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印度政党在政治生活中的积极作用

印度政党在政治生活中的积极作用  

2013-01-25 21:23:33|  分类: 默认分类|举报|字号 订阅

 

 

印度作为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发展中国家,能够长期实行民主政治并保持民主制度,与印度的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的积极作用有很大的关系。民主政治,不仅需要设置精巧的政治制度,更需要这些政治制度能够得到人民的尊重和服从,尤其是现代政治生活中的主要组织者——政党的遵从。印度政党达数百之多,代表的利益各异,但这些政党大都遵守国家宪法和法律,遵守民主制度的游戏规则,通过选举,以议会为平台和平地展开利益博弈和权力斗争。印度政党通过和平的方式,在宪法和法律的框架内活动,很好地履行了政党的功能。一般来说,印度的政党发挥了以下功能:

一,利益代表与利益整合功能。政党通常代表一定地区、种族、阶层或教派等的利益。从建党到20世纪初期,国大党采取开放式、自由式的方法吸纳党员。该当1908年通过的第一个党章规定,任何怀有良好愿望的印度人,年龄在21岁以上,不分种性、肤色、人种或阶层、教派差别,以书面形式表达接受党纲规定的宗旨,自愿遵守党的纲领和规定,都可以成为其党员。国大党注重党员队伍建设,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且力图代表社会各个阶层的利益。印度人民党成立于20世纪80年初期,其前身是印度教派主义政党——印度人民同盟。印度人民党的高层领导人大多出身高种姓、受过高等教育、会讲英语的政治精英;第二领导层骨干多是受过英式教育的知识分子、退休军官和文官、知名企业家、商人、还有工程师、教师等专业人员等。印度人民党的发展与印度教派、上层种姓联系紧密。此外,印度还有一些以地域、种族、教派为基础组建的地方政党,这些政党积极介入地方选举,争夺政治权力。泰卢固之乡党是1983年建立的,是安德拉邦主要的民族民主性地方政党,维护讲泰卢固语人的利益。阿卡利党是印度锡克教徒的政党,也是旁遮普邦的主要地方政党。湿婆军是马哈拉施特拉邦的一个极具印度教民族主义色彩的地方政党。政党的利益整合功能可以国大党为例。国大党历史悠久,功绩卓著,利益整合能力较强。在国大党执政期间,印度建立强联邦特点的联邦制,划分邦和中央直辖区,既保证了国家的统一,又照顾到印度的地区、种族和宗教等因素,从而维持了印度社会的稳定。

二,影响、参与和执掌政权。从印度的政党数量变化和政党格局的变化可以看出印度的政党致力于影响、参与和执政政权。印度政党数目不断地增加。根据中央选举委员会报告,印度1951年首届大选,全国共有政党192个,1977年第六届大选全国政党总数已逾200个,1991年第十届大选,政党总数超过300个;2004年第十四届大选全国政党数目已达750左右。政党数目的变化说明了印度政党对政治权力的竞争非常激烈。印度政党格局的变化:第一时期,国大党一党主导执政时期(1947-1977)。此外,印度政党格局的变化说明了印度政党积极影响、参与和执政。印度政党格局,由国大党一党独大向多党联合轮流执政演变,这从某种程度上说明其他政党影响、参与或执掌政权的能力不断地增强。另外,印度地方性政党的力量也是此消彼长,不断变化,积极竞争地方政治权力。在全国性选举中(即每五年一次的印度人民院大选),全国性政党往往联合地方性的政党,争夺议会和内阁的控制权。

三,政治社会化和政治动员功能。印度政党通过多种方式促进政治动员和政治社会化。首先,创建群众组织和社会团体吸引民众。例如,国大党有全国工会大会、青年国大党,全国学生联合会、全国妇女阵线,印度人民党有印度工人同盟、青年之翼、全印学生理事会、印度妇女联盟。这些群众组织社会基础广泛,会员少有几十万人,多至几百万。许多政党还建有自己的理论、宣传或学术性团体。数以千万计的民众被吸引到这些组织和团体中来,为着政党特定的目标而工作。其次,积极开展各类社会运动。在政党的影响下,印度一直活跃着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学生运动、妇女运动、传统复兴运动。这些运动动员了民众并使民众习得了一定的政治知识和技能。第三,选举活动。印度独立后,依照宪法实行选举,选民从独立前夕占人口近15%一下子扩大到全民。从村评议会到人民院,自下而上地进行层层的选举,毫无疑问政党主导了从下至上的选举活动。在选举的过程中,政党积极宣传本党的政策方案和候选人,动员民众支持,客观上传播了主流的价值观念和一定的政治知识和政治技能,影响了民众对自身利益的认识和判断,培养了选民的参与意识和民主意识。政党的活动在客观上起到了政治社会化和政治动员的作用。

四,政治录用功能和政治参与功能。以国大党为例。国大党成立于1885年,并带领印度人民脱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获得了独立。国大党在发展的过程中,积极吸纳社会精英,注重培养本党的政治骨干,为印度政治系统输送了许多的政治精英:W·C·班纳吉(国大党首任主席)、D·瑙罗吉(国大党奠基人、著名思想家)、R·尼赫鲁(国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是J·L·尼赫鲁之父)、圣雄甘地、J·L·尼赫鲁(印度独立后首任总理) E·V·R·奈克(1925年退出国大党,在印度南方建立德拉维达联盟)、 C·拉贾帕拉查理(国大党元老、印巴分治后首任印度人总督、印度自由党创始人之一)、R·普拉萨德(国大党领袖之一、独立后首任印度总统)、J·P·纳拉扬(国大党左翼领袖,后退出组建社会党)、I·甘地(曾任三届政府总理)、C·辛格(曾任政府总理、印度民众党创始人)M·德赛(曾任政府总理、国大党组织派领导人)、V·P·辛格(曾任政府总理、新人民党领导人) C·谢卡尔(曾任政府总理、国大党少壮派领导人)、 J·拉姆(曾任内阁部长、国大党主席、被誉为贱民的“精神领袖”)等。在一定意义上讲,国大党是印度党派组织的“人才库”和培养政治精英的摇篮。另外,印度国大党还承担了政治参与功能。在建党之初,国大党主要是由受过良好教育、讲英语的律师、知识分子、资产阶级中上层和大地主等阶层的成员组成,吸纳这些阶层的精英,其宗旨是维护他们的利益,并同英国殖民政府进行博弈,分享一定的权力和资源。在促使印度独立的过程中,国大党积极吸纳社会其他阶层的民众和精英,力争扩大党的社会基础。国大党广泛吸纳来自不同种族、教派、种姓和地区背景的人,拥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国大党作为国家机构与民众之间的桥梁,对于民众和社会精英参与政治生活提供了制度化的渠道,有效地凝聚的社会力量。

 印度政党在宪法和法律的框架内的活动充分地发挥了政党的积极功能。政党积极向政治系统输入政治精英、要求、支持或反对等,为政治系统的政策输出提供了充分的信息和人才,使得民主的政治体系能够有效的运作,并成功地适应了印度的复杂国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印度政治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央-地方关系
片面逢迎民意是导致印度人口增长失控的主因 - 石學峰
惨败!莫迪会失去印度么?
大选临近地方选举却连连失利,莫迪连任危险了?
印度终将会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印度人民党大胜议会选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