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何辛辣的东西损耗阳气?《黄帝内经》早有解释!

“五色入五脏”理论最早出自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内经·素问》记载:“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作为一名中医医学生我将尽力为大家解答此问题辛为五味之一,提到五味必须要提四气。及“四气五味”,“四气”指药物有寒热温凉四种药性,”五味”指药物有酸苦甘辛咸五种药味。

在这里咱们主要介绍辛味。辛味:能散能行,有发散解表,行气行血的作用。主要有以下三种药物具备辛味:行气血药、解表药,温里药。行气血及解表过度都会损耗阳气,而温里药物一般只会在阴证中利用其大热的功效进行补火助阳,反而不会耗伤阳气

行气血药物辛味走窜行气血,行气理血的药物一般不可多用与常用。此类药物辛温香燥,易耗气伤阴。解表药物辛味入肺,其走窜的特性具有开泄腠理的作用,腠理开,则汗液出,而心又在液合汗,大汗又亡心阳,心阳无法抑制下焦肾之寒水上侵,此全身成一派寒象。此时如果不立刻补阳,危矣。温里药物 上面所说的只是大量服用辛味药物才会出现的危证。而一般辛味药物又具备温热特性,如大热的附子。附子常常被用来治疗阴寒之症,具有回阳救逆,补火救阳的功效。

辛味药物都是温热的,所以有热证的不宜服用,否则有助长邪气的副作用,加重病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药性味之谜——四气五味
中药五味:辛以润之内涵
痰湿体质饮食养生
安身之本,必资于食:最易忽略的饮食养生
突然喜欢吃什么,说明你的身体缺什么
【大浪淘沙学中医之八】中药性味之四气五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