范畴,其发生与外邪侵袭、年老体弱、脏腑功能失调等因素有关。凡外邪侵袭首先犯肺,肺失宣降则气机上逆而致咳嗽、喘促;反复感邪后,积寒不除,造成脾阳不足,则运化无权,水谷精微无以化生为气血,反而聚湿生痰,痰湿上壅于肺,进而加重肺失肃降而致咳嗽、痰多;久咳不愈肺气受损,肺肾不能相生,从而肾气虚,肾不纳气则喘[1]。中医先贤有“肺不伤不咳,脾不伤不久咳,肾不伤不喘”的论述,可见治疗本病调理肺、脾、肾三脏功能很重要。《素问・气府论》将穴位解释为“脉气所发”。穴位归于经络,经络属于脏腑,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使人体各部的功能活动能保持协调和相对平衡,故穴位与脏腑脉气相通。而脏腑和经络之气输注到人体表面的某一部位称之为穴位,可通过针灸推拿、点按、艾炙刺激特定的穴位治疗相应的疾病。现代医学研究发现,经穴位对药物具有外敏感性和放大效应,经络系统是低电阻的运行通路,药物贴敷于特殊经穴,迅速在相应组织器官产生较强的药理效应,起单相或双相调节作用[2]。

本研究所用贴敷药物主要为白芥子、苍耳子、半夏、公丁香、肉桂、细辛、麻黄等药。白芥子辛温入肺经,温肺利气豁痰,散结通络,温中散寒;细辛归肺、肾、心、肝、胆、脾经,祛风散寒,温肺化饮,止痛,通窍;公丁香性辛味温,入肺、脾、胃、肾四经,温中暖肾降逆,止痛助阳;肉桂味辛甘性大热,归心、肝、脾、肾经,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络;主治肾阳不足,脾阳不振;苍耳子性温味苦、甘、辛,归肺、肝经,宣通行散,具有散寒通窍,除湿止痛,祛风止痒的功效;半夏味辛性温,归脾胃肺经,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姜汁味辛性温,归肺、胃、脾经,温中散寒。诸法合用共奏温肺化饮,止咳平喘,疏通经络,调整肺脾肾脏腑阴阳之效[3]。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丁香能减轻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并可净化空气,利用扩香器及呼吸可增加身体的抗菌能力。半夏中生物碱能抑制咳嗽中枢产生镇咳作用。以生半夏和清半夏的乙醇提取物给小鼠灌胃,用酚红法测得清半夏的乙醇提取物有一定的祛痰作用,邹积隆等研究表明半夏贮存时间越长,祛痰作用越强。麻黄多种生物碱对足跖炎症性水肿有抑制作用。麻黄提取物对实验性炎症有抗炎作用。麻黄碱有中枢性镇痛作用,并可显著增强吗啡的镇痛作用。细辛可明显抑制组织胺释放,减少毛细血管通透性,白介子可以促进呼吸道粘液分泌,有利于痰液排出,通过对穴位的刺激,可以缓解支气管痉挛,降低气道高反应[4]。

《素问・咳论》明确提出:“治脏者,治其腧”。“腧穴所在,主治所在”。“经脉所过,主治所及”。本治疗选取大椎、定喘、肺俞( 双)、 膻中、天突、肾俞( 双)、脾俞 等穴为主,并根据个体差异辨证取心俞及腰俞穴。大椎,为督脉腧穴,益气壮阳,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能提高免疫功能; 肺俞,为足太阳经背部的腧穴,有解表宣肺、肃降肺气的作用,主治咳嗽、气喘、感冒等肺系疾患;,现代研究肺俞对改善肺脏功能,增强呼吸功能,增加肺通气量,明显减少气道阻力,消除肺脏功能失常所产生的生理证候;定喘穴为经外奇穴,定喘穴在第七颈椎棘突下,旁开0.5寸(大椎穴左右约二厘米处的凹洼中),可以止咳平喘,通宣理肺,主治咳嗽、哮喘、罗枕等;脾俞为足太阳膀胱经穴,在背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健脾利湿,开清止泻,主治呕吐、泻泄、胁痛等;肾俞为足三阳经穴,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滋阴补肾,主治腰膝酸软、耳鸣、咳喘少气。天突穴为任脉腧穴,位于颈部,当前正中线上,两锁骨中间,胸骨上窝中央。此穴位为人体任脉上的主要穴道之一,主治疗咳嗽、哮喘、失音、咽喉肿痛、呕吐、呃逆、瘿瘤等。膻中为任脉腧穴,位于胸部,两连线的中点,为心包络经气聚集之处,是任脉、足太阴、足少阴、手,太阳、手少阳经的交会穴,又是宗气聚会之处,主治咳嗽和哮喘等关于肺部症状,缓解肺部和胸腔不适,能理气活血通络,宽胸理气,止咳平喘,能启动或激发机体免疫系统,通过经络输注达到治哮定喘作用; 脾俞穴,利湿升清、健脾和胃、益气壮阳。?心俞穴位足三阳经穴,在背部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行气活血,清热理肺,主治心痛、咳嗽、失眠等[5]。以“治病求本”为指导思想,选取穴上也注重了调理肺脾肾脏腑功能。

4.小结

综上所述,采用穴位贴敷治疗慢性支气管急性发作患者,将药物通过穴位渗透皮肤进入经络,导入脏腑直达患处,刺激体表穴位,激发全身的精气,沟通表里,调和营卫气血,改善血液循环,促进和调整机体的免疫机能,从而达到内病外治的目的。它一方面可以刺激穴位,激发经气,发挥经络穴位本身的理气血,调阴阳,补虚损的作用.另一方面,药物透皮吸收,达到脏腑经气失调之所,发挥其药理作用、产生很好的临床疗效[6]。通过药物、经络、穴位的综合作用调节肺脾肾三脏功能,从而达到调整机体整体功能,有效改善肺功能。符合中医治疗原则,“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疗效满意,可减轻临床症状,增强体质,而且方法简便,易掌握,副作用小,易于被患者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曲齐生,于相丽,逄全彩,等.针刺、穴位贴敷配合药物治疗单纯型慢性支气管炎[J].针灸临床杂志,2009 25(lO):8-9

[2]谢洋,余学庆.试述穴位贴敷的作用机理及其临床运用[J].中国医药指南,2008,6(24):320-322

[3高学敏.中药学[N]. 第 2版.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72-73,80-81,397-398,416-417,479-481.

