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律师执业——那些没人告诉你的事儿


作者/江苏韵合律师事务所姜亚剑律师

进入律师这一行也有年把,基本的行业规律也多多少少知道一点。差不多是前天吧,一个学弟给我留言,问及是否该做律师。本文就算是给他的答复吧。

对于法学毕业生,毕业不外乎下面的几种选择:公务员、律师、其他行业(投行、证券、银行等)。我不把研究生看做一种职业,最多是一种学业,所有这里不予列加。

公务员行业,不曾经历过,远远看去觉得凑合,毕竟从古至今还没有当官的饿死的,撑死的倒有不少。今天去某法院立案,立案庭清一色的女法官,回想起其他几个法院也是如此。具体原因自己琢磨。

对于律师行业,这里也是我主要想说的。我们国家的律师制度已经很明确,申请律师执业证必须先在律师事务所实习一年,进过面试、笔试然后申报材料,取得资格。就算最快来讲也要毕业后一年半左右取得律师资格,笔者就算如此。拿到执业证后,我相信没几个会真正开心的,最多也是强颜欢笑。究其因不外乎,实习期我们过得已经够苦了,执业了说不定会更苦。

律师一手握专业、一手握业务,二者缺其一均不可。实习阶段,大部分人都是在学习业务,学习作为律师的基本功,拿着1000左右的补贴,苦中作乐。有补贴的律所毕竟是少数,大部分听到的都是0工资,不仅如此,自己还要缴纳社会保险费,所以实习一年中,不少人都是在惶惶中度过。不过也有的师傅是不错的,换句话说,跟着厨师久了,厨师哪天一开心,鱼头总会上赏几个的。

写道此处,用一组数据说话吧,90%的实习律师一年收入不足15000元,究其因在于我们正处在“潜龙在渊”的阶段。不必抱怨,因为律所不是学校,主任、合伙人不是教授,没有义务教你,能否学好,学精在于个人。建议实习的朋友多看重“律师”,少看重“实习”。

上面所说的情形往往算是不错的,最可怕的就是到了律所,挂着名义指导律师,无人教你,无人指导。就像把你扔在巨大无边的荒原上,如何走出,看你自己。是“抱团取暖”还是“林冲独自上梁山”完全在于个人的选择。这里我不说大所还是小所,因为潜龙在渊的阶段我们是没有讨论的余地的,没有实力,愤怒毫无意义。

实习的一年里,我相信70%的人都考虑过改行,至少我当时就曾考虑过做个副业来维持。还好后来我断然否决了该想法,现在想想无所事事的确是种可怕的境遇。有时候不是没有选择而是选择多了,让我们无所适从。

熬了一年,终于拿到了执业证,从绿色本本变成了棕红色,在填写委托代理合同以及律师事务所函的时候再也不用加上实习二字。形式上合法了,但是实质上我们真的“合格”了?

做律师要熬3-5年,不少老律师都这样说道。这也是中国律师淘汰率极高的缘由了吧。果真如此?如果你信,或许是如此吧。我一直认为,中国的法律服务市场一如移动互联网才刚刚开始,我们赶上了好时候。

做律师终究还是要落实到“做”上面,无所事事,终日学习的不叫律师。执业了,选择无非以下几种:

第一种独自风雪上梁山

成为所里的提成律师,对于此选择,我是极其佩服的,有勇气敢闯,一路上是鲜花与荆棘陪伴,坚持下去,总会有所得。

第二种成为所里的授薪律师

由律所安排案件,成为基本的法律民工,基本的生活保障算是有了,与此同时还可以积累一些人脉,为后期自己的独立埋下伏笔。但是缺陷在于,一二线城市存在该模式,三线城市几乎没有。取而代之的是有律师证的律师助理。与此同时,做的再多也是为他人打工,真正的属于自己的客户几乎没有,因为你的师父在这一方面至少会留一手,不要问为啥,因为他也是这样过来的。

第三种是进入公司做法务

暂时离开律师行业,在律师行业徘徊,时刻准备杀入。作为公司员工,与其他员工一样,遵守公司规章制度,按月领取工资,从这一点来说,丧失了律师职业的魅力了,但是从其他方面来讲,认识一批人,取得公司老总的赏识,或许你出来的时候,该公司就是你的第一家法律顾问单位。

说实话,我是最推荐第二种模式的,但在做第二种模式的时候要有第一种模式的心态,因为我们时刻独立着。第四种就是离开律师行业,另做其他,不排除做的不错的,在此不予论述。

上述几种模式的好坏,各位可以自己选择。前几日与一哥们聊天,其能力超强,堪称律师大牛。最近他在创办自己的律所,该人是属于实习执业后就直接做主任的特例,估计全国也没有几个。

你可能会说,前辈们都说一个律师最少要做个三五年以上才能掌握做律师的基础思维、基本技能,开所就更加是天方夜谭了,干个十年八年再说吧。不可否认,年轻人不能浮躁,要脚踏实地戒骄戒躁厚积薄发。但是,这个世界上的路都是人走出来的,敢于突破和创新往往能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律师行业亦是如此

如若失败,也不会翻不了身,权当是一种历练吧,大家的年龄都不大,而且是充满激情的人,那就经得起失败。毕竟你的人还在,你的才能还在,你的一切都还在,条条大路通罗马,可以继续找寻另一种发展路径。

啰啰嗦嗦说了这么多,感觉到自己毕业后好像老了不少,以上或许就是我的部分所思所想,写出来与大伙分享。其他如在银行、券商等行业了,感觉是走一点非诉了。诚然不管是非诉还是诉讼,其发展路径都差不多,实践总归有相似性。

恰同学少年,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加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实习律师一周年祭(4)
湖南省律师事务所和律师2018年度考核结果公告
2022年:律师需要怎样的律所文化?
数读广州律师这四年(2016-2019年)(上篇)
律师业杂谈
律师出庭需要什么材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