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做?既可促成交易,又能控制风险 | 专栏

公司最大的风险,就是失去机会。


我们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帮助公司尽快做出要不要赌一把的决策。


在谈判阶段,如果我们不能公开谈风险,那就公开妥协拿机会,私下策划防风险。律师如果在签署协议之前,先制定一个日后有效防控风险的预案,这样既让公司得到了机会,又对日后风险心中有数。

来源 / 法悟

元节那天晚上,本想早早睡去。可洗簌完毕,刚欲准备就寝,便接到一个没有任何来电信息的电话。

我一向拒绝理会这些来这些历不明的来电,因为他们不是推销员,就是诈骗犯打来的。

那个家伙坚持的很,我一连拒绝了3次,但他仍不放弃,无奈只得按下了接听键,接起了他的第4个来电。

“张大律师,还记得我吗?”

我本能的想挂断电话,因为几乎所有的诈骗犯,都这样开场。

但最终我没有,对方太有辨识度的声音,让我立即联想到一个多年不见的同事。

“总监先生吗?!”

“好感动,这么多年,你还能记起我。”

几年前,总监先生和我同在一家公司,他负责销售,我分管法务,那时我们在公司是死对头。每次会议都成了销售部和法务部的主战场,他哪里是我的对手,每次他的营销方案都被我搅黄。后来公司嫌他没水平,就开除了他。

这些年,一直很内疚,因为是我在背后偷偷推动了他的离开。

“今天我回乡探亲,正好经过你家,下楼找个咖啡厅聊聊吧!”从声音判断得出,他变得成熟了许多。

他还是那么幽默,竟然选择在中元节探亲。不过可以理解,做销售这行的或许只有在这个时候才有机会关心家人。

“好啊,你看在哪儿?”

其实,我挺不想去的。这些年,我厌倦了与人交往。更重要的是,中元节是个鬼魂出没的日子,晚上外出会有风险。

我本想编个借口拒绝了他,但最终还是没有。利用今天的机会,向他解释一下当年我的无奈,至少让我以后的生活过得更加坦然一些。

“那就两界咖啡吧,就在你家对面。”

我从没有听说过自己家附近有这样一家咖啡店。

我一边换衣服,一边将头从阳台探出,很快“两界咖啡”四个大字映入我的眼帘,店面不大,店招却极为醒目。

不是店铺开得太多,而是自己对周边的人和事太过冷漠。

“好吧,14分钟之后见!”

我一向喜欢将时间精确到分,以给人留下严谨的标准律师形象。

“不见不散,我在14号桌等你!”

做销售的总喜欢刻意追求另类,和另类的人在一起,也容易交叉感染。所以在中元节,一个阴气十足的日子,我们默契地选择了“14”这个不吉利的数字作为约会的接头暗号。

总监先生是个非常有水平的人,在一起工作时,虽然主要以相互倒霉为主,但我的内心仍对他极为尊重。

走进两界咖啡,我一眼就看到了总监先生,因为整个咖啡厅就他一个人。

他样子一点也没有改变,还是穿着那件白色短袖上衣,连领口的污渍似乎还是老样子。

“喝点酒吧!”我提议道。

一起工作了那么多年,除了争吵,我们很少单独相处,更没有相互促成一次饮酒的机会,即便是为了工作。

“我不能喝酒,喝醉了,我想会吓死你的!”

看来他和所有的同龄人一样,早早就将这辈子的酒全喝光了。

“张大律师,我这次专程过来就是想和你分享这些年的思考。从我离开公司,一直在反思自己。”

我还没有坐下,他就完成了今天约会的内容定位。

“你离开公司去哪儿了?你的离开,完全是董事长的决定,我只提供了一些法律咨询意见,希望你能够理解我当时的处境。”

“我不怪你,在你死,还是我死的问题上,每个人都会选择让别人死去,而让自己留下来,这是正常的,也是正确的。你复盘的时候说过,解雇我,是公司的正当防卫,我觉得非常有道理。”

总监先生低着头,漫不经心的与我说着。

“不,不!后来,公司也以同样方式解雇了我。”

我此时无地自容。

“这些年,我解开了公司决策和行动的密码。公司存续的唯一目的就是获得更高的利润,而利润则是收入与支出的差额。因此,对公司来说实现销售和风险防控同等重要。我负责销售,可以为公司增加收入;你分管风控,可以为公司降低或有成本。所以,我们都是公司极为重要的角色。”