[4]张利英.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护理[J].护理研究,2009,16:1476

感人肺腑的意思篇5

关键词:脏腑寒热;相移;气机

中图分类号:R2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12)07-1978-02

收稿日期:2012-01-26

作者简介:王华楠(1973-),女,河北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中医内科、中医教育。 《素问·气厥论》以“五脏六腑,寒热相移者何?”开篇。移,即迁移,为去此而之彼,新处有而原处无之意。邪气移易以后的病症是被移脏腑的病症,原脏腑的病症已不明显或已消失。因何而导致脏腑的寒热相移,在全文末尾以“得之气厥”做了明确的回答,既照应了篇首的设问,同时也回答了脏腑之间发生寒热相移的基本病机——脏腑在生理功能失调时,脏腑之间气机逆乱,导致了脏腑寒热病证的转化。

1 五脏的寒相移

1.1 五脏的寒相移的规律

五脏之气,以肾为本。肾寄元阴元阳、是一身阳气之本,肾在五行属水,通于冬,易受寒邪,如果肾阳不足、命门火衰,一是可以产生内寒;二是容易招致外寒侵袭。故诸寒邪所导致的病证皆与肾有关。寒邪伤先天之本之肾阳,致肾不化水,寒水内盛反克脾阳之土,即寒邪由肾传之于脾,脾阳被耗伤,由脾继传之于肝,又由肝传心,由心传肺,由肺复传之肾,周而复始,五脏之阳皆被耗伤。

1.2 五脏寒移导致的病证

当寒邪转移至某个脏器,就会使这个脏的功能失调,发生相应的病证。按原文顺序分以下5类。

1.2.1 肾移寒于脾 原文“肾移寒于脾,痈肿,少气。”这里的痈不是疮毒之痈,而是壅遏之痈。张景岳将痈肿释为壅肿,肾主水,肾阳最易被寒邪耗伤,致肾不化水,寒水泛滥,肾中寒水之气,反传所胜,侵侮脾土,致脾阳亦被寒水所伤,而不能运化水湿,寒水由内而外壅为浮肿。寒为阴邪,最易遏伤阳气、阻碍气机,当寒邪从肾转移至脾时,脾阳被遏,运化失常,致使水液停蓄体内,水湿壅而成肿。脾阳被遏,脾运失常之后,不能把胃肠道消化吸收的水谷精微之气转输于肺,致宗气乏源,不能行使“行呼吸贯心脉”的功能,故产生“少气”。

1.2.2 脾移寒于肝 本篇中“脾移寒于肝,痈肿,筋挛”。此“脾移寒于肝,痈肿……”有两种解释:一为肝藏血主筋,寒邪伤肝,阻遏、凝滞肝经的气血运行,而致筋脉中的气血壅滞不通而发为“痈肿”。进而寒凝血滞可壅而化热,也是导致痈肿的病机;此外王冰从肝脾并受寒邪,脾寒则肌肉寒,肌肉寒则在内的经脉、筋脉中的气血受到凝滞亦可见到痈肿。

“脾移寒于肝,……筋挛”为寒邪客于肝经血脉凝滞,血不养筋,加之寒性收引,损伤筋脉,产生筋脉拘急挛缩病症。临床上寒凝肝脉出现的筋脉挛缩强急,少腹挛急、阴囊收缩、小腿肚转筋等表现,可以用暖肝煎或天台乌药散治疗。

1.2.3 肝移寒于心 “肝移寒于心,狂,……。”心为阳脏,在五行属火,主血脉,主神明。一种解释为当寒邪转移到心,郁而化火,上扰神明,就可出现狂躁不宁,骂不避亲疏等表现。病机上和临床上狂证确系属阳热者及由阳热之邪导致狂证的居多;但临床上也有因实寒或虚寒闭阻心神,虚火上扰,而致神乱发狂的病证。如狂疾而本身体质虚弱,用清泄之法不效,兼脉不是滑数有力而是迟缓虚耎者,后世名医即有用参芪等用温开补益以治疗狂证而获效的。

“肝移寒于心, ……隔中。”王冰注为膈寒不通之意,系又一病症,《灵枢》也中确实有此病名,是由中焦脾胃被寒邪凝滞阻塞,气机阻滞,脾失运化、胃失和降可见到食后复吐的病证;寒邪阻隔中焦,亦可见到膈上寒邪太盛,阻隔不通,寒凝心脉、心血不畅的当心痛——心口痛的表现。在内经时代,心痛和胃痛是不分的,故这里的膈中也可能包括了现代胸痹和真心痛的内容。

1.2.4 心移寒于肺 原文:“心移寒于肺,肺消,肺消者,饮一溲二,死不治。”张景岳的注释为:肺为水之上源,主气而通调水道,布散津液到达全身组织器官,参与人体的水液代谢。寒邪从心转移到肺,肺受寒邪,寒邪阻遏肺中的阳气,则不能宣化、布散津液到全身,使津液从肺直趋膀胱排出体外,即下有沟渎而上无雨露布散滋润,故饮一溲二,入不抵出。又肺金生肾水,由此肺寒而致的肺消,使元气随津液的耗伤而日渐耗竭,成为难治之症。故此因寒而致的消证,治疗上应以温阳理气为主,如仲景的消渴“饮一斗小便亦一斗,肾气丸主之”的治法,且肾气丸至今还是日本治疗轻型糖尿病的主方。另一种更似于饮一溲二之消渴病的尿崩症,后世多有医家仿此选用温阳化气的方剂五苓散加味,温煦阳气使水液复上蒸为雨露,结果也确对渴饮多尿的症状起到了一定的控制作用。故“心移寒于肺,肺消……”的病机探讨,对后世的临床治疗有极大的指导价值。

1.2.5 肺移寒于肾 原文:“肺移寒于肾,为涌水,涌水者,按腹不坚,水气客于大肠,疾行则鸣濯濯,如囊裹浆,水之病也。”涌水:内经水肿的类型之一,按说文:涌,腾也。涌水,是水上行的意思。水本应下趋膀胱而反上逆行于肠间,故注为上涌是有道理的。濯濯,水流动声。指水积肠间,就像用皮囊包裹水浆,疾行则晃动有声一样。通条注释:肾主水,司开阖,今肺寒移肾,肾气化不行,水道不利,开阖失司,水液停蓄,积而上涌,停蓄于大肠,水邪潴留于大肠,则腹大胀满,按之不坚说明没有瘀血积聚,快步行走的时候自感腹中水液振荡有声。由于此大肠中水的潴留起源于肾中阳气不足,根源在下焦,由下向上,如泉之涌故名涌水。根据本文经旨,涌水的表现有全身浮肿,腹水,水行肠中沥沥有声。从现代临床观察,多是水肿合并腹水的病情。此证属阳虚阴盛,本虚标实,治疗多先用控涎丹,禹功散逐其水饮,再用温肾散寒的金匮肾气丸、真武汤之类固本。

