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他率部击毙清朝最后一名马背上的王爷 曾国藩也奈何不了他

这位被称为清朝最后一名马背上的王爷,就是著名的僧格林沁亲王。

清朝号称“在马背上得天下”,将骑马射箭当做基本功。因此,清朝入关前后的那些王爷、贝勒们,无一不是擅长骑射的高手。

然而,清朝入关后,由于长时期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王爷、贝勒们早已忘了骑马、射箭是怎么回事。特别是到了清朝晚期,王爷、贝勒们几乎无人精通骑射。他们能够骑上马背,然后晃晃悠悠地走上几圈,已经很了不起了。

>

只有僧格林沁亲王,还以“善骑射”著称,能够拉出一支马队来,参与军事行动。

僧格林沁亲王的战绩似乎也不错。

在内战上,1858年率部击败太平天国北伐军,擒获太平军名将林凤祥、李开芳。

在外战上,1859年在第二次大沽口之战中击败英法联军,击沉敌舰4艘、重创敌舰6艘,毙伤400余人,重伤英军海军司令贺布,取得了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清军第一次重大胜利。

僧格林沁亲王就凭着这两份骄人的战绩,就足以被尊称为“马背上的王爷”。

然而,1865年,僧格林沁亲王遭遇了一场“滑铁卢”。这一次,他的对手是捻军遵王赖文光。

赖文光原籍是广东嘉应州(今梅州市)人,生于1827年。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金田发动起义时,赖文光也随部参加。因此。赖文光也算得上是太平天国的元老级人物。

不过,赖文光在太平天国时期并不显眼。这可能与他从事的工作相关。在大多数时候,赖文光是一名文官,留在大本营里从事文案工作,并不带兵作战,不显山,不露水。

1856年天京事变爆发,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秦日纲等一批能征善战的老将死的死、跑的跑,军事力量遭到极大损失,急需新生力量加入。面对这种艰难情况,赖文光勇敢地站了出来,弃文从武,走上了第一线战场。

1860年,忠王李秀成、英王陈玉成率部攻破江南大营,赖文光参与了这次战役,获得了丰富的实战经验。

1861年,英王陈玉成奉命西征,从长江北岸西进,经皖北进入鄂东,意图迫使湘军回撤,破解安庆之围。在这次远征中,赖文光的军事指挥才能开始显现出来,在西征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还提出了联合淮北张乐行捻军与苗沛霖团练,进取鄂中的正确策略。这一切,陈玉成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虽然这次西征没有达到战略目的,但赖文光还是因为战功卓著,被封为遵王。

1862年,赖文光与扶王陈得才奉命出征,前往陕甘一带。这是赖文光第一次独立带兵作战。经过一年征战,赖文光攻占了汉中。汉中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拥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可是,由于天京事态紧急,赖文光不得不挥师回救。1864年,当天京陷落敌手时,赖文光正抵达湖北安徽交界一带,回天乏术。

太平天国覆灭了,赖文光没有泄气,而是与捻军领袖、梁王张宗禹开展合作,将两支部队合二为一,继续进行抗清作战。

1865年,僧格林沁亲王率领大军围攻捻军。赖文光与张宗禹利用僧格林沁亲王骄横自大的心理特点,以小部兵力将其一步步诱引到山东曹州。在这里,他们早已设置下重兵。

5月18日晚,僧格林沁亲王率领少数残兵突破捻军重围,逃到吴家店一带,被捻军17岁少年张皮绠所杀。

僧格林沁亲王死后,清廷不得不派曾国藩率领湘军、淮军进剿。曾国藩针对捻军善于流动作战的特点,在河南、安徽、江苏、山东4省采用了重镇设防,划河圈围,清野查圩,马队追踪的对策,企图对捻军围追堵截。

赖文光与张宗禹针锋相对,将捻军分成两部,一部由赖文光率领,为东捻军,继续在河南、安徽、江苏、山东4省活动;一部由张宗禹率领,为西捻军,进入陕西,与东捻军结为犄角,打破了曾国藩“以静制动”的重点设防战略。

赖文光率领东捻军先后打败了淮军郭松林部、张树珊部,湘军彭毓橘部,豫军李鹤年部,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

不过,由于赖文光过于依靠流动作战,没有建立稳定的根据地,往往疲于奔命,最终陷入李鸿章的包围圈。

1867年底,赖文光在与淮军作战时,连遭败绩,受伤被俘,于1868年英勇就业,时年41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京的八座清朝蒙古王爷府——僧王府及僧格林沁传奇的一生
历史上真实的捻军,巅峰时20万精兵,曾斩杀过大清亲王
16岁小兵杀死晚清名将僧王僧格林沁,最后被凌迟三千六百刀处死!
大清最后名将:僧格林沁到底是怎么死的呢?
最后一个能征善战的蒙古王爷,击太平定捻匪逐英法,最后败死
勇悍与愚昧的蒙古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