总监先生真得变了很多,印象中他和我讲的每句话字字都带着满满的敌意和火药味儿。

“你能这样想,我很开心,其实我们都是站在不同的立场和视角为公司做着同样的事。”

和他谈话时,我始终不敢直视他的眼睛,总觉得自己曾经对他做过的一切都太过不够光彩。

“大律师,这次只能和你聊到24:00,时间一到我必须要走。”他低着头,似乎不想正眼看我。

“过去的事,不管对与错,是与非,都已成往事,既然不可改变,那就无须再提。我这次来,是想告诉你,我找到了一个平衡机会与风险的方法,让公司既可促成交易,又能控制风险,我不想让太多的律师、销售和采购相互成为交易的殉葬品。”

我点了点头儿。

“我想问你,对公司来说,机会和风险哪个更重要?”

他突然严肃起来,两只眼睛死死得盯住了我。

“我一向认为同等重要。利用你刚才说的那个利润公式,可以充分解释我的主张。根据你的公式,机会和风险的对比产生利润。但是,只有机会创造的收入大于风控后实际成本支出的时候才会产生利润,如果你们做销售的抓住了交易机会,但风险极大,最终没有利润,这也不是公司想要的结果。同样,我们风险控制得再完美,如果将对方吓跑了,让你们无法抓住机会,公司也不会有利润。在公司时,所有的争执,都是因为我们非要在二者之间论个谁前谁后,其实二者同等重要,不分彼此。”

离开公司后,我也一直在反思这些问题。我想总监先生的感悟最多也不过如此,看来这个约会可以提前结束了。

“你认为机会和风险哪个先出现?”

我得意的微笑还没有完全展露出来,他便反问我道。

“同时出现,当你选择机会的时候,同时选择了由此产生的风险。”

“不对!”

总监先生将头转向窗外,冷冷的与我说。

我举起杯子,开始慢慢品茶,装出一幅要与他长篇大论的架势。

“那我先说吧,对公司而言一定是机会先出现,接下来才会出现风险。就像你刚才说的那样,风险是机会选择的结果。”

“在你进行机会选择的时候,可以不考虑风险,可以在风险面前装傻,可以视风险为空气,但风险确实存在,他不会因为你采取了掩耳盗铃的态度,而有丝毫的降低或消失。”

我们好像又回到一起工作的火爆场面。

机会出现在当下,而风险或许在明天、后天,也许永远不会出现。如果将机会与风险两个对立的要素,同时考虑,就会成为一个世界难题。在这个世界难题上,没有一个普适的标准答案,因此我们之间总是会出现不能调和的矛盾。”

他一边说话, 一边无奈的摇着头。

 “在一个交易中,风险有时就像一床短短的被子,当你想盖住头的时候,脚就会露出来,而想将脚盖住的时候,头就会露出来。头和脚更像是交易中的双方,任何一方都不想被暴露在风险之下。在不能兼顾的时候,如果我们太强调日后可能出现的风险,就会丧失眼前100%的机会。你知道吗,大律师,公司最大的风险,就是失去机会。”

他停下来,看了看远方。但并没有给我辩论的机会。

“当然只要机会,不考虑风险,一旦风险成为现实的损失和伤害,公司一样完蛋。但是,公司不能获得一个重要机会,可能马上就要死去。因此,对公司来说,老板总是想先让自己今天活下来,这样才有机会面对明天可能出现的风险。

“那公司还要律师做什么,还要法务做什么,老板天天过自欺欺人的日子不更好,眼不见,心不烦!”

终于找到了反击的机会,主要是我对他的态度有点忍无可忍。

“我原来也认为这样,也的确向公司建议过,但我现在的看法有了改变。”

他停下来,看了看我。

“好啊,那快说说吧!”

“在有些交易中,对方没有给我们足够防范风险的机会,我们能做的,要么无条件接受,要么马上滚蛋。在这样的情形下,律师最应当做的,不是在不能改变的交易条件下继续纠缠,而是告诉公司拿下这个机会产生的什么样的风险,这些风险是不是可控,如何控制,控制的成本和代价又是多少。我们做了这些之后,公司就可以决定要不要赌一把。我们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帮助公司尽快做出要不要赌一把的决策。

“我还是不明白你在说什么?”我打断了总监先生的侃侃而谈。

“国际工程中常说‘中标靠低价,赚钱靠索赔’,这个你应该知道吧?”

