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上援危径天游峰 下步一线地罅缝(闽行一)
上援危径天游峰 下步一线地罅缝(闽行一)

    




    何必丝与竹,山水有佳音。 ——左思

    林下水边人罕到,方知吾道乐无穷。——五祖弘忍

    4月19,用了一周时日,去了趟东南闽越,浏览了武夷、福州、泉州、厦门和永定土楼,基本上是一天一地,行观驻屯、来往匆忙,骑马观花、浅尝略览。

    好在信息发达,资料易找,居家落闲时查阅翻看,再做复盘,操觚涂鸦,既补充了观景时难能周全的缺撼,又能贯通牵扯一些史实,加深印像,增加趣味,不至于落入“一问舍都不知道”迥地。游山玩水,不仅过了眼福,锻炼了体魄,况又能默想回念,唠嗑吹牛的本钱,心中也自然滋润乐和起来。

    先看武夷山。







四曲 武夷精舍

    福建武夷山、江西龙虎山,峰艳岩秀、林翠水媚,有着诸多的近似点。同属于武夷山山脉,都是5A景区;碧水萦绕、青山溪流中分别有泸溪河、九曲溪竹筏漂流;龙虎山有古越人的悬崖葬俗,武夷山仍能看到越人老祖宗的“架壑船棺”,最高山巅约都在海拔千米以下赤岩丹崖,且两者距离驾车也只在两百千米左右。

    2014年6月、2016年3月、2019年4月,我分别朝山拜会了我国道教四大圣地中三座名山,齐云山、武当山和龙虎山。除武当山外,齐云山和龙虎山都属红色沙砾岩构成的低山丘陵丹霞地貌。从那时起,就想走进有着同样地质地貌、山水境况和浓郁道教文化的武夷山看看。






    第一天,7点从安庆上高铁,到铜陵北换乘到武夷山北站。乘公交7路下午两点进入景区南门。

九曲溪山挟水转,水绕山行,贯穿于武夷山36峰、99岩之中,有三弯九曲胜景,长约10千米。清泉石上流,云峰水中渡。筏在水中走,人在画中游。

    南门约在九曲溪的第一曲附近,乘坐景区交通车逆着溪流向西北,过二曲三曲,在四曲前下车。云窝、天游是武夷山精华景区,自然是我此行主打重点目标。

    “四曲”是《西游记》拍摄小白龙出世的地方,景点有:大藏峰、仙钓台、御茶园、小九曲等。五曲是九曲中最为开阔的地方,这里有林木葱郁的平林洲,主要景点有:云窝、武夷精舍、茶洞、隐屏峰等。六曲是九曲溪中最短的一曲,但其景色又为最胜,主要景点有:天游峰、晒布岩、仙掌峰、响声岩。这三曲风景经构,都集中于溪流东边,循河曲依次展布开来,是我今天主要观看、省视之所。

    在龙虎山漂流过泸溪河,那种天光云影,青山夹清溪,“船上看山如走马”重其表而无解其里的仅饱眼福的轻游曾经尝试过了。在此,为亲近细味景物风致我挑选了顺着九曲溪的山径步行瞻观。














    武夷山有着丰富的文化丰采,蕴含着闽越文化、茶文化、理学文化和儒道释三家文化。这都是吸引人的地方。

    此山出产大红袍并有大红袍景区我是知道的,而我下摆渡小火车第一个覩面的就是“御花园”,它曾出产武夷岩茶,曾是元朝皇家贡茶,遗址旁竖石勒为“茶魂”也算实至名归吧。这园现说只留下一口水味清甜的通仙井(又名呼来泉)。

    御花园隔九曲溪对面山峦间有“真山水”和船棺“架壑船虹桥板。”网上有介绍,真当亲临,也得一个时辰,不去。

    从九曲溪西到东所跨的那座名“石窟”石拱桥上,既能看到漂流的竹筏和其上开心高乐的人客,又能见着清澈潺湲的溪流,凝神静气兴许还能听到溪流清脆泠泠声。桥下游东面一山峰嵮上有一白墙青瓦小庐,路过导游的讲述有些神奇桥段,回来后多方找寻未得完整情节。

