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定性VFM】物有所值定性分析方法
物有所值定性分析方法
物有所值定性分析采用专家评分法,主要包括确定定性分析指标、组成专家小组、召开专家小组会议和做出定性分析结论等。
一、确定定性分析指标
项目本级财政部门会同行业主管部门根据项目具体情况,在专家评分表(附表1)中已给定的基本指标及其权重基础上,组织确定不少于三项附加指标及其权重。附加指标可以从推荐的附加指标中选取,也可另行提出,但不可与基本指标重复,附加指标权重之和为20%。基本指标和推荐附加指标的评分参考标准见附表2;另行提出附加指标的,应一并提出相应的评分参考标准。
(一)基本指标说明
1.全生命周期整合潜力。 主要通过察看项目计划整合全生命周期各环节的情况来评分。采用PPP模式,将项目的设计、建造、融资、运营和维护等全生命周期环节整合起来,通过一个长期合同全部交由社会资本合作方实施,是实现物有所值的重要机理。
2.风险识别与分配。 主要通过察看在项目识别阶段对项目风险的认识情况来评分。清晰识别和优化分配风险,是物有所值的一个主要驱动因素。在项目识别阶段的物有所值评价工作开始前,着手风险识别工作,有利于在后续工作实现风险分配优化。
3.绩效导向。 本指标主要通过察看在项目识别阶段项目绩效指标的设置情况来评分。PPP项目的绩效指标,特别是关键绩效指标,主要确定对PP项目运营维护和产出进行检测的要求和标准,例如,针对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或可用性)等。绩效指标越符合项目具体情况,越全面合理,越清晰明确,则绩效导向程度越高。
4.潜在竞争程度。 主要通过察看项目将引起社会资本(或其联合体)之间竞争的潜力,以及预计在随后的项目准备、采购等阶段是否能够采取促进竞争的措施等来评分。
5.鼓励创新。要通过察看项目产出说明来评分。一般来讲,产出说明应主要规定社会资本合作方应付产出的规格要求,尽可能不对项目的投入和社会资本合作方具体实施等如何交付问题提出要求,从而为社会资本合作方提供创新机会。
6.政府机构能力。 主要通过察看政府的PPP理念,以及结合项目具体情况察看相关政府部门及机构的PPP能力等来评分。PPP理念主要包括依法依合同平等合作、风险分担、全生命周期绩效管理等,以及PPP不仅是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融资手段,更是转变政府职能、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等的重要手段。政府的PPP能力主要包括知识、技能和经验等,包括可通过购买服务获得的能力。
7.政府采购政策落实潜力。 主要通过预计有效落实政府采购政策的潜力,以及预计在随后的项目准备、采购等阶段是否能够进一步采取落实措施等来评分。物有所值是政府采购的价值取向,不仅指提高公共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还包括有效落实促进内资企业和中小企业发展、国外技术转让、节能环保、绿色低碳,以及必要时限制外资参与项目等方面的政府采购政策。
(二)推荐的附加指标说明
8.项目规模。 主要依据项目的投资额或资产价值来评分。PPP项目的准备、论证、采购等前期环节的费用较大,只有项目规模足够大,才能使这些前期费用占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的比例处于合理和较低水平。此外,一般情况下,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项目的规模越大,才能够采用PPP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
9.项目资产寿命。 主要依据项目的资产预期使用寿命来评分。项目的资产使用寿命长,为利用PPP模式提高效率和降低全生命周期成本提供了基础条件。
10.项目资产种类。 主要依据PPP项目包含的资产种类多少来评分。一个项目可以包含多个种类的资产,一般来说,项目的资产种类越多,由社会资本方实施,将实现更高的效率和更好的效果。
