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学习2.0
-------------------------专注力是一切智慧的基础-------------------------
坐禅能让你找回注意力。
一目十行训练、集中力训练——舒尔特表
如何集中精神看资料?(知乎)
如何学习2.0
科学速读法:20分钟让你阅读速度提高3倍
一张图片击败ADD(注意力缺陷障碍)
关于大脑的二十个真相(收藏)

一件事坚持一百天。http://www.douban.com/group/brz-100days/ 百日斩? 小组欢迎您

-------------------------正文开始-------------------------

如何学习2.0
作者:白起

非原创。但非常有道理。框架很重要。框架20%,学以致用70%,阶段性锤子10%.

一、 首先花20%的精力与时间去构建基础与框架
当一个人的基础与框架(对一个新事物的整体性结构性认识)没有构建,那么他的进步是相对缓慢的,而如果他没有有意识的构建这个框架,就好像是瞎子赶路,会大量的浪费精力。

我初一的时候加入了校编程班,虽然我是最后一个离开编程班的人,但是很遗憾的是,我终究是离开了,一年没到. 是什么让当时数学上绝不会落后于编程所需要的知识的我以失败告终呢?原因是初一,我第一次编程的那刻,也是我第一次摸电脑的那刻,我甚至不会开机,以为pascal蓝屏就是电脑的一切;我甚至连begin ,var 的中文意思都不知道,整个体系一点点根基都没有,所以这一切对我而言太难了. 然而大学的头一个月,因为英语与数学及计算机知识这些基础已经有了,敲键盘的速度相当于准录入员,所以一个月便拿下了整本C程序设计,大二跳级期间还一起把操作系统与编译原理数据结构看下了. 这就是基础与框架的作用。

构建基础的时候是最辛苦的,构建完基础与框架,接着就可以不断的填充与训练,填充以让这个框架有实质的内容,训练使你对这个框架有更深入的理解,而最终对整个事物有深入的认识。

二、先框架再训练,学以致用(70%精力)
人学习任何一样新的事物,你总能听到前辈们对你说:要多练多听多写多读多想,一个字,就是多. 这事实上就是使用了人类神经的学习机制--不断的训练能提高对事物的认识水准. 如果搭建了框架,人的学习会更有序,训练的效率会更明显. 我在学习日语的初期,曾经有意识的先构建基础与框架,花了一个月时间猛攻语法,为语法是语言的概括,是语言的提纲携领,是学习语言的组织形式的最佳手段,并且不失全面性. 虽然过程十分辛苦,在论坛问问题的时候遭到别人的嘲笑(因为他们觉得我学习的方法有问题),五个星期后,我已经能够通过查少量的字典通读整个标准日本语初级下册了(相当于三级水平(日语能力测试分四级,一级最高))。

使用是一个最好的反馈,并且可以加深自己的认识。所以一定要多多使用。

...................................................
有同学对语言学习感兴趣的可以参考我的这篇原创文章,有疑问请提出来。我再写一篇《英语解惑2.0》
...................................................

三、阶段性锤子(10%精力)
学习的过程是漫长的,但是学习的成果是渐近的,而不是从0到1的非连续跳跃. 所以有必要让自己的学习有阶段性的成果,一来代表所学的能够在实际中派上用场,二来也是鼓舞自己勉励自己,三来如果学习因为每些事情中断,这些学习成果至少已经是到手了的。

英国首相丘吉尔曾经说过,他如果看到一个钉子,他会拿一个锺子给它猛力一锤,然后又转身拿个更大的家伙再给它猛力一锤,还不止这些,他还要转身开个大机器再给这个钉子以无比猛力的一锤。

你所要做的就是在每一个阶段都给你所学的猛力一锺. 然后最后一举把钉子锤入木桩,你就胜利了。


...................................................PS:如何快速看一本书...................................................

1. 看你不懂的,看的书越多,你就会发现知识点重现率越高,你看过的大可不看,直接看你没看过的。

2. 快速看完一本书,宁肯半懂不懂地看完,也不要用一个星期乃至更多时间细啃一本书,因为1)信息爆炸时代,很多知识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现,使得遗漏率较低 2)一个人的耐心有限,时间拉得越长,就越难看完,并且每次看都要回忆上一回讲的是什么,增加了成本,同时降低了效果。
那些快速看完的,你至少收获了以下信息:说了些什么,文章是如何组织的,有哪些是令人感兴趣的,值不值得再读。

3. 那些你一看就模糊知道懂得的,只看结论不看分析,那些文学性结论(如最高,最大,。。。)你都可以猜到的,大可连结论都略过。

4. 看你想看的,看到一个结论觉得有用,大可以看其分析,通过分析,考察其可信度;看一本书,根据你想看的,看对应章节,如有不懂,再往前翻。

5. 看完整章再做笔记,看完整本,再借助集体智慧。

看完一段就做笔记,影响连贯性,如非信息过于密集,最好是看完整章再做笔记,有时可以自已回忆一下都说了些什么,实在想不起来再回翻确认。

同样,除非信息过于密集,要看完整本书,再借助网络这一大脑,集思广益,帮你解答问题,帮你扩展提高认识,不必办看边查网络。

6. 信息密度高VS信息密度低,经典VS杂芜
这里的关键是,你要先确定一本书是信息密度低还是信息密度高,信息密度与读者自身的信息存量有关,如果一本书对你而言信息密度比较高,且是经典(众人说好),那么这是最应该花你的精华时间来读(长时间段,工作效率高的时间),信息密度低且经典,花精华时间来读,迅速翻阅,在感兴趣的地方仔细阅读,信息密度高且杂芜,一般的杂志与网络论坛即是如此,可花非精华时间,只读其中一两篇,信息密度低且杂芜(再差的东西都可能出现让你眼睛一亮的理念)你应该花你最不宝贵的时间段来阅读这些,且最好是用无目的性的阅读,或许能够有所收获。

7. 读书要把握作者的逻辑脉络,多想想为什么这么说,如果一本书对你真的十分重要,那么有必要考察作者的背景,写这本书深层次的意图。

8. 任何书都有缺陷,我们要读的是大局而纠缠于小的瑕疵,当然,如果逻辑上犯错过多,那么就要质疑一下作者的水平了。



请猛戳这里 科学速读法:20分钟让你阅读速度提高3倍





小梯子 http://www.douban.com/note/274643860/?start=100&post=ok#last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深度思考,你需要克服这4个误区
编程能不能自学?
论文框架该怎么写?
罗汉拳秘传技击法/罗汉明八腿
明了事物
别被28定律套住,学会做它的主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