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明朝奇事:过于廉洁也有罪,正三品的清官被朱元璋极刑阉割

洪武初年,天下初定,人才缺乏,朱元璋于是下令地方官推荐当地人才。江西南昌曾秉正,就是在这时凭借早年写得一手好文章被推荐为海州学正。这个职位大致相当于现在的教育部门领导。

后来朱元璋设置通政司,曾秉正被任命为首任通政使,官至正三品。

曾秉正是个清廉正直的好官,从地方到中央,他揭露了很多不良现象,也因此发掘出了很多朝廷的弊端。由于过于刚正不阿,言语过于直接,他几次触怒朱元璋,便在皇帝的一怒之下被罢了官。罢官之后便不能在京城逗留,必须返乡,可曾秉正没有路费,于是就把自己4岁的女儿给卖了。

曾秉正是一个三品官员,按照明朝的制度,正三品的官员每月俸禄为35石。曾秉正要养活一大家子人,自己又十分清廉,所以过的十分清苦。但朱元璋认为这些俸禄足以让他们过得富贵有余,所以这个平常满口仁义道德的人如今卖儿卖女实在是有违伦常,不配为人父母。于是下令阉了此人,以免贻害子孙。

在外人看来,曾秉正似乎是咎由自取,他卖亲生女儿,活该有这样的下场。

其实,如果了解了当时的背景,会明白曾大人还是很冤枉的,因为他当时实在是走投无路了。

皇上让他返乡,不按期离开的话就是抗旨,这种罪行的后果可能就是满门抄斩。

想要离开的话只能想办法凑钱。

可能有人要问,他堂堂三品大员,至于这么穷吗?

原来当时三品官员的收入是35石粮食,如果真的以粮食的形式发下来就好了。

偏偏事实不是这样的。朝廷为了推行新的经济政策就印制了一种纸币,名为“宝钞”。

这在当时普遍以金银为交易手段的市场中是没有什么群众基础的。

于是朝廷只能将这种新政首先应用了官员身上,将他们的薪资都兑换成了这种新货币。

然而,在现实的贸易流通过程中这种宝钞不被认可,其结果就是连连贬值。

官员们到手的宝钞却换不到应有的实物,于是变得越来越穷。

因此,这样看来曾秉正落得这么凄惨的下场基本是朝廷没有从深层次上解决通货膨胀问题造成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史上最悲惨的清官非他莫属:当官、罢官、卖女、被阉
清官过于廉洁,回乡盘缠吃紧,皇帝知情后却大怒:将他极刑处置!
明朝一清官穷得没路费回家, 卖掉4岁女儿, 你猜朱元璋怎样对待他
一个朝廷命官,两袖清风甚至连回家路费都没有,最后却异常凄苦
清官被免职,没钱返乡,用4岁幼女换路费,皇帝大怒:处以极刑
明朝最穷的三品清官,为凑回家的路费卖4岁女儿,朱元璋:阉了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