2 五脏的热相移

感人肺腑的意思篇6

全国妇联“健康与我同行”特聘专家组成员。2008年被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评定为中国26位民间名中医之一。

健康与长寿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在人的生命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要经历生、长、壮、老、死这样一个历程,人的衰老、死亡是无去避免和阻止的,我们能够做的是延缓它的到来。

春应肝而养生,夏应心而养长,长夏应脾而养化,秋应肺而养收,冬应肾而养藏。

春季饮食

春季养生要注意肝脏的保养。春天与人体五脏中的肝相应,春天应是肝阳生发的季节,若肝阳生发的不足或过旺,会影响到肝脏功能,引发各种肝病和与肝相应的疾病症状。春季养生肝为先,故应该睡眠好,喝酒少,怒气消。

饮食:春韭、豆芽、春笋、野菜、香椿、荠菜等。温阳滋补,以助肝气(春一肝)。多吃温阳滋补的食物助肝的生气,如鸡、鹿肉、羊肉、狗肉。

春季女性如何保健?

女性要靠血液的供养。肝主疏泄,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而女性要有充盈的气血,必须依赖正常的肝功能。肝的功能失调不仅会引发各种妇科疾病,也会带来情志疾病,如焦虑、心悸等。肝肾同源,而冲任脉属肝肾,女性健康与肝肾密不可分。无论是从生理或心理而言,女性肝肾双补是保健的主要方法。

女性“以血为本”,在日常生活中又肩负工作与家庭的双重压力,往往比他人更容易受到外邪,如风、寒、暑、湿、火和燥的侵害,造成气机失调。加上女性较敏感,容易急躁、过度思虑等内在因素,会扰乱气血运行,更易造成健康毛病。

“肝”在女性健康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若肝经通畅无阻,就能气血充盈,身心康健。相反,一旦气滞血瘀的程度严重,人就有病变。

夏季饮食

夏季由于人体出汗多,钙、钾随汗液流失严重,因此夏季勿忘补充钙钾以及蛋白质。应多吃去暑除湿、清火除烦的食物,如苦瓜、苦荞麦、薏米、荷叶、莲子、绿豆、绿茶等。夏季人体脾胃较为虚弱,因此饮食宜清淡、温热、易消化。

饮食:绿豆:清热除湿、健脾,白扁豆、四季豆:健脾,赤小豆:健脾、养血、养心,红饭豆:健牌养血,薏苡仁:健脾利湿,荷兰豆:健脾益气,青豆、豌豆:滋养肝脾,黑豆:养脾益肾,可与大米一起熬粥,或炖肉吃均可。

夏季如何调理保健?

小肠之气亦通于心。心火过旺时,除表现口烂,舌疮外,还有小便短赤,灼热疼痛等小肠热证,亦可顺经上于心,则可出现心烦,舌尖糜烂等症状,治疗上即要清泻心火,又要清利小肠之热,相互兼顾,才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气旺盛,则气血生化有源,运行全身以营养各脏腑器官。脾之统摄作用,以维持其正常的运行。心脾两脏亦常互相影响,如脾气虚弱,运化失职,血的来源不足,致心血亏虚。若思虑过度,耗伤心血,思则气结,思伤脾。思虑过度连累了脾,会使其方寸大乱功能失调,消化液分泌减少,这时人的身体就会出现食欲不振、形容憔悴、气短、神疲力乏、郁闷不舒等现象。

秋季饮食

秋季转凉,气候干燥,一切生物的新陈代谢机能开始由旺盛而转为收敛。若不能适应外界气温的变化,体表肌肤及担负呼吸机能的肺脏稍有不慎便会发生感冒、咳嗽,特别是素有哮喘、支气管炎等病史的人,易在秋季复发或病情加重。故秋天最易肺燥阴亏,养生贵在益肺、润肺。

饮食:藕或藕粉(藕有养肺阴、通肺气的双重作用)、杏仁、百合、燕窝、银耳、荸荠、秋梨、蜂蜜、香蕉、猕猴桃、秋……或用麦冬、桔梗、甘草适量泡水饮。

秋季如何保健?

肺气受水谷之气的滋生,而水谷之气,也赖肺气为之输布,其水液的运化,亦需肺气的通调。若脾气虚弱,可致肺气亦虚而出现疲乏无力,少气懒言等证;水湿停留,聚结成痰,影响肺气的宣降而见咳嗽、痰多;若肺失通调而致水湿困脾,则可见纳呆,腹胀等证。

内伤咳嗽常涉及其他脏腑,因肺为娇脏,任何脏腑有病往往累及于肺而发生咳嗽,如脾失健运,痰湿内生,上扰于肺;情志不舒,肝郁化火,上乘于肺;肾阳不足,气化不利,水气上犯;肺本身气虚、阴虚,皆能影响肺气的升降出入而致咳嗽。

不论外感与内伤咳嗽,病机均属肺系受病,宣降失常,肺气上逆所致。外感咳嗽属于邪实,日久不愈,可损脏腑,发展成为内伤咳嗽,而内伤咳嗽多邪实与正虚并见,肺卫不固,又易外感,使咳嗽加重。

冬季饮食

冬天天寒地冻,寒气通于肾,要注意保暖,以避免阳气的流失;冬季与肾相应,冬季养肾、调理肾病会事半功倍;冬天是极阴的时期,人体阴阳易失调,宜阴阳同养。

饮食:炖鸡汤、牛奶。气虚可用人参、西洋参泡水饮;枸杞炖肉、山药、何首乌片炖肉,或桑椹子、龟、鳖、墨鱼、黑枣、黑芝麻、黑豆、黑米。

感人肺腑的意思篇7

一、A型题: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下列哪一脏与血液生成关系最密切:(C )

A.心 B.肺 C.脾 D.肝 E.肾

2.气机的含义为:(A )

