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AT】漫步读城——三个“螺旋坡道”的比较阅读

作者:陆媛、孙嘉龙,原作设计工作室建筑师


一座城像是一本书。


读城的方式有多种。或登攀上安达卢西亚内华达山上的阿尔罕布拉宫,俯瞰脚下的阿尔拜辛区,体会夕阳下中世纪摩尔城的沧桑百味;或穿梭于里斯本阿尔法玛地区蜿蜒的石阶小巷,抚摸两侧数百年历史的石墙砖瓦,品读曲折的岁月故事;或静立在魏玛的歌德席勒广场,倚靠几经浮沉的德国国家剧院,闲看络绎不绝的各色人群。这是一种尺度的读城。


而城中的建筑,如能在城市的语境下发挥作用,提供对时间、空间不同维度的呼应和传承,亦可作为载体成为读城的一种途径。这或许是另一种尺度的读城。


勒·柯布西耶当年在提出“漫步建筑”的理论时,似乎是在寻求将这两种尺度相融合的可能性:“一个建筑,必须能够被‘通过’,被‘游历’。”雅典卫城建筑外部的漫步行为与场所精神被试图融入建筑单体之中,以自由的布局来颠覆古典建筑的经典平面。漫步其建筑,就好像在一个微缩版的雅典卫城中游历。于是在后来的实践中,坡道成为其最喜欢的元素之一,用以模拟雅典卫城中自由上下的感觉——可环绕、可穿行、可观望。这在以萨伏伊别墅为首的一系列作品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但毕竟萨伏伊别墅等由于其建筑类型的原因,更加专注于建筑本体的漫游丰富度,而似乎缺少了城市语境下的思考。现代主义建筑发展至今,诞生了大量承载了城市语境的公共建筑,而坡道,特别是螺旋坡道的运用为这种城市担当提供了载体。


作者选取旅欧期间拜访的两处以“螺旋坡道”为主要设计元素的建筑,以及曾经参与设计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烟囱展厅,对三者进行比较阅读,试图分析其在城市语境下相互之间的差异与关联,并最终将其作为载体探寻读城的一种途径。



呈现与收卷——柏林国会大厦

中国人传统的空间体验观可以形容为一幅展开式的长卷。景象以步移景异的形式呈现,并以一帧帧的画面定格。景物的呈现往往并非同时同地,避免了将视点固定在一个观察点之上的局限。最终,这些分别悬置于意念中的对象,通过文化精神的法则传递,并由体现法则的心灵去组织,从而达到意境的层面。正如中国的山水画一般,画面的视点并非固定,其视线是流动的、转折的,在时间的进程中逐步汇集、叠加、增强,进而形成总的印象。


无独有偶,这种散点的空间体验观同样在西方的建筑创作中体现出来。


德国国会大厦建于1884至1894年间,是当时德意志帝国最具重要意义的建筑之一。原先精致的石制穹顶在苏军炮火中轰塌,但建筑主体最终得以保存下来。1992年至1999年,诺曼·福斯特以原初的建筑规模为意向,用全新的玻璃穹窿重塑了国会大厦的形象。这是对原有穹顶的记忆再现,也为公众提供了读城的载体。穹顶成为了开放的市民空间,无需门票即可进入。

向外看,连续向上的螺旋坡道为游人提供了360度鸟瞰城市的视角。循着坡道,柏林的城市全景与各个时期的建筑在不同的标高、不同的角度依次展开:勃兰登堡门、柏林中央火车站、柏林电视塔、柏林大教堂、大蒂尔加藤公园、共和广场、波茨坦广场……连续的螺旋坡道仿佛是一本城市历史书的索引,提供变幻的角度呈现,将城市的建设与发展面貌娓娓道来。


向内看,位于穹顶中部的镜面玻璃结构,通过一种聚拢的方式,不仅将人的活动加以映射,也将外部城市的景象予以抽象收缩,二者叠加,一同呈现。这一切仿佛是一幅收卷了的动态“清明上河图”,产生出一种蒙太奇的效果,漫步其中,人成了画中之人,城成了画中之城。


此处的螺旋坡道提供了阅览城市的载体,在这个空间中,城市与人被一同收卷,一并呈现。


流转与沉淀——安达卢西亚纪念博物馆


2009年建成的安达卢西亚纪念博物馆,位于西班牙格拉纳达市的新城区,由阿尔伯托·坎波·巴埃萨设计。巴埃萨统筹城市的整体布局,将它与格拉纳达储蓄银行总部大楼相邻设计并连成一线。二者与城东山丘上的阿尔罕布拉宫遥相呼应,加上老城中的格拉纳达大教堂,形成了三个地标式建筑鼎立的城市空间体系。