11.全生命周期成本估计准确性。 主要通过察看项目对采用PPP模式的全生命周期成本的理解和认识程度、以及全生命周期成本将被准确预估的可能性来评分。全生命周期成本是确定PPP合作期长短、付费多少、政府补贴等的重要依据。
12.法律和政策环境。 主要通过察看现行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等制度限制政府采用PPP模式实施项目来评分。
13.资产利用及收益。 主要通过预计社会资本合作方增加额外收入的可能程度来评分。社会资本合作方通过实施项目,在满足公共需求的前提下,增加额外收入,可以降低政府的成本和公众的支出。
14.融资可行性。 主要通过预计项目对金融机构(贷款和债券市场)的吸引力来评分。吸引力越大,项目越具有融资可行性,越能够顺利完成融资交割和较快进入建设、运营阶段,实现较快增加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供给的可能性就越大。
二、组成专家小组
项目本级财政部门会同行业主管部门根据项目具体情况,选取不少于7名物有所值评价专家,组成专家小组,并确定组长。专家小组至少包括工程技术、金融、项目管理、财政和法律等五个领域的专家各一名。项目所在地的省级财政部门已公布物有所值评价专家推荐名单的,应从推荐名单中遴选专家,并应在满足前述专业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随机遴选。
定性分析所需材料应于专家小组会议召开之日前5个工作日送达专家。
三、召开专家小组会议
项目本级财政部门会同行业主管部门组织召开专家小组会议。专家小组会议基本程序如下:
第一,专家在充分讨论项目情况后,对照评分参考标准(见附表2),按指标对项目进行评分,填入专家评分表(附表1)并签名;
第二,针对每个指标求专家评分的总分,并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然后计算每个指标对应的平均分,再对平均分按照指标权重计算加权分,得到评分结果,具体见附表3;
第三,形成专家小组意见,具体见附表4。
四、做出定性分析结论
项目本级财政部门会同行业主管部门根据评分结果和专家小组意见,做出定性分析结论。
原则上,评分结果在60分(含)以上的,项目通过物有所值定性分析;否则,项目不宜采用PPP模式。
附表1:
PPP项目物有所值定性分析专家评分表
指标
权重
评分
基本指标
①全生命周期整合潜力
15%
②风险识别与分配
15%
③绩效导向
15%
④潜在竞争程度
15%
⑤鼓励创新
5%
⑥政府机构能力
5%
⑦政府采购政策落实潜力
10%
基本指标小计
80%
——
附加指标(不少于三项)
附加指标小计
20%
——
合计
100%
——
专家签字:
年 月 日
附表2:
PPP项目物有所值定性分析评分参考标准
编号
指标
评分参考标准
1
全生命周期整合潜力
●81—100=项目资料表明,设计、融资、建造和全部运营、维护到将整合到一个合同中;对于存量项目采用PPP模式,至少有融资和全部运营、维护整合到一个合同中。
●61—80=项目资料表明,设计、融资和建造以及核心服务或大部分非核心服务的运营、维护将整合到一个合同中;对于存量项目采用PPP模式,至少有融资和核心服务到大部分非核心服务的运营、维护将整合到一个合同中。
●41—60项目资料表明,设计、融资、建造和维护等将整合到一个合同中,但不包括运营;或融资、建造、运营和维护等将整合到一个合同中,但不包括设计;对于存量项目采用PPP模式,仅运营和维护将整合到一个合同中。
●21—40=项目资料表明,融资、建造和维护等将整合到一个合同中,但不包括设计和运营。
●0—20=项目资料表明,设计、融资、建造等三个或其中更少的环节将整合到一个合同中。
2
风险识别
与分配
●81—100=项目资料表明,已进行较为深入的风险识别工作,预计其中的绝大部分风险或全部主要风险将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方之间明确和合理分配。
●61—80=项目资料表明,已进行较为深入的风险识别工作,预计其中的大部分主要风险可以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方之间明确和合理分配。