A.气的运动 B.气的运动形式 C.气的运动变化

D.气的升降运动 E.气的出入运动

3.主腐熟水谷的脏腑是:(B )

A.小肠 B.胃 C.大肠 D.脾 E.胆

4.月经的来潮与以下哪一组脏腑、经脉关系密切:(E )

A.心、肝、脾、冲脉、督脉 B.心、肺、肾、阳明脉、带脉

C.心、肾、冲脉、任脉、督脉 D.冲脉、任脉、带脉、心、脾

E.心、肝、脾、肾、冲脉、任脉

5.下列不属于奇恒之腑的是:(E )

A.脑 B.髓 C.脉 D.胆 E.命门

6.误治是指下列中哪一项:(D )

A.体实者用攻法 B.实证用攻 C.虚证用补

D.虚证用攻 E:体弱者用补法

7.下列中哪一项不属于饮食不洁:(E )

A.不清洁食物 B.不卫生食物

C.陈腐变质食物 D.有毒食物 E.偏嗜某种食物

8.气在中医学中的基本概念是:(E )

A.泛指机体的生理功能 B.构成世界的基本物质

C.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 D.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E.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9.“为胃行其津液”的脏是:(B )

A.肺 B.脾 C.肾 O.三焦 E.肝

10.《内经》所说:“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的病机,是指:(D )

A.气不摄血 B.气机逆乱 C.血随气脱 D.血随气逆 E.血随气结

二、D型题双选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五脏发生病变时,按相生关系传变可出现哪两种传变:(AD )

A.母病及子 B.侮其所不胜 C.克其所胜 D.子病及母 E.乘其所胜

2.以下哪两个脏腑有表里关系:(AD )

A.脾 B.大肠 C.小肠 D.胃 E.肝

3.下列哪两项既属“五体”,又属奇恒之腑:(AD ).

A.脉 B.胆 C.脑 D.骨 E.髓

4.分别循行于躯干前后正中线的是下列中哪两项:(BD )

A.冲脉 B.任脉 C.带脉 D.督脉 E.肾经

5.十二经脉分布于上肢内、外侧中线的两条经脉是下列中哪两项:(CE )

A.手太阳 B.手少阴 C.手少阳 D.手太阴 E.手厥阴

6.下列病因和病邪性质、致病特点中,哪两项是相对应的:(AD )

A.寒邪 B.湿邪 C.其性数变 D.其性凝滞 E.易致疮疡

7.用气与津液的关系来说明临床病理变化,下列各项中,哪两项相互有关:(CE )

A.气能生津 B.气能行津 C.津能载气

D.气虚导致白汗,多尿等 E.汗、吐、下太过,导致气脱

8.哪两种情志因素最易影响心:(AB )

A.惊 B.喜 C.怒 D.悲 E.恐

9.以下哪些属于大肠的生理功能:(CE )

A.分清别浊 B.吸收水谷精微 C.形成粪便 D.进一步消化饮食物 E.排泄糟粕

10.阴盛格阳,其病证的寒热本质是:(AC )

A.假热象 B.实寒证 C.很重的虚寒证 D.寒热错杂证 E.真热假寒证

三、X型题多选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下列声息中哪几项属阳:(ADE )

A.语声高亢 B.呼吸微弱 C.语音低怯 D.呼吸气粗 E.呼吸有力

2.下列哪几项是血液的生理功能:(ABC )

A.濡养全身脏腑组织 B.滋润全身脏腑组织 C.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 D.推动全身脏腑功能活动E.促进人体生长发育

3.以下哪几项是奇恒之腑的共同特点:(AC )

A.藏而不泻 B.都不勺脏相为表里 C.不与水谷直接接触 D.都没有五行配属 E.实而不满

4.情志内伤的病变可见:(ABCDE )

A.化火 11.湿郁 C.痰郁 D.食郁 E.血瘀

5.气逆最常见于下列哪些肌腑:(ABD )

A.肝 B.胃 C.脾 D.肺 E.心

四、填空题(每空().5分,共15分)

1.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_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2.精气乃气中之精粹,是生命产生的本原。

3.血为气母的意义为血能生气和血能载气。

4.血液正常循行需要气的推动力和固摄力两者的协调平衡。

5.营气的主要生理功能为化生血液和营养全身。

6.小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受盛和化物和泌别清浊。

7.六淫中,暑邪每多挟湿,火(热)邪易生风动血。

8.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包括阴阳交感,阴阳对立制约,阴阳互根互用,阴阳消长平衡和阴阳相互转化。

9.瘀血所致疼痛的特点,一般多表现为刺痛,痛处固定不移,拒按,多夜间益甚。

10.正气与邪气之间的矛盾斗争关系,主要体现为疾病虚实变化和病势的趋向与转归两个方面。

11.肺主治节,指肺有治理调节呼吸运动,全身气机,血液运行和津液输布代谢的生理功能。

12.七情影响脏腑气机,常见的是:喜则气缓,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怒则气上,悲则气消.

五、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中医学认为,人与天地相应是消极的、被动的。(X )

2.阴阳之间的转化属于阴阳运动的异常变化。(X )

3.属于土的有:脾、肉、湿、化、黄、思、歌。(√ )

4.心主血、肝藏血,临床上心肝血虚常同时并见。( √)

5.肾主纳气是指肾有主持呼吸运动的功能。(X )

6.一脏一腑相表里的主要依据是解剖位置临近。(X )

7.血液归藏于肝,故称肝为“血府”。(X )

8.暑邪伤人,易致气津两伤。(√ )

9.阴阳偏衰主要是指“精气夺则虚”的虚证。(√ )

10.突然遭受巨大精神创伤所致的昏厥,是由于气脱所致。(X )

六、名词术语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正气:即人体的生理机能,主要指其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抗邪能力及康复能力。

2.疠气 : 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外邪。

3.乙癸同源 : 即肝肾同源。古人根据五行学说把脏腑与天于相配,则肝属乙木,肾届癸水,故称。

4.亡阳 :指机体的阳气大量亡失,致使属阳的功能突然严重衰竭,出现生命垂危的一种病理状态。

5.六淫 :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

七、简答题(每题4分,共16分)

1.胆为什么既为六腑之一,又属奇恒之腑?

答:①胆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贮藏和排泄胆汁,胆汁是肝之余气所化,为精汁。胆贮藏精汁,本身无传化饮食物的生理功能,与六腑有别,故属奇恒之腑。②但胆也为中空性器官,胆汁直接有助于饮食的消化,故为六腑之一。

2.何谓金破不鸣?其常见病因有哪些?