    武夷山为道教36洞天之“第16升真元化洞天。”传说活了800春的道教先驱彭祖二子彭武彭夷曾在此垒坝筑堤、疏浚河道,终使这处河海清宴、时和岁稔。百姓感念二人,取其名而取山名为“武夷”。我查过新浪上一个名“苦菜花”一篇博文,他详细列举了武夷山99座宫观名称和具体地址。武夷山为道教胜地果真不假。

    程朱理学,朱熹当是名儒。老夫子儒学理论和诗歌词赋当是时代翘楚,为统治者束缚百姓思想行动递绳索打麻药,赢得皇家帝王青眼和一些文人的推崇。封建“礼教忠孝礼义”的乌烟瘴气自南宋后,使得天朝上空更加阴霾。“存天理,灭人欲。”这个“欲”怎么理解都有反人类的嫌疑。我虽不确信朱老夫子有聚麀、“爬灰”之实,也不坐实他能将两个小沙尼拥入自个帐底。“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在闽地为查实对头唐仲友而屈打严蕊,这事虽没实捶,也尽管有人为他申辩洗地叫冤,查看史料有此的正方的理由远高于无事反方的论据。站在今天的现实里,我非常唾弃这种为皇权官权竭力鼓舌之人。

    傍依着五曲溪右平阔的石板道路,近观远眺满目翠绿生青、蓊蔚洇润,透过密匝的树叶枝柯可见左边溪水滚玉,淃涟潆洄。

    几步之后,右手边一平台上就是“武夷精舍”遗址。武夷精舍面对如案似鼎的晚对峰,背倚峭拔奇伟的隐屏峰,原是朱熹著书讲堂所建。在四柱三门牌坊边、“学达性天”(清康熙御赐各理学院)匾额大厅外朱熹和讲学铜像群前快速流览后,我接续向天游峰方向走去。








云窝 天游峰

    路过几处崩积洞、穿过“重洗仙颜”摩崖石刻前拱形石门,就驻足于“云窝”边。

    云窝很美,美在晨昏,尤在春冬时节,磊落罅穴之中,常有云雾逸出,卷舒缥缈在石松之间,仿若仙境。云窝位于五曲和六曲的北岸接笋峰和仙掌峰之间,有上下之分,背岩临水,响声岩、丹炉峰、晚对峰、天游峰、隐屏峰等环列四周。介绍说:观奇景仙貌,要有缘份,我布衣之身,眼浅福薄,看看概况算是爷曾来过。

    继赓向前,相识了“问樵台”,跨过“叔圭精舍”石栏槛,在“奉先祠”残碑前凝视了片刻,再开步来到天游峰、伏虎岩下。

    问樵台有“黄朴问樵访仙”的故事;叔圭精舍是北宋时为旌表三辞不就贤儒江贽(字叔圭),而搭建的讲学堂残垣。奉先祠碑记述的则是江贽裔孙在叔圭精舍残骸上营建的奉先祠情况。伏虎岩是勒石錾刻荟萃地,17幅石刻凿于三面石壁上。伏虎岩右侧说有一丛方状的竹子,忙乱中未能去手感一下。






    “随人意所识,万象在胸中。”天游峰“壁立万仞”石刻下与六曲之间有一片宽阔的草坪,举目向上清晰可见“晒布岩”上百道雨水冲出的直直的沟隙,宛若藏僧晒经般将布匹贴岩壁展晒,在这块褐色布草中间有一块斑痕如同人的手掌,这便是“仙掌峰。”

    自伏虎岩右有登山小径,沿途可观瞻“司马泉”、“接笋峰”、“隐屏峰”、“水云寮”遗址、“水月亭”、“茶洞”、“仙浴潭”等诸多秀美的物景风貌。

    司马泉是仙掌峰腰渗出的泉水,滴落成池。由明时与张居正不睦的少司马(兵部侍郎)陈省退隐致仕开凿的。后陈的门生梁鹏在悬壁上题写了“司马泉。”

    隐屏峰由茶洞从峰南壁攀登即可登临,因峰峦方正如屏,称名。过“留云书屋”石门,人行在“鸡胸”、“龙脊”那褐色岩脊上。峰西有一尖锐直上且半腰有横裂三痕的奇石即为接笋峰。在隐屏峰下仰首朝上看去,头顶上三块巨石形同老鹰展翅。因不在主线上,上下少则1小时,故未蹬这处险峻巉岩之地,抱愧。

