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和珅为什么必须死,重点不是贪污,嘉庆帝说了12个字才是关键

用户1914828451

1799年正月初三,太上皇乾隆驾崩,和珅受命刚刚处理完国丧,嘉庆帝就宣布了和珅的二十大罪状,廷议凌迟处死。经过和珅的儿媳妇固伦和孝公主的求情,最后改为在宅中以白绫自尽,算是得了个体面的死法。

和珅是乾隆帝的宠臣,乾隆死后第四天,和珅就被嘉庆帝打入牢狱,八天之后公布罪状,三天后就被赐自尽,此时距离乾隆驾崩才十五天时间。可以看出,嘉庆在处理和珅这件事上是非常高效的,一点都不拖泥带水,说明嘉庆心情急迫,并且早已对和珅恨之入骨。

坊间传闻,和珅死后从其家中抄出古玩金银数量惊人,折合白银8亿两,足够当时清政府10年的财政收入,因此有了“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说法。乾隆死时,清朝每年税收尚有7000万两白银,嘉庆不至于为了查抄和珅的家产,这么急切的置和珅于死地。

和珅的儿子丰绅殷德是嘉庆帝的妹夫,因此和珅也属于皇亲国戚,嘉庆帝连这点面子都不顾,一上来就给和珅定了个凌迟,凌迟可是清朝最严酷的刑罚。给人的感觉是,嘉庆帝对于贪官的痛恨达到了朱元璋和雍正那样的程度,但嘉庆在处死和珅之后,又马上发布上谕申明,和珅案到此为止,不再扩大范围。这一点又与朱元璋和雍正截然不同。

从嘉庆宣布的和珅二十大罪状来看,并没有直指贪腐,甚至全文都未提“贪”字,这是否意味着和珅之死不是因为贪腐,而是另有原因呢。通过查阅发现,坊间关于和珅府查抄8亿两白银的说法,最初来自《和珅犯罪全档案》,后来经过历史学家的考证,这份档案是清宫太监根据传闻转抄而来,具体数字上有很多夸大和不实。

嘉庆从和珅府上究竟查抄了多少财产呢?在《清仁宗实录》中收录了当时负责查抄官员的奏折,按照奏折上的统计,古玩书画等物难以准确计价,其中金33551两,银3014095两,外加土地、宅院、当铺等不动产。仅以这些资产来看,与传闻中的8亿两白银相去甚远,就算十个和珅跌倒了,嘉庆也吃不饱。

对于处死和珅的原因,嘉庆有非常清楚的表述:“朕所以重治和珅之罪者,实为其贻误军国重务。而种种贪黩营私,犹其罪之小者”。在查抄和珅府邸时,时任内阁大学士萨彬图建议嘉庆追查和珅的隐蔽资产,被嘉庆严厉否决,这也印证了嘉庆并不是冲着和珅的财产去的,性质上不属于惩治贪腐。

嘉庆曾在奏折中与江西巡抚提及过和珅案,嘉庆在批复中写道:“朕若不除和珅,天下人只知有和珅,不知有朕,实出于万不得已。”这句话中“天下人只知有和珅,不知有朕”才是关键,这也是嘉庆急迫的处死和珅的动机。

比起贪腐等经济问题,皇帝最忌惮的是大臣对于皇权的威胁。英国驻清朝大使马戛尔尼在回忆录中称和珅是“二皇帝”,可见和珅的权势有多大,已经到了与嘉庆帝分权的地步。乾隆禅位给嘉庆之后,当起了太上皇,嘉庆虽然坐上了皇帝的位置,却没有得到皇帝的权力,朝中大权仍然掌控在乾隆手里。

乾隆晚年极其宠信和珅,将清朝大部分政务交于和珅处理,和珅不仅是文华殿大学士,还兼任军机大臣,六部事务都需要和珅过问,不能否认和珅才华盖世,精通汉藏满蒙四种文字,一个人将朝政打理的井井有条,形成了内有乾隆、外有和珅的官僚格局。

和珅对于权利的贪恋远甚于钱财,原本官员奏折应先发往御前,经皇帝审阅后再交由军机处审议。但和珅竟然让官员越过御前,奏折直接送达军机,如此一来,嘉庆的皇权被彻底架空,信息渠道被和珅掐断,嘉庆帝内不知政,外不知民,形同傀儡。

有乾隆为和珅撑腰,事实上和珅独揽大权也得到了乾隆的授意,嘉庆心知肚明,若反对和珅就相当于反对乾隆,会让乾隆感到与自己争权。乾隆有很强的掌控欲,并不想放权给嘉庆,但乾隆帝年龄已过八旬,精力不济,通过和珅代理行使皇权正符合乾隆的意愿。

和珅的权利越来越大,且不知收敛,令嘉庆帝感到如芒在背,因此亲政后的当务之急,是将皇权从和珅手中收回来,下令严禁官员将奏折直接送到御前,不得送往军机,同时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撤换官员,一朝天子一朝臣,和珅不幸成为乾隆帝贪恋权力的炮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抄和珅家没有任何发现,嘉庆说了2个字,立即抄出十几亿两白银
天下第一贪,和珅倒台始末!
嘉庆要凌迟和珅,太监拿出乾隆生前圣旨,和珅看后连呼“不可能”
嘉庆要凌迟处死和珅,他拿出乾隆御赐遗诏保命,打开后顿时傻了眼
(揭秘)嘉庆是怎么“干掉”十几个兄弟,登上皇位的?
最牛“临时工”:清朝存在了183年的军机处和147名军机大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