答 :肺在五行属金,肺的虚证影响及喉而致失音,谓之“金破不鸣”。常见病因为肺阴虚或肺气虚。

3.何谓内伤病因?

答:内伤病因是指因人的情志或行为不循常度,直接伤及脏腑而发病的致病因素。内伤病因是与外感病因相对而言的。包括七情、饮食失宜、劳逸过度。

4.何谓基本病机?

答:基本病机,即是:①机体对于致病因素侵袭或影响所产生的基本病理反应;②是病机变化的一般规律;③是系统病机和具体病证病机的基础。

八、论述题(共24分)

1.试述肺、脾、肾三脏在津液代谢中的主要作用。(6分)

答:①脾胃:脾胃运化,脾气散精转输。·②肺:肺主行水。③肾:肾为水脏,主津液。④津液代谢,其标在肺,其制在脾,其本在肾。(展开论述,

2.试述结石的致病特点。(8分)

答:结石的致病特点表现在四方面:①多发于六腑等脏器,如胆结石、胃结石、膀胱结石,因六腑为空腔性脏器,易导致结石形成与停留。②病程较长、症状不定:结石是湿热气血瘀阻,日久煎熬而成,形成过程均较长,并根据结石的大小和停留部位的不同,可产生不同的症状。③易阻滞气机,损伤脉络:结石为有形病理产物,停留在脏腑器官内,多易阻滞气机,影响气血、水谷、水液等运行和排泄。如胆内结石,影响肝胆气机疏泄及胆汁的正常排泄。④甚则发生绞痛:结石停留体内,影响气血运行,可见局部的胀痛,酸痛等证,一旦结石梗阻不通,可发生剧烈的绞痛,如胆结石发生梗阻可见右胁腹绞痛牵及右肩部。

感人肺腑的意思篇8

关键词:心咳;是动病;所生病;五脏咳;内伤咳嗽

中图分类号:R256.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349(2017)02-0009-02

咳嗽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岳美中先生曾感慨“咳嗽一证,虽非大病,治不得法,亦缠绵难愈”,欲效如桴鼓临证须探其病因究其病机为先。纵观中医典籍,论述肺、肝、脾、肾者不胜枚举内容详尽,而心咳仅散见于少数医籍,《中医内科学》教材对咳嗽亦是言其主脏在肺,与肝脾相关,久则及肾。而在查阅期刊文献时发现论及心咳均引用内经原文“心咳之状,咳则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状,甚则咽肿喉痹”,文下所论述及医案则与内经原意相去甚远。心咳出自《素问・咳论》,该篇主要论述外感咳嗽,并提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而现今则多将其与内伤咳嗽等同,而使后学对于该病的论治思路困惑不明,故笔者试从“是动”“所生病”阐释心咳古今内涵渊源流变及治法的不同之处,为心咳治疗提供思路。

1是动、所生病含义

最早见于《灵枢・经脉》,但未明确其内涵。历代各家对于“是动”“所生病”立论各有所据,丹波元简认为“盖是动、所生,其义不明晰,亦未知孰是”。如张景岳《类经》认为是动之动言变也,变则变常为病,所生病候为凡在五脏则各言脏所生病;张志聪《灵枢集注》提出“夫是动者病因于外,所生者病因于内”;郑桌人《灵枢经白话解》则认为是动为本经经脉因外邪引动而发生的疾病,所生病为与本经相连属脏腑所发生的病候;郭霭春《黄帝内经灵枢经校注语译》持“是动系经气发生的病理变化而言,所生病系指经穴所主之病证而言”;石学敏等认为“是动病多是疾病发展的早期阶段或急性阶段,所生病多是疾病的中后期,慢性阶段或较重阶段,是邪气入里损及脏腑的表现”。[1]综上,“是动”即邪气直接作用于经脉,经脉感应而病,初起和急性期,属经脉病,类似现代医学原发病或功能病;“所生病”当是邪气作用于或经脉病传变影响脏腑及其掌管的实质性形体组织器官,多属疾病的中后期、慢性期病证,类似激发病或器质性疾病。

2心咳本义

《素问・咳论》所论心咳,主症为咳则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状、咽肿、喉痹,病因是若心以其治时受病,则传与肺,气逆而咳;非其治时,肺先受邪,传之于心为痛。病机为感邪传肺致令气逆,以感寒为例,感寒轻仅限于肺,故云“微则为咳”,感寒重则不仅伤肺致咳,阻滞所过经脉致使诸脉气机不利,运行不畅,凝涩不通而痛,故云“甚则为痛为泄”。但并非仅拘于寒,《素问・气交变大论》:“岁火太过,炎暑流行,肺金受邪,民病疟少气咳喘”,《素问・生气通天论》:“秋伤于湿,上逆而咳”,《河间六书・咳嗽论》谓“寒、暑、湿、燥、风、火六气皆令人咳嗽”,但总以风寒多见,或多兼有风寒,故江尔逊先生每用银翘散喜加麻黄,本校陈潮祖教授用辛凉之剂亦每兼三j。

因此,这个时代医家所论心咳,主要症状为手少阴心经经气不畅所致,与经脉循行的部位及路线相关,因心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其支则上夹咽喉,故咳则心痛,喉中梗塞不利。甚则心肺气逆,邪火上冲而见咽肿,喉痹。[2]正合手少阴心经“是动则病嗌干,心痛”,此非心藏本病,故五脏咳实为五经咳,隋・巢元方便明确提出“心咳……引手少阴心经”,当为是动病而非所生病。咳为主证,痛为兼证;肺为主脏,五脏为其兼,“既有兼证,亦当有兼治,虽有兼治,然无非以肺为主……外感之咳与内伤之咳,其所本不同,而所治亦异”,[3]内经所论心咳实为外感之咳,由肺及手少阴心经,因此治疗上治肺为主兼以治心。王旭高治一心咳曰:“心咳之状,咳则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状,甚则咽肿喉痹。盖因风温袭肺,引动心包之火上逆,故治法仍宜宣散肺经风邪,参以宁心缓火之品。”[4]用药在宣肺化痰基础加养阴宁心之品,柳宝诒评曰“宜加竹叶、元参以清心”。