与福斯特较为直接的呈现方式不同,在安达卢西亚纪念博物馆的设计中,巴埃萨更多的是以一种隐喻的方式对历史予以传承。在巨大的基座当中,巴埃萨向下挖出一个负的椭圆形室外中庭,其设计尺度参照了阿尔罕布拉宫中的卡洛斯五世宫殿。中心庭院的长轴与宫殿圆形中庭的直径一致,短轴则和圆形柱廊的直径相同。这种尺度的继承不仅是技术上的致敬,也体现了对城市历史的尊重。

(图片引自坎波·巴埃萨建筑设计事务所)

向内看,围合的白色石墙打底,极简的螺旋坡道盘旋于纯白的中庭之内,串联起主体建筑的各层空间。博物馆以中庭为核心进行布局,记录和展示了安达卢西亚追溯至古罗马时期的丰富历史。不同于柏林国会大厦的熙熙攘攘与高高在上,这里下沉于大地之中,更具宗教的肃穆氛围与神秘之感。


向上看,天空作为背景,云朵在头顶缓缓移动,阳光挥洒徜徉。通过光影变化,流转的时光投射于坡道之上,时间轴被加入到整个空间之中。漫步其中,聆听天空与大地的对话,欣赏光影与重力的魔术,在厚重而诗意的历史氛围之中,坡道的引导带来的是行云流水般的空间体验。


这样一个光的容器,提供了传承城市历史的载体。用空间传递了古罗马经典的尺度,唤醒了古城的记忆。流转光影,沉淀精神。


吐纳与穿越——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烟囱展厅


在国内的实践中,同样有太多建筑承载了城市的记忆。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的前身为上海南市发电厂,其标志性的大烟囱作为黄浦江畔的工业遗存,目睹了太多的世事变迁。作为地标建筑,如何在城市语境下发挥新的作用,是整个设计过程中不断探讨的问题。而在改造的最后阶段,一个巨大的另类展厅形象呼之欲出:底部16.8米的直径,165米高的空间,粗糙斑驳的混凝土内壁,幽深高耸的雕塑感。


设计师在烟囱的内部加设了螺旋展廊,使其成为了在当代艺术博物馆15个常规展厅之后的最高最奇特的展厅。螺旋展廊在不同的标高之处冲破烟囱壁,几条空中连桥飞架南北,与当代艺术博物馆的主体建筑相互连接,使之成为展示空间的有机延续。同时,用盘旋而上的坡道代替了建筑内部与层之间由楼板作界面的概念。



向内看,通过螺旋展廊,参观者的行为成为了连续不间断的活动,既有对展品的欣赏,也有对特殊建筑空间的体验。烟囱极高,却又无顶,穿梭其中使得行走于“既非室外又非室内”的“之间”的体验更为明显。若干年前,它吞吐着滚滚浓烟中的工业记忆,现今,它吸纳着浓浓氤氲里的当代艺术。


向外看,螺旋坡道在烟囱和主厂房之间连续穿越,成为了建筑与城市之间的媒介。烟囱之内,工业遗产与当代艺术的融合贯穿;连廊之上,黄浦江畔的城市景象历历在目。城市空间与展厅不断交织,构建人与环境对话的平台。


穿越的空间提供了沟通城市的载体,吸收城市工业遗产的记忆,焕发出新的风采与活力。




在城市语境下的建筑空间漫步,是借助感官去品读。螺旋坡道提供了一种阅读城市的载体可能性。这不仅是调动身体移动的空间体验,也是不囿于单一角度的解读方式,更是与心灵感悟融合为一的漫步。


图片来源: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烟囱展厅章节图片由原作设计工作室提供,其余图片如未注明均由作者拍摄或绘制。


注:本文原文刊载于《建筑技艺》杂志2015年第6期,转载请标明出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韩国异斯夫独岛纪念公园
【第6篇】来电啦~ | 章明:建筑再生,上海南市发电厂的前世今生
曾经的百年发电厂,如今是人人都爱的城市生活新空间|建筑可阅读
【世界建筑】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的历史演变
人造海岛的设计
杭州再添一座新地标!钱塘江博物馆奠基动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