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品 • 中国庭院之竹
 用户1914609987 昨天18:03
苔藓✎微信号:taixian007
园艺 | 苔藓 | 微景观 | 传统文化 | 庭院情怀 | 视觉
新浪微博ID:@行行之沙
竹虽无牡丹之华丽,无松柏之伟岸,无桃李之妖艳,却是中式庭院或园林中不能缺少的造景意象。以竹造园,竹因园而茂,园因竹而彰;以竹造景,竹因景而活,园因竹而显。
竹景,既有自然美之“形”,又有灵魂美之“意”,集形态美、色彩美、音响美、风格美于一身,翠竹青青,千姿百态;她根生大地,未出土时便有节,那凌云处尚虚心的特征、高风亮节的品格,沉淀着千年的历史与文化。
“万竹林中草缚庵,溪声隐隐隔云岚。
日长客去收经卷,一枕清风睡正酣”。
——陶宗仪 《竹深避暑》
古时,人们便喜欢在院中种一片小竹林,旁有溪水激石,金鱼戏水,竹影沙沙摇曳,清凉的风涤荡一整个盛夏。
无论是“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和黄门卢侍御咏竹》张九龄)、“贞姿曾冒雪,高洁欲凌云”(《送钟元外赋竹》孙岘),又或“奇花照烟一时红,修竹虚心万年绿,”等诗句,皆形神兼备地彰显出竹子虚心向上之精神与高逸旷远之情怀。
不仅如此,古人见竹亦如见君子。古者有云:“君子比德于竹也”。竹子虚心、有节、坚韧、挺拔,极其符合文人士大夫的雅致情趣。
郑燮一生,痴竹如命,只要置身竹林,便宛如与君子作伴,以此勉励自身。“竹色君子德”,竹子在古人心中,亦有君子之姿。
竹是象形字,在《说文》中竹写作“艸”,所谓“冬生艸也。”即竹子在寒冬萌生,愈挫愈奋不妥协,清幽高直的外形、耿直的节棱类比桀骜不曲的个性,文人们望竹生情,以此自励也自比。
竹,坚韧挺拔,终年不凋;其虚怀若谷、刚劲挺拔、洁身自好的品格,备受世人推崇,与梅、兰、菊共称为“四君子”。南宋词人辛弃疾的“疏篱护竹,莫碍观梅?秋菊堪餐,春兰可佩”,更生动地描述了“梅、兰、竹、菊”四君子的园林意境。
中国人的院子与竹密不可分。竹子秀逸有神韵,密而不遮,疏朗得当,在风水中,竹子是最好的风水植物。在家中四周种植竹子,会给人清幽秀丽的感觉,并且竹子能给人带来丰富的生活资源,寓意是非常吉利的。
在中式庭院造景时,可将梅作为主景,松为背景,竹为客景形成富有深刻内涵的“岁寒三友”之景观。竹染花韵,诗意之美尽显于此,渗其透而出的淡淡幽香,氤氲着文人墨客把酒赋诗的雅致情怀,和大德隐士高逸清雅的林泉之心。
竹子在中式庭院造景艺术中可以形成疏密有致,别具一格的景致,从而呈现而出一种超然脱俗之美,一直以来都被所人们喜爱。
一脉葱茏翠竹,掩映在素墙之旁,青瓦之下,或单独成片成景,或与其他植物、石、水、建筑等相配成景,无不相宜,清幽之气回环萦绕,将一方庭院染成诗画的景致,更具意境之美。
郑板桥在《题画竹六十九则》中以“竹君子、石大人、千岁友、四时春”生动地表述了竹子不仅可美化生活环境,更能陶冶人们的情操、净化人们的灵之的思想;白居易的宅院竹林中散点奇石,他说:“上有青青竹,竹间多白石”(《北亭》白居易)。“一片瑟瑟石,数竿青青竹,向我如有情,依然看不足。”(《北窗竹石》白居易)。
苏轼因爱竹癖石而创立了竹石画,并由郑板桥发挥到极至。他说:“十笏茅斋,一方天井;修竹数竿,石笋数尺……风中雨中有声,日中月中有影;诗中酒中有情,闲中闷中有伴。”(《板桥题画竹石》)。从前人的叙述中可以看出,有三种竹石配置的方法最普遍:其一竹林中散布奇石,其二假山石上点缀竹子,其三一竹一石构成小景。