3心咳引申含义

至宋代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将咳嗽的病因分为内因、外因、不内外因,并强{七情所伤亦可致咳嗽,如内因为“喜伤心者,咳而喉中介介如肿状,甚则咽肿喉痹,名为心咳”,“病者咳嗽,烦热自汗,咽干咯血,此因劳神伤心。并属不内外因”。基于五藏各以其时受病,王旺则不受邪,虚则应王不王,邪气乘虚而入,“使无本气之虚,外邪何得而干之”[5],喜、劳神先伤心,由心及肺,此心为本而肺为标,若不知治心而单治肺,心之气阴何以复,则咳终不愈。孟河名医丁甘仁治一病人,呛咳咯痰不爽,喉中介介如梗状,咳已2月之久,舌苔黄,两寸脉数。病人操烦过度,五志化火,火刑于肺,肺失安宁,心火烁金,拟滋少阴之阴以制炎上之火。[6]用药以柏子仁、远志、茯神、玉竹、玄参、麦冬养阴清心,佐以贝母、杏仁、芦根清肺化痰。

近年来,随着医学的进步,疾病谱的变化,辨病-辨证-辨症理论体系的完善,将中医的病证症与西医的病相结合成为大趋势,由心系病变引发咳嗽成为常见病、多发病,如肺心病、冠心病、心肌病、心功能不全等疾病常由感染诱发,心咳的内涵进一步拓展,本于心而标于肺,本虚标实心肺同病,或是先解肺表之标后治心之本,或是先解表为主兼以治心,待表去再治心之本。而心肺同治理论的提出也为此时的心咳提供了更多的治疗思路。

4小结

《内经》所论心咳为“是动病”乃外感之咳,由肺及手少阴心经,治肺为主兼以治心;至宋以后所论心咳乃“所生病”多内伤咳嗽,由心及肺,心为本而肺为标,视其表里、缓急予以施治。中医理论是基于实践的产物,与临床需要相适宜,且是不断动态发展变化的,由于种种原因常对某一疾病认识相对局限,内容不可能十分完整及全面,为适应医疗实践需要,必然会在原来的基础上不断总结、发展、创新。心咳原有的理论已不足以指导及适应临床,遂将其由原本的含义引申扩展,心咳的含义也多指向所生病。若将心咳局限于内经是动病的范围内,该理论则临床意义不大而被逐渐遗忘。经曰:治病必求于本,何今人之不能察也?盖因理不明。我们既不能固步自封于经典而不思发展,也不能抛弃经典断章取义。

参考文献:

[1]周发祥.难经问答[M].北京:出版社人民卫生,2012:56,58.

[2]王永恒,李翠萍.《素问・咳论》五脏之咳辨证发挥[J].光明中医,2006,21(1),10.

[3]张介宾.中医临床必读丛书・景岳全书(上)[M].北京:出版社人民卫生,2007:165.

[4]潘华信.柳选四家医案评校[M].江苏: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17.

[5]胡静娟,黄芝蓉.素问三识[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330.

感人肺腑的意思篇9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7)12-2633-02

在第8章病性辨证的内容里面有:“病性指病理改变的性质,也就是病理变化的本质属性,或称为病机。由于病性是导致疾病当前证候的本质性原因,因而也有称病性为病因者,即审证求因之谓”,这里既说病性是病因,又说病性为病机,显然这里教材谈的病性是一个非常模糊的概念,而笔者认为病性辨证中的病性应是一个非常明确的概念。在绪论中明确指出:“证只是对疾病过程中一定阶段的病因、病位、病性以及病势所做的病理性概括。”可见辨证的目的就是明确病因、病性、病位、病势,最后作病机性概括。假如证里面病性既是病因,又是病机,那么辨证里面再谈病性还有什么意义呢?因此,笔者认为病性辨证里的病性应有明确的内容。而不能像教材那样莫衷一是。在绪论中还讲:“辨证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对病人的各种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综合,从而对疾病当前的病位与病性等本质作出判断,并概括为完整证名的诊断思维过程”,本章主要是从证的具体病性人手,第9章脏腑辨证正好是从证的具体病位人手,正好从不同侧面来进行辨证,也足以说明本章病性辨证中的病性应有具体内容,不可与病因、病机等混为一谈。那么究竟病性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寒热是最具体的性质,虚实也可算是性质,大到阴阳二性,所以如果本章称作病性辨证的话,就应分寒热、虚实、阴阳3节,而不应是教材中的5节内容。六淫和疫气证候均有或寒或热之性,因此,内容就归为寒热一节。阴阳主要是盛衰,因此,第2节为阴阳盛衰。《中医基础理论》讲人体的物质不外乎气血津液,那么虚实也就主要是人体气血津液的虚和实,这样气血津液的虚实为第3节,教材第1节为辨六淫证候,这里少辨疫气证候。第2节为辨阴阳崖损证候,少辨阴阳偏盛证候,第3节的辨气血证候与第4节的辨津液证候应合为一节,即第3节气血津液的虚实辨证,至于第5节辨情志证候。由于情志是典型病因,阴阳、虚实、寒热之分不为明确,如果教材设病因辨证的话,当在病因辨证里面讲,不应放在病性辨证来谈。在教材辨六淫证候的风淫证里面有:“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善行而数变,常兼夹其他邪气为患”,这里“风为阳邪”之说法不妥,按7版《中医基础理论》教材也说“风为阳邪”,但笔者认为凡阴有相对性,寒与热称阴阳,则寒与热相对,虚与实称阴阳,则虚与实相对,那么风如果称为阳邪,其对立的一面称为阴邪应是谁呢?显然难以找到其对立的一面。有人说风易袭阳位,善行而数变,故称阳邪,照此说来脾气主升、主动,脾是否也该称做阳脏呢?显然不能。暑邪只所以称为阳邪,是因为暑有火热之性,有寒作为对立面。湿邪只所以称阴邪,是因为湿与水同出一源,而水澄澈清冷,平时偏寒之性,与热相对,故称作阴邪。燥邪好多教材称为阳邪,可能考虑燥与湿相对,但笔者认为要把六淫之邪来分阴阳,其参照的标准应当是同一的,即均为寒热,如果各自参照不同的标准,那么分出的阴邪与阳邪还有什么意义呢?因为不同的条件阴阳之分是可以改变的。如果六淫共同以寒热作为参照标准,由于风自身无偏寒、偏热之性,故笔者认为应无阴阳之分,只有在夏季的风,才可为阳,而在冬季的风就是阴风了。类此,燥邪自身无偏寒、偏热之性,也应无阴阳之分,只有发于初秋气温者,才可为阳燥,也即温燥,而发于深秋气凉者,方可为阴燥,也即凉燥。教材在燥证的临床表现里面有“小便短黄”,应改为“小便短少”。燥性干涩,本身当无阴阳之分,燥伤津液虽可致阴虚发热,但谈燥证还是应无发热之象更妥,否则势必造成燥证与阴虚混淆不清。在气血辨证气滞证的内容里面有;“临床常见的气滞证有肝气郁滞证,胃肠气滞证、肝胃气滞证等。”这与7版教材《中医基础理论》所说:“气滞有肺气壅滞、肝气郁滞、脾胃气滞(胃肠气滞)”,其内容有所不同,均谈气滞,究竟以何者为准,甚是让习医者煞费苦心。笔者认为应是两本教材内容完美的结合,则更为准确。在血瘀证的内容里面有:“血瘀证指瘀血内阻,血行不畅,以固定刺痛、肿块、出血、瘀血色脉征为主要表现的证侯”,此说法欠妥,过于片面,只说明了瘀血所导致的血瘀证,而忽略了血液运行迟缓,流行不畅,而导致的血瘀证,应改为:“血液运行迟缓,流行不畅,甚则血液瘀结停滞成积的病理状态,是为血瘀证。”在血瘀证证候分析的内容里面有。形成瘀血的原因”。应改为“形成血瘀的原因”。这里《中医诊断学》教材是在谈血瘀证,而不是在谈瘀血,血瘀与瘀血虽有很多联系,但不可相混淆,从而偷换概念。在津液辨证的内容里面有:“津液亏虚证的临床表现有口、鼻、唇、舌、咽喉、皮肤、大便等干燥,皮肤枯瘪而缺乏弹性,眼球深陷,口渴欲饮水,小便短少而黄,舌红,脉细而数无力等。”这里“小便短少而黄”应改为“小便短少而涩”,“舌红,脉细而数”应改为:“舌质干燥少津,脉细。”则更为合适,津液亏虚与阴虚证有密切的联系,但亦有其本质的区别,津液亏虚即是津液不足的表现,不应当有发热,一旦发热,则称为阴虚,这也即津液亏虚与阴虚的最本质区别,故津液亏虚临床表现尚不应体现虚热的特征。