    水云寮是北宋理学家游酢为传播理学搭建,现是遗址,半壁上“水云寮”三字是其裔孙游九言撰书。

    隐屏峰前的“水月亭”为八柱翘檐歇山顶红琉璃瓦长方形半山亭,前可揽胜九曲,碧水丹山尽收眼底,向右上向遥望可见天游峰、登山台阶、观景台和观瀑亭。“玉轮朗月挂在天上,掉在九曲溪水里,留在丽娘斟给夫子的杯中,藏在丽娘的心中。”水月亭还与朱熹和胡丽娘“人鬼情未了”传说有关,此亭说是当地百姓缅怀丽娘所建。据说清风明月之夜,游人在水月亭中把酒赏月可看见“天上、水面、杯里、心中”四个月亮。黄梅戏电视连续剧《朱熹与丽娘》就将此风闻加以渲染演绎,从另一面述说了丽娘与严蕊等因果孽缘。打住,走神了!

    小的时候就喜欢听这种玄妙奇异故事,把明明是假想虚构的故事,想像成可能的事情,其中人们美好的愿望和好人好报的朴素思想情愫,吸引着我感动着我。

    迈过“峥嵘深锁”石门,面前就是片开阔地境,“茶洞”就在其右角上。有说,茶洞产茶“甲于武夷”,至今有一棵古茶树,其实此处之妙在于游人如立接笋峰、隐屏峰、玉华峰、清隐岩、天游峰、仙掌峰和仙游岩围成的井壁之中,感喟体味峥嵘深锁的幽邃隐悯的意境。茶洞最北面,有“仙浴潭”。听了这名,访客脑中应浮出仙人洗浴嬉戏图景,而真实仍是天游峰上洒落的雪花泉集于山谷石罅中而形成的一汪清潭。“独西通一罅”仍是徐霞客为身居此境你我指明的朝前的唯一通路。

兴许是歧路岔道缘故,行路间错过“先天洞”(伏羲洞)、罗汉岩、罗汉洞(黑洞)、“小一线天”和云路石。

    “不上天游巅,未来武夷山;不坐九曲排,来了也白来”,每一处大名聚众的景区,几乎都有此类说道。














    攀援天游峰是来武夷山首选,826级的石磴408米海拔。登山的踏跺是人工开凿山脊上的,由混凝土筑建起栏杆保护。登山石道上有多个观景台,人们立足环视。左手边远望是六曲上“山光倒浸清涟漪”,“人不临溪而尽九曲之美”景色;脚下是刀劈斧砍陡壁的“壁立万仞”晒布岩。转身向后游人可俯视对面接笋、隐屏峰,聚精凝神可见渺渺茫茫两块石屏中夹的那块“鹰嘴”形峰尖上有一“仙奕亭”,其险其势仿如华山“下棋亭。”右手侧壑谷前是游仙岩、清隐岩。危岩峭厉,森然耸立。有两块未知其名的陡峭如壁的高大山体,贴面顶立,如同斗士。行走在巉崄悬崖,如临深渊、下临无地山径上,既有居高的惊惧又伴跋涉攀高的酸苦,体味内心的快乐,眼中的悦色,身体上的劳累,而这才是游山的欢愉和收获。

    30分钟,到达天游峰顶。顶峰上有一两层灰瓦红漆油刷的“天游阁”。阁台上敬奉的“三圣”是彭祖和二子彭武和彭夷。据说在峰顶上可观:日出、云雾、佛光、夕阳和明月,算是五绝。