竹石小品在中式园林或庭院中常常作为点缀,布置于廊隅墙角,即可独立成景,也可遮挡缓解角隅的生硬线条。品石相竹是竹石构景法的关键,竹与石组景中适宜选择的竹子主要为中小型竹,石则以独立的奇峰怪石为主。
中式园林或庭院的四季假山都配置了不同的竹种。
春景以刚竹和石笋为主,背景是白壁粉墙,仿佛粉墙为底,竹石为绘的雨后春笋图,尤其春天发笋之际,竹笋石笋相映成趣,呈现出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
夏景由柔美纤巧的水竹与玲珑剔透的太湖石组合成景,配置紫薇、广玉兰等,渲染出夏季的清秀美丽;
秋景以大明竹配黄石,加之红枫等秋色叶树种,营造出萧瑟的秋日景象;
冬日由宣石叠掇,配植斑竹和腊梅。
竹与水
修竹与弱水的呼应和配合是最能创造思远而心高的精神之旅,有:“好竹千竿翠,新泉一勺水”之意境。竹子可置于岸边,也可栽于湖中丘上,形成湖中的小岛丛林,如此便有“万竿绿竹影参天,几曲山溪咽细泉”、“密影扫阶敷琐碎,馀音拂水度笙璜。”、“水绕柴门竹绕栏,归来寓居是盘恒。”、“宜烟宜雨又宜风,拂水藏村复间松。”的诗画意境。
竹子在与建筑搭配时十分巧妙,移几秆竹,栽于窗前,在窗外人看来,凭添一段想象;有时月光照到屋内,影扰一榻琴书。若是置于门前,则翠影半遮门。或者栽于粉墙根前,则是白纸着丹青。还可以与亭廊掩映,则如诗中所描述:“种竹几个,结亭三四缘,游人多寂静,啼鸟亦流连”。在曲廊转折处种竹几丛,或在廊之漏窗前植几株修竹,则是“竹廊扶翠”意境的体现。
以竹造景,无论是纷披疏落竹影的画意,或是以竹造景、借景、障景,或是用竹点景、框景、移景,皆可组成如诗如画的美景。
诸如竹篱夹道、竹径通幽、竹亭闲逸、竹圃缀雅、竹园留青、竹外怡红、竹水相依等景观艺术,无不遍及中式园林与庭院之中。
竹径
竹径的独特之处在于四季常青,形美色翠,幽深宁静,表现出一种高雅、潇洒的气质。有诗云:“负郭依山一径深,万竿如束翠沉沉。从来爱物多成癖,辛苦移家为竹林。”( 《夷陵幽居》李涉)。
“竹径通幽”是竹子在中式园林应用中常见的造景手法。这种竹径之美为“幽”和“曲”,其可增加园林的含蓄之美,又以优美流畅的动感,引发游人探幽访胜的心情,也可产生宁静幽深的意境。
徜徉在“一径万竿绿参天”的清寂山路,惟见修篁夹道,竹树缤纷,浓荫叠着浓荫,绿色连着绿色,绵绵无尽,含蓄深邃,安闲而寂静。
凉风起时,掀起阵阵竹浪,丝丝之声沁入心脾,使人烦恼全无,溽暑全消,这也正是:“翠滴千竿遮径竹,寒生六月洗心泉”意境之体现。
让自己的躯体和灵魂,穿梭于竹海之内,红尘之中,这样的人生,是雅俗兼备的明悟人生,是虚实互补的通透人生。率性而为却不放纵,心法自然而无人为。这样的生活,才是真实的可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园林中的竹情结
【蒹葭微刊】古典园林竹子造景的艺术手法研究
诗情画意的“竹君子”「上」
粉墙黛瓦 · 品中式院落之美
庭院之竹 |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庭院景观设计——假山 .鱼池 长廊小憩 造景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