●41—60=项目资料表明,已进行初步的风险识别工作,预计这些风险可以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方之间明确和合理分配。
●21—40=项目资料表明,已进行初步的风险识别工作,预计这些风险难以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方之间明确和合理分配。
●0—20=项目资料表明,尚未开展风险识别工作,或没有清晰识别风险。
3
绩效导向
●81—100=绝大部分绩效指标符合项目具体情况,全面合理,清晰明确。
●61—80=大部分绩效指标符合项目具体情况,全面合理,清晰明确
●41—60=绩效指标比较符合项目具体情况,但不够全面和清晰明确,缺乏部分关键绩效指标。
●21—40=已设置的绩效指标比较符合项目具体情况和明确,但主要关键绩效指标为设置。
●0—20=未设置绩效指标或绩效指标不符合项目具体情况,不合理、不明确。
4
潜在竞争程度
●81—100=项目将引起社会资本(或其联合体)之间竞争的潜力大且已存在明显的证据或迹象,例如参与项目推介会的行业领先的国内外企业数量较多。
●61—80=项目将引起社会资本(或其联合体)之间竞争的潜力较大,预期后续通过采取措施可进一步提高竞争程度。
●41—60=项目将引起社会资本(或其联合体)之间竞争的潜力一般,预期后续通过采取措施可提高竞争程度。
●21—40=项目将引起社会资本(或其联合体)之间竞争的潜力较小,预期后续通过采取措施有可能提高竞争程度。
●0—20=项目将引起社会资本(或其联合体)之间竞争的潜力小,预期后续不大可能提高竞争程度。
5
鼓励创新
●81—100=项目产出说明提出了较为全面、清晰和可测量的产出规格要求,没有对如何交付提出要求。
●61—80=项目的产出规格要求较为全面、清晰和可测量,并对如何交付提出了少量要求。
●41—60=项目的产出规格要求不够全面、清晰和可测量,并对如何交付提出了少量要求。
●21—40=项目的产出规格要求不够全面、清晰和可测量,并对如何交付提出了较多要求。
●0—20=项目的产出说明基本上没有明确产出规格要求,或主要对如何交付进行了要求。
6
政府机构能力
●81—100=政府具备较为全面、清晰的PPP理念,且本项目相关政府部门及机构具有较强的PPP能力。
●61—80=政府的PPP理念一般,但本项目相关政府部门及机构具有较强的PPP能力。
●41—60=政府的PPP理念一般,且本项目相关政府部门及机构的PPP能力一般。
●21—40=政府的PPP理念较欠缺,且本项目相关政府部门及机构的PPP能力较欠缺且不易较快获得。
●0—20=政府的PPP理念欠缺,且本项目相关政府部门及机构的PPP能力欠缺且难以获得。
7
政府采购政策落实潜力
●81—100=项目有效落实政府采购政策的潜力很大,预计后续通过进一步采取措施确定能够实现。
●61—80=项目有效落实政府采购政策的潜力较大,预计后续通过进一步采取措施可增强落实性。
●41—60=项目有效落实政府采购政策的潜力一般,预计后续通过采取措施可增强落实性。
●21—40=项目有效落实政府采购政策的潜力较小,预计后续通过采取措施有可能提高落实性。
●0—20=项目有效落实政府采购政策的潜力小。
(注:此处的政府采购政策主要是指,促进内资企业和中小企业发展、国外技术转让、节能环保、绿色低碳,以及必要时限制外资参与项目等。)
8
项目规模
●81—100=新建项目的投资或存量项目的资产公允价值在10亿元以上。
●61—80=新建项目的投资或存量项目的资产公允价值介于2亿到10亿元之间。
●41—60=新建项目的投资或存量项目的资产公允价值介于1亿—2亿元之间。
●21—40=新建项目的投资或存量项目的资产公允价值介于5000万元到1亿元之间。
●0—20=新建项目的投资或存量项目的资产公允价值小于5000万元。
(注:可根据具体项目的类型、所在地区等因素重新设定金额大小。)
9
项目资产寿命
●81—100=资产的预期使用寿命大于40年。
●61—80=资产的预期使用寿命为31—40年。
●41—60=资产的预期使用寿命为21—30年。
●21—40=资产的预期使用寿命为11—20年。
●0—20=资产的预期使用寿命小于10年。
(注:可根据具体项目的类型、所在地区等因素重新设定年限长短。)
10
项目资产种类
●81—100=项目的资产种类在三个以上。
