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解密历史上著名的移宫案,历史终归还是选择要走的方向

文:穿越君 读史开眼界 特约作家


历史上有一位虐待过皇帝且虐死了皇帝生母的后妈,活到了八十多岁,寿终正寝。他就是移宫案的女主角李选侍,而事件发生的地点就是乾清宫。


说起乾清宫,这里发生的故事还真不少,年少的康熙就是在南书房干掉了鳌拜,另外赫赫有名的千叟宴也是在这里举行,并且举行了两次。而这次移宫案就是把不应该住在这里的人赶出去。


乾清宫是故宫内廷正殿,殿的正中是宝座,两头有暖阁。始建于明代1420年,明清两代因数次被焚毁而重建,现有建筑是清代1798年所建。只有天子才可以住在这里,皇后也可以陪天子一起居住。其他的嫔妃只有在被宠幸的时候才能入住其中,且只能暂住或短期居住,不得久居。


故事的主人公是皇帝朱由校和他的杀母仇人李选侍,李选侍有东西两位,这位是西李李康妃。

朱由校的父亲朱常洛不得万历皇帝的喜爱,因此朱由校从小也备受冷落,不被关注。更惨的是,他的母亲虽然位尊,但是不受父亲的宠爱,父亲宠爱的是李选侍,自己的母亲王才人生生的被她凌辱而死,临终遗言是“我与西李有仇,负恨难伸”。然而,更更悲惨的是,亲生母亲去世后,自己又归仇人李选侍抚养。可想而知,李选侍对朱由校是什么态度,估计是恨不得早日搞死他。因此,朱由校从小就被李选侍虐待百般凌辱,终日以泪洗面,最终形成了惧怕李选侍的懦弱性格,看见李选侍就害怕的发抖。


然而,生在帝王家,命运往往不是掌握在自己手里。不曾料到万历皇帝在临死前留下遗嘱,册立朱由校为皇太孙,把皇位传给了他的父亲。万历去世后朱由校的父亲朱常洛即位,朱由校的太孙之封也改成了太子之封。然而朱常洛这个皇帝并不打算这么早立储,只是后来在大臣们的一再请求下,才下旨钦定册立东宫,择日九月初九。


不过,还是老天说了算数,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7月至9月1日,短短的两个月里,万历去世后,泰昌皇帝也驾崩了,也就是说,朱常洛屁股还没暖热就嘎嘣了。


朱由校的皇太孙未做成,皇太子也没来得及做,还没正式读过一天书,就这样要继承大统了。这样的皇位继承者,这样的奇葩经历,有史以来鲜有几人。

在朱常洛即位后,李选侍与朱由校一起迁住乾清宫。一月后,朱常洛驾崩,李选侍控制了乾清宫,与太监魏忠贤密谋挟持朱由校,想争当皇太后把持朝政,垂帘听政。


当然,此举引起朝臣的极力反对。


朱常洛驾崩当日,杨涟、刘一燝等朝臣即直奔乾清宫,要求为朱常洛哭丧,请见皇长子朱由校,商谈即位之事,但受到李选侍的阻拦。


在大臣们的力争下,李选侍才批准朱由校与大臣们见面。杨涟、刘一燝等见到朱由校即叩头齐称万岁,并保护朱由校离开了乾清宫,到文华殿接受群臣的礼拜,决定以当月初六举行登极大典。


为了朱由校的安全,诸大臣暂将他安排在太子宫居住,由太监王安负责保护。


李选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目的落空了,又生出一计,提出凡大臣奏章,先交由她过目,然后再交朱由校,朝臣们强烈反对。


大学士刘一燝、吏部尚书周嘉谟、兵科都给事中杨涟、御史左光斗等上书力争,要求李选侍移居仁寿殿,但是李选侍就是不同意,朝臣们也没有办法。李选侍反而又提出先封自己为皇太后,然后才允许朱由校即位。


群臣们当热不乐意李选侍一派的做法,双方矛盾日渐激化。

直到这月初五,眼看朱由校御驾乾清宫登基大典马上就要到了,李选侍还是没有移出乾清宫的意思。


不得已,诸内阁大臣只得站在乾清宫门外,迫促李选侍做出选择,朱由校的伴读太监王安到乾清宫内驱逐。李选侍万般无奈下,只得怀抱所生八公主,仓促离开了乾清宫,移居仁寿宫内的哕鸾宫。


九月初六,朱由校御奉天门即皇帝位,改年为天启元年。至此,李选侍争当皇太后、把持朝政的企图化为了泡沫。


然而,移宫案并未就此打住,不几日,哕鸾宫失火,奋力抢救后才将李选侍母女救出。此时无论怎样,都给反对移宫的官员一话柄,纷纷散播谣言:李选侍上吊,八公主投井。并说“皇八妹入井谁怜,未亡人雉经莫诉”,用来指责朱由校违背孝悌之道。


朱由校为制止流言,下诏宣布西李曾欺凌其生母王才人,虐待过他自己,令停李选侍封号,以慰生母在天之灵。但厚养李选侍及皇八妹,以遵天意。


然而,流言似水,岂能堵住悠悠众生之口。在这个孝道至上的世界,移宫事件的负面影响始终没有消散,外界纷言天启帝朱由校虐待养母。

朱由校也就是历史上的那个天才木匠,治理朝政若是像他的木匠手艺如此精湛就好了。此后,魏忠贤把持朝政。因为西李与客魏集团关系不一般,天启四年,魏忠贤授意天启帝尊封她为康妃。朱由校又公开宣布西李无辜,自己是被王安等人挑唆的。


明朝灭亡后,李康妃等前朝妃嫔皆由清廷供养起来。康熙十三年,1674年5月15日,李康妃薨逝,享年八十余岁。


历史终归还是选择她要走的方向继续向前,不过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天道规律从未改变也未曾偏颇,不够资格的没有痕迹,稍有影响的褒贬不一,重大影响者不是名传千古就是遗臭万年,都是本性使然。

品悦小馆 收藏文化,品味生活,宜兴原矿紫砂壶,名家手工作品

小程序


投稿信箱:2076458511@qq.com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魏公公不过是郑贵妃、李选侍的继承人,阴狠歹毒全来自万历|文史宴
明朝往事(236)等你了解完移宫案,你就知道明末的历史有多荒诞了
移宫案(明末三大案之一)
晚明三大迷案揭秘
明朝的政治斗争 晚明三疑案
明代宫廷三大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