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痴愚憨种做痴诚 黄观墓首哀黄观
痴愚憨种做痴诚 黄观墓首哀黄观

 

明朝有三大顶尖才子:解缙、杨慎、徐渭,众人皆知。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看惯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电视剧《水浒》主题歌《临江仙》让人记住了杨慎,又因三十年流放,客死他乡被后人喟然太息。

解缙主编《永乐大典》---一本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47岁因“无人臣礼”---不懂臣子之礼,而瘗埋风雪冻殁,死得一点都不壮烈英雄。

徐渭的诗歌、戏剧、书画明代翘楚,多才多艺、才华俊彦,而这位爷却是九次自杀不毙,却因杀继妻张氏而身陷囹圄,让人想起:杀不死的俄国妖僧格历高利·叶菲莫维奇·拉斯普京,典型抑郁症患者。

试问路人:明朝民间人气、知名度最高文人是那个?答案最多的只怕是:风流才子三点秋香的---唐寅唐伯虎。人们喜欢的就是这口---麻辣膻荤而调侃怡情的桥段。

明代三大才子,杨慎是大学士杨廷和之子,1511年状元,寿过古稀;解缙江西解元,殿试老七,白衣卿相;唐寅唐伯虎1485年应天府乡试魁首,别号唐解元,因卷入科场舞弊案,54年岁致死时都不就基层公务员之职;而徐渭徐文清,八次乡试不第,白衣秀士,终身不得志于功名,科班文凭仅是个刚可做私塾先生的秀才,苟延残喘于世、凄凄惨惨却活了个73。

明王朝还有一考神商辂,1435至1445年十年内三占鳌头,是明代第二位“连中三元”的士子。商辂没有以上几位名气大,是个不显山露水,少有起伏的大学士,民众说是个刚正宽容好官,得年也是73。




据考证,科举制从隋朝大业三年(607年)开始实行,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产生第一位科举状元孙伏伽,到清光绪三十年 (1904年)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止(世界上最后一届科举考试结束于1919年的越南阮朝),在这1300年间,可考的榜数为745榜,共产生了592名状元(一说504人),加上其他短命政权选考的状元以及各代的武状元,中国历史上总计可考的文武状元为777人。

天朝科举史记载“连中三元”文科有18位、17位15位和14位之说。无论几位,三元及第的确是祖上坟山冒青烟,祖宗八代积了德的特大号喜事。这其中有一位学霸中的魁首,明朝人名黄观字澜伯,此兄学富六车,才高九斗,知书经,识科律,古今科举第一人,28岁时数年内连中六元(县考、府考、院考、乡试、会试、殿试第一)。特号牛逼考霸!

黄观是贵池清溪人,年少时家道中落,入赘许家为婿,所以黄观最初从母姓,名叫许观直到他当了礼部右侍郎,才由朝廷特准恢复了原姓。黄观是考场中牛人,从秀才到状元,先起是一口气在县,童生到秀才考试名列第一,尔后在1390年至1391年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中名列榜首,六冠王是年27岁。这是中土自隋至清1300年,科举以来无二的一位。时人赞誉他“三元天下有,六首世间无。”

而清朝乾隆年间的苏州钱棨也号称连中六冠,据记载多有被好大喜功的弘历从殿试第十名擢拔为状元嫌疑,金不足赤。领导高兴了,大清有脸了。

  本主原了解到的是黄观与妻儿于1402年在安庆投没长江的消息。不久前,偶然于网络中到黄观与其妻子自溺地并非在安庆,就黄观真实跳江处---池州市贵池区乌沙镇新义村,就地临水,立足于莽原荒野间,臆想下六百年前,这位析肝刿胆却又憨头谬脑者,不辉煌、不优美,甚至没激起多大浪花的一跳时,江水时风地境况借此去体悟下那悲愤落魄的心情。

