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此人堪称大唐第一牛人,曾两次收复长安,孤身一人吓退敌军30万!

读书故事

说起唐朝名将,很多人都会第一时间想起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的人。从各类隋唐英雄传中,人们已经对这些开国名将非常熟悉。

但这些人再牛,他们也都是在李世民的带领下做事,李靖、侯君集、秦琼等,论为将的个人能力,都是数一数二的,但是论对大唐的贡献和当时的地位,因为大唐是他们一起打下来的,大家功劳都大,可也就说明了平摊到每个人身上的功劳,就不多了。

而唐中期却有一位将领,他的功劳之大,时人无出其右:再造王室,勋高一代,以身为天下安危者二十年。他就是郭子仪。

安史之乱,他是最大的功臣之一

说起安史之乱,其实无论是战前还是战争爆发后,唐玄宗都有能力也有机会镇压住安禄山的反叛的,但是无奈晚年的唐玄宗大概心里只剩下杨玉环了,对于国家大事昏庸无道,不辨是非,导致机会一再失去,直到唐肃宗登基称帝,才举起平叛大旗,聚拢并重用了郭子仪、李光弼的人马,就是这两位成了平定叛乱的中流砥柱。郭子仪联合回纥兵一起,连战连捷,并最终收复长安。

打败吐蕃,再次收复长安

公元763年末,安史之乱刚刚结束没还不满1年,吐蕃军队又大举入侵,几乎没遇到什么抵抗,便轻易占领了长安。仓促之下,皇帝急诏李光弼前往护驾,但李光弼担心被宦官陷害,迟迟未去。不得已皇帝才再次启用已经因宦官陷害而被罢职留京的郭子仪。此时郭子仪手下仅剩20个骑兵,还不让到各地去调兵,怎么打?幸好在陕西商州临时收集到约5000人的关防兵。郭子仪就是带着这些人,白天击鼓张旗,夜间多处燃火,还让百姓告诉吐蕃兵,唐军不计其数,再加上早知“郭令公”的威名,吓得吐蕃兵连夜逃跑了,郭子仪再次收复长安。

单骑吓退30万联军

到了公元765年,唐朝叛将仆固怀恩联合吐蕃、回纥、党项,以30万大军再次入侵唐朝,唐代宗派郭子仪前去抵抗。郭领命后屯兵泾阳,敌军已经围城,他却并不着急出兵。其实他仔细分析了敌军情况,虽然人多,但却是各部落联合作战,互相难以取得信任,更难以形成协同效应。最重要的,回纥其实一直和唐的关系很好,当初他还是借助回纥才收复长安,此次之所以反过来入侵唐朝,完全是受到吐蕃蛊惑,所以很有可能说服回纥退兵。

于是郭子仪真的单骑跑到回纥军营,去见他们的首领。回纥兵本是听说郭子仪和唐朝皇帝都死了,唐朝无主,这才愿意和联军一起进攻唐朝的,谁知这一看,威名赫赫的“郭令公”活生生的来了,都傻了。郭子仪又和回纥首领谈起当初一同平定安史之乱时的友情,让回纥人大受感动,最终不仅答应退兵,而且愿意和唐军一起,赶走吐蕃军。而此时吐蕃军一看郭子仪出入回纥军营,便猜疑他们有来往,害怕会对吐蕃不利,便赶紧撤军了,郭子仪听说后,命令唐军和回纥军一起,追击吐蕃逃军。如此,30万联军不战而退了。

其实如果单论安史之乱,更大的功绩则在李光弼,正是在他的指挥下,唐军消灭了叛军主力和有生力量,取得最终的胜利。李光弼将才更胜郭子仪一筹,“战功推为中兴第一”。但李光弼如韩信、岳飞一样,善于打仗,军功盖世,却不善于为人,无论在军中还是朝中,口碑都欠佳,所以此后不久,便被鱼朝恩、程元振陷害,五十多岁便郁郁而终。

郭子仪帅才却更胜一筹,正是他向肃宗举荐的李光弼,而且郭子仪在处理军政关系上,更加游刃有余,他能够更多从政治角度处理问题,让所有人都成为朋友,即使不能帮他一把,也不至于在关键时候给他反戈一击,这对于手握兵权在外打仗的将领来说至关重要,历史上很多名将都是因受到同朝大臣的猜疑、陷害而以悲剧收场。且郭子仪能很好的利用回纥等外军的力量维护唐朝统治,也更懂得不战而屈人之兵。

郭子仪祝寿

此后郭子仪一直受到朝廷重用,虽也有被猜忌,但均很快化险为夷,更被皇帝赐号“尚父”。直至公元781年,85岁时去世,当时的皇帝德宗因此废朝五日,命群臣吊唁,又亲临安福门送葬,并违反礼制,将他的坟墓加高一丈。康熙帝曾评价他:自汉唐以来之勋臣,功名最盛而福祚克全者以郭子仪为首称。由此可见,郭子仪可谓大唐第一牛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此人打破武状元的魔咒,成为了军功最为显著者,挽救了一个王朝
《叛臣传》中排名第一的唐朝名将,联合外敌入侵,皇帝却说不怪他
拯救唐朝的大英雄,为何却被唐朝逼得投敌叛国?
善终的郭子仪,未能善终的大唐朔方军
中华上下五千年:郭子仪单骑退回纥
平定安史之乱的三大名将,再造大唐之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