    “我到此闲登眺,日远天高。山接水茫茫渺渺,水连天隐隐迢迢。”我看此“云泽溪谷,水润风和”。

    天游阁身后是下山的山道,也是武夷山摩崖石刻精华聚集之地。“第一山”、“胡麻涧”(雪花泉之源)、“一览台”等几十通勒石雕刻分布在下山路道两侧。

    行至“中正公园牌坊”时,有条由北向西的缓坡石道可通往天游峰山麓下六曲溪边。此处,同来时的上山的道径重合。

    我在石沼青莲亭处休憩片刻,返回交通站,向一线天、虎啸岩进发。























一线天

    山谷夜幕早。刚过四点,在罅谷密林中阳光便嫩弱了下来。

    乘坐上开往虎啸岩与一线天中巴时,我采纳了开车师傅建议,放弃上下要两个小时的虎啸岩,去往穿越一线天。

    大凡名山险崖,多半都有一线天。武夷山一线天,是我至今所观临的一线天中罅隙最窄最长最不规则最有一线味的一条。

    这武夷一线天的形成,有仏系说和地理说两套说词。仏系说又有桃花女用绣花针划拉出的和人文先始三皇之一伏羲玉斧劈出的说法。而学者地质理论是地壳在抬升中因受不均匀力量影响而产生裂痕,形成“节理。”始为微小的缝隙却经千万年的流水侵蚀和溶解,渐而扩大成裂隙峡谷。况武夷山赤壁丹崖,由砂岩、砾岩和页岩构成,石质松脆而易融蚀、切割,从而形成了EW方向、三洞并列、一线见天的自然景观了。

    “洞门天造匪人镌,锁钥浑无几许年。一字光中长不昧,眼明便可见青天。”竖立在一线天入门处有“一字天景区”和上面未名宋人写的七言绝句两块石碑。








    到达洞口时天色暗淡了下来。一线天长176米,最高处49米,最窄0.3米。我是从“伏羲洞”进入一线天的,因朝左一段短而平直,选择入洞向右。始入时,尚觉脚下平坦,举目仍能见天,隙缝间还能看清岩壁轮廓,不久,脚下岩体向下,光线不可直射沟底,渐次幽暗,仰面而见的岩壁呈凹凸曲折,再行,忽见光亮增强,我走进了“风洞”。游人在此可欣赏题壁石刻,此时,一股清凉之风,扑面而来,让行热之人,遽感凉爽,片刻便觉透体。接续前行是段向上的缝径,也是最逼仄最困难的沟径。岩壁阪隰溪水汩汩,石阶水润湿滑,两侧崖壁收窄且呈向东倾斜,行人只能侧身随形就势而过。我着双肩包更是用力去挤擦着,才勉强爬过。行进中既没相遇白蝙蝠,也未碰着蛇,至于霉臭的味道也没嗅到,反面是禁闭的空间,令人产生幻想,耽心的是这两面歪着的石壁会突然挤压过来。在惴惴和索莫不安中,突见前方亮敝起来,已近出口灵洞。这爿灵岩洞终年滴水,汇成一壑清泉,叫圣水。此时,人仿若有种出脱窟穴重见天日之感。

    走出灵洞折向南再返西,兜个半圈,在返回路道上,我远看到了楼阁岩、螺蛳洞、求天门和蓝岩。

    楼阁岩与一线天灵岩南北相对,其上布满个蜂窝状洞穴而名,有人数出正好是108个(都是这么巧)。正面岩石下有“神仙楼阁”等繁多刻石。岩下有巨石垒成的天然石门,叫“求天门”。在天门岩下有一内中幽奇蟠曲如“螺蛳”孔的山洞。蓝岩位于楼阁岩之西,与楼阁岩之麓连体,至楼阁岩岩腰上,渐次分开。岩麓上有条状的崩塌石斜依岩壁,横插蓝岩与楼阁岩之间,形似关隘的门额,石上有“求天门”、“太保屏”、“天心明月”等等摩崖石刻。

    武夷山有九曲溪、天游峰、大红袍、水帘洞、一线天虎啸岩、武夷宫、莲花峰、桃源洞八大景区,我仅选二尚欠而匆匆游看,着实不能了却游兴,原本想第二天再逗留张望半日(门票两天),可老寒脚有些拌蒜。为后几天计,断然舍弃。出景区乘9路直奔高铁站,20:00登上G1901。晚9:30到达福州,住“海友良品酒店”8507。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间仙境武夷山
宋·李纲《武夷山赋》
武夷山归来,不辞长作武夷人(图)
闽粤来风--- 九曲武夷
武夷山风景让人迷
九曲溪似玉带般串起了武夷山的群峰和巨岩 陡峭、碧翠、一线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