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汉太祖高皇帝刘邦正名

公元前259年,秦始皇嬴政(秦国嬴姓赵氏,其实应该叫赵政)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

公元前256年,汉太祖高皇帝刘邦出生于楚国沛县丰邑。

公元前243年,战国四公子之一的信陵君魏无忌早魏王猜忌,郁郁而终。

此三人中,信陵君和秦始皇是对刘邦一生影响最大的两个人物。

1、秦始皇

秦始皇比刘邦大三岁,刘邦在咸阳之时曾见过当朝天子,《史记》中记载:

高祖常繇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司马迁称刘邦高祖,其实是错误的。刘邦的庙号是“太祖”,谥号是“高”,称呼应该是汉高帝或汉太祖。

当刘邦看到秦始皇时,感叹到人生在世,唯有像秦始皇这样才堪称大丈夫!

这一年是公元前212年,刘邦已经44岁,他在咸阳服徭役,修阿房宫。此时的刘邦还不知道,两年后秦始皇就会去世。

东汉的建立者汉世祖光武皇帝刘秀被称为“位面之子”,其实刘邦更为传奇。刘邦47岁起兵,以匹夫问鼎天下仅仅用了七年的时间,这在我国历史上绝无仅有。

47岁即使放在今天也不年轻了,何况在寿命普遍偏短的古代。

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这一年他54岁。从刘邦见秦始皇,到其平定天下即皇帝位,整整十年时间,秦始皇一定不会想到本来要传万世的大秦帝国会葬送在当年修阿房宫的一个小吏手中。

秦始皇是刘邦的偶像,最后刘邦变成了偶像的样子。

2、信陵君

刘邦出生的年代,历史尚处于战国时期,只不过战国~秦~楚~汉的历史分期使刘邦和秦始皇宛如两代人罢了。

战国时期,游侠四起,所以司马迁的《史记》中有《游侠列传》,司马迁记载的游侠有“布衣之侠”、“乡曲之侠”、“闾巷之侠”等等,并称赞他们“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这与班固在《汉书》中称他们“罪已不容于诛”完全不同。

战国的游侠大致可分为三个层级:

第一层是战国四公子的门客:即魏信陵君、赵平原君、齐孟尝君、楚春申君,还有就是燕国太子丹的门客,他们是国士。

第二层是各个郡县内的游侠,与刘邦有关的是信陵君曾经的门客张耳,张耳在信陵君去世后回到故乡,也开始养起了游侠,而其中之一便是刘邦。

第三层便是刘邦这个层面的人了,他们处于社会的最底层,对游侠们的行事风格心向往之,于是刘邦便投奔了张耳。

为什么是张耳呢?因为信陵君。

刘邦出道之时,信陵君已经去世了(那一年刘邦13岁),所以这个从小的偶像刘邦只能神交了,而张耳曾是信陵君的门客,于是刘邦便去投奔了,这一年,刘邦17岁。

公元前225年,秦灭魏国,张耳逃离魏国,于是刘邦重新回到了乡里,此时的刘邦已经31岁。

得天下之后,每次经过大梁,刘邦都要祭拜信陵君,可以说信陵君是刘邦一生的偶像。

公元前195年,刘邦最后一次祭拜信陵君,并为其设了专门守墓的人,同年刘邦去世。

刘邦本是一游侠

因此刘邦本是一游侠,早年行事不拘一格,任性放浪,但绝非无赖小人,否则后来一起打天下的萧何、夏侯婴、王陵、卢绾、任敖等人也不会聚集在他的身边。

3、刘邦灭了秦朝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同年刘邦响应,这一年,刘邦47岁。

这么大的年纪以布衣起兵造反,刘邦真的只是想为三年前看到秦始皇后立下的“梦想”而战吗?

公元前208年,陈胜败亡,义军聚集在了楚怀王的大旗帜下。

刘邦和项羽成为楚怀王旗下的两员大将,楚怀王与二人约定:先入关中者王。

公元前207年,项羽北上与秦军主力决战于巨鹿,全歼王离大军,章邯投降,此后秦帝国的灭亡只是时间问题了。

巨鹿之战

同年,刘邦攻入咸阳,占领关中,秦王子婴投降,秦亡。

4、刘邦为什么能战胜项羽,是因为他是小人吗?

当然不是。

纵观整个楚汉战争,刘邦有着清晰的战略,而项羽始终在疲于应付。

楚汉之争

初,刘邦以韩信为大将军,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占领关中。随后刘邦一统天下之路与秦灭六国极其相似。

刘邦与项羽对峙荥阳。

彭越、英布骚然项羽的后方。

韩信北上灭魏、取代、破赵、胁燕、灭齐,在灭齐的过程中杀项羽大将龙且。

自此,天下除了西楚已尽归刘邦。

项羽善野战,但与刘邦对峙荥阳近两年,眼睁睁看着韩信一统北方而毫无对策,同时又无法攻破刘邦的防线,焉能不败。

公元前202年,刘邦败项羽于垓下,项羽自杀后被分尸,天下遂归刘邦,这一年,刘邦54岁。

秦末乱世,论军事能力,刘邦当在韩信、项羽之后,堪与章邯相提并论,否则其不可能在荥阳与项羽长期对峙。

刘邦生性豁达、大度、知人善任,萧何、张良、韩信能为之用,项羽残暴、无远见、妇人之仁、有才之人不能用,刘邦击败项羽赢得光明正大。

5、古之英主,无出汉高

苏轼曾在一篇《上皇帝书》中写到:古之英主,无出汉高。

陛下天机洞照,圣略如神,此事至明,岂有不晓?必谓已行之事,不欲中变,恐天下以为执德不一,用人不终,是以迟留岁月,庶几万一,臣窃以为过矣。古之英主,无出汉高。郦生谋挠楚权,欲复六国,高祖曰善,趣刻印。及闻留侯之言,吐哺而骂之曰:“趣销印。”夫称善未几,继之以骂,刻印、销印,有同儿戏。何尝累高祖之知人?适足明圣人之无我。陛下以为可而行之,知其不可而罢之,至圣至明,无以加此。议者必谓民可与乐成,难与虑始,故劝陛下坚执不顾,期于必行。此乃战国贪功之人,行险侥幸之说。陛下若信而用之,则是徇高论而逆至情,持空名而邀实祸,未及乐成,而怨已起矣。臣之所愿结人心者,此之谓也。

看来苏轼也是刘邦的粉丝。

用现在的话来说,刘邦是四百年大汉王朝的缔造者,是杰出的政治家和卓越的战略家,是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对汉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独门组织行为学:刘邦为何能成为史上首位草根天子
做皇帝有资本:刘邦曾是战国四公子之首信陵君信徙...
刘邦为什么能当上皇帝?
刘邦从市井无赖到开国皇帝,到底靠什么?
刘邦一生只崇拜过两个人,你都知道么?
秦始皇汉太祖唐太宗明太祖四人,谁的综合能力最强?说出来别不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