  恰好周日清闲,天际渐晴,阴霾散淡,阳气上升,风和温煦。是个出行不错的时日。

 2020年12月13日,50多公里,过江赶到贵池乌沙镇新义村。

 罗刹矶又名太子矶。而太子矶的出处有二:一是有哪吒三太子在此处江边与海龙王三太子故事;二是纪念纪念南梁邵明太子(邵明太子是个有故事的人)封地在贵池。

   《太平寰宇记》记载:“贵池县有六孤石,生於江中,谓之罗刹矶”。

   《光绪贵池县志》:府志一名太子矶,在城西六十里,与长风沙相对。明建文四年,黄侍中观殉节于此。

   马石山以西为翠屏山,山上古有黄公祠,今仅存黄公衣冠冢


   介绍说:太子矶,号称“江上神岛”,为李白放歌、陆游舟过、黄观殉节、哪吒太子像供奉处,名播大江上下,又号称长江第一险滩。与(太子矶)罗刹矶隔水向望的安庆长风沙方向也有一片矶石滩,名字叫拦江矶。北宋诗人梅尧臣有诗:“长风沙浪屋许大,罗刹石齿水下排。历此二险过湓浦,始见瀑布悬苍崖。”罗刹石齿形暗礁和对江长风的高如屋许的沙浪,形成锁江二险。此中的长风仍是现安庆长风乡长风村。

临江一小土丘(翠屏山)上,拔开密匝的杂草荆棘,但见有一通长于宽的红色赭石墓碑,由贵池政府一九八八年立,其上书:明代礼部右侍郎观墓。碑石面朝长江,前无香案、香池、香纸;后无宝城、无封土,有的是同它稠密相拥的野草灌木。

忽闻孤雁音凄凉,独留青冢向黄昏一阵寒风过,我心如冰寒。




我们所受的教育中,主流都是儒家的正统观念。“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权神授”、“真龙天子”,大统传位遵循的是嫡长制,先皇是金口玉言。

明朝初,太子朱标早薨,朱重八将龙墩直接交于太孙朱允炆。1398年,先有建文削藩,后有朱棣清君侧。朱棣以讨伐齐泰、黄子澄为名,号称“靖难”,起兵北平府,直逼南京。

    燕王1402年攻入南京,史载:建文帝“不知所终时。”是时,黄观正奔安庆募兵赴援船行至罗刹矶时,得悉建文帝已死,他悲痛至极,决定以死谢国。他谓舟人:“罗刹之矶,湍棹可鼓也。”站在罗刹矶上,穿着朝服向东而拜,投湍急处而死。附近村民闻讯赶来急救未果,遗体已不见,只获一顶黄观佩带的珠丝棕帽。

如此同时,金陵城内哪些拥趸传统道统,受建文知遇之恩之人,雍门刎首,演绎了一场场惊天地、泣鬼神,愚忠从一而终惨绝剧情。铁铉济南死拒朱棣败后惨遭磜刑,方孝孺的诛连十族无数将士宫女自尽。

在南京,“妻投水时,呕血石上,成小影,阴雨则见”,说的是黄观的妻子翁氏,在南京投水自杀时,一口鲜血吐在石上,血即渗入石中成为血影,被人称为“翁夫人血影石”。


黄观活不见人死不见尸,更是让朱棣余恨难消诛了黄观九族后,连黄观的功名档案也一并消去,以致《登科录》中没有黄观的名字,诸多作品也被销毁。万历二十四年(1596),明神宗朱翊钧时黄观始得昭雪,补谥“文贞”。此后,在黄观的故居贵池上清溪建“黄公祠”,在县城复建状元坊;清末,在南京秦淮河畔建黄公祠

汤汤长江水,峣峣紫金山。而这些为后代再树立的忠君爱朕旗帜性标物也不知现存几何!且还能导化影响几代几许人?!

澜伯墓前,浩淼的江水流过了十个甲子,日起月落,渤澥桑田,几人能知、何人能解,君的翰墨与实诚、痴心和修为。可悲的是君如此舍生取义,也仅是为了皇家正统君命,没有换取君王悲悯之心,更没能为苍生黎民带来半点福祉希望;君这般作为举动,弃生命、舍父母、抛妻子,为正义乎?为苍乎?抑还是维护朱家嫡派直系!还是为自己扬名立万!我,问苍天,只听得寒风呜咽;我,询大地,只见得落叶飘零。






 临近江岸有一处败落坍塌的工棚,意为是黄公祠遗址,正在狐疑时,来了一对采摘橙子中年夫妇走近男主人,与其攀谈起来。言来语往,得知这位桂姓先生就是眼前这块荒地的承包人,桂先生原本打算进行开发,苦于未有投资人。在其热情引领下,找到了原来也就是他小时知道的真正的黄观墓址和黄公祠遗址。两者仅几十米距离,黄公祠基础还弱见草地中轮廓,而墓丘几乎就是一片斜坡草丛。没有标牌,要不是桂师傅的指引,外人是无法知道这些故址并有迁移情况的。