在第9章脏腑辨证的内容里面有:“早在《内经》中对脏腑辨证已从理论上进行了阐述。”此说法不妥,最多可以说《内经》已提出了按脏腑进行辨病的观点,因为到汉・张仲景才确立了辨证或脏腑辨证。在脏腑辨证的内容里面还有:“东汉・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将脏腑病机理论运用于临床,奠定了脏腑辨证的基础。”应改为:“东汉・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将脏腑病机理论运用于临床,奠定了脏腑辨证的基础。”或“《金匮要略》将脏腑病机理论运用于临床。奠定了脏腑辨证的基础。”想必更为合适,因为张仲景本人只著《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只是宋・林乙依据《金匮玉函要略方论》校正后而形成的《金匮要略》,即便后人均认可《金匮要略》的内容是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的内容,但作为教材说:“东汉・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似乎也有点欠妥。在心病辨证里面心阳虚证的脉为弱或结代,心脉痹阻瘀阻心脉证的脉为细涩或结代,这里结代脉只在心阳虚与心脉痹阻瘀阻心脉证谈,实在不妥。《伤寒论》有:“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据此推断,其实心血虚、心气虚、心阳虚,甚则包括气滞、血瘀、痰饮等病理产物阻塞,日久均可见脉结代。再依据脉诊一章结代脉主病之内容,笔者分析也应当是如此,因此,心病辨证只在心阳虚证与瘀阻心脉证谈结代脉,势必给学者造成错误理解,误认为只有心阳虚证与瘀阻心脉证可有脉结代,或切脉为结代必然是心阳虚证或瘀阻心脉证,编者之意可能是心阳虚比心气虚重,心气虚不谈脉结代,而心阳虚多脉结代,但是教材是让习医者更加明理中医的,而不应让其走人误区。在肺病辨证的内容里面有“风热犯肺证、肺热炽盛证、痰热壅肺证、风寒犯肺证、寒痰阻肺证”等证型,而惟独未

见寒邪客肺证,百恩不得其解编者之意,想必有肺热炽盛证,肯定应有寒邪客肺证,因为在第s章病性辨证饮证的内容里面就有寒饮停肺证。此外,在肺病辨证的内容里面有“饮停胸胁证”,想必还应当有“饮停心肺证”,因为在第8章病性辨证饮证的内容里面就有饮停肺心证,所以肺病辨证的内容应为十二个证型较为合适,而并非是教材中的十个证型。在肺病辨证寒痰阻肺证的脉象为濡缓或滑,脉濡缓为湿,脉滑虽主痰,但滑脉有数之感,寒痰用脉滑,似乎不合情理,由此可见,寒痰阻肺证的脉象为濡缓或滑,必予以纠正。此外,在寒痰阻肺证的临床表现里面有“恶寒”一症,应改为“畏寒”一词,方妥。“恶寒”是表证的临床表现,而“畏寒”是里证的临床表现,这里寒痰阻肺证是里证,并非表证。类此,还有在肝胆病辨证寒凝肝脉的临床表现有恶寒,也应改为畏寒。在肝胆病辨证肝血虚证的内容里面有“女子以肝为先天”之说,此说欠妥,但不知此说源于何处?笔者认为无论男子或女子,均应以脾为后天而肾为先天,女子由于自身特点,以血为本,而肝藏血又主疏泄,所以肝对女子的月经或孕育等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但我们也不可以此而说“女子以肝为先天”。在肾病辨证的内容里面有:“肾病多虚,……,常见肾阳虚、肾虚水泛、肾阴虚、肾精不足、肾气不固等证”,这里没有肾气虚证和肾不纳气证,这是一大难点,苦令一些学者难以理解,早在《金匮要略》就有肾气丸治肾气,我们都知道“方从法出,法随证立”,既然有其方,必有其法,还必有其证,难道仲景组方为肾气丸,而不治肾气虚证?笔者认为肾气应当指肾的藏精、主水、主纳气功能。当肾的藏精功能不足,则为肾精不足证;当主水功能失常,水液泛滥全身,则为肾虚水泛证;当水液泛流前后二阴,大小便失其常度,则为肾气不固证;当肾不主纳气,由于肾的纳气与肺的呼气关系非常密切,清・林佩琴在《类证治裁・喘症》中说:“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也就是说肺的呼吸,一定要依靠肾的摄纳,才能完成,肾不纳气必然肺也不能呼气,因此,肾不纳气证实际就是脏腑兼病辨证内容里面的肺肾气虚证。由以上分析,无论肾虚水泛、肾精不足或肾气不固证,只不过是肾气虚某个方面的描述,其实均是肾气虚,可以说肾虚水泛、肾气不同及肾不纳气均是肾气虚的具体体现,而肾气虚是它们的综合概括,因此,教材没有再单列肾气虚证,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在辨脏腑兼病证候的内容里面有心肾不交证临床表现见“惊悸健忘”的说法,应为“心悸健忘”,则更为准确。在脏腑兼病辨证的内容里面有心肝血虚证,但是没有心肝火旺,我认为还应增加心肝火旺证。