●61—80=项目是两类较复杂或技术要求较高资产的组合。
●41—60=项目是两类中等复杂程度资产的组合,或者是若干个同类资产打包项目。
●21—40=项目是两类复杂程度较低资产的组合,或者项目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资产。
●0—20=项目只包括一个较为简单的资产。
11
全生命周期成本估计准确性
●81—100=项目相关信息表明,项目的全生命周期成本已被很好的理解和认识,并且被准确预估的可能性很大。
●61—80=项目相关信息表明,项目的全生命周期成本已被较好的理解和认识,并且被准确预估的可能性较大。
●41—60=项目相关信息表明,项目的全生命周期成本已被较好的理解和认识,但尚无法确定能否被准确预估。
●21—40=项目相关信息表明,项目的全生命周期成本理解和认识还不够全面清晰。
●0—20=项目相关信息表明,项目的全生命周期成本基本上没有得到理解和认识。
12
法律和政策环境
●81—100=项目采用PPP模式符合现行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等的要求,甚至存在鼓励政策。
●61—80=项目采用PPP模式受到现行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等的个别限制,并且可以较为容易地解决。
●41—60=项目采用PPP模式受到现行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等的个别限制,并且解决的可能性很大。
●21—40=项目采用PPP模式受到现行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等的少量限制,但解决的可能性很大。
●0—20=项目采用PPP模式受到现行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等的严格限制。
13
资产利用及收益
●81—100=预计社会资本在满足公共需求的前提下,非常有可能充分利用资产增加额外收入。
●61—80=预计社会资本在满足公共需求的前提下,较有可能充分利用资产增加额外收入。
●41—60=预计社会资本在满足公共需求的前提下,利用项目资产增加额外收入的可能性一般。
●21—40=预计社会资本利用项目资产获得额外收入的可能性较小。
●0—20=预计社会资本利用项目资产获得额外收入的可能性非常小。
14
融资可行性
●81—100=预计项目对金融机构的吸引力很高,或已有具备强劲实力的金融机构明确表达了对项目的兴趣。
●61—80=预计项目对金融机构的吸引力较高。
●41—60=预计项目对金融机构的吸引力一般,通过后续进一步准备,可提高吸引力。
●21—40=预计项目对金融机构的吸引力较差,通过后续进一步准备,可提高吸引力。
●0—20=预计项目对金融机构的吸引力很差。
附表3:
PPP项目物有所值定性分析评分结果计算表
指标
权重A
总分B
最高分C
最低分
D
平均分E=(B-C-D)÷(专家数-2)
加权分F=E×A
基本指标
①全生命周期整合潜力
15%
②风险识别与分配
15%
③绩效导向
15%
④潜在竞争程度
15%
⑤鼓励创新
5%
⑥政府机构能力
5%
⑦政府采购政策落实潜力
10%
基本指标小计
80%
——
——
附加指标(不少于三项)
附加值指标小计
20%
——
——
评分结果
100%
——
附表4:
PPP项目物有所值定性分析专家意见表
项目名称
委托单位
评分结果
专家小组意见:
组长签名:
年 月 日
姓名
单位
专业领域
签名
组长
专家
专家
专家
专家
专家
专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份PPP物有所值评价报告的主要结构(手把手教你如何做出满意的物有所值评价报告)
【实操必备】PPP项目物有所值评价报告(指标架构模板)
PPP项目物有所值评价报告(指标架构模板)
实操必备 | PPP项目物有所值评价报告 (指标架构模板)
物有所值评价报告教程完整版!
【详解】PPP项目绩效审计指标与内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