 见到这满目疮痍荒草漫地时,说到这桂师傅脸露忉怛苦郁之色。

现黄观墓下游百米处,江边有六块突出水中的矶石,湍流漩涡,早先,常使舟舮船摧楫折,频发灾祸2006年交通部斥资3600W将此矶礁炸出了几十米深宕。尽管破坏了景址,冲淡了游人观景的兴头,但为了行船安危倒也无可非议。

江滩上有冲积带来的圆润光洁、五光十色的石头。一到枯水期,就有人专门开车来此捡石头。

 踏着零碎的卵石,我们也想从中剔选出可心的石玉,可惜眼拙,或是行家说的与宝贝无缘,终没有带回一块心仪的石。


 

    驻立在那片七零八落红砾岩礁石中,面江眺望,凭眼无法辨清对岸,但见灰蒙蒙的江面,江水湍急,舟船穿梭。远处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天水一色;眼前涟漪浊浪,相拥凌波,滚滚东去。诚心佩服范文正那隔山离水,心中生出洞庭湖朝夕阴晴景致,引叹出先忧后乐圣人精神。而伫立太子矶首,东逝的水,淘尽了英雄,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真心向杨慎折腰打㳟,你老是妙手高人,写绝了命运、无助与流逝。而我却是千言万句,却无法表达万一。

 四九年,一部分解放军驾舸行筏,从这里抢渡长江,突破天险的。  

    现如今,少有知道黄观黄六元这个明洪武年间的考场中的巨无霸,为了朱家所谓的正统,灭了九族,考绩也从黄榜典册中删除,几乎在无形之中苦逼的命运史事。而之于我们后人,当应了解这段史实。颂君学知,赞尔正直,叹其僵化,虽不去宣化崇敬冯道的十朝“不倒翁”作态。但也领会顺应变通,识时务者为俊杰的道理。

已经被炸掉的罗刹矶,但愿没有丢失它的可歌可泣的历史和传说。






相关材料二则

一、如今,黄观后人多移居于江苏盐城新区新丰村, 早年也将黄观墓碑及祠堂部分构件从安徽移居于盐都政府东南隅3公里处新丰公园内

关于黄观后人移居江苏盐城情况查证:朱允炆待黄观有知遇之恩,黄侍中(黄观)对建炆帝胆赤中心。朱棣“靖难”时公布的“文职奸臣”名册将黄观列上第六。1402年当朱棣攻破应天府前,翁氏黄夫人已感大祸将临,于是,将其幼子托付黄观之弟黄觏“匿其幼子,逃他处”,自己“急携二女(玲、角)及家属十人,投淮清桥下死。”黄觏和黄观的幼子(后取名大张)叔侄二人逃到“海疆”,改姓张。现黄氏族谱中记载的“海疆”指的应是南洋镇以东包括合德镇在内的茫茫地带。直至,第六代家驹乘“靖难”昭雪后,张家经呈报官府恢复黄姓。第七代黄国梁时举家移至定居于盐城南郊、串畅河西岸的第八营。



 

  二、枞阳黄公山由来:黄公山位于枞阳县城西南,距离枞阳县城仅15公里,距安庆机场仅30公里,海拔350米,主峰老虎洞是其最高峰。

 黄公山,原名高山,取高出当地群山之义。明建文四年(1402),燕王朱棣攻下皇城南京,建文帝朱允在宫中自焚而死。出外募兵的侍中黄观闻变后,在贵池乌沙投江而死,其妻闻讯,携玲、角二女亦投江殉难。为纪念黄观一家之忠孝节义,邑人方佑会同当地名流,在高山顶部开阔处,建黄公祠(俗称“黄公大王庙”)三进,并将高山改名为“黄公山”。每逢黄观殉难日,乡人瞻拜不绝,成为远近闻名的道教胜地。在明代,黄公山周围群众自觉封山护林。清朝宰相张廷玉笃爱黄公山风景,特在石壁上亲题“神林永禁”碑(石刻至今犹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寻访黄观墓
黄观
西北作家 || 安徽/王征桦: 杏花村随笔
枞阳文史|古今第一“学霸”与枞阳黄公山
井泉联话(安徽省)之黄公井
科举六考皆夺魁的唯一奇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