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育学知识点-柏拉图的“乌托邦”

柏拉图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整个西方文化中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在教育学发展的萌芽阶段是考查频次较高的人物。其题型多以客观题为主,内容多针对其思想、著作来进行考查。等下面我们将针对这部分知识点来进行学习,希望能够给各位考生有所帮助。
1.柏拉图之地位
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他写下了许多著作,他记载的苏格拉底对话录成为后人研究他们思想的主要来源,因此苏格拉底被称为——欧洲教育史上最早具有大量著作流传下来的哲学家。
2.柏拉图之《理想国》
柏拉图一生写下许多著作,其中最著名的为《理想国》。在这本书中,柏拉图向我们描绘出了一幅理想的乌托邦的画面,认为理想的城邦应该分为三种不同的阶级:哲学王、军人和劳动者。哲学王拥有智慧,掌握真理,居于国家的统治地位。次之的是具有勇敢美德的军人。第三类人具有节制美德的手工业者和农民。理想国中同样拥有四种美德: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而这三类人各司其职,安守本分,和谐一致就是正义。
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有一个著名的洞穴比喻来解释教育:有一群囚犯在洞穴中,他们的手脚都被捆绑住不能动,只能背对着洞口。在他们面前有一堵白墙,身后有一堆火。在墙上他们看到了自己身后到火堆之间的影子,误以为那便是真实的东西。最后有一个人挣脱了枷锁,第一次看到了真是的食物,当他返回洞穴试图和其他人解释哪些看到的影子只是虚幻的事物时,那些囚犯并不相信,并认为那个人是愚蠢的。而柏拉图意在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懂哲学的人能看到的知识那些影子,而哲学家则在真理的阳光下看到真实的事物。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洞穴理论”。
3.柏拉图之教育目的
在《理想国》中将人分为三类,因此教育旨在培养手工业者、军人、哲学王三类人,而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培养有智慧的哲学王。
4.柏拉图之思想
(1)认识论:柏拉图提出“回忆说”,认为知识即回忆——人的一切知识都是有天赋而来,以潜在的方式存在人的灵魂中,因此知识是对理念世界的回忆。他认为感性的个别的事物中不能得到真知识,只有通过感性事物引起思维,这样才能把握真理,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恢复人的固有知识,教学过程是回忆理念的过程。
(2)寓学习于游戏:柏拉图重视学前教育,提出“寓学习于游戏”的教育思想,认为游戏是儿童学习的最好方式,主张教学和游戏相结合。
(3)四科教育:柏拉图在教育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四科”——算数、几何、天文和音乐,将其纳入教学科目。
文 ▎泰州教师考试网(微信号:tz-jsks)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十句经典西方哲学名言背后的智慧
在西方,人们普遍认为哲学真正的开端就是始于此人
《理想国》书评
柏拉图的身后事:以《西方哲学简史》与《西方哲学史》为例
哲学的分类
西方哲学史之古典哲学第15章 理念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