在第11章诊断思路与方法否定性资料的内容里面有:“不恶寒、无汗、口不渴、不发热、二便调、舌淡红等,似为阴性资料,但在某种情况下可起到鉴别、否定诊断的作用。”此说法不妥,这些资料:“不恶寒,无汗、口不渴、不发热、二便调、舌淡红等”,不能简单地说为阴性资料,谈阴性资料,首先要具有针对性,针对何病或何证,没有针对性,亦只能说“不恶寒,无汗、口不渴、不发热、二便调、舌淡红等”为一般性资料。在常用的诊断思维方法的内容里面有:“归纳法即将患者表现的各种证候,按照辨证的基本要素进行分类归纳,……,从而认识病变的本质。”这里“证候”二字应改为“症候”,方为妥当。

感人肺腑的意思篇10

石氏音乐颈项平衡操是在国医大师、石氏伤科代表性传承人石仰山教授的指导下创编而成的音乐导引功法。它将传统古代导引术与石氏伤科论治颈椎病的特色进行有机结合,并根据五行学说的五音与五脏、五体的关系设计了悦耳动听的音樂,让人们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锻炼和放松身心、预防疾病、保健康复。

第一节:调衡颈项

两臂屈肘平行交叠于胸前,右臂在上,左臂在下,掌心向下。

1.屈肘平肩开弓,尽量扩展胸部,颈项后仰,归位;屈肘平肩开弓,尽量扩展胸部,颈项前倾,归位。

2.屈肘平肩开弓,尽量扩展胸部,颈项左转,归位;屈肘平肩开弓,尽量扩展胸部,颈项右旋,归位。

以上动作重复两遍。

此节动作配合音乐的核心音调取自古曲《梅花三弄》,借助古琴的空灵音色的通感作用,来导引气息。在旋律进行上,首先以环绕和逐渐上行然后下行的进行方式,以及对称性的乐句结构来配合左右开弓。随后,以宫徵音跳进所形成的空间感,来配合前倾后仰时倾而上拔、仰而下拽的气息感觉。

第二节:展翅飞翔

1.两臂自然下垂,含胸内收肩部并带动双臂运动,脚跟离地,身体缓缓向上引伸,然后挺胸外展肩部并带动双臂向外向后运动,双手变掌下压,与臀部齐平,身体渐渐向下,脚跟着地,双臂回到身侧。

2.两臂自然下垂,双手向前伸直渐渐向上伸展,抬举过头,同时脚跟离地,身体缓缓向上引伸,使脊柱呈反弓状,当手抬、脚提至最大限度后,身体渐渐向下,脚跟着地,双臂从上向后划弧形回落至身两侧。

此节配合的音乐的核心音调取自传统民间乐曲《江河水》,以二胡绵延而具有韧性的音色来配合气息的导引。在旋律进行上,以8度大跳和大跳后继续上行的进行来配合肢体的伸张和继续扩展的感觉。

第三节:贯通颈督1.两手上举,双手四指置于两侧颈肌,进行顺逆时针按揉各四拍,后用两手拇指置于风池穴,进行顺逆时针按揉各四拍。2.两手手指交叉置于颈后,颈项缓缓后仰至极,进行引伸,然后颈项缓缓前倾至极,进行屈曲。此节配合的音乐的核心音调取自传统笛曲《姑苏行》,以笛子清脆而温润的音色来配合气息的导引。旋律进行以连贯的线条和顿挫的甩腔相结合的方式来配合前倾和后仰的过程和至极的感觉。

第四节:逢源气血

原地踏步,双手自然放松,左右上下摇摆,敲击颈肩等部肌肉,同时颈项也随着音乐节奏左右摇动。

此节配合的音乐的核心音调取自传统琵琶曲《大浪淘沙》,以琵琶明亮松脆的音色和轻快的节奏来配合气息的导引。旋律进行以短小并连续的节奏来配合气血在身体各处的流动并达到放松的效果。

石氏音乐颈项平衡操结合了功法养生和音乐养生,具有调理脏腑功能、调节经络气机、调达情志不畅、恢复颈项平衡和改善机体循环的作用。

在中医看来,颈椎病发生、发展主要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肝脾肾等脏腑功能紊乱,最终使颈部经脉阻滞,气血运行失常,进而导致水液代谢功能紊乱,形成气滞血瘀或痰湿内阻或脏腑亏虚的病理状态,进一步加速颈椎的老化与退变。因此治疗中可通过调和气血,调整脏腑功能,达到阴阳平衡状态。

中医认为五脏的邪气会留滞于四肢(心肺有邪,其气留于两肘;肾有邪,其气留于两胯;肝有邪,其气留于两腋;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本功法在练习时手臂内外旋转、屈伸,对肘部形成刺激,从而起到畅通心肺经络的目的。同时躯干的运动可以刺激命门和任督二脉,故可固肾壮腰,而下肢运动则可不断刺激足三阴、三阳经,可调理脾胃,疏肝利胆,固肾健腰。

颈背部为诸脉会通之处,督脉和膀胱经均贯穿整个脊柱,对颈椎病的防治有重要的作用。本导引法中调衡颈项和贯通颈督两节动作均作用于督脉和膀胱经,可振奋阳气、抵御外邪;音乐节奏与呼吸节律的配合,能调节全身气血、疏通经络、防治颈椎病。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肚脐诊断术~金蝉肖春宏
每日一诊074:脏腑兼证辨证(上)
九、多脏相关
杂篇
脏腑兼证
中医内科学试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