“当然”我点了点头。

“在缔结承包合同的时候,施工单位通常议价能较弱,在这个时候他们通常先选择申报一个比竞争对手更低的价格,先拿下机会,然后好将下一个机会锁定在日后的工程索赔上。因为你不这样做,就不会有中标机会,更不会有索赔的机会,赚钱的机会。在这种模式中,低价是获得机会的手段,索赔则是控制风险,获取利润的保障。当然,如果你为了拿到机会盲目出低价,最终则会导致更严重的亏损。在这种情况下,律师的任务就是在决定投标前论证项目日后有没有成功索赔的机会。我举这个例子,主要是想告诉你,在很多的交易中,律师的风险控制工作应当放在合同签订之后。你明白了吗?”

我摇了摇头,装出一幅故意要气死他的样子,可真实的情况却是我真得没有听明白。

“对不起,我高估了你的智商。讲直白点,在谈判阶段,如果我们不能公开谈风险,那就公开妥协拿机会,私下策划防风险。律师如果在签署协议之前,先制定一个日后有效防控风险的预案,这样既让公司得到了机会,又对日后风险心中有数。如此处理是不是更加合理一些。”

他又开始用他独有的目光看着我,我突然发现,这些年他还是改变了许多,尤其是他的眼光,越来越阴森可怕。

“我好像明白了点,就是在我们议价能力低的时候,律师要提前介入,论证是否有可行的风险防控预案和赔索预案,如果有就建议公司按对方的交易条件先拿下机会,然后在履约过程中控制风险。如果没有可行的风险防控预案和赔索预案,则建议公司放弃机会。是这样吗?”

我还是选择将律师质疑一切的看家本式收藏起来,毕竟人家是专程分享知识给我的。

“是的。另外,我还想告诉你,在进行合同审查时也要坚持这样的原则,不要总是试图通过完善合同条款来防范一切风险。交易中的规则制定权,总是属于议价能力强的一方。当我们居于弱势一方的时候,要通过交易对象的信用控制,合同履约过程控制,来进行风险防控,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既促成交易,又能防范风险。即便在交易双方居于均衡地位的时候,也最好通过这些组合手段控制风险,过度的依赖合同条款,将增加不必要的谈判工作量,从而影响交易效率。”

“什么是信用控制和过程控制?”我打断了他。

“很多交易的风险不是源于合同条款,而是交易对象的选择错误。交易相对方不想履行合同,或没有能力履行合同,再完备的条款也无济于事,合同仅对讲信用的当事人有效。有时用“企查查”查查合同当事方的信用情况,比大量修改合同条款,没完没了的谈判更加有效。因为你改的越多,谈的越杂,交易失败的可能性就越大。在没有机会修改合同的时候,律师的工作成果就不应当再试图体现在合同文本中,而是放置在合同之外,为公司制作一份风险防控预案,并将这份预案作为合同交底材料,移交给项目管理团队,告诉他们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如果进行防控风险,如何进行合同索赔。公司更喜欢将这个交底材料作为项目团队的考核指标。”

他停下来,等待着我的反应。

“的确,这样处理更加适当。”

总之,在一个交易中,所有预见到的风险都要进行防范,这一点你是正确的。你的错误在于,将这些风险防范措施都一股脑的放在谈判阶段和合同审查阶段,最终使交易机会因风险防范而失去。所以,很多人在背后笑话你是交易杀手。”

他又停下来,看了看手表。才发现他的手表极为特别,没有时针,没有分针,也没有秒针,酷到极致。

“在一项交易中,双方的力量对比总是在不断转换,议价能力高,仅存在于议价的时候,不议价就无所谓高低。最傻的是……”

这时我的手机铃声响起,一个重要客户来电,我向总监先生示意出去接个电话。

打完电话,已是十二点多。我跑回咖啡厅,总监先生已经不见了。

他在桌面上,留下了一张字条给我:“明年这个时候,我再来找你!”

我跑到前台结账,服务生告诉我,我什么也没消费,只是一个人呆呆地在14号桌坐了一个晚上。我想一定是总监先生走的时候先将单买了。

我马上拨打他原来留给我的电话,以示感谢,但被告知该号码已暂停服务。

我立即拨通了公司总经理的电话,问他是否知道总监先生的新电话。

“你喝醉了吧,总监先生离开公司后没多久就跳楼自杀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交易就是在风险控制的基础上获取利润
期货交易的核心是控制风险和识别并把握机会...
交易团队建设
律师风险代理合同
聪明的房东连律师都佩服,合同完美规避风险
下跌行情,你该做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